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通史.卷三,两晋南北朝隋唐:少数民族服饰及其影响

四川通史.卷三,两晋南北朝隋唐:少数民族服饰及其影响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小袖袍、小口袴则类似于吐谷浑的服装。由此可知,氐人的服饰,颇受汉、羌、吐谷浑的影响。其形制,大约与汉族的袴褶之服相同。由此可知,附国和嘉良夷的服饰是:头戴圆形皮帽,身穿长袖皮袍,着牛脚靴,项系铁锁,手腕有铁钏。吐谷浑的妇人以金花为首饰,而附国与嘉良夷则为王与酋帅的胸饰。可以认为,附国、嘉良夷与吐谷浑的服饰,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附国与嘉良夷的妇女服饰,或许与此相似。

四川通史.卷三,两晋南北朝隋唐:少数民族服饰及其影响

羌族的传统服装是裘褐,即皮衣毛衣,所以党项羌“男女并衣裘褐”[76],宕昌羌、邓至羌也是“皆衣裘褐”[77],位于党项羌西南的诸羌部落,“其风俗略同于党项”[78],衣着也应当是裘褐。然而党项羌“披毡以为上饰”[79]的习俗,在川西高原的众多部族中较为少见,而在川西南地区却是非常普遍的习俗。

氐人的服饰,据《魏略·西戎传》记载:衣服尚青绛,“其妇人嫁时著衽露,其缘饰之制有似羌,衽露有似中国袍。皆编发”[80]南北朝时期的仇池氐,“著乌皂突骑帽、长身小袖袍、小口袴、皮靴”[81]。其中突骑帽兴起于后周,其样式类似于隋代的胡帽,垂裙覆带,盖索发之遗象也。而小袖袍、小口袴则类似于吐谷浑的服装。由此可知,氐人的服饰,颇受汉、羌、吐谷浑的影响。入唐以后,氐人的服饰更是明显受到唐装的影响。

吐谷浑部落,原属辽东鲜卑族,有髡头的习俗,故“婚姻先髡头”[82]。然而当吐谷浑部落来到今甘肃、四川、青海三省交壤的地区之后,习俗逐渐变化,到夸吕为可汗时,已经是“椎髻毦珠,以皂为帽”,其妻“衣织成裙,披锦大袍,辫发于后,首戴金花冠。其俗:丈夫衣服略同于华夏,多以罗羃为冠,亦以缯为帽;妇人皆贯珠贝,束发,以多为贵”[83],“其男子通服长裙帽,或戴羃䍠;妇人以金花为首饰,辫发萦后,缀以珠贝”[84]。吐谷浑男子所戴的长裙帽,亦称“大头长裙帽”[85],以缯为之。据《魏书》卷101《吐谷浑传》记载,大约吐谷浑的男子也都是“椎髻”之后,再戴长裙帽。妇人辫发,“以多为贵”[86]。近代阿坝地区的藏族妇女,是将发线掺入头发中,编成许多细辫,由前额经两鬓,垂于身后,再辫成一股或二三股,每股发辫上系一长布条,上面饰以银珠、白色贝壳圆片、玛瑙珊瑚等物,在发辫前面或侧面则饰以银制顶盘。吐谷浑妇女的“辫发萦后,缀以珠贝”,大约与此相同,只是发辫前面或侧面的饰物不是银盘,而是金花。吐谷浑的服装,男子“著小袖袍,小口袴”[87]。其形制,大约与汉族的袴褶之服相同。褶是短袍,《急就篇》颜师古注:“褶,谓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一曰左衽之袍也。”由此看来,小袖袍应当是一种左衽的小袖之褶,小口袴则是指小脚口的裤子。妇人除了穿小袖袍、小口裤之外,也穿裙襦。据此,可以大致了解吐谷浑的服饰:男子椎髻,带长裙帽或羃䍠,上身穿左衽的小袖袍,下身着小口裤;女子将头发编成许多细辫,并用珠贝装饰细辫,编好的细辫缠绕于脑后,以金花作为首饰,传统的女装男装类似,也是小袖袍与小口裤,后受汉族服饰影响,亦穿襦和裙。

宕昌、邓至的服饰与吐谷浑相同,只是邓至“呼帽曰突何”[88]而已。

位于诸羌部落以南的附国与嘉良夷,“其俗以皮为帽,形圆如钵,或带羃䍠。衣多毛毼皮裘,全剥牛脚皮为靴。项系铁锁,手贯铁钏。王与酋帅,金为首饰,胸前悬一金花,径三寸”[89]。《剡源文集》卷4《唐画〈西域图〉记》说得更具体,其王头戴“员皮头帽如钵。项俎铁,下垂至藉皮。服衣裘、牛脚靴,胸悬一员金花。一奴小员皮帽,敛袂受事;一奴曳羃䍠……;裘、靴与王同”。由此可知,附国和嘉良夷的服饰是:头戴圆形皮帽,身穿长袖皮袍,着牛脚靴,项系铁锁,手腕有铁钏。王和酋帅的胸前悬有金花,外出时,戴羃䍠,障蔽全身。吐谷浑的“王公贵人多戴羃䍠”[90]。附国和嘉良夷也是如此。吐谷浑的妇人以金花为首饰,而附国与嘉良夷则为王与酋帅的胸饰。可以认为,附国、嘉良夷与吐谷浑的服饰,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此外,维州风俗,“衣褐羊皮貉。妇人多带金花,串以瑟瑟,而穿悬珠为饰”[91]。附国与嘉良夷的妇女服饰,或许与此相似。

东女国的服饰,“其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则羔裘,饰以纹锦。为小鬟髻,饰之以金。耳垂珰,足履[92]。由此可知,东女国的妇女服饰应当是:内衣为下领衫,下着青毛裙;外服为青袍,其袖委地;脚上穿皮革制成的履,即。男子“被发,以青涂面”[93],身穿长袍,其袖委地,着袴,脚穿皮革制成的履。此外,霸州的“部族男儿毡帽,青毛为衫袴,绯毛为襕,胡卢靴;妇人戴皂绫二尺,如扇子,用竹为扇骨,衣青毛衫,单着青毛裙,不着袴”[94]。霸州部落的男、女均有首服,这和东女国截然不同,但其衣裳却和东女国完全一样,妇女着青毛衫、裙,不着裤,男子则着青毛衫、袴,以绯毛为襕。直到近代,嘉绒人的服饰还基本上是这样:妇女内衣为汗衫,长及于膝,裙子直接套在汗衫上,用线带系之,不着裤。外套为长袍,长将及地,两边开领,腰部系一宽长腰带,绕腰数重,两端在前面纽结。带穗下垂。脚穿长统靴,统高达于膝盖,用线带绑扎,以免下坠。男子则穿汗衫,着裤,外袍极宽大,长过于人,穿着时须以头顶住衣领,俟腰带系好后,始将头上衣领放下,而袍袖亦长及于地,通常是袒右臂,把右袖纳于胸前,塞入腰带间,脚上亦穿长统靴。

位于川西南的乌蛮七部,“土多牛马,无布帛,男子髽髻,女子被发,皆衣牛羊皮”[95]。髽髻就是唐人所说的“乌蛮髻”[96],其发式是“当额络一髻,不得戴囊角,当顶撮髽髻”[97]。所谓“皆衣牛羊皮”,应当是指披在身上的“毡皮”[98]。据《岭外代答》卷6《毡》记载:“西南蛮地产绵羊,固宜多毡毳。自蛮王而下至小蛮,无一不披毡者。但蛮王中锦衫披毡,小蛮袒裼披毡尔。北毯厚而坚,南毡之长至三丈余,其阔亦一丈六七尺。折其阔而夹缝之,犹八九尺许。以一长毡带贯其折处,乃披毡,而紧带于腰,婆娑然也。昼则披,夜则卧,雨晴寒暑,未始离身”。髽髻披毡,自晋代以来,便在今川西南和滇东北地区流行。在今云南昭通出土的霍氏墓壁画中,就有众多髽髻披毡的人物。时至今日,四川彝族男子的头上仍然留着一小络被称为“天菩萨”的头发,身上同样是披毡或披“察尔瓦”。除了披毡之外,勿邓部落中的乌蛮诸姓,“丈夫、妇人以黑缯为衣,其长曳地”。白蛮诸姓,“丈夫、妇人以白缯为衣,下不过膝”[99]。妇人的饰物,据《云南记》说:“新安蛮妇人于耳上悬金环子,联贯瑟瑟,帖于髻侧。又绕腰以螺蛤,联穿系之,谓之珂佩”[100]。新安蛮,当指巂州新安城旁的六姓蛮:“一曰蒙蛮,二曰夷蛮,三曰讹蛮,四曰狼蛮,余勿邓及白蛮也”[101]。由此看来,东蛮诸部妇人的饰物,基本相同。

西蛮中的磨些蛮,“男女皆披羊皮”[102]。由于受吐蕃的影响,“酋长衣虎皮,余皆红巾束发,锦缬袄、半臂”[103]。到了元代,磨些蛮依然是“男女红帛缠头,女人发髻如河西”[104]。河西,即党项羌拓跋氏建立的西夏政权。男子着衣、袴,佩短刀,以砗磲为饰,跣足,外披毡;“妇人披毡,皂衣,跣足,风鬟高髻。女子剪发齐眉。以毛绳为裙,裸露不以为耻”[105]。西蛮中的松外蛮,“男子毡革为帔,女衣布裙衫,髻盘如髽”[106],男女皆赤足。

自晋代以来,广布于巴蜀盆地及盆周山地的僚人,服饰大同小异。戎州的蛮僚,“椎髻跣足,凿齿穿耳,衣绯布、羊皮、莎草”[107]泸州的夷僚以斑布为衣,“男则露髻跣足,女则椎髻横居”[108]。昌州夷僚同样是“男即蓬头跣足,女则椎髻穿耳”[109]。嘉州夷人“椎髻跣足,短衣左衽”[110]。荣州蛮僚“男不巾栉,女衣斑布”[111]。南平僚,“妇人横布二幅,穿中贯其首,号曰通裙。美发髻,垂于后,竹筒三寸,斜穿其耳。贵者饰以珠珰……男女左衽,露发,徒跣”[112]。由此可以得知,僚人的基本服饰是:男女皆椎髻露发,亦即“胎发不剃除,长大而无栉篾,不裹巾,蓬垢髳,自古已然,莫可化也,名椎髻”[113];部分地区的僚人有凿齿习俗;男子短衣左衽,服装以袴褶为主;妇女用竹筒穿耳为装饰,穿著的衣裳,或者是“以裙代褶”,即宋人所说的“仡佬裙”[114],或者穿著由两幅布制成的通裙,其一当胸,其一当背,无袖或半袖,大约和汉族的裆相似;男女皆赤脚。

【注释】

[1]《华阳国志》卷3《蜀志》。

[2]《华阳国志》卷2《汉中志》。

[3]《华阳国志》卷1《巴志》。

[4]《隋书》卷29《地理志》。

[5]《唐律疏议》卷14《户婚》。

[6]《华阳国志》卷3《蜀志》。

[7]《酉阳杂俎·前集》卷1《礼异》。

[8]《酉阳杂俎·前集》卷1《礼异》。

[9]《酉阳杂俎·前集》卷1《礼异》。

[10]《因话录》卷3。

[11]《新唐书》卷180《李德裕传》。

[12]《后汉书》卷87《西羌传》。

[13]《三国志·魏书》卷30引《魏略·西戎传》。

[14]《魏书》卷101《吐谷浑传》。

[15]《旧唐书》卷198《党项传》。

[16]《魏书》卷101《宕昌、邓至传》。

[17]《隋书》卷83《附国传》。

[18]《太平寰宇记》卷80《巂州·风俗》。

[19]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说郛》卷36。

[20]《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下》。

[21]《蛮书》卷8《蛮夷风俗》。

[22]《蜀中广记》卷36《边防·下川东》。

[23]《旧唐书》卷197《南平僚》。

[24]《华阳国志》卷11《后贤志》。

[25]《南史》卷74《李庆绪传》。

[26]《新唐书》卷195《孝友传》。

[27]《新唐书》卷195《孝友传》。

[28]《隋书》卷29《地理志》。

[29]《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

[30]张彦煌、龚廷万:《巴蜀昭化宝轮院屋基坡崖墓清理记》,《考古》1956年第5期。

[31]沈仲常:《成都羊子山发现六朝砖墓》,《考古通讯》1959年第7期。

[32]四川省博物馆:《四川万县唐墓》,《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33]《旧唐书》卷198《附国传》。

[34]《隋书》卷83《党项传》。

[35]《魏书》卷101《吐谷浑传》。

[36]《隋书》卷83《附国传》。

[37]李友义、王青山译:《东北藏古代民间文学》第一章,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38]《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

[39]《太平寰宇记》卷80《剑南道·巂州》。

[40]《说郛》卷36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

[41]《蛮书》卷8《蛮夷风俗》。

[42]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西昌发现古代火葬墓》,《考古》1984年第11期。

[43]《蛮书》卷8《蛮夷风俗》。

[44]《太平寰宇记》卷76《剑南西道·简州》。

[45]《全唐诗》卷381。

[46]《太平御览》卷559引。

[47]四川省博物馆等:《巴蜀珙县洛表公社十具“僰人”悬棺清理简报》,《文物》1980年第10期。

[48]重庆市博物馆:《宜宾地区悬棺葬调查记》,《考古》1983年第5期。

[49]《隋书》卷31《地理志》。

[50]《蛮书》卷10引。

[51]《后汉书·志第三十·舆服下》。

[52]《后汉书·志第三十·舆服下》注引。

[53]《封氏闻见记》卷3。(www.xing528.com)

[54]《唐会要》卷31《冠》。

[55]《唐会要》卷31《巾子》。

[56]《唐会要》卷31《巾子》。

[57]《隋书》卷12《礼仪志》。

[58]《隋书》卷12《礼仪志》。

[59]《隋书》卷12《礼仪志》。

[60]《晋书》卷25《舆服志》。

[61]《隋书》卷12《礼仪志》。

[62]《新唐书》卷24《车服志》。

[63]《旧唐书》卷45《舆服志》。

[64]扬雄:《方言》卷5。

[65]《新唐书》卷196《朱桃椎传》。

[66]《蜀中广记》卷68《服用》。

[67]《太平寰宇记》卷73、83。

[68]《隋书》卷12《礼仪志》。

[69]《旧唐书》卷45《舆服志》。

[70]《旧唐书》卷45《舆服志》。

[71]《旧唐书》卷45《舆服志》。

[72]《新唐书》卷24《车服志》。

[73]《旧唐书》卷45《舆服志》。

[74]《太平广记》卷31《许老翁》

[75]《唐国史补》卷中《韦太尉设教》。

[76]《旧唐书》卷198《党项传》。

[77]《魏书》卷101《宕昌、邓至传》。

[78]《隋书》卷83《附国传》。

[79]《隋书》卷83《党项传》。

[80]《三国志·魏书》卷30注引。

[81]《周书》卷49《氐传》。

[82]《后汉书》卷90《乌丸鲜卑列传》。

[83]《魏书》卷101《吐谷浑传》。

[84]《晋书》卷97《吐谷浑传》。

[85]《梁书》卷54《西北诸戎传》。

[86]《魏书》卷101《吐谷浑传》。

[87]《梁书》卷54《西北诸戎传》。

[88]《魏书》卷101《邓至传》。

[89]《隋书》卷83《附国传》。

[90]《隋书》卷83《吐谷浑传》。

[91]《太平寰宇记》卷77《剑南西道·维州》。

[92]《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

[93]《新唐书》卷221上《东女国传》。

[94]《太平寰宇记》卷80《剑南西道·霸州》。

[95]《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96]宇文氏:《妆台记》。

[97]《蛮书》卷8《蛮夷风俗》。

[98]《蛮书》卷8《蛮夷风俗》。

[99]《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100]《太平御览》卷942引。

[101]《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102]《蛮书》卷4《名类》。

[103]《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104]《元一统志》卷7。

[105]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说郛》卷36。

[106]《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107]《太平寰宇记》卷79《剑南西道·戎州》。

[108]《太平寰宇记》卷88《剑南东道·泸州》。

[109]《太平寰宇记》卷88《剑南东道·昌州》。

[110]《太平寰宇记》卷74《剑南西道·嘉州》。

[111]《太平寰宇记》卷85《剑南东道·荣州》。

[112]《新唐书》卷222下《南平僚》。

[113]朱辅:《溪蛮丛笑》。

[114]朱辅:《溪蛮丛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