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蜀地区流行的变文与小说

巴蜀地区流行的变文与小说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变文缘起于演说佛经。根据巴蜀佛教造像、绘画的题材内容,可以得知当时巴蜀地区流行的一些变文。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孙光宪的《北梦琐言》、杜光庭的《道教灵验记》和《神仙感遇传》,大多是记录巴蜀的异闻,或以此为素材创作的小说。此外,在巴蜀地区流传的小说,还被用作艺人演出的脚本。

巴蜀地区流行的变文与小说

上述流传在川西高原的民间故事,第一篇、第二篇和第四篇的体裁,都是散文和韵文相结合。在汉族地区,散文和韵文相结合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变文。变文缘起于演说佛经。由于来自印度的佛经有散文,也有偈颂,因此僧侣讲经时,便模仿其散文和韵文相结合的体裁,说唱出来,以此演说佛经。南北朝时期,翻译的佛经与当时的口语相去不远,因此演讲佛经的方式,主要是“转读”和“唱导”。入唐以后,由于口语转变,演说以前翻译的佛经,需要改为当时的口语,这样就产生了“变文”。唐代的变文分为演绎和非演绎佛经故事两大类。演绎佛经故事的变文,又可分为根据经文演绎和离开经文自由叙述两种。根据巴蜀佛教造像、绘画的题材内容,可以得知当时巴蜀地区流行的一些变文。其中依据经文演绎佛教故事的变文有维摩诘经变文、阿弥陀经变文、药师经变文、涅槃经变文,等等;离开经文演绎佛教故事的变文,主要有地狱变文、报父母恩重经变文。此外,观音变、佛母孔雀明王经变也可能在唐代就已经在巴蜀地区流行。由于变文分为俗讲和僧讲,二者的内容又有所不同,所以造佛像和绘画在表现同一题材时,既有详略的不同,又有细节的差异。流传在巴蜀地区的非佛教故事变文,可知的有“昭君变”。《才调集》就载有吉师老《看蜀女转昭君变》一诗。

除了用散文和韵文相结合的方式演绎故事外,也有只用非韵体的文字来描写人物形象,演绎故事情节,这就是小说。在唐代以前,小说创作基本上还处于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虽兴盛一时,但基本上是记录、描写传闻,怪多情少,而志人小说则是历史人物片段言行的笔录。到了唐代,小说才逐渐发育成形,从而成为在确切意义上的中国最早小说。巴蜀之人素来崇信鬼神,加之道教、佛教的影响,因此,有关神鬼怪异的传闻在民间流传甚广,这就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唐人的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根据这些素材改写的。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孙光宪的《北梦琐言》、杜光庭的《道教灵验记》和《神仙感遇传》,大多是记录巴蜀的异闻,或以此为素材创作的小说。此外,在巴蜀地区流传的小说,还被用作艺人演出的脚本。段成式在《酉阳杂俎·续集》卷4《贬误》中说:“予大和末,因弟生日观杂戏。有市人小说,呼扁鹊为偏鹊,字上声,予令座客任道昇字正之。市人言:二十年前,尝于上都斋会设此,有一秀才甚赏某呼扁字与偏同声,云世人皆误。”段成式是在文宗太和六年(832)随其父段文昌至成都,太和九年(835)段文昌卒于成都,故段成式观杂戏当在成都。所谓“市人小说”,大约类似于后代的说书。由此可知,当时成都的杂戏,包括市人演绎小说一项内容。(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