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原来尊崇无形的“道”,故无造像之事。不仅道民的靖室没有神像,天师治亦不造像。天师“治”的中心是崇虚台,其上仅有香炉,天师子孙以下,只是焚香朝礼,并未供奉神像。西晋武帝时期,陈瑞在蜀中振兴道教,也是“不奉他神,贵鲜洁”[12]。南北朝时期,在佛教的影响下,道教也开始镌刻造像。《佛祖通载》卷15《佛道论衡》就说:“梁魏已上,未闻道有仪形。周齐已下,弘诱开于氓俗,是则拟佛陶化,终诈饰于昏蒙。”巴蜀地区的道教造像,基本上是在北周时期才开始的。入隋以后,已经相当兴盛,唐人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就说,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在益州建造的至真观,“有天尊、真人石像,大小万余躯”[13]。在唐代,巴蜀道教造像更加兴盛,保留至今的造像,主要有以下几处:
安岳玄妙观石刻。位于安岳县城西北30里的黄桷乡境内,有道教、道释合造像79龛,约1200余躯,主要造像集中在玄妙观前一块周长约43米的巨石上。其中11号龛最大,龛高2.8米、宽2.5米、深1米,主像为天尊,坐在莲台上,长胡须,头戴道冠,身着道服,右手执扇,左手扶三脚夹轼,天尊左右为二供养人和二侍者。龛外左右刻有武士;龛下并列9位真人,头戴道冠,身着道服,作朝拜状。12号龛主像为四真人立像。53号龛为5位真人立像。61号龛的主像为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的坐像。62号龛为天尊立像,脚下有浅浮雕的九龙,以此表现救苦天尊乘九龙。此外,安岳玄妙观还有一些佛教造像和道、释合龛的造像,其中常见的道、释合龛造像为太上老君与释迦牟尼并坐,诸真人和诸菩萨侍立两侧。现存的唐代碑刻题记有:唐玄宗开元十八年□玄迷所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玄宗天宝七年左识相所立《启大唐御立集圣山玄妙观胜境碑》,宣宗大中十四年造像题记。
绵阳西山观石刻。位于绵阳市西郊,道教造像分布在玉女泉和子云亭,约有20余龛,140多躯。玉女泉的造像,分布在临泉的岩壁上。岩壁断面呈梯形,上层共有19龛,其中北端一龛为三尊造像,有隋炀帝大业六年造像题记;下层共有7龛,其中北面第五龛的主像为老君坐像,左右各有二侍者,其中二位侍者为女像,装束类似佛教菩萨。南北朝时期的甄鸾在《笑道论》中说:“有道士造老君像,二菩萨侍之,一曰金刚藏,一曰观世音。”该龛二菩萨装束的女侍,可能就是金刚藏与观世音。玉女泉的造像多为小龛,最高的仅0.7米,矮的只有0.2米,龛顶外沿多为人字形,或呈莲瓣状。子云亭距玉女泉约10米,背后即西山观。在子云亭下有一龛,上宽2.85米、下宽1.67米、高0.62米,是西山观最大的一龛,主像为天尊和老君,均趺坐于须弥座上,天尊和老君之间,有一手执莲苞者,似为女像。主像左右两侧,各立一老叟、一老妇、一男童、一女童。供养人分4排刻在左右龛壁上,左壁现存43尊,右边现存42尊,均为高浮雕,多数人头戴幞头,身著圆领袍衫,双手拱揖。供养人的身旁均刻有姓名。绵阳西山观的造像题记,最早为隋炀帝大业六年。入唐以后,“西山观造像,有乾封、咸亨、大中、咸通诸记”[14]。现大多风化漶灭,仅子云亭下龛的题记较为清晰。
剑阁鹤鸣山造像。位于剑阁县城东郊,现存道教造像5龛。其中1号龛造像为圆雕立像,头上有发髻,身着宽大道袍,站立在莲台上,右手下垂,左手五指并列,掌心向外,颇似佛教手印中的施与愿印,该像现存露天;2号龛主像已被凿盗,龛壁左右两侧浮雕尚存,计有8侍神、12神将、4鬼王、金童玉女各1尊;3号龛主像为天尊,头戴芙蓉冠,身着宽领大袖道袍,脚穿道履,站立在莲台上,右手下垂,左手五指并列,掌心向外;4号龛为一天尊立像,服饰与3号龛造像类似;5号龛的主像无存,龛壁左右两侧浮雕与2号龛相似,现存2侍者、8侍神、12神将及鬼王。现存唐代碑刻题记有:唐宣宗大中八年李商隐《剑州重阳亭记并序》碑,大中十一年前刺史郑国公某造长生保命天尊题记。
除了上述道教造像之外,巴蜀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道教造像:在潼南县大佛寺外崖壁上,现存三龛道教造像,均为三尊龛,即一坐像二立侍,龛壁有持杵神将,题记两则:“开皇十一年作”,“大业六年三月二十七日修天尊三龛,弟子杨佛赞记”;在蒲江县飞仙阁的摩崖造像中,也有三龛道教造像,编号为2、44、74号龛,其中44号龛的题记为“天宝九载五月,道士贾光宗造”,74号龛的题记为“大唐开元廿八年岁次庚辰十二月……”;丹棱县郑山摩崖造像中有2龛道教造像,其中2号龛为一真人,61号龛主像为天尊。此外,潼南千佛岩、资中北岩和仁寿牛角寨也有一些唐代的道教造像。(www.xing528.com)
图12-17 仁寿县唐代道教石刻造像
隋代巴蜀的道教造像,主像均为天尊。入唐以后,由于老君地位提高,遂出现天尊、老君并列的造像,甚至单独供奉老君。唐代后期,以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为主像的“三清”造像开始出现,但是数量极少。
巴蜀的道教造像,远不如佛教造像宏大,题材内容也相对贫乏,在形式上亦多有模仿佛教造像之处,如莲台、须弥座、背光、乐伎、飞天等等,以至于一些道教造像被误认为是佛教造像。然而在我国的道教造像历史中,巴蜀的道教造像却是分布最广、造像最早的地区之一。
图12-18 北周《强独乐建周文 王佛道造像碑》
除了单独的道教石刻造像之外,巴蜀地区还有一些佛、道合龛的造像。事实上,早期的道教造像,本身就是道、佛合龛。直到唐代,一些道教的造像龛中,也还杂有佛教的神像。不过明确提出“立佛道二尊像”,则是现存成都龙泉驿石佛寺的北周闵帝元年(557)《强独乐建周文王佛道造像碑》。入唐以后,佛、道合造的龛窟较多,最常见的是释迦牟尼和太上老君合龛,较为典型的是成都龙泉驿石佛寺摩崖造像第34龛。该龛主像为释迦牟尼和太上老君,均结跏趺坐在一平台上,释迦牟尼在左,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背后为深浮雕的迦叶、阿难二弟子,佛像左右为大势至和观世音二菩萨;太上老君在右,左手执团扇当胸,右手抚三脚轼几,背后为深浮雕的一垂发少女、一短髻妇人;太上老君左右为二真人,着束发冠,褒衣博带,双手当胸捧笏。在龛口的左右龛角上,各有一武士,握长柄大斧着地。此龛不失为巴蜀地区佛、道合龛造像的代表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