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石刻造像,出自印度佛教。早期的雕刻,没有佛像,只是以象、狮、莲花、树木等动植物来象征性地表现佛陀的前世,即“本身图”。其后,则以表现佛陀现世的“佛传图”为主。公元1世纪至2世纪之间的贵霜(Kushana)王朝时期,马鸣(Asvaghosa)创立大乘佛教,准许拜佛,佛像的雕塑才逐渐兴起,流行的地区,包括印度河上游的犍陀罗(Gandhara)和恒河支流朱木纳河沿岸的马都拉(Mathura)。在笈多(GuPta)王朝和戒日王时期,佛教造像曾盛极一时。戒日王死后,在孟加拉地区兴起的巴拉(Pala)王朝,密教流行,佛教造像向着新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多面多臂姿态的新佛像,例如多臂观音、救度母、摩利支天等等。
巴蜀地区的佛教造像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逐渐兴起的。现存于乐山市的东汉麻浩崖墓门阙上的“佛陀像”和“大鹏含蛇图”,据说是巴蜀地区已发现的最早佛教造像。两晋南北朝时朝,巴蜀的佛教造像,逐渐兴盛起来。在蒲江县龙拖湾的石刻造像群中,现存西凉李歆嘉兴元年(417)张仁忠、许七忠题名的碑刻;成都万佛寺废墟中,曾出土刘宋文帝元嘉二年(425)的“西方净土变”石刻造像;在茂县亦出土南齐武帝永明元年(438)造的无量寿佛像。此外,在成都万佛寺出土的石刻造像中,有梁武帝、周武帝年号的石刻造像;四川大学博物馆藏有两件有明确纪年的梁武帝时期造像,一件是中大通四年(532)造释迦像,一件是太清三年(549)造释迦双身像;四川省博物馆藏有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释迦造像。据统计,目前四川共存有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近百件,其中24件有铭文和纪年[6]。
图12-7 成都万佛寺出土佛像头
隋唐时期,巴蜀的佛教造像十分兴盛,至今在49个县尚有遗存,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一是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的广元、旺苍、南江、巴中、通江等县;二是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区的简阳、资阳、资中、内江、乐至、安岳、大足、遂宁、潼南、合川等县;三是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的邛崃、蒲江、洪雅、丹棱、夹江等县。在这众多的造像中,重要的造像地点如下:
图12-8 成都万佛寺出土石刻造像
成都万佛寺石刻造像。成都万佛寺位于今成都市西门外万佛桥附近。萧梁时期,名为安蒲寺。后废毁。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新罗僧人无相至成都,即其地建净众寺。武宗会昌毁佛,净众寺亦在除毁之列。宣宗大中年间复建。宋名净因寺。明代又称竹林寺、万佛寺,明末毁于兵燹。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首次出土残石佛像。1937年、1945年、1953年,先后出土数百件佛教石刻造像,其中有纪年铭文的造像10余件,其纪年时代,从刘宋到唐宣宗。
图12-9 广元千佛崖石刻造像
图12-10 广元千佛崖石刻造像局部
广元千佛崖石刻造像。广元的佛教造像,主要分布在皇泽寺和千佛崖。皇泽寺位于广元市城区以西的嘉陵江西岸,其木建部分已荡然无存,只有28个石龛和6个石窟的造像保留至今。千佛崖在广元市城区以北10里,位于嘉陵江东岸。现存造像崖面约417米长,高40余米,分为十三层。据咸丰四年碑记说:“全崖造像数为一万七千有余。”今存大小龛窟400余处,造像7000多躯。在千佛崖下层的最北端,有一座近代修建的三间单进庙宇,额题“大云寺”,其中南面一间的崖壁上,有两个精美的造像龛,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主像为卢舍那佛,上层主像为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在莲台上,莲台前跪着两个女供养人。在大云寺顶上的崖壁,有一弥勒佛龛。大云寺南面,位于现存龛窟地段的中部,是大云洞。这是千佛崖最大的洞窟,高3.8米,宽5.6米,深10.6米。洞中后壁为弥勒佛立像,左右两壁有若干小龛及菩萨像。该洞有许多唐代的石刻文字。在大云洞以南,有一个仅次于大云洞的洞窟,东、南、北三壁上各有一个凹进的大龛,造像均为一佛二菩萨,通常合称其为“三圣龛”。在三圣龛以南,有大佛洞,原来主像头部已毁坏,今存后人补塑的泥头,佛身亦经后人装修。在大佛洞以南,有两窟紧相邻接,一名牟尼阁,一名睡佛龛。牟尼阁的造像,是在一座佛坛上表现佛说法图的场面。牟尼阁南壁的睡佛龛,是根据《大般涅槃经》雕刻的涅槃变。在千佛崖南端的中层,还有一龛是雕刻着释迦多宝说法图,为千佛崖造像的精华。该龛下面的一龛,三面石壁上刻着六对约1米高的供养人像。这两龛的造像均未全部完工,有几尊像或是只完成头部,或只有轮廓,或仅为毛坯,或只完成形体而无装饰。千佛崖还有从唐玄宗至唐僖宗时的碑刻题记27段。
巴中石刻造像。巴中县的摩崖造像,分布在东龛、南龛、西龛、北龛、小北龛、水宁寺等6处。东龛位于巴中县城以东3里,唐代建有兜率寺,现存造像27龛,其中4龛为近代所造,其余诸龛经后人装修,已失原貌。西龛在城西5里,唐代建有龙日寺,现存造像43龛,其中第10龛有唐玄宗开元三年(713)造像题记,第16龛力士像侧有“检得大隋大业五年造前件古像。永平三年院主僧傅芝记”题记。北龛在城北4里,现存较完好的造像19龛。小北龛即大佛寺,在城北15里,原有大佛一龛,左刻七佛一龛,《舆地纪胜》卷187引《图经》云:“七佛龛。唐张袆扈从僖宗入蜀时,经此所镌龛名。”其余造像甚多。现存佛龛,大多风化、剥蚀,或经后人装修而失去原状。水宁寺在巴中县城以东的清江乡水宁河两岸,现存造像27龛。其中1号龛的供养人旁有“巴州始宁县令改阆州录事参军□像”的题记;龛壁右侧有题记6行,文字多漫漶。9号龛左壁有墨书题记:“咸通十二年五月二日……”。南龛在巴中县城以南2里的化成山上,现存造像133龛,约2000余躯,分布在云屏石、山门石和佛爷湾三处。其中云屏石又名船头石,共有8龛;山门石面积很小,只有3龛;佛爷湾又名神仙坡,是南龛造像的主要部分,共有122龛,其中116号龛的毗沙门天王像和87号龛的观音像最为精美,102号龛则是佛爷湾仅有的一龛立佛像,89号龛的分身瑞像,68号龛和81号龛的鬼子母佛,都是唐代巴蜀佛教石刻中少见的题材。此外,南龛还有唐代碑刻题记10则。
图12-11 资中北岩石刻造像局部
资中北岩石刻造像。资中北岩亦名重龙山,位于今资中县城北郊。主要造像分布在君子泉和古北岩两段岩壁上,总长约150米,通高约40米,共计162龛,造像1600余躯。以佛为主像的有68龛,其中阿弥陀佛14龛,卢舍那佛9龛,药师佛9龛,弥勒佛1龛,其余则以释迦牟尼为主像;经变相13龛,其中释迦说法图5龛、释迦悟道图2龛、观无量寿佛经变4龛、维摩诘经变2龛;以菩萨、天王为主像的有60龛,其中:4手观音8龛,地藏9龛,观音与地藏合造23龛,文殊、普贤2龛,天王18龛。此外,北岩还有唐代的碑刻题记8则。
(www.xing528.com)
图12-12 邛崃龙兴寺出土佛像头
邛崃石刻。邛崃县的石刻造像,分布在大佛寺、盘陀寺、花置寺和石笋山等地。大佛寺位于邛崃县城以西半里,濒临䣢江,唐代建有龙兴寺,后废毁。1947年䣢江发大水,冲刷出一批遗物,包括石刻,砖瓦、脊兽等建筑物品,鎏金铜造像和陶造像,其中采集到的石刻遗物有造像、经幢和佛经等,共计170多件。石刻造像有佛、菩萨、天王、韦驮、力士、比丘、供养人等,绝大多数为残像,多数造像还有装金或彩绘的遗痕。盘陀寺在邛崃县城以西10里的盘陀山,其地“有石刻佛像,唐人镌昊师二字,其上又有“郭汾阳师”四字。五代及宋人皆有墨书”[7]。花置寺在邛崃县城西北14里的西河乡花石山,石刻造像在今小柏树水库岛上,总长32.8米,分为9龛,造像1000余躯,故称“千佛岩”。其中5号龛主像为无量寿佛,高4.7米,龛壁上雕有21排高浮雕小佛,每排45尊,共计945尊。与5号龛相连平列的4号龛,有20排高浮雕小佛,每排40尊,共计800尊。4、5两龛共有小佛1745尊,故合称“千佛龛”。这两龛为唐德宗贞元十四年,长安章敬寺的僧采所造,马宇撰《大唐邛州临邛县花置寺新造无量寿佛石龛像记》以记其事。该碑今存,位于千佛龛左下角,为明代翻刻。除了千佛龛之外,花置寺其余诸龛均遭严重破坏,面目全非。石笋山在邛崃县城西北60里的大佛沟。据《大清一统志》卷411《邛州直隶厅·山川》记载:“七盘山。在州西八十里,石径自址至巅,委曲七折,因名。相近有神山,上有石像。”神山之得名,是由于传说唐代主簿王兴于此山仙去。其地有观音寺。今石笋山摩崖造像中,3、8、19、22、27、29龛的主像均为观音,其中3号龛的千手观音尤为精美,疑今石笋山即“神山”,石笋山造像附近的寺院遗址,或即古观音寺。石笋山造像,集中在大像沟的崖壁上,背东面西,长约120米,高约40米,其中南段造像龛为一层,北段为两层,现存38龛、739躯。现存题记一则:“石笋山普提释迦二像龛并铭……大历二年二月十五日”。
图12-13 夹江千佛崖石刻造像
夹江牛仙寺石刻造像。夹江牛仙寺位于夹江县城以北40里的吴场乡白龙村牛仙寺遗址附近,当地称为“佛耳岩”。共有造像254龛,2760余躯。按山岩形势,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在主岩右侧,有59龛,其中183号龛的主像为千手观音,镌刻精美;219号龛的主像为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大海众,该龛题记称其为“四圣龛”,是一种少见的造像题材;220号龛的造像为西方净土变,是牛仙寺摩崖造像的精品;225号龛的主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四周刻有天龙八部,该龛造像题记称其为“八部龛”。第二部分紧靠第一部分,共有60多龛。第三部分在二号岩壁,共有51龛,主要造像有千佛、六臂观音、观音与地藏、药师佛,以及一佛二弟子、三世佛,这部分造像保存最好,色彩尚存。第四部分在主岩,有20多龛,其中235号龛的主像为西方三圣,四周有12层小佛,每排13尊,该龛是牛仙寺摩崖造像中最精美的龛窟之一。第五部分是垮塌部分散存的造像,大约有50龛。佛耳岩现存造像题记8则。
除了上述造像相对集中的地区之外,其他较为分散的地区,亦有不少造像具有较高的价值。例如茂县较场坝(点将台)唐太宗贞观四年(630)的造像,是目前巴蜀地区有确切纪年题记的唐代最早造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最后完工于德宗贞元十九年(803)的乐山弥勒大佛,高达71米,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石刻造像;昭觉博什瓦黑石刻,是南诏、大理政权在今巴蜀境内最大的佛教造像群。
巴蜀早期的佛教造像,主要是在寺院,成都万佛寺出土的石刻造像就说明了这一点。寺院造像,大多为单个圆雕。其后,石窟、摩崖造像兴起。不过巴蜀的石窟造像甚少,主要集中在广元。摩崖造像是巴蜀佛教造像的主要形式,保留至今的造像,绝大多数都是属于摩崖造像。石窟造像,首先是在崖壁上凿窟,或者利用天然洞穴,然后在洞窟中镌刻;摩崖造像则是直接在崖壁上镌刻。石窟和摩崖造像,主要是浮雕和线刻,圆雕甚少。在石质疏松的地区,不便雕刻,往往用壁画和塑像来代替石刻。
南北朝时期,巴蜀的佛教造像,主像有释迦牟尼、无量寿佛、弥勒佛与观世音、阿育王。在成都万佛寺出土的石刻中,还有几种经变相,其中刘宋文帝元嘉二年“西方净土变”,是目前巴蜀地区已知的最早经变石刻。
在唐代前期,以“佛说法图”为题材的三尊龛、五尊龛、七尊龛、九尊龛的造像最为普遍,其主像均为释迦牟尼,通常在佛的左右两边还要雕刻二弟子,这就是三尊龛,如果再加上二菩萨就是五尊龛,再加二力士就是七尊龛,再加二菩萨或二天王就是九尊龛。这类“佛说法图”,往往还要镌刻护法的天龙八部。其代表作为广元皇泽寺的1号龛,该龛正中的主像释迦牟尼高达5米,左右胁侍的弟子迦叶、阿难及二菩萨各高4米,分立左右的二天王各高3米,龛顶为浮雕的天龙八部,右下壁刻有一男性供养人。除了“佛说法图”之外,以“释迦多宝说法图”为题材的造像也较为普遍,其中广元千佛崖的一龛造像最为精美。该龛主像为结跏趺坐的释迦牟尼和多宝如来,各以左右手结无畏印,两边侍立着二弟子二菩萨,背后则是天龙八部。唐代前期的经变石刻,最常见的还是自南北朝以来就在巴蜀地区流行的“西方净土变”,其中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建造的梓潼县千佛崖1号龛,是目前所知的唐代最早的“西方净土变”造像。该龛是根据《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上的记载,镌刻“阿弥陀佛与五十二闻法弟子”,其主像为阿弥陀佛,结迦趺坐在莲台上,右手施莲花印,左手已损坏,可能是作施与愿印。佛的左右两侧是观音与大势至,均呈站式。龛的左右两壁,分别刻有26个菩萨,共计52个闻法菩萨。龛门外侧有一则造像题记,首题“阿弥陀佛并五十二菩萨传,邓元觉书,作龛及镌字杨子尚”,落款为“贞观八年七月十四日”。除了“西方净土变”,在安岳县卧佛沟的4号龛,还出现“涅槃变”,主像为释迦牟尼,长23米,头东脚西,背北面南,左侧卧,这和《大般涅槃经》所记叙的涅槃佛造像仪轨为“北首右胁卧”恰好相反。涅槃佛的头顶上方和脚踝处各有一力士护佛,外侧腿部则为禅坐的弟子须跋陀罗,似作诊视状。涅槃佛上方的崖壁刻有一组表现佛说涅槃经的造像,主像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右手结无畏印,左右胁侍为迦叶、阿难二弟子,两侧各有前后两排造像,共计七弟子二菩萨,有的在恭听释迦说法,有的在默思沉想,有的则号啕大哭。诸弟子、菩萨的背后刻有天龙八部。
图12-14 南齐永明元年无量寿佛
图12-15 成都万佛寺出土刘宋元嘉二年“西方净土变”
唐代后期,观音和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和胁侍的观音、大势至)的造像,逐渐取代“佛说法图”,成为造像的主要题材。与此相适应的经变石刻,仍然还是“西方净土变”。其构图内容,除了前面已经述及的“阿弥陀佛和五十二闻法弟子”之外,还有两种:一种是以《阿弥陀经》的记载制图镌刻,邛崃石笋山4号龛就属于这种经变石刻。该龛从龛口下沿到正壁有三个平台,在龛口外的左右两壁分别刻着观音和大势至。据说,往生西方净土之人,临终时,观音、大势至会前往迎接,二菩萨刻在龛门外,即表此意。在龛口内的第一层平台上,左右分别刻着文殊、普贤,中部为一组伎乐,用以表现“彼佛国土,常作天乐”[8]。第二层平台上,刻有数十朵莲花,上面趺坐着许多人。据《大阿弥陀经》卷上《莲华化身分》记载:“佛言:十方无殃数诸天人民,以至绢飞蠕动之类,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身,自然长大,亦无乳养之者。”第二层平台就是表现莲花化身。第三层平台上为趺坐于莲台上的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即“西方三圣”,三像头部上方均有宫殿,有飞廊将三座宫殿与龛左右两壁的楼阁连接起来,上面有众多人物,用以表现《阿弥陀经》所说的“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械,盛众妙华,供养他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第二种“西方净土变”是根据《观无量寿佛经》的记载进行制作,这是唐代后期巴蜀佛教造像中大量镌刻的内容。其构图布局与“阿弥陀经变”大体相同,只是在内容上增加“未生怨”、“十六观”、“三品九生”等情节,其中未生怨是宣扬因果报应,十六观是表现通过沉思默想以求解脱,三品九生则是表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足北山215号龛为这类经变石刻的精品。
除了反映西方净土的石刻之外,巴蜀还有表现东方净土的造像,这就是药师及药师变。药师即药师琉璃光佛,梵名Bharsajyaguru。据隋代磨笈多所翻译的《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记载,东方净琉璃世界,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当他作菩萨时,曾发十二大愿,令一切众生所求皆得。成佛后,凡敬药师佛者,可免除九横死的恶果。药师佛有两名侍从菩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悉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9]。早在唐玄宗时期,巴蜀地区就已经有药师佛的造像。安岳县千佛崖24号龛的右下壁就有一则题记:“药师琉璃光佛一龛……天宝四载九月二十三日。”药师龛的造像,多为三尊,即药师佛与左右胁侍的二菩萨。唐代后期,胁侍二菩萨除了日光、月光之外,也有以药王、药上二菩萨胁侍,如资中重龙山100号龛的造像题记就说:“敬造药师琉璃光佛一身,并药王、药上一龛……大中十二年闰二月八日。”“药师变”是在唐代后期才出现的。据《药师如来念诵仪轨》记载,药师变的基本构图是:“以种种杂宝庄严坛,安中心一药师如来像,如来左手令执药器,亦名无价珠,右手令作结三界印,著袈裟,结迦趺坐,令安莲花台。台下十二神将、八万四千眷属。上首令如来威光,中令往日光、月光菩萨。如是坛方周匝五色,近前安置二阏伽器、佉瓦器,随意受用,奉献承事尊像。”[10]巴蜀地区的“药师变”,基本上与仪轨相符。“药师经变”是在“药师变”的基础上,增加“九横死”、“十二大愿”等情节,代表作为安岳千佛洞的96号龛。
在唐代后期,密宗造像在巴蜀也相当盛行,最常见的是毗沙门天王和千手观音。唐玄宗天宝七年(748),敕诸道于城楼西北隅置天王像。自此以后,巴蜀各地屡造天王像。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唐代巴蜀的千手观音造像较多,代表作为大足北山9号龛。该龛主像为千手观音,面西坐于金刚座上,头戴花冠,身著天衣,胸部有璎珞装饰,双足赤,垂放于座下的两朵莲花上。肩上二手合捧一小佛,胸前双手合十,胸下两手放于两膝结禅定印,腹下二手置膝间,两侧诸手分执瓶、铃等法物,项背刻有多条手臂,以示千手。金刚座下有二圆雕石像,左侧为捧碗乞食的饿鬼,右侧为跪捧口袋请求施舍的老者。该龛左右侧壁刻有八组浮雕,分为四层,每层二组。左壁上层为五尊坐佛及雷神、云神、兽面人身像;中层为金色孔雀王和文殊菩萨;下层为一菩萨、二侍者和二金刚;底层有一立侍,其余残毁。右壁上层为五尊坐佛和风伯,中层为金刚明王和普贤菩萨,下层为一菩萨、二侍者和二金刚,底层有一波斯仙,其余残毁。
唐末,地藏菩萨的造像逐渐兴起。地藏菩萨又名悲原菩萨,在仞利天,受释迦如来所托,于二佛中间,无佛世间,教化六道众生,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11]。唐末,地藏的造像,往往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组合成龛,其中地藏与观音合造在一龛的情况,最为常见,其代表为大足县北山58号龛。该龛主像为观音和地藏,观音在右,头戴高花冠,胸有璎珞,结迦趺坐在莲台上,身后有火焰形背光,头上有七宝盖;地藏在左,结迦趺坐于莲台上,身着袈裟,身后有火焰形背光,头上有七宝盖。二像左右两侧的龛壁上,各有一菩萨,身蔽璎珞,立侍,双手托一盘;二像之间刻有一妇人,系造龛者追度的何七娘像。在龛门左侧柱上有一题记:“乾宁三年九月二十三日,设斋表赞毕。检校司空守昌州刺史王宗靖造。”与此同时,随着《佛说十王经》的流传,解救六道众生出地狱的地藏菩萨造像,又与地狱十王等题材联系起来。资中县西岩85号龛,主像为地藏,左右两侧各雕五王,合为十大冥王,为光化年间所造。这是巴蜀有确切纪年的最早地藏、十王造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