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巴蜀,可能是在汉代,但其影响甚微,以致《大唐内典录》卷2《叙》云,在晋代以前,“西蜀一都,独无代录”。自晋以后,一些高僧相继由中原和江南地区入蜀,弘扬佛法。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释道安以中原纷乱,“欲令玄宗,在所流布,分遣弟子,各趋诸方。法汰诣扬州,法和入蜀”[47]。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道安的另一弟子慧持,又由庐山经荆州入蜀,止于龙渊精舍,“有升其堂者,号登龙门焉”[48]。刘宋时期,长乐沙门道汪,由庐山经梁州入蜀,化行巴蜀,誉洽朝野,为历任益州刺史所敬重。南齐海陵延兴元年(494),有高、何二僧,自明州象山入蜀,止于临邛四明山,披榛薙草,建鹤林寺。梁武帝时,建康僧人慧韶入蜀,止于成都龙渊寺,讲论开导如川流,天监七年(508)卒于摩诃堂中。自西魏平蜀之后,由北方入蜀的僧人,逐渐增多。隋唐之际,释道基由京师入蜀,“教阅大乘,弘扬摄论。厘改先彻,缉缵亡遗”[49]。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卒于益州福感寺。
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凉州为中心的西北地区,佛教盛行。“凉州自张轨后,世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50]。因此,凉州、敦煌,乃至西域的僧人,亦相继入蜀。东晋时,有凉州僧人贤护,驻锡广汉净兴寺,卒于东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从天竺求法归来的智猛,由凉州入蜀,元嘉末年卒于成都。凉州僧人法成则至涪城,后卒于广汉。其后,又有敦煌僧人道法至成都,先后为兴乐、香积二寺主,宋后废帝元徽二年(474)卒于成都。梁武帝天监初年,康居僧人明达自西域入蜀,于梓州牛头山建寺而居,天监十五年(516)至荆州而卒。此外,由于南朝与西域、印度的佛教往来,通常都要经过巴蜀和吐谷浑,因而暂住于巴蜀地区的高僧亦不在少数。刘宋文帝时,慧览经西域至罽宾求法。后经于阗回国,“路由河南,河南吐谷浑慕延、世子琼(按:当为’之误)等敬览德问,遣使并资财,令于蜀立左军寺,览即居之”[51]。宋后废帝元徽三年(475),法献西行巡礼佛迹,由建康出发,“西游巴蜀,路出河南,道经芮芮”[52],到达于阗。而罽宾僧人昙摩蜜多则经龟兹、敦煌、凉州,“展转至蜀。俄而东出峡,止荆州”[53]。
外来的僧人,带着虔诚的信仰,在道教盛行的巴蜀地区弘扬佛法,从而使佛教在巴蜀的影响逐渐扩大。自晋开始,巴蜀地区便有人出家为僧侣。东晋时,有释僧生,蜀郡郫县人,少出家,以苦行著称,后为三贤寺主。刘宋时,有释法期,亦为郫县人,14岁出家,从智猛受禅业;释僧庆,巴西安汉人,出家止于义兴寺,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自焚于成都武担寺;释普恒,成都人,出家止于安乐寺,宋顺帝升明三年(479)卒;尼释昙辉,成都女子,宋文帝元嘉十一年(434),从外国禅师畺良耶舍之劝,出家为尼,是巴蜀地区最早见诸记载的女尼。南齐时,有释法琳,临邛人,少出家,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卒;释昙凭,犍为南安人,少游京师,止于白马寺,后还蜀,止于龙渊寺,善诵经,因而造铜钟,愿于未来,当有八音四辩,巴蜀地区寺庙铸造之铜钟,始于此。萧梁时期,蜀中佛教渐至兴盛,高僧甚多,较著名的有释植相,梓潼涪人,自出家后,专习苦行,后入青城山,聚徒集业,“梁王萧㧑素相钦重,供给僚民,以为营理”。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卒,“其山四面僚民,见其坐亡,皆来叹异,礼拜供养,改俗行善”[54]。又有释宝彖,本为安汉人,后居绵州昌隆(治今四川省江油市境)之苏溪,初为道士童子,24岁出家为僧,善讲经,“外典佛经,相继训导,引邪归正,十室而九。又钞集医方,疗诸疾苦”[55]。其后,又为《大集经》、《涅槃经》、《法华经》作疏,省繁易简,学者便之。北周保定元年(561)卒于潼州光兴寺,春秋50。
隋唐时期,佛教在巴蜀有了很大的发展,高僧辈出。据《续高僧传》和《宋高僧传》记载,隋唐时期,益州高僧有28人,仅次于长安与洛阳,其余诸州皆不及。在这众多的高僧中,智炫、道一、宗密、知玄,占有重要地位。
智炫,俗姓徐,益州成都人,生卒年不详。少小出家,入京听学,数年之间,擅名京洛。周武帝集道士、僧侣论难,众僧推智炫以难道士张宾。建德三年(574),周武帝毁佛,智炫遂与同学三人逃至北齐。建德六年(577),周武帝灭北齐,得智炫,待遇弥厚,与还京师。隋文帝开皇年间,“以蜀州回远,奥义未宣,授首西归,心存敷畅”[56],居孝爱寺。其后隐居三学山,年102岁,不病而卒。
道一(709~788),俗姓马,汉州什邡人,后人尊称为“马祖”,因其法号为道一,故称“马祖道一”。幼年依资州处寂出家,从渝州圆律师受具戒。玄宗开元年间到衡山修习,得法于慧能的弟子怀让。后到江西开堂说法,得法弟子139人,其中百丈怀海和西堂智藏以后又开沩仰、临济二宗,尊奉道一为禅宗七祖。道一得法于怀让,但其思想实渊源于曹溪,而在接机方面,尤有发展。后人辑有《马祖道一禅师语录》和《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各1卷。
图11-4 马祖道一像
宗密(780~841),俗姓何,果州西充人。出身豪族,少通儒书。唐宪宗元和二年(807),于遂州大云寺出家,当年即从拯律师受具足戒。元和五年(810),出川游学。后驻锡终南山圭峰,因而被称为“圭峰大师”。宗密教、禅皆习,自称“禅遇南宗,教逢圆觉”。因此,他虽被后人尊为华严五祖,但其思想却明显带有禅宗成分。宗密的著述甚多,留传至今的有《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圆觉经大疏》、《金刚经疏论纂要》、《禅源诸诠集都序》等18种。
图11-5 宗密像
知玄(809~881),俗姓陈,眉州洪雅人。11岁出家。杜元颖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时,命知玄于成都大圣慈寺讲经,由此知名,蜀人称为陈菩萨。后随其师至京师资圣寺,敷演经论,为文宗召见。武宗毁佛,知玄入于湖湘间。宣宗即位,召知玄入京,署为三教首座。大中八年(854),由京师还蜀,大行利济,受益者多。中和元年(881),僖宗幸蜀,赐号“悟达国师”,同年卒,享年73岁。平生著述,多达30万言。
两晋南北朝时期,巴蜀佛教集中在两个地区:一是位于川西北高原的吐谷浑;一是以成都为中心的三蜀之地。吐谷浑在立国之时,位于其北面和西面的凉州、敦煌、鄯善(王城在今新疆若羌县境)、于阗,均为佛教盛行的地区。最迟在慕利延时期,吐谷浑已经开始信奉佛教,故慧览途经吐谷浑时,慕利延为其于蜀建左军寺。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吐谷浑“又表于益州立九层佛寺,诏许焉”[57]。受其影响,一些地区也开始信奉佛教。在今蒲江龙拖湾的佛教石刻造像中,有西凉嘉兴元年(417)的题名碑刻;在茂县则有南齐永明元年(483)龛造的无量寿佛像。然而,当吐谷浑被逐出川西北高原之后,佛教在该地区的影响急剧减退,由象雄传来的苯教逐渐兴起。在吐蕃统治时期,一些部族也信奉佛教,其中最著名的是朗氏家族。然而佛教在川西北高原的再兴,则是在11世纪以后。
以成都为中心的三蜀之地,同时受到江南和西北佛教的影响。东晋、刘宋时期,出自庐山慧远门下的慧持和道汪,由于受到益州地方官员的推崇,对蜀中佛教产生很大影响。庐山慧远倡导净土信仰,曾率弟子于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寺,共期西方。因此,他的弟子也在蜀中宣扬西方净土。而在宋文帝元嘉十一年(434)入蜀的畺良耶舍亦宣扬西方极乐净土,并译有《观无量寿经》,声称信仰、发愿往西方净土者,死后根据其功德大小,会受到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不同方式的迎接和教化。这些宣扬,使得净土信仰在蜀中迅速传播,现存于巴蜀的南朝佛教石刻造像,大多与净土信仰有关。
萧梁武帝,崇奉佛教,令其王侯子弟皆受佛戒,有事佛精苦者,辄加以菩萨之号。同时,梁武帝又奖励佛教义学,敕命高僧编撰佛教著作,广建佛寺,盛造佛像,从而使南朝佛教,达到鼎盛时期。历任益州刺史,大多信奉佛教,有的延请高僧入蜀,讲经说法;有的敬造佛像,发愿供养。在统治集团的倡导下,佛教在蜀中逐渐兴盛起来。当时,从江南传入巴蜀的佛教学派,主要是“成实论”。其中巴西阆中人释宝海,“少出家,有远志,承扬都佛法崇盛,便决誓下峡。既至金陵,依云法师,听习‘成实’,旁经诸席,丞发清誉。乃引众别讲,徒属兼多”[58]。宝海所师事的云法师,就是当时著名的“成实论”大师法云。宝海从法云学得“成实论”后返蜀,居谢西寺,大弘讲肆,为武陵王萧纪所敬重。与宝海同往建康的资中人释智方,亦从法云处学得“成实论”后返蜀,居龙渊寺。又有巴西阆中人释宝渊,欲学“成实论”,亦至建康,师事另一位“成实论”大师僧旻,广写疏义,带回成都,居罗天宫寺。标定义府,道俗怀钦,论筵频建,听者数百。此外,梁初入蜀的慧韶,亦曾师事僧旻。出自慧韶门下的宝彖,则是又一位蜀中的“成实论”学者。
东晋南朝的佛法,注重义理,“至于禅法,盖蔑如也”[59]。而北朝则重视禅法,其中心思想有三:一是禁欲,二是修心,三是神异。禅僧的活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头陀行,这是苦行的一种,其特点是着衣持钵,游行乞食,少欲知足。二是阿兰若法,通常称为坐禅,也就是《十二头陀经》所说的“系心一处,无令散乱,禅定功德,从是德生”。三是聚众禅。巴蜀地区在晋代就已经有禅僧,释僧生就是以苦行著称,诵《华法》,习禅定。刘宋时的成都人释普恒也是习静业禅,善入出住。萧梁时的涪县人释植相则是专习苦行,一食常坐,正心佛理,以命自期。北周时,又有益州多宝寺猷禅师,日夕不舍房,后院壁图九想变露,置绳床棕被复上,昼夜僧例,夜则寝中,亘一日方出一食,如是渐增七日方食。隋朝有新繁人释法进,出家行头陀,不居寺舍。两晋南北朝时期,巴蜀的禅法,主要受来自西北地区禅僧的影响。刘宋时期的郫县人释法期,就是从智猛咨受禅业,与灵期寺法林共习禅观。而从西北地区入蜀的僧人,大多习禅。刘宋时入蜀的凉州人释法成,不饵五谷,唯食松柏脂,孤居崖穴习禅。入蜀后,又在广汉复弘禅法。来自敦煌的释道法,也是专精禅业,时行神咒。
隋唐时期,由于佛教逐渐中国化,相继形成不同的佛教宗派,其中对巴蜀佛教影响较大的宗派有禅宗、净土宗和密宗。
禅宗的法系,有所谓西天二十八祖和东土五祖的说法,其中东土五祖为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自弘忍之后,禅宗又分为众多的门派,宗密在《圆觉经疏》卷3下把禅宗分为七家:北宗禅、智诜禅、老安禅、南岳禅、牛头禅、南山念佛禅、神会荷泽禅。其中第二家智诜禅就是巴蜀地区的主要禅宗流派。
智诜,俗姓周,资阳县人,生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出家后,谒禅宗五祖弘忍,为其弟子。据《景德传灯录》说:“五祖既传法六祖,而又别传智诜。”弘忍死后,智诜返蜀,居资州北山,建德纯寺。武则天曾召智诜赴内道场,赐号宝修禅师,又将慧能的得法袈裟赐给他[60]。智铣回到资州后,传法于处寂。
处寂,俗姓周,蜀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师事智诜,服勤寡欲,山居40年,足不入聚落,时人称为“唐和尚”。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卒,享年87。处寂传法于无相。
无相,俗姓金,新罗国人。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入中国,止于禅定寺。后入蜀欲谒智诜禅师。时智诜已死,遂谒处寂。“寂公与号曰无相,中夜授与摩纳衣。”[61]遂入深溪谷岩下坐禅。玄宗幸蜀,迎无相至成都,“劝檀越造净众、大慈、菩提、宁国等寺,外邑兰若钟塔不可悉数”[62]。无相居于净众寺,肃宗至德元年(756)卒。段文昌在《菩提寺置立记》中,称无相为禅宗七祖。无相弟子甚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益州保唐寺的无住禅师和净众寺的神会禅师。自无相之后,巴蜀地区的著名高僧,大多出自禅宗。
净土信仰在巴蜀地区的传播甚早,最初是偏重观念念佛,即按照弥陀经典的教义,在禅定、观想中念佛。唐代的道绰、善导创立净土宗,倡导持名念佛,即口念阿弥陀佛的名字。由于这种修行方法简便易行,因而在民间甚为流行,唐代巴蜀的佛教石刻,相当一部分与净土信仰有关。
密宗的形成,是在唐玄宗时期。然而密教在巴蜀地区的传播,主要是在唐代后期。巂州地区的密教,主要受南诏阿叱力教的影响。阿叱力,亦即阿阇梨,为梵语Acarya的同音异译,其义为轨范师。《四分律》将阿阇梨分为五种:出家阿阇梨、受戒阿阇梨、教授阿阇梨、受经阿阇梨、依止阿阇梨。也就是说,凡持教者即为阿阇梨,其人不一定出家。南诏的阿叱力,通常是指有家室的僧人。此种阿叱力在成都亦有之,文宗大和四年(830),李德裕调任西川节度使,见成都“蜀先主祠旁有猱村,其民剔发若浮屠者,畜妻子自如”[63]。这和有家室的阿叱力僧完全一样。其后,又有柳本尊在蜀中传播密教。
图11-6 阿叱力教尊神阿嵯耶
柳本尊(844~907),名居直,嘉州人。蔬食纸衣,律身清苦,专持大轮五部咒,即瑜伽经中的念诵仪,诵数年而功成。僖宗光启二年(886),嘉州人多疫疾,柳本尊遂盟于佛,持咒灭之。八月,在本宅道场中,燃左手第二指一节,供养诸佛,誓救苦恼众生。同年十一月,携信徒游峨眉山,瞻礼普贤光相,于大雪中凝然端坐,以效释迦雪山6年修行成道。大约在昭宗天复元年(901),柳本尊至成都,有门徒数十人。后至汉州弥濛。天复三年(903),汉州刺史赵某遣使请柳本尊剜目炼法。柳本尊遂剜一眼,赵某投身忏悔,舍宅奉柳本尊。天复四年(904),柳本尊还归弥濛,赵某又为其扩建居舍。天复五年(905),成都玉津坊女子卢氏舍宅建道场,以奉香火。时嘉州四郎子神作祟,疫死甚众,柳本尊遂在玉津坊内割左耳,立盟,以除之深沙。天复六年(906),柳本尊又结坛玉津坊,挥刀断左臂,凡四十八刀。厢吏以其事白,蜀主王建叹异,遣使慰劳。907年,柳本尊卒。其教仍盛,中心为弥濛本尊院和广汉本尊院。在今大足县大佛湾有宋代石刻柳本尊像及其十炼图,而在安岳县的毗卢洞亦有石刻柳本尊十炼图。
【注释】
[1]《三国志·魏书》卷8《张鲁传》。
[2]《三国志·魏书》卷8《张鲁传》引《典略》。
[4]《华阳国志》卷8《大同志》。
[5]《太平御览》卷123引《十六国春秋·蜀录》。
[6]《资治通鉴》卷102,海西公太和五年八月。
[8]《资治通鉴》卷262,昭宗天复元年闰月。
[9]《全唐文》卷931。
[10]以下引文见正统《道藏》正乙部《玄珠录》。
[11]杜光庭:《太上老君说清静经》。
[12]《全唐文》卷167。
[13]《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品》卷3。
[14]《上清灵宝大法》卷22。
[15]《王摩诃全集》卷16《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
[16]杜光庭:《历代崇道记》,《全唐文》卷933。
[17]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
[18]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www.xing528.com)
[19]《全唐文》卷167。
[20]杜光庭:《释老君圣唐封号》,《全唐文》卷944。
[21]《混元圣记》卷8。
[22]《太平寰宇记》卷84引。
[23]《太平广记》卷84《击竹子》。
[24]《舆地纪胜》卷161《永康军》。
[25]《舆地纪胜》卷157《潼川府路·资州》。
[26]《舆地纪胜》卷174《夔州路·涪州》。
[27]《舆地纪胜》卷160《潼川府路·昌州》。
[28]《舆地纪胜》卷188《利州路·蓬州》。
[29]《太平寰宇记》卷86《剑南东道·阆州》。
[30]《舆地纪胜》卷182《夔州路·云安军》。
[31]《舆地纪胜》卷156《潼川府路·顺庆府》。
[32]《太平广记》卷61《李真多》。
[33]《晋书》卷6《明帝纪》。
[34]《全唐诗》卷472。
[35]《太平广记》卷66《谢自然》。
[36]《太平广记》卷41引。
[37]正统《道藏》洞神部。
[38]《蜀中广记》卷71引。
[39]《古今图书集成·神异类》卷240引。
[40]《云笈七籤》卷6引。
[41]《太平广记》卷8引。
[42]《云笈七籤》卷6引。
[43]杜光庭:《太上洞元灵宝素灵真符·序》,《全唐文》卷931。
[44]《隋书》卷35《经籍志》。
[45]《蜀中广记》卷76《神仙记·川北道》。
[46]《北梦琐言》卷11《崔元亮降云鹤》。
[47]《魏书》卷114《释老传》。
[48]《高僧传》卷6《惠持传》。
[49]《续高僧传》卷14《释道基传》。
[50]《魏书》卷114《释老志》。
[51]《高僧传》卷11《惠览传》。
[52]《高僧传》卷13《法献传》。
[53]《高僧传》卷3《昙摩蜜多传》。
[54]《续高僧传》卷24《释植相传》。
[55]《续高僧传》卷8《释宝彖传》。
[56]《续高僧传》卷24《智炫传》。
[57]《梁书》卷54《西北诸戎传》。
[58]《续高僧传》卷9《释宝海传》。
[59]《续高僧传》卷17《慧思传》。
[60]《大正藏》卷51引《历代法宝记》。
[61]《宋高僧传》卷19《无相传》。
[62]《宋高僧传》卷19《无相传》。
[63]《新唐书》卷180《李德裕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