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1 今青城山建福宫
道教形成于东汉,巴蜀是早期道教的发祥地。东汉顺帝时期,沛国丰人张陵入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1]。由于入道之人要交纳五斗米,因而张陵所创立的道教也被称为“五斗米道”[2]。其后,道教徒将张陵称为张道陵,尊为天师,以张陵之子张衡为嗣师,张衡之子张鲁为系师,于是三张之教又被称为“天师道”。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率兵攻占南郑,统治巴、汉地区将近30年的张鲁投降,曹操“以巴夷王杜濩、朴胡、袁约为三巴太守,留征西将军夏侯渊及张郃、益州刺史赵颙等守汉中,迁其民于关陇”[3]。由此导致天师道发生分裂,部分教民随张鲁迁至北方;留居巴蜀的阳平、鹿堂、鹤鸣三大治的祭酒,仍然以天师道的正统自居,然而一些道教徒却逐渐脱离三大治,自行传道。
西晋武帝时期,犍为人陈瑞,自称天师,建道治,设祭酒,又置传舍,拥有数以千计的信徒。咸宁三年(277),益州刺史王濬以“不孝”为借口,“诛瑞及祭酒袁旌等,焚其传舍。益州民有奉瑞道者,见官二千石吏巴郡太守犍为唐定等,皆免官或除名”[4]。陈瑞之道,贵鲜洁,不奉他神。而活动于广汉郡的“李家道”,则重视神仙之术。李家道的重要成员李阿,据说累世见之不老,因而被称为百岁翁;李常在相传已有四五百岁,世世见之,不见老态,故号曰“常在”;李脱声称有800岁,因此被称为“李八百”;李八百之妹李真多,据说也有数百岁,而其状貌犹如20多岁的人。李家道迎合了常人对长寿的追求,以长生久视惑众,使巴蜀地区的神仙之说大兴。两晋之际,又有涪陵人范长生在蜀中传播道教。
范长生,一名延久,又名九重,亦名支,字元,涪陵丹兴人。蜀汉延熙十一年(248),涪陵属国民夷反叛,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之,移其豪族5000家于蜀,范长生遂至蜀中,时年25岁左右。其后,入青城山,岩居穴处,求道养志。范长生的老家涪陵郡本为天师道的教区,平都县就有天师治;青城山则为天师道的圣地,为八游治之一。由此可知,范长生所求之道,当为天师道。范长生“善天文,有术数,民奉之如神”[5]。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李雄自称成都王,迎范长生至成都,拜为丞相,尊曰范贤。李雄称帝之后,又加范长生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封西山侯。李雄尊崇范长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氏家族出自信奉天师道的人。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范长生卒,年近百岁。李雄又以范长生之子范贲为丞相。由于李氏家族的尊崇,成汉时期,道教在巴蜀地区得到很大发展,所以成汉亡国后,隗文、邓定等人拥立范贲为帝,以妖异惑众,而蜀人多归之。东晋废帝太和五年(370),又有“广汉妖贼李弘,诈称归义侯(李)势之子,聚众万余人,自称圣王”[6]。所谓“李弘”,并非其人姓名,而是托名老君。北魏时期的天师道道士寇谦之在《老君音诵诫经》中就说:“世间诈伪,攻错经道,惑乱愚民,但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天下纵横,反逆者众,称名李弘者,岁岁有之。”老君就是天师道尊奉的老子。
南北朝时期,道教在巴蜀地区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北史》卷66《泉企传》就说:“巴俗事道,尤重老子之术。”而汉中之人,亦“崇重道教,犹有张鲁之风焉”[7]。入唐以后,道教仍然是巴蜀地区最有影响的宗教。唐末,又有道士杜从法“以妖妄诱昌、普、合三州民作乱”[8]。
道教最重要的典籍是《道德经》。据说是张鲁所作的《老子想尔注》,就是从神学的角度为《道德经》作注。入唐以后,统治者尊崇道教,极力抬高《道德经》的地位,将其尊为《道德真经》,并大力提倡对《道德真经》的研究,由此推动道教徒从宗教的角度诠释《道德经》。据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序》说,自《道德经》问世后,“哲后明君,鸿儒硕学,诠疏笺注,六十余家”[9]。在唐代的28家中,巴蜀就有6家,以地区而言,居全国首位。这6家是:洪源先生王鞮、任真子李荣、成都道士黎元兴、通义郡道士任太玄、岷山道士张君相、汉州刺史王真。其中王鞮的影响最大。
王鞮(626~697),亦名王晖,法名玄览,益州绵竹县普润乡人。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15岁开始习道。30余岁,弃卜筮,从事教理研究。47岁度为道士,隶籍于成都至真观。60余岁,因事入狱一年。于狱中著《混成奥藏图》。晚年著有《九真任证颂》、《道德诸行门》。弟子门生尊称为洪源先生。武周神功元年(697),奉诏入京,死于洛阳三乡驿。
王鞮对《道德经》的研究,集中体现在《玄珠录》一书中[10]。他根据《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的记载,发挥微言大义,把道分为“常道”与“可道”。其中“常道”本于不可,不可生天地,天地常在,因而“常道”是真道;“可道”生万物,万物有生死,因而“可道”无常,是为假道。虽然“常道”与“可道”不同,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不但可道可,亦是常道可;不但常道常,亦是可道常。皆是相因生,其生无所生。皆是相因灭,其灭无所灭”。常道与可道的这种辩证关系,构成了王鞮对道的基本认识。在他看来,道与物的关系是:“道能遍物,即物是道。物既生灭,道亦生灭。为物是可,道皆是物。为道是常,物皆非常”。这就是说,以可道而言,道即是物。从常道来看,“物皆非常”。进而言之,“万物禀道生,万物有变异,其道无变异,此则动不乖寂。以物察道,故物异道亦异,此则是道之应物。将印以印泥,泥中无数字,而本印字不减。本字虽不减,复能印多泥,多泥中字与本印字同”。由此可知,王鞮认为道是比万物更根本的实体,他比喻为印。万物只是道的表现形式,如同印泥字体现了本印字一样。虽然万物表现了道,但是万物并不等同于道,因为万物有变异,而道则无变异。至于随物而异的道,不过是道之应物而已,这种道就是可道,亦即滥道。在王鞮看来,只有永恒的常道才是真实的,万物不过是存在于人类意识中的虚妄。不仅万物如此,十方诸法亦如是:“十方诸法,并可言得。所言诸法,并是虚妄。其不言之法,亦对此妄。”既然十方诸法并为虚妄,那么诸法何以得有。王鞮认为:“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若证心无定,无生亦无灭。”也就是说,诸法的生灭,皆出人心,“法本由人起,法本由人灭,起灭自由人,法本无起灭”。王鞮的这种看法,显然出自佛教法相宗“唯识无境”的思想。
王鞮认为,信奉道教的目的,是寻求与“道”的契合,而“道与众生,亦同亦异,亦常亦不常。何者,道与众生相因生,所以同;众生有生灭,其道无生灭,所以异”。由于众生与道异,所以要经过修行,才能与道契合,这种契合就叫得道,“众生无常性,所以因修而得道。其道无常性,所以感应众生修。众生不自名,因道始得名。其道不自名,乃因众生而得名。若因之始得名,明知道中有众生,众生中有道,所以众生非是道,能修而得道”。然而道有常道与可道之别,二者与众生的关系并不尽同。常道先于众生而存在,不死不灭;可道随众生的生灭而生灭,只能算“私道”。因此,修行也有两种类型,以保存形体为目的的修炼,只能与无常的可道相契合,成为“形仙”,这是低层次的得道;用坐忘的方式修炼,舍去形体,才能与永恒的常道契合,成为“神仙”,不变不死,长生久视。
王鞮对道教义理的研究,明显受到佛教大乘有宗和法相宗的影响,这和王鞮同时研究道、佛二教的义理有关。佛教思想对道教义理研究的影响,历来有之,从王鞮的情况来看,巴蜀地区对道经的研究,亦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唐末五代,寓居蜀中的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庭更是认为:“凡学仙之士,若悟真理,则不以西竺、东土为名分别。六合之内,天上地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亦不以至道为尊,亦不以象教为异,亦不以儒宗为别。三教圣人,所说各异,真理一也。”[11]这种三教合流的思想,是这个时期巴蜀道教义理研究的主流。
道教义理中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的化身就是神,与道契合就是仙。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道教的神和仙,杂而多端,庞杂混乱,层次不清。大体可以分为诸神和仙真两大类。诸神又有尊神与俗神之别,尊神是指祭祀之神,最为道教所重视;俗神是民间奉祀的地方神,并为道教所接受;仙真则是得道的世俗之人。
道教的最高尊神,经历了从太上老君到元始天尊的演变。早期天师道奉老子为教主,认为老子就是道的化身。《老子想尔注》就说:“道者,一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太上老君一直是巴蜀道教的最高尊神。至于老君的形象,葛洪《抱朴子·杂应篇》引晋代流传的《仙经》说:“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阳,身长九尺,黄色,鸟喙,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尺,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铤之剑,从黄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穷奇,后从三十六辟邪,雷电在上。”晋宋之际,灵宝派道士以元始天尊作为最高尊神。萧梁时期,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中,也把元始天尊列为第一位。北周武帝敕纂的《无上秘要》,同样把“虚无自然元始天尊”列在道教诸神的首位。至此,元始天尊作为道教最高尊神的地位,最终获得官方的承认,所以《隋书》卷35《经籍志》说:“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巴蜀地区,大约是在周、隋之际才最终承认元始天尊为道教的最高尊神,故现存的隋代巴蜀道教石刻,均祀奉元始天尊。唐人卢照邻在《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中也说,隋代的汉州灵集观有“天尊、真人石像,大小万余区”[12]。天尊就是指元始天尊,南齐道士严东就说:“元始者,天尊也。”[13]称元始为天尊,是因其极道之尊,“居上境为万天之元,居中境为万化之根,居下境为万化之尊,无名可宗,强名曰天尊。盖世人尊之如天,仰之弥高……生万物而不为主宰,御万物而不为言,至尊至极,故曰天尊也”[14]。由此可知,天尊为元始之名号,只是通常都把二者合在一起,称为元始天尊。
入唐以后,皇室自称是老子的后裔,追号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又在全国各地建造玄元皇帝庙。在李唐王朝的尊崇下,老子的宗教化达到鼎盛时期,有关老君显圣降世的记载屡见不鲜。巴蜀地区亦不例外。据说老君于玄宗天宝七年(784),在绛县的万春乡显圣,且言:“我昔于梓州威洞,造一龛尊像,在独坐山东北,公成山左侧,年代已久,其处倾陷,像在土中。可报吾孙,令人往取。”于是梓潼郡县官吏、道士、百姓1000余人,与直省李万德依此寻求,果然发现一石龛,“龛中有尊像一,左右尊人六,并狮子、昆仑各二。遂以水洗沃,仪相俨然,事实吐符,并如真诰。其石龛重大,非人力所能运转。今于龛上造屋宇,便差精诚道士三人,专修香火、供养,仅画图奉进者”[15]。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逃奔成都,“又于利州益昌县山岭上,见混元骑白卫而过,示收禄山之兆。诏封其山为白卫岭,于所见之处置自然观。又于嵩山置兴唐观,成都置福唐观。肃宗至德二年三月十八日,混元现于通化郡云龙岩。初因郡人为国祈福,建大斋会。十八日,忽烟雾异香,氤氲不散,至辰时渐渐开雾,神光照天,因见混元真像立于山前,自地接天,通身白衣,左手垂下,右手执五明之扇,仪相炳然,众尽瞻礼。其山虽高,亦不及肘。良久乃隐。遂具上奏,内出图本,太上皇制赞并序”[16]。混元即老君。至于民间关于老君神异的传说,更是不胜枚举。在这种情况下,一度受到上清、灵宝诸派贬斥的老君,地位再次上升,成为“万道之先,元气之祖也”[17]。杜光庭甚至说:“天上天下,地上地下,五亿天界有形无形,有情无情,有识无识,皆太上老君所制御也。”[18]巴蜀地区亦大造老君神像,有的道观也奉老君为主神。尽管唐代老君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并未取代元始天尊成为道教最高尊神。卢照邻在《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中就说:“独为众化之宗者,其为元始天尊乎。”[19]就连极力抬高老君地位的杜光庭也说:“自元始天尊之后,即有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20]保存至今的唐代巴蜀道教石刻题记,亦多奉元始天尊为最高尊神。由此看来,在唐代,道教仍以元始天尊为最高神,只是在统治阶级的推崇下,老君作为“富国安民”[21]的保护神,更为当时人所重视。
道教俗神是流传于民间而被道教接纳的神祇,巴蜀地区的重要俗神有马头娘和张蝁子。
马头娘。据《仙传拾遗》记载:高辛氏之时,广汉有养蚕少女,其父为人所掠,唯所乘马在。其母誓于众:有得父还者,以女嫁之。马闻此言,绝缰而去。不数日,父乘马归。马见女,嘶鸣不食。母具以告父,父怒杀马,曝皮于庭,女过其侧,马皮卷女飞去,栖于桑树间。女化为蚕,吐丝成茧,称为马头娘。《乖异集》云:“蜀中寺观多塑女人,披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事。今蚕女冢在什邡、绵竹、德阳三县界,而新繁蚕丛祠旧亦塑女像。”正统《道藏》收有《太上说利益蚕王妙经》、《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养蚕营种经》。
图11-2 今梓潼七曲山大庙
张亚子,即梓潼帝君,亦称张亚子神,实为蜀人张育。本为越巂人,因报母仇,攻陷县邑,后徙居梓潼七曲山。据《郡国志》说,张亚子“昔至长安见姚苌,谓曰:‘却后九年,君当入蜀,若至梓潼七曲山,幸当见寻。’至建元十二年,(姚苌)随杨安南伐,未至七曲山,迷路。游骑贾君蒙忽见一鹿,驰逐至庙门,鹿自死,追骑共剥之。有顷,苌至,悟曰:‘此是张君为我设主客之礼。’烹食而去”[22]。前秦苻坚取蜀时,姚苌确实是随杨安入蜀,并担任前秦宁州刺史,屯驻垫江。苻坚建元十四年(378),张育联合巴僚,起兵5万反秦,自称蜀王,兵败被杀。张育死后,蜀人为其立庙于梓潼七曲山,称为“梓潼庙”,亦称“应灵庙”。由于张育自称蜀王,故名其神为“梓潼帝君”,唐人孙樵有《祭梓潼帝君文》。广明二年(881),唐僖宗幸蜀,封梓潼帝君为济顺王,亲临其庙,解剑赠神。元代,张亚子演变成为主宰士大夫功名前程的文化神,号为“文昌帝君”。(www.xing528.com)
仙真是指世俗中得道之人,通常所说的神仙,大体上就是指这类得道的仙人。巴蜀地区,神仙之说盛行,以至唐人说:“成都乃神仙所聚之处”[23],而青城山则号为“神仙都会之府”[24]。在资州有“李、傅、侯、张四仙之流”[25],涪州有“尔朱、兰、王三仙之迹可考”[26],昌州多“仙灵逸迹,尚有董、葛之遗风”[27],蓬州亦“多神仙隐士”[28],阆州则“多仙圣游集焉”[29],夔州“陶染真风,如瞿法言、杨云外之徒,相继而出,故琳宫秘馆,独盛于他处”[30],果州在“汉以忠义名节著,唐以神仙佛图显”[31]。在众多得道仙真中,以下数人,较为著名。
李脱,蜀郡人,为“李家道”的重要成员。最初活动于绵竹、什邡一带,后居金堂山龙桥峰下炼丹。“蜀人历代见之,约其往来八百余年,因号曰李八百焉。”[32]其后炼成九鼎金丹,三月八日,于什邡仙居山,白日升天。然而据《晋书》卷58《周札传》记载:“时有道士李脱者,妖术惑众,自言八百岁,故号李八百,自中州至建邺,以鬼道疗病,又署人官位,时人多信事之。弟子李弘养徒灊山,云应谶当王。”由此可知,李脱实际上是晋代人,大约是在西晋末年益州发生变乱时,离开巴蜀地区,辗转来到扬州。东晋明帝太宁二年(324),李脱因“造作妖书惑众,斩于建康市”[33]。然而蜀人却相信李脱已经成仙,因而称其为紫阳真人,唐人符载《题李八百洞》诗就说:“太极之年混沌坼,此山亦是神仙宅。后世何人来飞升?紫阳真人李八百。”[34]其后,李脱被列为蜀中八仙之一。在宋代,又有1卷《李八百方》传出,其内容为道家修炼服饵之方。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征引而忽然出现者,十有九皆伪。”当是。
刘珍,字善庆,广汉什邡人。幼即慕道。10余岁,前往合江县安乐山修行,绝粒近10年。自称功行已成,当白日升天,遂于隋文帝开皇十九年四月十五日自行火化。隋文帝遣使至安乐山访其事,即其地修建三观,上观曰腾清,中观曰安乐,下观曰靖安,仍赐田土,禁樵采。唐高宗显庆年间,又遣使至其处取丹经、钟磐以进,且有《赐进经道士诏》。唐昭宗天复元年(901),泸州刺史张元济撰记其事。杜光庭亦为刘珍撰写传记。
谢自然,女,唐代果州南充人。其家在大方山下,山顶有老君古像,谢自然因拜礼,乃徙居山上,遂绝粒,其年14岁。德宗贞元三年(787),谢自然前往开元观诣绝粒道士程太虚,受五千文紫灵宝篆。贞元九年,(793),刺史李坚筑室于金泉山,移谢自然居之。贞元十年(794)十一月二十日辰时,“于金泉道场白日升天,士女数千人,咸共瞻仰”[35]。李坚撰《东极真人传》,记述其事。《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谢自然别传》3卷。
王祀,唐代梓州郪县人,字昌遇,号易元子。为东川狱吏,多阴德,遇异人授灵丹于长平山,宣宗大中十三年(859),举家仙去。唐代梓州的“药市”,就是因祭祀王祀而形成。宋徽宗赐号“保和真人”。
尔朱洞,字通微,号归元子,唐代成都人。懿宗时期,至蓬州,客居安汉馆张氏家。咸通十二年(871),刺史以其惑众,缚而沉江,为二渔人所救。僖宗时,隐炼于金鸡关下石室,有异人授药丸一枚,声称见浮石而后服之,则仙道成矣。其后于涪州服药,轻举而去。有《还丹歌》传于蜀中。后人将其列为蜀中八仙之一。
得道的仙真,居住在洞天福地。《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4云:“五岳、三岛、十州,仙圣之所居。神州者,中国也,王者居之为域中之大。其中人民修行正道,升而为仙真,上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并仙官治之。”按照这种说,神州大地被截然划分为两个世界。一是王者统治的世俗世界,居民是一般的俗人。一是仙官管辖的洞天福地,居民是得道的仙真。洞天福地的说法,大约是在隋唐时期才定型。宣扬洞天福地的人,主要是茅山宗的道士。《洞天福地》的作者司马承祯、《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的作者杜光庭,都是属于茅山宗。据《云笈七籤》卷27《洞天福地·天宫地府图》记载,十大洞天中,第五是青城山洞,其地在今都江堰市境内。三十六小洞天中,第七为峨眉山洞,其地在今峨眉山市境内。七十二福地中,第四十五为平都山,其地在今丰都县境内;第五十为大面山,其地在今都江堰市境内;第六十四为绵竹山,其地在今绵竹县境内;第六十七为幌山,其地在今广汉县境内。
道教认为,世人可以通过修炼,与道契合,从而成为仙真。修炼的方法,大体上有服食和内丹两大类。服食是指食用外药而成为神仙的方法。食用的外药有两种,一是金丹,这是人工合成的仙药;一是自然生长的灵药,主要是一些有特殊功效的草木。内丹是一种内修的方法,它以人身为炉鼎,以体内的精、气、神为药物,用意念引导,使之在体内烹炼,成为圣胎,然后沐浴温养,即可飞升。
金丹是用炉鼎烧炼而成的各种汞化物,用以制成仙药,服之以求成仙。制作金丹的方法,通常称为炼丹术。中国的炼丹术,肇自秦汉,发展于两晋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巴蜀地区的炼丹术,在晋代曾兴盛一时,李脱、张盖踰等人均曾炼丹。南北朝时期,炼丹术一度在巴蜀地区日渐沉寂。到了隋唐,再次兴盛,见诸记载的炼丹道士甚多,如隋代的刘珍,唐代的青城人王仙柯、江油人窦子明、成都人刘无名、梓州人王昌遇等等。唐末的尔朱洞则有《大还丹诗》百首流传于蜀中。与炼丹有关的黄白术在隋唐时期也非常兴盛,新、旧唐书为之列传的成都名医章全益就精通黄白术。唐末五代,巴蜀地区还形成一股烧炼黄金白银的热潮。上自达官贵人,下至士庶百姓,无不趋之若鹜。在这种背景下,一批丹书相继问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为《石药泉雅》和《太清石壁记》。
《石药泉雅》,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成都人梅彪著。这是一本工具书,梅彪在序言中就说得很清楚:“今时六家之口诀,众石之异名,象《尔雅》词句,凡六卷列为一卷。令疑迷者寻之稍易,习此者用之不难。兼诸丹所有别名,奇方异术之号,有法可营出者,条列于前,无名难作之流,具名于后。”本书对丹方、丹药的异名作了详细说明,有利于弄清不同名称的丹方、丹药的实际情况。
《太清石壁记》,唐肃宗乾元年间,剑州司马某编纂。这是一本记述丹药制作方法的丹书。巴蜀的炼丹术,历来受江南地区影响。晋代李脱的九鼎金丹、张盖踰的岷江丹方,均出自左慈传出的《九鼎丹经》和《金液经》。入唐以后,依然如此,《太清石壁记》就是由苏元明或楚泽传出。从金丹的种类来看,两晋时期,巴蜀的金丹,主要是铅汞类化合物。隋唐时期,铅汞类金丹,实际上已成古方,流行的金丹,主要是氯化汞和硫化汞。据《仙传拾遗》记载,青城真人刘无名在传授金液九丹之经时说:“丹分三品,以铅为君,以汞为臣,八石为使,黄芽为苗,君臣相得,运火功全。”[36]从表面上看,刘无名似乎仍在传授铅汞类金丹,但是据金陵子《龙虎还丹诀》说,真铅仍是指“黑锡、石硫黄是也”[37]。黑锡固然可以作铅解,但是黑锡丹却是硫化铅,而石硫黄则绝不是铅。由此可知,刘无名只是沿用古方的名称,实际上是在传授硫化汞类丹药。《太清石壁记》中所记录的太乙硫黄丹、太乙雄黄丹、太乙小还丹,等等,也都是属于硫化汞类金丹。在氯化汞类丹药中,《太清石壁记》已经明确指出氯化亚汞和氯化汞之间的差别。氯化亚汞即甘汞,俗称轻粉。《太清石壁记》载有造水银霜的方法:“水银一斤、朴硝四两、太阴玄精六两、敦煌矾石一斤(绿矾亦得)。先将锡置铛中猛火消成水,别温水银,令入锡中,捣之令碎,以马尾罗重令净,即以玄精末及矾石末和之,布置一依四神,惟以朴硝末复上,用文多武少火七日夜,其霜如芙蓉生上,甚可爱,取得霜更研。”其生成物,主要就是轻粉,即氯化亚汞,而氯化汞的含量甚少,因此《太清石壁记》另有制造氯化汞的方法:用朱砂、绎矾、黄矾、伏龙肝、食盐、朴硝、硵砂等物反应,最后得到的升华物就是氯化汞,即降白丹,俗称粉霜。粉霜与轻粉的外形相似,极易混淆,但粉霜的毒性远远超过轻粉,服用金丹致死,大多与粉霜有关。
灵药是指具有特殊功效的草木类药物。道教徒认为,除了服食金丹外,服食灵药亦可成仙。巴蜀是我国药材的重要产地,其中多有道教所说的仙药,因而服食灵药之事,屡见不鲜,尤以服食人形茯苓的记载最多。据《蜀志补》说,李真多在栖贤山,见一婴儿出没,迹之,“得茯苓,饵服,既久身轻,登巨楠而仙去”[38]。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在巴郡垫江县龙多山飞升的广汉人冯盖罗全家17口,也是蒸食在松树下获得的婴儿状茯苓,由此成仙。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白日升天的眉州通义县人杨正见,同样是饵食人形茯苓而成仙。不过就一般情况而言,道教徒除了寻找可以直接饵服成仙的灵药之外,主要还是采集各种具有特殊功效的药材,用以制成方剂服用,以此作为修炼的一种辅助手法。例如唐武宗时,青城山的邢道士就是采集青芝和紫花黎,合炼成丹,服食近50年。
内丹是相对于外丹而言的一种内修方法。内丹之名,出现甚早,据说是晋代许逊所作的《灵剑子·服气诀》就说:“服气调咽用内丹。”然而服气调咽和后世的内丹术并不是一回事。道教的内丹术,始自隋代。据《罗浮山志》记载,隋文帝开皇年间,道士苏元朗居罗浮山青霞谷,号青霞子。因见弟子“竞论灵芝”,于是“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内丹矣”[39]。巴蜀地区的内丹术,大约是在唐代才开始逐渐兴起。唐宣宗大中末年,寓居成都双流县兴唐观的道士吴子来,就是习内丹术。进士王叡则是在游燕途中,学得内丹术,然后返回巴蜀修习。然而,总的来看,当时内丹术在巴蜀地区并不受重视,通常是作为服食的一种辅助性修炼方法。
图11-3 四川出土的正一箓印
服食和内丹,属于个人修炼,目的是成为神仙。而符箓等方术及各种斋醮仪注则能普施众人,使其获得健康、幸福和财富。符是用朱笔或墨笔画成的一种似字非字的图形;箓是记载天曹官属佐吏之名,又有诸符错杂其间的秘文。据说符箓是上神的文字,有召神驱鬼、镇邪治病的功效,因此常被道士用来召神劾鬼,驱妖镇邪。符箓的种类甚多,在巴蜀地区最有影响的是“正一箓”。正一之名,出自早期的天师道。《正一经》天师自云:“我受于太上老君,教以正一新出道法。”[40]这就是葛洪《神仙传》所说的“新出正一明威之道”[41]。《魏书》卷114《释老志》也说:“及张陵受道于鹄鸣,因传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张陵所传的经箓被称为“正一经”。据《正一经图科戒品》说:“正一法文宗道德,崇三洞,遍陈三乘。”[42]因此正一经的符箓又被称为“三洞箓”,《隋书》卷35《经籍志》就说得很清楚:“其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箓,次受三洞箓,次受洞玄箓,次受上清箓。箓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受者必先洁斋,然后赍金环一,并诸贽币,以见于师,师受其贽,以箓授之,仍剖金环,各持其半,云以为约。弟子得箓,缄而佩之。”由此可知,三洞箓既不是灵宝派的洞玄箓,也不是上清派的上清箓。符箓的授受,各地并不尽同。陆修静在《太上灵宝授度仪表》中就说:“自灵宝导世以来,相传授者,或总度三洞,同坛共盟,精粗柔杂,大小混行,时有单受灵宝,而施用上法。”唐代道士张万福在《三洞众戒文·序》中说得更清楚:“师资享训,各据一门,吴、蜀、京师,相承或异。”受三洞箓的人,多以“三洞”自称。陆修静在《灵宝经目·序》中就说:“元嘉十四年某月、日,三洞弟子陆修静敬示诸道流。”隋唐时期,巴蜀地区的道士也多以“三洞道士”自称。
巴蜀地区擅长符箓的道士甚多,其中翟法言最为著名。翟法言,字乾佑,夔州云安县玉石乡人。少好道教,入山院修行。其后至黄鹤山,师事来天师,尽得其道。唐肃宗乾元年间,由黄鹤山溯江入蜀,诡称得二真人所授秘章三科:一是三将军秘术,二是紫虚秘术,三是太上正一明威毕法。皆为秘箓,且各有醮炼科仪。此后,翟法言专以救民为务,行符箓而除疫病,炼黄白以施贫家。代宗赐号“通虚天师”,又加“通天大师”之号。段成式、王祀等人,“咸师奉之,累年乃得道而去。有得此符者,传以救人,用之必验”[43]。唐文宗大和七年(833)七月十五日,翟法言卒。昭宗天复六年(906),杜光庭请经于平都山,得其所传素灵符,遂编入三洞藏,称为《太上洞元灵宝素灵符》。
斋醮是道教设坛祭祀的仪式,俗称道场。早期的天师道,已有斋仪,现在可知的有“指(旨)教斋”和“涂炭斋”。刘宋时期,陆修静整理斋仪,制定出灵宝十二斋,即金箓斋、黄箓斋、明真斋、三元斋、八节斋、自然斋、玉箓斋、上清斋、指教斋、涂炭斋、二皇子午斋、靖斋。斋醮之法,“为坛三成,每成皆置绵,以为限域。傍各开门,皆有法象。斋者亦有人数之限,以次入于绵之中,鱼贯面缚,陈说愆咎,告白神祇,昼夜不息,或一二七日而止。其斋数之外有人者,并在绵之外,谓之斋客,但拜谢而已,不面缚焉”[44]。巴蜀地区的斋醮,基本上是采用灵宝斋的仪式。唐玄宗时期,剑州道士王法进又根据《灵宝自然斋》,另造《灵宝清斋告谢天地法》,于幽岩高静之处,置斋悔谢,一年两次,春则祈于年丰,秋则谢于道力,如此,宿罪可除,谷父蚕母之神为置丰衍。由于此法简便易行,且有征效,故“三川梁汉,岁皆崇事。虽愚朴之士,狂暴之夫,罔不战栗兢戒、肃恭擎跽,知奉其法焉。或螟蝗旱潦,害稼伤农之处,众诚有率勉于修,奉炷香告玄,旦夕响应,必臻其佑。巴南谓之清斋,蜀土谓之天功斋,盖一揆法矣”[45]。除了盛行于巴蜀各地的天功斋,有的地方还有一些其他的斋醮。例如在眉州,自眉州刺史崔元亮在州衙开黄箓道场,为民祈水旱疾疫有验之后,“至今眉州每岁设黄箓斋,凡职事军校及茶酒厮役祗承,皆知斋法次第”[46]。唐末五代,杜光庭在蜀中,又对道教的斋仪加以整理,并新制一批斋仪,从而使巴蜀道教的斋仪更加完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