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交通路线-巴蜀西南地区

四川交通路线-巴蜀西南地区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蜀西南地区的交通路线甚多,其中最主要的交通干线有两条:一条是由成都经巂州进入云南的道路,唐人称之为“南路”[272];一条是由今宜宾前往云南的道路,唐人称之为“北路”[273]。这是巴蜀与云南之间的重要交通路线。而经大姚通往大理的道路则逐渐成为巴蜀与云南之间的交通干线,多次进行整治。

四川交通路线-巴蜀西南地区

巴蜀西南地区的交通路线甚多,其中最主要的交通干线有两条:一条是由成都经巂州进入云南的道路,唐人称之为“南路”[272];一条是由今宜宾前往云南的道路,唐人称之为“北路”[273]

南路。这是巴蜀与云南之间的重要交通路线。在唐代,则是从成都到南诏国都城阳苴咩(在今云南省大理)的驿路。据唐人记载,这条驿路由成都出发,西南而行40里,至双流县二江驿,又40里至蜀州新津县三江驿,又40里至邛州安仁县延贡驿,又40里至邛州临邛驿,又50里至顺城驿,又50里至雅州百丈县百丈驿,又40里至雅州名山县顺阳驿,又40里至雅州严道县延化驿,又60里至长关。南下至奉义驿,又75里至雅州荥经县南道驿,又60里至葛店汉昌驿,属雅州。继续南下10里至邛崃关,在荥经县“西南七十里,隋大业十年置。约山据险,当云南大路,以扼蕃夷之要害。唐亦因之不改”[274]。过邛崃关进入黎州境内,20里至皮店,又50里至黎州潘仓驿,又60里至黎武城。据《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黎州》记载,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又于州北故武侯城逦迤置堡三所,为州城之援。”黎武城,可能就是黎州城与武侯城的合称。由黎武城经汉源县至白土驿35里,其地在汉源县城以南10里。又40里至通望县(治今四川省汉源县境)木筤驿,过大渡河至望星驿45里,至清溪关(在今四川省汉源县境)50里,至大定城60里。大定城在黎州“南二百三十里。乾元二年改和集镇置”[275]。而黎武城至大定城的驿路合计为230里,可知黎武城就是黎州治所。由大定城至达士驿50里。入巂州界,至新安城(在今四川省甘洛县境)30里。唐懿宗“咸通六年四月,西川节度使牛丛奏于蛮界筑新安城,遏戎州,功毕”[276]。由新安城南下至菁口驿60里,至荣水驿80里,至初裹驿35里,至台登城平乐驿40里。平乐驿在古平乐郡治,隋文帝开皇初年废平乐郡[277]。由平乐驿南下至苏祁驿40里,又40里至巂州三阜城,又80里至沙野城(在今四川省西昌市境),又80里至俭浪驿,亦称羌浪驿,又70里至俄准岭,亦名阳蓬岭。过俄准岭入南诏界,有俄准岭添馆。从巂州俄准岭至菁口驿70里,至芘驿30里,至会川驿60里,至目集驿55里,至会川城(在今四川省会理)70里,西南至河子镇,又30里至泸水。乘皮船渡泸水后,至末栅馆20里,至伽毗馆70里,至清渠铺80里,渡绳桥,至藏傍馆74里,至阳褒馆60里,至弄栋城(在今云南省姚安)70里,至外弥荡馆90里,至求赠馆100里。求赠馆亦即佉龙驿,由巴蜀通往云南的南、北两路在此会合[278]。由求赠馆西行70里至云南城(在今云南省祥云县境),又40里至波大驿,又40里至渠兰赵馆,又30里至龙尾城(在今云南省大理市境),又50里至阳苴咩城[279]

这条从今成都经西昌进入云南的道路,早在汉代就已经开通,《华阳国志》卷3《蜀志》所记载的越巂郡三缝县,“道通宁州,渡泸得蜻蛉县”,就是这条道路由今会理通往云南大姚一带的路段。然而在越巂郡的会无县,还有另外一条道路“通宁州,渡泸得住狼县”[280]。会无县治今四川省会理;泸水又名若水,即今金沙江;住狼县当为堂狼县之误,而堂狼县属朱提郡,其地有堂狼山,《新纂云南通志》称,堂狼山在巧家县以东的米粮坝。关于经过堂狼县的这段路程,《水经注》卷36《若水》是这样记载的:“(若水)又东北至犍为朱提县西,为泸江水。朱提,山名也。应劭曰:在县西南,县以氏焉。犍为属国也,在郡南千八百许里,建安二十年立朱提郡,郡治县故城。郡西南二百里,得所绾堂琅县。西北行上高山,羊肠绳曲八十余里,或攀木而升,或绳索相牵而上,缘陟者若将阶天,故袁休明《巴蜀志》云:高山嵯峨,岩石磊落,倾侧萦回,下临峭壑,行者扳缘,牵引绳索。三蜀之人,及南中诸郡,以为至险。有泸津,东去县八十里。水广六七百步,深十数丈,多瘴气,鲜有行者。晋明帝太宁二年,李骧等侵越巂,攻台登县,宁州刺史王逊遣将军姚岳击之,战于堂琅,骧军大败,岳追之至泸水,赴水死者千余人。”泸江水即泸水,堂琅县即堂狼县,朱提郡的治所在今云南省昭通。由此看来,由越巂郡会无县通往宁州之路,应该是由今四川省会理县东行,经会东县,在宁南县境东渡金沙江,至云南省巧家,东北而行,通于昭通,南行则达于曲靖,即晋代的宁州治所。由于这条道路在故堂狼县境的路段过于艰险,因而始终是一条偏道。加之当地的部族“自梁、陈以来,不复宾服”,从而使这条道路更加难行。“隋开皇四年开置南中。立为恭州,武德元年改为曲州”[281],其治所朱提县仍在今云南省昭通。入唐以后,随着南诏的兴起,云南境内的政治中心由今曲靖西移到大理,这条道路更加不受重视。而经大姚通往大理的道路则逐渐成为巴蜀与云南之间的交通干线,多次进行整治。玄宗天宝六年(747),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治邛崃关路,以便行旅。德宗贞元年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又整治这条道路,“由黎州出邛部,直云南,置青溪关,号曰‘南道’”[282]。同时,南诏也对这条道路加以整治,并设置馆驿,从而使南路成为巴蜀与云南之间最重要的驿路。

在南路的交通干线上,有许多支线通往各地。仅在黎州清溪关附近,就有大路三条,“小径无数,皆东蛮临时为之”[283]。其中一条路由黎州汉源县沿飞越水(今名“流沙河”)谷道西北而行,经铜山城至飞越山。“在(汉源)县西北一百里。山西、北两面并接羌戎界,仪凤二年置飞越县,天宝初废。”[284]由废飞越县西北而行,进至叶川州。武周如意元年(692),吐蕃大首领曷苏,率贵川部与党项30万人降唐,“则天令右玉钤卫大将军张玄遇率精卒二万充安抚使以纳之。师次大渡水,曷苏事泄,为本国所擒。又有大首领咎捶率羌蛮部落八千余人诣玄遇内附,玄遇以其部落置叶川州,以咎捶为刺史,仍于大度西山勒石纪功而还。”[285]叶川州后来改名“米川州”,其地在今泸定县冷碛[286]。直到明代,冷碛十八寨仍是“三十六种番夷出入之路”[287]。由叶川州沿大渡河东岸北行,在羁縻罗岩州与雅州通吐蕃的和川路会合。此外,由黎州城西行180里至廓清城,“其城西临大渡河,河西生羌蛮界。”[288]由廓清城沿大渡河东岸北行,经叶川州至罗岩州。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吐蕃与南诏大举入侵剑南,李晟率神策军救援,“晟乃逾漏天,拔飞越、廓清、肃宁三城,绝大渡河,获首虏千余级,虏乃引退”[289]。李晟就是由雅州始阳镇沿始阳路西南而行,攻拔位于大渡河东岸的飞越、廓清、肃宁三城。德宗贞元七年(801),韦皋分兵九路进攻吐蕃,其中黎州经略使王有道和三部落主郝全信则是沿大渡河东岸北行,在罗岩州“过大渡河,深入吐蕃界”[290]

在巂州台登县则有两条重要的支线道路:一条路是由“台登直北去保塞城八十里,吐蕃谓之北谷,天宝以前巂州柳强镇也。自入吐蕃,更增修硷,因城下有路通曩恭地”[291]。曩恭即曩贡,由保塞城通往曩贡的道路,可能是由今冕宁西北至九龙县的三垭,再西行至雅砻江支流九龙河,沿河北行,越过分水岭,再北行至今雅江一带,即曩贡(Nyang bgo)之地。另一条路由台登城向西,沿西望川(今名阳边河)而行,80里至普安城[292],又西行70里入曲罗,即今泸宁一带。由曲罗北上,渡过东泸水,与台登通曩贡的道路会合。德宗贞元十三年(797),吐蕃军队就是由曩贡南下,经曲罗,于剑山南马岭三处开路,“进寇台登”[293]。这是吐蕃境内的一条大路,所以《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说:“剑山当吐蕃大路。”剑山即今牦牛山。

在巂州越巂县也有两条重要的支线。其中一条是西南而行27里,至西泸县。“本汉邛都县地,武帝天和三年于此置可泉县,天宝元年改名西泸县。”[294]由西泸县西行,经姜磨戍,进至泸水。“在县西一百十二里。诸葛亮征越巂上书曰:‘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谓此水也。水峻急而多石,土人以牛皮作船而渡,一船胜七八人。”[295]渡过泸水之后,西南而行180里至昆明县。“东北至(巂)州三百里。本汉定笮县也,属越巂郡。去县三百里,出盐铁,夷人皆用之。汉将张嶷杀其豪率,遂获盐铁之利。后没蛮夷。周武帝立定笮镇。凡言笮者,夷人于大江水上置藤桥谓之‘笮’。其定笮、大笮皆是近水置笮桥处。武德二年,于镇置昆明县,盖南接昆明之地,因以为名。”[296]其地在今盐源县。由昆明县南行,进抵松外城(在今四川省盐边县境),又南至龙佉河,入双舍之地,西南渡过金沙江,进抵今云南省宾川县。唐玄宗开元年间,越析诏的于赠就是走这条路线,“东北渡泸,邑于龙佉河”[297]。由松外城“西南至小婆城,又西南至大婆城,西北至三探览城,又西北至铁桥东城”[298]。由铁桥东城分为两路,一路向西,由铁桥过牦牛河(今名金沙江,亦称之为磨些江)[299],至铁桥西城,其地在今云南省塔城。由铁桥西城南下,有驿路通剑川镇(在今云南省剑川),又南下至阳苴咩城。另一路由铁桥东城折向东北,进至佳塘(Rgyal thang),即今云南省香格里拉,再向北进入四川的乡城(Cha phrang),继续北行,进至理塘(Li thang),东至曩贡(Nyang bgo),即今四川省雅江一带。这是吐蕃里曩邛节度管辖范围内的一条重要道路,吐蕃用兵南诏,往往都要取道这条路[300]。据《南诏野史》卷上记载,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剑南西川节度使“侥幸边功,发兵十万袭滇,自建昌入。(丰)佑命子世隆为坦绰,同王嵯巅战于古宗,杀唐军数万人,立铁柱于界上(自注:古宗,今丽江铁桥以北)。”此事未必可信,但巂州有路经铁桥通往今云南应当是可信的。

在巂州越巂县的另一条重要支线道路是东行,经东蛮之地,过雪坡,沿沐源川(今名“马边河”)至犍为县。这条路是唐懿宗时期的巂州刺史喻士珍所开[301]。懿宗咸通十年(869),南诏入侵剑南西川时,在大渡河受阻,遂由这条路线“分军开道,逾雪山,奄至沐源川”[302],陷犍为,攻嘉州。此后,这条道路就成为南诏用兵剑南西川的要道,所以张无尽在《沐川寨记》中说:“沐川之路,常为啸集之地。”[303]僖宗乾符元年(874),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为了扼制南诏,又在这条路上设置沐源川城(在今四川省沐川县境),置屯戍守。

北路。据唐人记载,这条路是从戎州僰道县循马湖江(今金沙江)西南而行65里,至马湖江与朱提江(今横江)汇合处的开边县(治今四川省宜宾市境)。该县“本汉僰道地也,周为外江县地,隋开皇六年于此县北一百三十里野容川置开边县。后上元元年僚贼叛乱,因而荒废,永泰二年复于今理”[304]。由戎州僰道县经开边县沿着朱提江西南而行十日程,至石门。“石门东崖石壁,直上万仞,下临朱提江流,又下入地中数百尺,惟闻水声,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崖亦有阁路,横阔一步,斜亘三十余里,半壁架空,欹危虚险,其安梁石孔,即隋朝所凿也。”[305]唐代设有石门镇。据《元和郡县图志》卷31《剑南道·戎州》记载,戎州僰道县“西南至石门镇三百里”。过石门,第三日程至牛头山,亦名马鞍山,有马鞍渡(在今云南省大关县境)。过河之后,绕过蒙夔山,“又东折与朱提江合”[306]。第五日程至阿夔部落。第七日程至蒙夔岭,翻过此岭,道路渐平。第九日程至鲁望(在今云南省鲁甸县境),“旧曲、靖之地也。曲州、靖州废城及丘墓碑阙皆在”[307]。过鲁望,第七日程至竹子岭,第八日程至磨弥殿部落,第九日程至制长馆,第十二日程至柘东城(在今云南省昆明)。从柘东城西行至安宁馆一日,至龙和馆一日,至沙雌馆一日,至曲馆一日,至沙却馆一日,至求赠馆一日,至波大驿一日,至白崖驿一日,至龙尾城一日,至阳苴咩城一日[308]

北路开通的时间很长。西汉武帝时期,唐蒙“凿石开阁以通南中,迄于建宁二千余里”[309],就是这条道路的前身。两晋时期,这条道路是益州与宁州之间的交通要道。南北朝时期,由于沿途的少数民族部落“不复宾服”[310],因而通行不畅。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在东爨之地置协州(治今云南省彝良)、恭州(治今云南省昭通)。开皇五年(585),兼法曹黄荣带领始、益二州石匠,在石门“造偏梁桥阁,通越析州、津州”[311],完全开通了这条道路。入唐以后,北路一度是巴蜀与云南之间的交通干线。高宗永徽二年(651),郎州道总管赵孝祖用兵西洱河地区,走的就是这条路。玄宗天宝十年(751),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也是走这条道路进讨南诏。但是在这次用兵失败后,此路遂告闭塞。德宗贞元十年(794),唐朝和南诏重归于好,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遣巡官马益重新开通石门路,置行馆。同年,袁滋出使云南就是走的这条路,至今在云南盐津县的豆沙关还有袁滋的摩崖题记。

云南之地,西通印缅,南达安南,所以从巴蜀经云南也可前往印缅和东南亚地区。南诏统治时期,云南西通印缅的道路是“自羊苴咩城西至永昌故郡三百里。又西渡怒江,至诸葛亮城二百里。又南至乐城二百里。又入骠国境,经万公等八部落,至悉利城七百里。又经突旻城至骠国千里。又自骠国西度黑山,至东天竺迦摩波国千六百里。又西北渡迦罗都河,至奔那伐檀那国六百里。又西南至中天竺国东境恒河南岸羯朱嗢罗国四百里。又西至摩羯陀国六百里。一路自诸葛亮城西去腾充城二百里。又西至弥城百里。又西过山,二百里至丽水城。乃西渡丽水、龙泉水,二百里至安西城。乃西渡弥罗江水,千里至大秦婆罗门国。又西渡大岭,三百里至东天竺北界个没卢国。又西南千二百里,至中天竺国东北境之奔那伐檀那国,与骠国往婆罗门路合”[312]。用现在的地名表示,大体上就是从云南大理西至保山,渡怒江,然后分为两路,一路向西南,进入缅甸,经八莫,过孟哈,至蒲甘,然后向西,进入印度阿萨姆邦的高哈蒂;一路向西,经腾冲入缅甸,西渡伊洛瓦底江上游,经孟拱,又渡亲敦江,越过那加山脉,进入印度阿萨姆邦。

由巴蜀经云南前往印缅的道路,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开通,入唐以后仍然畅通。《大唐西域记》卷10说,迦摩缕波国“境接西南夷,故其人类蛮僚俗。详问土俗,可两月行入蜀西南边境”。懿宗咸通年间,“有天竺三藏僧,经过成都,晓五天胡语,通大小乘经律论。以北天竺与云南接境,欲假途而还,为蜀察事者识之,系于成都府”[313]。这位被怀疑为外国奸细的天竺僧人,就是打算由成都取道云南前往印度。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3《慧轮传》则说:“有唐二十许人,从蜀川牂牁道而出”,经云南前往天竺的庵摩罗跋国,当时的国王宝利岌多还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寺庙,取名支那寺。至于骠国与云南的关系,一直比较密切,所以缅甸人士前往中国,常常取道云南入于巴蜀。唐德宗贞元九年(793),骠国因南诏重译来献乐曲及乐工,就是由缅甸经云南到成都,然后前往长安

由巴蜀经云南还可以前往东南亚。《三国志》卷39《刘巴传》说,刘巴“自交趾至蜀”,在益州郡被拘留。汉代益州郡治滇池,即今云南晋宁县晋城,可知当时已经能够从交趾取道云南前往巴蜀。入晋以后,此路仍然畅通。陶璜就说:“宁州兴古接据上流,去交趾郡千六百里,水陆并通。”[314]西晋末年,入蜀的六郡流民起兵反晋,益州大乱,三蜀之民流迸,或南入宁州,或东下荆州。其中逃到宁州的晋民,又因宁州发生变乱,“或入交州,或入永昌、牂牁”[315],其中相当多的蜀民就是经宁州入于交州。入唐以后,从巴蜀到云南的南路与北路两条交通干线,皆可到达柘东城,由此南行,可以前往安南。据《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记载,“从安南上水至峰州两日,至登州两日,至忠诚州三日,至多利州两日,至奇富州两日,至甘棠州两日,至下步三日,至黎武贲栅四日,至贾勇步五日。已上二十五日程,并是水路。大中初,系属安南管系,其刺史并委首领勾当。大中八年,经略使苛暴,川洞离心,疆内首领旋被蛮贼诱引,数处陷在贼中。从贾勇步登陆,至矣符馆一日。从矣符馆至曲乌馆一日,至思下馆一日,至沙只馆一日,至南场馆一日,至曲江馆一日,至通海城一日,至江川县一日,至晋宁馆一日,至鄯阐柘东城一日。”《新唐书》卷43下《地理志》记载这条路线的途程是:“安南经交趾太平,百余里至峰州。又经南田,百三十里至恩楼县,乃水行四十里至忠城州。又二百里至多利州,又三百里至朱贵州,又四百里至丹棠州,皆生僚也。又四百五十里至古涌步,水路距安南凡千五百五十里。又百八十里经浮动山、天井山,山上夹道皆天井,间不容跬者三十里。二日行,至汤泉州。又五十里至禄索州,又十五里至龙武州,皆爨蛮安南境也。又八十三里至傥迟顿,又经八平城,八十里至洞澡水,又经南亭,百六十里至曲江,剑南地也。又经通海镇,百六十里渡海河、利水至绛县。又八十里至晋宁驿,戎州路也。又八十里至柘东城。”两书的记载不尽吻合,但从中可以得知,这条道路是以贾勇步,亦即古涌步为分道之处,将整条路线分为水路与陆路两段,其中由柘东城经通海至贾勇步(古涌步)为陆路,贾勇步(古涌步)至安南为水路。除了这条道路之外,还有一条由安宁城经“通海城南十四日至步头,从步头船行沿江三十五日出南蛮”[316]的道路。这是唐代新开通的一条通道。唐玄宗天宝年间,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开步头路”[317],派巂州都督竹灵倩筑安宁城,“路通安南”,由此引起诸爨的反叛,“陷煞(杀)竹灵倩,兼破安宁。天恩降中使孙希庄、御使韩洽、都督李宓等,委先诏(蒙归义)招讨。诸爨畏威怀德,再置安宁”[318]。自此以后,由安宁经通海、步头至安南的道路,就成了云南与安南之间的重要交通路线。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左武卫大将军何复光将岭南五府兵击南诏”[319],就是走的这条路。阁罗凤赞普钟十四年,即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命长男凤迦异于昆川置柘东城,居二诏佐镇抚。于是威慑步头,恩收曲、靖……东爨悉归,步头已成内境”[320],从而将步头纳入南诏版图。由于步头路也是水陆相间的道路,其中由安宁经通海至步头为陆路,步头至安南为水路,这与经贾勇步(古涌步)的道路结构相同,加之步头路与贾勇步(古涌步)路皆经过通海城,从而使得这两条道路更加混淆不清。从地理条件来看,由通海前往安南水陆相间的道路,一条应该是由通海东南而行,沿盘龙江至安南;一条应该是由通海南下,经红河前往安南。只是由于步头与贾勇步(古涌步)的具体位置难以确定[321],因而还不能确定哪条路线是经盘龙江前往安南,哪一条路线是沿红河进抵安南。

巴蜀除了经云南前往安南之外,还有一条经贵州前往安南的道路。这条路是由渝州巴县以西120里的江津县南下,“县南陆路至溱州三百六十里。又自江津县南循僰溪水路至南州二百三十里”[322]。由水路到达南州后,再东南而行,“至溱州二百七十里”[323]。虽然当时将这条道路称为“溱、南二州大路”[324],然而通行却颇为艰难。“王蜀有刘隐者,善于篇章。尝说少年赍益部监军使书,案于黔巫之南,谓之南州。州多山险,路细不通乘骑,贵贱皆策杖而行,其囊橐悉皆差夫背负。夫役不到处,便遣县令、主簿自荷而行。将至南州,州牧差人致书迓之,至则有一二人背笼而前,将隐入笼内,掉手而行。凡登山入谷,皆绝高绝深者,日至百所,皆用指爪攀缘,寸寸而进。在于笼中,必与负荷者相背而坐,此即彼中车马也。洎至近州,州牧亦坐笼而迓于郊。其郡在桑林之间,茅屋数间而已。”[325]由溱州南下,至珍州(治今贵州省桐梓县境)240里[326],又至播州(治今贵州省遵义)200里。由播州“东南至牂牁琰州三百二十里”[327]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六月,“渝州人侯弘仁自牂牁开道,经西赵,出邕州,以通交、桂,蛮、俚降者二万八千余户”[328],从而开通了由牂牁经西赵前往邕州的道路。牂牁“其地北去充州一百五十里,东至辰州二千四百里,南至交州一千五百里,西至昆明九百里。无城壁,散为部落而居”[329]。“西赵蛮,在东谢之南,其界东至夷子,西至昆明,南至西洱河。山洞阻深,莫知道里。南北十八日行,东西二十三日行。其风俗物产与东谢同。首领赵氏,世为酋长。有户万余。贞观三年,遣使入朝。二十一年,以其地置明州,以首领赵磨为刺史。”而位于西赵蛮以北的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宫獠,西连夷子,北至蛮。……其首领谢元深,既世为酋长,其部落皆尊畏之。……贞观三年,元深入朝……以其地为应州,仍拜元深为刺史,领黔州都督府。又有南谢首领谢强,与西谢邻,共元深俱来朝见,为南寿州刺史。后改为庄州。”[330]邕州治今广西南宁。由此看来,这条道路可能是由今贵州遵义东南而行,经瓮安,南至福泉,西南至关岭,向南渡过北盘江与南盘江,东南循右江河谷而行,进至广西南宁,南达钦州。由于这条路线是巴蜀通往安南的一条捷径,所以很快就发展成为一条交通要道。入宋以后,位于这条路线南端的钦州,是巴蜀与交趾之间最重要的博易场。

【注释】

[1]《元和郡县图志》卷31《剑南道·成都府》。

[2]嘉庆《四川通志》卷34《祀庙·成都府》。

[3]《水经注》卷33《江水》。

[4]《华阳国志》卷4《蜀志》。

[5]《新唐书》卷42《地理志》。

[6]《水经注》卷33《江水》。

[7]《华阳国志》卷3《蜀志》。

[8]《元和郡县图志》卷31《剑南道·成都府》。

[9]高适:《请罢东川节度使疏》,《全唐文》卷357。

[10]《杜诗详注》卷12《西山三首》。

[11]范成大:《吴船录》卷上。

[12]《华阳国志》卷3《蜀志》。

[13]《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眉州》。

[14]《太平寰宇记》卷74《剑南西道·眉州》。

[15]《太平寰宇记》卷74《剑南西道·眉州》。

[16]《新唐书》卷208《田令孜传》。

[17]范成大:《吴船录》卷上。

[18]《太平寰宇记》卷74《剑南西道·嘉州》。

[19]《太平寰宇记》卷74《剑南西道·嘉州》。

[20]《元和郡县图志》卷31《剑南道·戎州》。

[21]《华阳国志》卷3《蜀志》。

[22]《水经注》卷33《江水》。

[23]《舆地纪胜》卷175《夔州路·渝州》。

[24]《华阳国志》卷3《蜀志》。

[25]《太平广记》卷399引。

[26]据《元和郡县图志》戎州、泸州、渝州之间水路途程记载统计。

[27]《元和郡县图志》卷33《剑南道·渝州》。

[28]《太平寰宇记》卷136《山南西道·渝州》。

[29]《水经注》卷33《江水》。

[30]《华阳国志》卷3《蜀志》。

[31]《太平寰宇记》卷136《山南西道·渝州》。

[32]《舆地纪胜》卷174《夔州路·涪州》。

[33]据《太平寰宇记》涪州、忠州、万州、夔州之间水路途程记载统计。目前长江由涪陵至奉节白帝城的河段,全长388千米。

[34]《太平寰宇记》卷120《江南西道·涪州》。

[35]《舆地纪胜》卷177《夔州路·万州》。

[36]《舆地纪胜》卷177《夔州路·万州》。

[37]《水经注》卷33赵一清释。

[38]《全唐诗》卷229。

[39]《舆地纪胜》卷177《夔州路·万州》。

[40]《水经注》卷33《江水》。

[41]《太平寰宇记》卷149《山南东道·万州》。

[42]《舆地纪胜》卷182《夔州路·云安军》。

[43]《舆地纪胜》卷182《夔州路·云安军》。另据《水经注》卷33《江水》记载:“江水又东径瞿巫滩,即下瞿滩,又谓之博望滩。”与《舆地纪胜》所言不同。

[44]《水经注》卷33《江水》。

[45]据《太平寰宇记》卷148《山南东道·归州》记载统计。现在由白帝城至宜昌的长江河段,全长200余千米。

[46]《水经注》卷33赵一清释。

[47]《太平寰宇记》卷148《山南东道·夔州》。

[48]《水经注》卷33《江水》。

[49]《太平寰宇记》卷148《山南东道·夔州》。

[50]《太平寰宇记》卷148引。

[51]杜甫:《白盐山》,《全唐诗》卷229。

[52]《水经注》卷34《江水》。

[53]《水经注》卷34《江水》。

[54]《水经注》卷34《江水》。

[55]《水经注》卷34《江水》。

[56]《太平寰宇记》卷148引。

[57]《水经注》卷34《江水》。

[58]三峡的具体名称,多有不同。《荆州记》:“巴楚之世有三峡:明月峡、广德峡、东突峡,即今之巫峡、秭归峡、归乡峡。”《水经注·江水》将广溪峡、巫峡、西陵峡合称为三峡。《峡程记》:“三峡者,即明月峡、仙山峡、广泽峡。”《太平寰宇记》卷146《山南东道·夔州》:“三峡者,谓西峡、巫峡、归峡。”

[59]《华阳国志》卷8《大同志》。

[60]《魏书》卷101《蛮传》。

[61]武元衡:《古意》,《全唐诗》卷316。

[62]《全唐诗》卷510。

[63]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全唐诗》卷348。

[64]岑参:《阻戎泸间群盗》,《全唐诗》卷198。

[65]《唐国史补》卷下《杜邠公下峡》。

[66]《宋高僧传》卷6《唐彭州丹景山知玄传》。

[67]《太平广记》卷432《周雄》。

[68]《十国春秋》卷41《前蜀·张格传》。

[69]《杜诗详注》卷13《绝句三首》。

[70]杜牧:《扬州三首》,《全唐诗》卷522。

[71]《太平广记》卷312《尔朱氏》。

[72]《全唐诗》卷271。

[73]《全唐诗》卷273。

[74]《全唐诗》卷221。

[75]《玉海》卷182。

[76]穆员:《秘书监穆元堂志》,《全唐文》卷784。

[77]《桂苑笔耕集》卷10《与萧遘相公书》。

[78]《桂苑笔耕集》卷2《请巡幸江淮表·第二表》。

[79]《资治通鉴》卷225,僖宗中和三年二月。

[80]《后汉书》卷88《虞诩传》。

[81]《陈子昂集》卷8《上蜀川安危事》。

[82]《柳河东集》卷26《兴州江运记》。

[83]《新唐书》卷40《地理志》

[84]《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兴州》。

[85]《舆地纪胜》卷191《大安军·景物下》。

[86]陆游:《赴成都泛舟自三泉至益昌谋以明年下三峡》,《剑南诗稿》卷3。

[87]《舆地纪胜》卷191《大安军·碑记》。

[88]《太平寰宇记》卷86《剑南东道·果州》。

[89]《太平寰宇记》卷136《山南西道·合州》。

[90]《舆地纪胜》卷184《利州·风俗形胜》。

[91]《全唐诗》卷414。

[92]《十国春秋》卷39《前蜀·王宗阮传》。

[93]《杜诗详注》卷9《桔柏渡》。

[94]《新唐书》卷180《李德裕传》。

[95]《舆地纪胜》卷146《嘉州·景物上》。

[96]《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黎州》。

[97]《元和郡县图志》嘉州、黎州“八到”,皆无道路相通的记载,其中黎州“八到”更明确指出:“东至戎城无路,约七百里。”

[98]《元和郡县图志》卷33《剑南道·泸州》。

[99]《宋书》卷43《朱龄石传》。

[100]《元和郡县图志》卷33《剑南道·泸州》。

[101]《资治通鉴》卷255,僖宗中和三年二月。

[102]《新唐书》卷224下《陈敬瑄传》。

[103]《杜诗详注》卷12。

[104]《全唐诗》卷415。

[105]《元和郡县图志》卷30《江南道·涪州》。

[106]《元和郡县图志》卷30《江南道·思州》。

[107]《太平寰宇记》卷121《江南西道·播州》。

[108]《元和郡县图志》卷30《江南道·费州》。同卷奖州则称:“西南泝流沿溪至费州五百七十里”。

[109]《元和郡县图志》卷30《江南道·奖州》。

[110]《元和郡县图志》卷30《江南道·黔州》。

[111]《全唐诗》卷322。

[112]《全唐诗》卷206。

[113]《新唐书》卷40《地理志》。

[114]《元和郡县图志》卷30《江南道·涪州》。

[115]《大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户部尚书》。

[116]《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风俗形胜》。

[117]《法苑珠林》卷38说,有天竺僧“至雒县大石寺塔,所敬礼事已讫,欲往成都,宿两女驿”。据《太平寰宇记》卷72《剑南西道·益州》记载:“学射山,一名斛石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李膺《益州记》:斛石山有两女冢。”两女驿应当在两女冢附近。

[118]据《云溪友议》卷4说,韦皋代张延赏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至天回驿三十里(自注:上皇发驾,因以名焉)。”又据《元和郡县图志》卷31《剑南道·成都府》“新都县”条:“南至府四十八里。”则天回驿当在成都至新都之间。

[119]韦庄:《汉州》,《全唐诗》卷700。

[120]《太平寰宇记》卷83《剑南东道·绵州》。

[121]李商隐:《为河东公谢相国京兆公启》,《全唐文》卷776。

[122]唐彦谦:《罗江驿》,《全唐诗》卷672。

[123]《杜诗详注》卷12《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

[124]《杜诗详注》卷11《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125]《舆地纪胜》卷186《隆庆府·古迹》。

[126]《资治通鉴》卷277,明宗长兴元年十一月条,胡三省注引《蜀高祖实录》。

[127]嘉庆《四川通志》卷27《舆地·关隘》昭化县条。

[128]《资治通鉴》卷258,昭宗大顺二年胡三省注。

[129]《太平寰宇记》卷84《剑州·剑门县》。

[130]《大清一统志》卷383《保宁府·关隘》。

[131]张说:《深渡驿》,《全唐诗》卷87。据《资治通鉴》卷273,庄宗同光三年十月条胡三省注:“深渡在利州绵谷县北大漫天、小漫天之间。”

[132]《舆地纪胜》卷184《利州·景物下》。

[133]元稹:《嘉陵江二首》,《全唐诗》卷412。

[134]胡曾:《金牛驿》,《全唐诗》卷647。

[135]《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兴元府》。

[136]元稹:《西县驿》,《全唐诗》卷412。

[137]见严耕望:《唐金牛成都道驿程考》,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38]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0。

[139]岑参:《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利州道中作》,《全唐诗》卷198。

[140]雍陶:《蜀道倦行因有所感》,《全唐诗》卷518。

[141]元稹:《褒城驿》,《全唐诗》卷409。

[142]元稹:《梁州梦》自注,《全唐诗》卷412。

[143]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全唐文》卷606。

[144]《十国春秋》卷35《前蜀·高祖本纪》。

[145]《太平广记》卷432《周雄》。

[146]《元和郡县图志》卷33《剑南道·梓州》。

[147]《元和郡县图志》卷33《剑南道·梓州》记载,梓州“东北至阆州三百一十五里”,盐亭县“西南至州九十三里”,则盐亭县东北至阆州为222里。

[148]《全唐诗》卷220。

[149]《舆地纪胜》卷154《潼川府路·潼川府》。

[150]《全唐诗》卷571。

[151]杜甫:《自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全唐诗》卷220。

[152]《云溪友议》卷9。又见薛能:《行次灵龛驿寄西蜀尚书》,《全唐诗》卷560。

[153]《舆地纪胜》卷187《巴州·风俗形胜》。

[154]《太平寰宇记》卷140《山南西道·集州》。

[155]《太平寰宇记》卷139《山南西道·巴州》。

[156]《舆地纪胜》卷187《巴州·景物下》。

[157]《太平寰宇记》卷140《山南西道·集州》。

[158]《太平广记》卷155《段文昌》。

[159]《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西道·兴元府》。(www.xing528.com)

[160]《太平广记》卷397《大竹路》。

[161]《太平广记》卷433《王行言》。

[162]《太平广记》卷109《苏长》。

[163]《太平寰宇记》卷137《山南西道·达州》。

[164]《太平寰宇记》卷138《山南西道·洋州》。

[165]《太平寰宇记》卷120《江南西道·涪州》。

[166]《桔子集》卷3《与王漕书》。

[167]《战国策》卷5《秦策·蔡泽见逐于赵》。

[168]《史记》卷29《河渠书》。

[169]《华阳国志》卷3《蜀志》。

[170]《褒谷古迹辑略》魏《石门铭》。

[171]《魏书》卷8《世宗本纪》。

[172]《元和郡县图志》卷22《梁州·凤泉县》。

[173]《元和郡县图志》卷22《梁州·凤泉县》。

[174]《册府元龟》卷498《邦计部·漕运》。

[175]《旧唐书》卷14《宪宗本纪》。

[176]《唐会要》卷61《御史台·馆驿》。

[177]《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碑记》。

[178]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全唐文》卷606。

[179]《唐会要》卷86《道路》。

[180]孙樵:《兴元新路记》,《全唐文》。

[181]《唐会要》卷86《道路》。

[182]《元和郡县图志》卷22《兴元府·褒城县》。

[183]《唐会要》卷86《道路》。

[184]《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兴州》。

[185]苏颋:《晓发方骞驿》,《全唐诗》卷74。苏颋是由兴州取道陈平水至金牛、三泉,由于沿陈平水的道路为小路,当不置驿,方骞驿应在金牛至三泉之间驿道段上。

[186]《元和郡县图志》卷22《兴元府·西县》。

[187]《太平寰宇记》卷133《兴元府·褒城县》。

[188]《全唐诗》卷74。

[189]《元和郡县图志》卷22《兴元府·兴州》。

[190]钱起:《青泥驿迎献王侍御》,《全唐诗》卷236。

[191]王维:《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牛川》,《全唐诗》卷123。

[192]顾祖禹:《陕西省·散关》,《读史方舆纪要》卷52。

[193]黄盛璋:《川陕交通的历史发展》,《地理学报》1957年第11期。

[194]《史记》卷8《高祖本纪》。

[195]《太平广记》卷136《伪蜀主舅》。

[196]《元和郡县图志》卷2《京兆府·盩厔县》。

[197]《元和郡县图志》卷2《京兆府·盩厔县》。

[198]《舆地纪胜》卷190《洋州·真符县》。

[199]《新唐书》卷7《德宗本纪》。

[200]《全唐诗》卷412。

[201]《全唐文》卷580。

[202]《汉书》卷96《王莽传》。

[203]《元和郡县图志》卷22《洋州·兴道县》。

[204]《唐会要》卷86《关市》。

[205]《全唐诗》卷290。

[206]见《汉书》卷29下《地理志下》,《水经注》卷32《羌水》。

[207]《太平寰宇记》卷155引。

[208]《水经注》卷20《漾水》。

[209]《隋书》卷29《地理志上》。

[210]《新唐书》卷40《地理志》。

[211]《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扶州》。

[212]《太平寰宇记》卷155《陇右道·叠州》。

[213]《太平寰宇记》卷155《陇右道·叠州》。

[214]《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

[215]于邵:《剑门山记》,《全唐文》卷429。

[216]《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

[217]《元和郡县图志》卷33《剑南道·龙州》。

[218]《太平寰宇记》卷84《剑南道·龙州》。

[219]《太平御览》卷159引。

[220]《太平寰宇记》卷84《剑南道·龙州》。

[221]《资治通鉴》卷252,懿宗咸通十一年二月。

[222]《元和郡县图志》卷32《茂州·茂汶县》。

[223]《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扶州》。

[224]《太平寰宇记》卷155《陇右道·叠州》。

[225]《通典·州郡》卷176《剑南道·当州》。

[226]据《太平寰宇记》卷81《剑南西道·松州》记载,松州东北至长安1900里,羁縻轨州至长安2290里,羁縻序州至长安2400里。由于羁縻轨州、序州皆属松州都督府管辖,因此,当取道松州至长安。据此,羁縻轨州距松州为390里,羁縻序州距松州300里,轨州与序州之间的距离为110里。

[227]《南齐书》卷59《芮芮传》。

[228]《梁书》卷54《西北诸戎·滑国》。

[229]《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茂州》。

[230]陈祚龙:《中世敦煌与成都之间的交通路线》,《敦煌资料考屑》下册。

[231]岑仲勉:《理番县新发现隋会州通道记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32]《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茂州》。

[233]据《元和郡县图志》卷32记载,茂州通化县“东北至州一百六十里”,维州“东至茂州二百二十里”,则通化县与维州之间的距离为60里。

[234]《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维州》。

[235]《太平寰宇记》卷76《剑南西道·维州》。

[236]《太平寰宇记》卷78《剑南西道·维州》。

[237]《旧唐书》卷41《地理志》。

[238]《册府元龟》卷170《帝王部·来远》。

[239]《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

[240]《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

[241]《太平寰宇记》卷80《剑南道·恭州》。

[242]颜真卿:《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全唐文》卷343。

[243]颜真卿:《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全唐文》卷343。

[244]《新唐书》卷42《地理志》。

[245]《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

[246]颜真卿:《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全唐文》卷343。

[247]《旧唐书》卷140《韦皋传》。

[248]《舆地纪胜》卷152《成都府路·石泉军》。

[249]《太平寰宇记》卷83《剑南东道·绵州》。

[250]《旧唐书》卷169《王涯传》。

[251]杨谭:《兵部奏剑南节度破西贼露布》,《全唐文》卷377。

[252]《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真州》。

[253]《太平寰宇记》卷81《剑南西道·悉州》。

[254]《太平寰宇记》卷81《剑南西道·悉州》。

[255]《太平寰宇记》卷81《剑南西道·静州》。

[256]《旧唐书》卷41《地理志》。

[257]《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柘州》。

[258]《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上》。

[259]杨谭:《兵部奏剑南节度破西山贼露布》,《全唐文》卷377。

[260]《旧唐书》卷169《王涯传》。

[261]《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雅州》。

[262]《旧唐书》卷41《地理志》。

[263]《元和郡县图志》卷77《剑南道·雅州》。

[264]《太平寰宇记》卷80《剑南道·保州》。

[265]《太平寰宇记》卷77《剑南道·雅州》。

[266]《新唐书》卷158《韦皋传》。

[267]《太平寰宇记》卷77《剑南道·雅州》。

[268]《新唐书》卷158《韦皋传》。

[269]《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雅州》。

[270]《太平寰宇记》卷77《剑南道·雅州》。

[271]《太平寰宇记》卷77《剑南道·雅州》。

[272]《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

[273]《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

[274]《太平寰宇记》卷77《剑南西道·雅州》。

[275]《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黎州》。

[276]《唐会要》卷86《城郭》。

[277]《隋书》卷29《地理志》。

[278]《新唐书》卷42《地理志》。

[279]参见《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新唐书》卷42《地理志》。

[280]《华阳国志》卷3《蜀志》。

[281]《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曲州》。

[282]《新唐书》卷158《韦皋传》。

[283]《蜀鉴》卷10。

[284]《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黎州》。

[285]《旧唐书》卷196《吐蕃传》。

[286]陈登龙:《蜀水考》卷1。

[287]《蜀中广记》卷35《边防记·雅州》。

[288]《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黎州》。

[289]《旧唐书》卷133《李晟传》。

[290]《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

[291]《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

[292]《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

[293]《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

[294]《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巂州》。

[295]《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巂州》。

[296]《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巂州》。

[297]《新唐书》卷222中《南蛮传·越析诏》。

[298]《蛮书》卷6《云南城镇》。

[299]《蛮书》卷2《山川江源》。

[300]《新唐书》卷222上《南蛮上》。

[301]《唐语林》卷7。

[302]《资治通鉴》卷251,懿宗咸通十一年十一月。

[303]《舆地纪胜》卷146引。

[304]《元和郡县图志》卷31《剑南道·戎州》。

[305]《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

[306]《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

[307]《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

[308]《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

[309]《水经注》卷33《江水》。

[310]《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曲州》。

[311]《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

[312]《新唐书》卷43下《地理志》。

[313]《太平广记》卷190《王建》。

[314]《晋书》卷57《陶璜传》。

[315]《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

[316]《蛮书》卷6《云南城镇》。

[317]《蛮书》卷4《名类》。

[318]《南诏德化碑》。

[319]《资治通鉴》卷216,玄宗天宝十二年五月。

[320]《南诏德化碑》。

[321]步头,据《元史》卷61《地理志》说:“建水州,下。在本路之南,近接交趾,为云南极边。治故建水城,唐元和间蒙氏所筑,古称步头,亦云巴甸。”这与《蛮书》记载的“通海城南至步头十四日程”,无法吻合。关于贾勇步(古涌步),有关记载也多有抵牾之处,例如《太平寰宇记》卷170《岭南道·峰州》称,峰州“西北沿西道江至古涌步八十里”,与《蛮书》、《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相去甚远。

[322]《元和郡县图志》卷33《剑南道·渝州》。

[323]《元和郡县图志》卷30《江南道·南州》。

[324]《太平寰宇记》卷136《山南西道·渝州》。

[325]《太平广记》卷483《南州》。

[326]《元和郡县图志》卷30《江南道·珍州》。

[327]《太平寰宇记》卷121《江南西道·播州》。

[328]《资治通鉴》卷195,太宗贞观十三年六月。

[329]《旧唐书》卷197《南蛮·牂牁蛮》。

[330]《旧唐书》卷197《南蛮·东谢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