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通史-巴蜀与关中的交通

四川通史-巴蜀与关中的交通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蜀与关中,历来关系密切,但是两地之间的交通却存在着相当大的障碍。在今四川盆地的北面,横亘着米仓山和大巴山,在关中平原的南面则有秦岭山脉,这两道天然屏障给巴蜀与关中之间的交通造成很大困难。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巴蜀与关中的交通路线,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段。这是巴蜀与关中的交通干线。

四川通史-巴蜀与关中的交通

巴蜀与关中,历来关系密切,但是两地之间的交通却存在着相当大的障碍。在今四川盆地的北面,横亘着米仓山和大巴山,在关中平原的南面则有秦岭山脉,这两道天然屏障给巴蜀与关中之间的交通造成很大困难。但是东源出自秦岭的嘉陵江却穿过米仓山,在今广元至昭化之间,把四川盆地的北缘切开一道缺口,从而为巴蜀与关中之间的交通提供了一个天然的通道。除了嘉陵江之外,再也没有第二条河流同时穿过秦岭和米仓山,所以广元至昭化的这个缺口就成了巴蜀北通关中的咽喉要道。

嘉陵江在穿过米仓山之后,由北向南,纵贯四川盆地中部,最终汇入长江。由四川盆地内前往广元,本来可以一直沿嘉陵江而行,但是巴蜀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却是在盆地西部的成都,距离嘉陵江太远,所以只有另取陆路前往广元。唐代后期设置的剑南东川,其政治中心又在梓州,与嘉陵江也隔着一段距离,无法完全利用嘉陵江的舟楫之便,因而形成了一条部分利用嘉陵江航道的水陆相兼的交通路线。在唐代,位于嘉陵江以东的巴南诸州,行政建置上属于山南西道,其政治中心是在汉中盆地内的梁州(兴元府),因此与汉中盆地的联系较为密切。由于巴南诸州与汉中盆地只隔着米仓山和大巴山,距离较近,加之流经巴南诸州的渠江诸源都出自米仓山、大巴山南麓,虽然它们并没有切穿这两条山脉,但是分水岭上的绝水地带都不是很长,因此,除了绕道嘉陵江水路之外,另外还有两条沿渠江上游河谷而行,直接翻越米仓山、大巴山而进入汉中盆地的捷径。

汉中盆地位于米仓山、大巴山与秦岭之间,“前瞰三秦,后蔽四川”,地“当秦蜀出入之冲”[116],是巴蜀与关中的交通中枢地带。由四川盆地北上关中,除了沿嘉陵江东源的故道河谷而行,直接翻越秦岭之外,通常都是先进入汉中盆地,然后再翻越秦岭,进入关中平原。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巴蜀与关中的交通路线,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从四川盆地北上,翻越米仓山、大巴山;北段主要是翻越关中平原南面的秦岭。其中南段的重要路线有以下四条:

图9-7 今剑门关

成都至汉中的道路。这是巴蜀与关中的交通干线。在唐代,则是长安与成都之间驿道的南段:由成都北上,经两女驿[117]、天回驿[118]到新都县。又北行52里到汉州雒县,有金雁驿[119]。继续北上,在德阳县以北38里越过鹿头关,再穿过“与鹿头关相对”[120]的白马关,进入绵州境内。经万安驿[121]到罗江县,有罗江驿[122]。东北而行78里至绵州巴西县,有巴西驿[123]。又经奉济驿[124]、上亭驿[125],进至剑州普安县(治今四川省剑阁)。再经汉源驿[126]到大剑镇(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境)。由此分为两路:一路折向东北,经嘉陵江西岸的望喜驿[127]到利州益昌县,有益昌驿[128],这是唐代的驿路;一路折向西北,经剑门关、方期驿[129]、小剑戍到益昌县,这就是著名的剑阁道。《水经注》卷20《漾水》说:漾水“又东南径始平侨郡南,又东南径小剑戍。北去大剑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也。张载铭曰:一人守险,万夫趦趄。信然。故李特至剑阁而叹曰:刘氏有如此地而缚于人,岂不奴才也”。在隋代以前,剑阁道是入蜀的干道。隋文帝平定王谦之乱以后,毁剑阁道,另开平路。入唐以后,隋文帝所开的平路便成为驿道。而剑阁道虽然仍可通行,但已不是驿路。《元和郡县图志》卷33《剑南道·剑州》就说:“剑阁道。自利州益昌县界西南十里,至大剑镇,合今驿道。”由成都前往汉中的驿道,在到达益昌县以后,东北而行,由桔柏渡过嘉陵江,42里至利州绵谷县(治今四川省广元),有嘉陵驿[130]。沿嘉陵江谷道北行,穿越米仓山,经深渡驿[131],筹笔驿[132]到嘉川县(治今四川省广元市境),有嘉川驿[133]。继续北上,进抵三泉县。由此离开嘉陵江谷道,折向东北而行,进抵金牛县(治今陕西省宁强县境),有金牛驿[134]。金牛县原为通谷镇,北周大象二年(580),梁睿率兵讨伐反叛的益州总管王谦,击溃王谦部将李三王于通谷镇,即此。唐高祖“武德二年,分绵谷县通谷镇置金牛县”[135]。由金牛县沿汉水东北而行,至百牢关。由百牢关东行30里至梁州西县(治今陕西省勉县境),有西县驿[136]。从剑州大剑镇到梁州西县的道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牛道[137]。“自秦以后,由汉中至蜀者,必取途于此,所谓蜀之咽喉也。”[138]由于这段道路多为栈道,通行十分困难,“栈道笼迅湍,行人贯层崖,岩倾劣马通,石窄难容车”[139]。所以唐人说:“乱峰碎石金牛路,过客应骑铁马行。”[140]所谓蜀道之难,主要就是指金牛道这段道路通行困难。驿路在经过西县之后,就进入汉中盆地,沿汉水东行,一路坦途,行抵褒城县(治今陕西省汉中市境),有褒城驿[141]。再东行33里就到达汉中,有汉川驿[142]。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归融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曾大规模地整治这条驿路,其中金牛道的扩建工程,由同知节度副使石文颖主持,“自褒而南,逾利州至于剑门”[143],沿途还新建馆驿17处。自此以后,金牛道的通行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到了唐昭宗大顺二年(891),王建“以兵扼剑门,两川由是阻绝”[144]。此后,这条曾经非常繁荣的驿路逐渐变得荒凉起来,以至虎豹出没,屡伤行人。“剑、利之间白卫岭虎暴尤甚,号税人场。商旅结伴而行,军人带甲而过”[145],一派荒凉恐怖的景象。

东川路。这是梓州到利州的一条大路。由梓州郪县东北而行93里至盐亭县[146],又东北行222里至阆州阆中县[147],然后溯嘉陵江水路而上,经苍溪、葭萌二县,在利州益昌县与金牛道会合。在唐代以前,这条道路是四川盆地中部北上关中的一条大路。中唐以后,由于梓州成为剑南东川的政治中心,这条道路也就成了驿路,沿途设有馆驿。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诗就说:“火云挥汗日,山驿醒心泉。”[148]但是现在所能确定的馆驿名称,只有梓州的庆瑞驿[149]。同时,由梓州郪县沿涪江水东南而下,经梓州通泉县、遂州长江县,入于遂州方义县的道路,也是一条驿路,贾岛《赴长江道中》诗就有“策杖驰山驿,逢人问梓州”[150]之语,目前可以确定的有通泉驿[151];由梓州西行,经梓州玄武县、汉州金堂县入于益州(成都府)的道路,亦曾置驿,目前可知的有灵龛驿[152]

巴岭路。这是由巴州通往梁州(兴元府)的道路。巴州是山南西道的巴南诸州交通枢纽,“控扼梁、洋,吾蜀孔道。形势绝剑阁之险,飞磴逾栈道之危,犄角利、阆,连衡绵、剑,遮蔽东、西川,最为襟喉要害地”[153]。巴岭路由巴州化成县(治今四川省巴中)溯难江(今名南江)谷道北上,进至盘道县。“难江水源出(难江)县东小巴岭,南流经县东二十里,入盘道县界”[154]。盘道县(治今四川省南江县境),“因龙腹山道路盘曲为名”[155]。由巴州化城县经盘道县继续北行,进至集州难江县(治今四川省南江)。由此北行90里至两角山“两角山。在难江县北九十里。王子韶诗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盖两角山至高峻,据《海录碎事》载,兴元府之南,有路通巴州,行三日而达于山顶。其高处谓之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又30余里至截贤岭。“在难江县百余里,相传萧何韩信至此,因名。唐集州刺史杨师谋有题记。”[156]随即翻越小巴岭。“小巴岭在(难江)县东北一百三十里。《周地图》云:此山之南即古之巴国。其岭上多云雾,盛夏犹有积雪。”[157]越过小巴岭,进入汉中盆地,沿廉水河谷北上,经鹄鸣驿[158],进抵梁州南郑县。由梁州(兴元府)“西取巴岭路至集州二百八十里”○[159]。巴岭路是从巴南诸州前往汉中盆地的一条捷径,早在汉代就已经开通,但是始终没有发展成为交通干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巴南诸州的社会经济落后,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因而交通运输难以有所发展。加之这条道路极为险峻,“兴元之南,有大竹路,通于巴州。其路则深溪峭岩,扪萝摸石,一上三日,而达于山顶。行人止宿,则以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坠于深涧,若沉黄泉也。复登措大岭,盖有稍似平处,路人徐步而进,若儒之步武也。其绝顶谓之孤云、两角,彼中谚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160],以至被称为“危峰峻壑,猿径鸟道。路眠野宿,杜绝人烟。鸷鸟成群,食啖行旅”[161]。这就更加限制了巴岭路的交通运输,所以唐人从长安到巴州,有时并不走这条捷径,而是绕道东川路,沿嘉陵江而下,由阆州转陆路前往巴州。例如高祖武德年间,苏长“为巴州刺史,赴任,至嘉陵江,风浪覆舟,溺其家六十余人”[162]。这就是沿嘉陵江而下,前往巴州。

驲路。由通州通川县(治今四川省达州)沿东关水(今名州河)谷道东北而行60里,至石鼓县(治今四川省宣汉县境),因县境内的石鼓山为名。又东北而行约110里至东乡县(治今四川省宣汉县境),“梁于今县西界置新安县,不详理所。西魏恭帝二年,分新安县于益迁、下蒲两水间置石州,即今县是也。又于州理置巴渠郡。武帝天和四年,废石州及巴渠郡,仍于故州城置三巴郡,领东乡、下蒲二县。隋开皇三年,罢郡,仍废下蒲县入东乡县,以隶达州。唐武德三年,于此置南石州,又置下蒲、昌乐二县以属之。八年,又废南石州及昌乐、下蒲二县。其年,仍移东乡县治于今县东安养故城。”[163]由东乡县沿着发源于洋州境内的下蒲水(今名后河)河谷而行,经宣汉县(治今四川省宣汉县境),越过大巴山进至洋源县(治今陕西省镇巴县境)。该县是在唐高祖“武德七年析西乡县东南百八十里地以置,以县北洋水为名。大历元年为狂贼烧劫,遂北移于西乡县南一十里白湍村,权置行县,即今县理。宝历元年,山南西道节度使裴度奏:准今年二月敕,洋源县为乡,以其里地隶谐邻近邑”[164]。由废洋源县沿着发源于巴岭的洋水(今名洋河)谷道北行,到达洋州西乡县。由此东北经子午谷路,可以直达长安。唐玄宗天宝年间,涪陵贡生荔枝,就是由涪州“东至万州水路六百一十里。自万州取开州、通州宣汉县及洋州路,至长安二千二百四十里”[165]。这是由四川盆地前往长安的捷径。只是驲路所连接的通州和洋州,僻处边远山区,政治、经济地位都不太重要,加之通过的分水岭又相当高峻,道路艰险,所以这条道路虽然是巴蜀到长安的捷径,然而却是巴蜀北通关中的南段四条道路中最不重要的一条道路。入宋以后,逐渐“废坏”[166]。(www.xing528.com)

从四川盆地越过米仓山、大巴山之后,还要翻越秦岭,才能进入关中。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翻越秦岭的北段道路也有四条:

图9-8 北魏《石门铭》拓片(部分)

褒斜道。这是汉中盆地与关中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汉中盆地的北面,有一条河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向南流经褒城,注入汉水,古名“褒水”,今名“黑龙江”。在褒水北面,同样也有一条河流发源于秦岭,不过它是向北流经郿县,注入渭河,古称“斜水”,今名“石头河”。褒、斜二水均出自衙岭山,源头距离不过数十里。早在战国时期就形成了一条由褒城北上,循褒水河谷而行,翻越衙岭山,再沿斜水进抵郿县的道路。秦灭巴蜀以后,秦相范雎又加以修建,于是“栈道千里,通于蜀汉”[167]西汉武帝时期,再次“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168],从而使褒斜道成为秦蜀之间最重要的交通干线,“玺书交驰于斜谷之南,玉帛践乎梁益之乡”[169]曹魏元帝景元四年(263)灭蜀汉,分益州的巴汉七郡置梁州,荡寇将军石苞再次整修褒斜阁道。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又在褒中县北境修造阁道。然而在成·汉政权割据巴蜀期间,褒斜道却逐渐湮废。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汉中献地,褒斜始开。至于门北一里,西上凿山为道,峭岨盘迂,九折无以加,径途巨碍,行者苦之”[170]。由于重新开通后的褒斜道通行困难,正始四年(507),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遣左校令贾三德领徒一万人,“自回车以南开创道路”[171]。而回车是在凤州梁泉县(治今陕西省凤县境)西北60里,由此可知,北魏所开的“斜谷旧道”,是“由陈仓路取回车戍入斜谷”[172],前往褒城,这与秦汉时期褒斜道的走向有很大差异。秦汉时期的褒斜道是由褒城北上,经褒谷、斜谷,进抵郿县。改道后的路线则是由褒城北上,在今留坝附近折向西北,进抵回车戍,再沿陈仓路(详下)北上,进抵陈仓(治今陕西省宝鸡)。“梁太清五年,西魏遣雍州刺史达奚武为大都督及行台杨宽,率众七万,由陈仓路取回车戍入斜谷关,出白马道,谓此也。”[173]入唐以后,回车路又被称为斜谷道,其走向仍然是由梁州褒城县至凤州回车戍,再经陈仓路入于关中。唐代不仅沿用北魏开凿的斜谷路,同时还多次对这条道路进行改扩建。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开斜谷水路,运米至京师[174]。宪宗元和元年(806),高崇文进讨剑南西川节度使刘辟,为了便于行军,“复置斜谷路馆驿”[175]。敬宗宝历二年(826)二月,凤翔陇州观察使在其管辖范围内增设三处驿馆,而山南西道观察使则将管辖的甘亭馆改为悬泉驿,骆驼馆改为武兴驿,坂下馆改为右界驿[176]。文宗开成四年(839),“山南节度使归融自散关南至剑门,凿山石栈道千余里以通驿”[177]。其中“自散关抵褒城,次舍十有五,牙门将贾黯董之。自褒而南,逾利州至于剑门,次舍十有七,同节度副使石文颖董之”[178]。由此可知,这次大规模地扩建驿路是分为南北两段同时进行。北段“自散关抵褒城”,就是从散关沿陈仓路南下,经凤州梁泉县境内的回车戍折向东南,由斜谷路直达褒城;南段“自褒而南,逾利州至于剑门”,就是对金牛道进行改扩建。自此以后,由成都到关中的驿路,基本上就是沿这条路线而行,即从成都到大剑镇,再由金牛道至百牢关,然后经西县到褒城,由褒城取道斜谷路至凤州梁泉县的回车戍,最后经陈仓路进抵凤翔府宝鸡县,入于关中。宣宗大中三年(849),山南西道节度使郑涯、凤翔节度使李玭“新开文川谷路”[179],即由凤翔府扶风县南渡渭水至郿县,再南行25里到临溪驿,然后越黄蜂岭,经松岭驿、连云驿、平川驿至河池关。继续南下,入阁道,经白云驿、芝田驿、二十四孔阁、青松驿、山辉驿、回雪驿、盘云驿、双溪驿、文川驿、灵泉驿,到达兴元府。再西行30里到褒城县,“与斜谷旧路合矣”[180]。这条道路的北段,即郿县到河池关,基本上就是秦汉褒斜道的北段。从河池关到兴元府就是新开的文川谷路。但是这条驿路仅仅使用了一年就被雨水冲坏。宣宗大中四年(850),山南西道节度使封敖又重修“斜谷旧路及馆驿”[181]。于是封废文川谷路,仍然以褒城到凤州的斜谷路为驿道。

唐代的褒斜道是秦蜀之间的一条重要的道路,唐人称之为“斜谷大道”[182]。在唐代前期,这条道路是官府从剑南地区调运物资到长安的主要运输线。唐代后期,斜谷道又成为驿路,公私行旅、“商旅骡马担驮”[183],往来不绝。一旦关中有变,唐天子也往往由此路入蜀。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幸蜀,就是取道斜谷路到汉中,然后前往成都。同样,德宗由兴元府返回长安,僖宗自长安奔兴元,也都是走的斜谷路。由此可见这条道路的重要程度了。

陈仓道,亦称“故道”。这是循嘉陵江东源的故道水而行,北经凤翔府宝鸡县,入于关中的驿路。其南端的兴州,有两条路与金牛道驿路相通:一条是沿嘉陵江而行的水路,从兴州“南沿流至兴元府三泉县一百五十里”[184];一条是通往梁州(兴元府)的陆路,由兴州东南而行,经方骞驿[185]至百牢关,东行30里至西县,与金牛道汇合,这条路是唐代的驿道,所以唐人说:“自京师趋剑南,达淮左”[186],都要经过百牢关。在方骞驿另有一条间道通往金牛县,由于这条路大体是沿着金牛县以西的陈平水[187]而行,因而又被称为“陈平路”,曾经以礼部尚书知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事的苏颋就写有《晓发兴州入陈平路》诗[188]。驿路在到达兴州顺政县(治今陕西省略阳)以后,循嘉陵江而行,经鸣水县(治今陕西省略阳县境)、槃头故城、长举县(治今陕西省略阳县境),在接溪山以东越过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189]有青泥驿[190]。再经河池县(治今甘肃省徽县境)、两当县,过回车戍,到达凤州梁泉县。继续循故道水北上,经黄花川,过黄花县(治今陕西省凤县境),越黄牛岭,“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191]至大散岭,有散关。越过散关就抵达凤翔府宝鸡县,由此进入关中。

陈仓路是秦蜀之间最早的交通路线,“自禹迹以来,散关恒为孔道”[192]。西周时期称为周道[193]。但是自从郿、褒之间的褒斜道开通之后,这条道路就逐渐冷落,以至在秦汉之际就已经被称之为“故道”[194]。到了汉代,褒斜道仍然是巴蜀北通关中的交通干线,而故道则逐渐发展成为关中、巴蜀和陇右之间的交通要道。三国时期,魏、蜀对立,故道成了用兵的要路,因此显得更加重要。由于当时这条路的北端是在陈仓县,所以又被称为“陈仓道”。东晋以后,秦汉褒斜道废坏,陈仓道便成了秦蜀之间最重要的交通干线,因此北魏重开斜谷道的时候,就从陈仓道上另开支线,直达褒城。自此以后,由褒城经斜谷路到关中,必须取道陈仓路的北段。入唐以后,情况依然如此。这就使陈仓道成了唐代巴蜀与关中之间最重要的交通干线。自唐初以来,一直是驿路。公私行旅、货物运输、租赋调运、帝王行幸,通常都是取道这条道路,或者说至少是取道陈仓路的北段,往来于关中和蜀汉之间。

陈仓道不仅是唐代巴蜀与关中的交通干线,同时也是巴蜀与陇右之间的交通要道。由兴州长举县西北而行,经青泥岭,西入同谷县(治今甘肃省成县),北经盐井城,可以直达秦州(治今甘肃省天水)。肃宗乾元三年(759),杜甫自陇右的秦州,经成州同谷县前往成都,就是由这条路线入陈仓路,然后南下到成都。直到前蜀时期,这条道路仍然可以通行。《王氏见闻录》说:“自秦州至成都,三千余里,历九折、七盘、望云、九井、大小漫天,隘狭悬险之路,方致焉。”[195]

傥骆道,亦称“骆谷道”。由洋州兴道县(治今陕西省洋县)循傥水而行,经骆驼山,入骆谷南口,行至真符县(治今陕西省洋县境),有华阳关。由此折向东北而行,出骆谷北口,有骆谷关。进至盩厔县(治今陕西省周至),入于关中。这条道路形成的时间较晚,曹魏时期始见于记载,所以唐人称其为“汉魏旧道”[196]。在唐代,这条道路也曾多次扩建。高祖武德七年(624),“开骆谷路以通梁州”[197]。玄宗天宝八年(749),“王奏开清水谷”[198],把这条路的南段改由城固县循清水而行。在唐代前期,骆谷道上没有设置馆驿。德宗建中三年(782),始建“驿店”[199]。宪宗元和四年(809),元稹出使剑南东川,就写有《骆口驿二首》诗[200]。傥骆道是从长安入蜀的捷径。唐代后期,关中多次发生变故,于是这条道路就变得重要起来。建中四年(783),德宗避朱泚、李怀光之乱,就是取道骆谷道到梁州。广明元年(880),僖宗奔蜀,同样也是走的这条路。所以柳宗元在《馆驿使壁记》中列举长安的驿路时,入川诸道中独举骆谷一路[201]。从唐代文人关于骆谷道的吟咏来看,直到晚唐,这条道路仍可通行。但是到了五代却逐渐废塞。

子午道。这条道路的开凿是在西汉末年。“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202]其后,子午路迭有兴废。南北朝时期,萧梁的“将军王神念以旧子午道缘山避水,桥梁百数,多有毁坏,乃另开干路,更名子午道”[203]。唐代的子午道就是由洋州的西乡县入子午谷,沿着王神念所开的新路直达长安。由于这条道路是从长安入蜀的最短路程,所以也有“往来行客”[204]。杨凝《送客入蜀》诗也说:“剑阁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梁山。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205]玄宗时期,还曾在子午道设置馆驿。但是总的来看,在唐代巴蜀北通关中的北段四条道路中,子午道最为冷落,交通运输也不兴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