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地区的食糖主要有两类,一是蜂糖,二是蔗糖。蜂糖通常称为“蜜”。早在汉晋时期,巴蜀就盛产蜂蜜。左思《蜀都赋》说:“蜜房郁毓被其阜,山图采而得道。”据《华阳国志》记载,当时的涪陵郡、梓潼郡和武都郡都出产蜂蜜,宕渠郡则出产石蜜。“石蜜即崖蜜也,高山岩石间作之,色青赤,味小碱,食之心烦,其蜂黑色似虻。又木蜜,呼为食蜜,悬树枝作之,色青白,树空及人家养作之者,亦白而浓厚,味美。凡蜂作蜜,皆须人小便以酿诸花,乃得和熟。状似作饴须蘖也。又有土蜜,于土中作之,色青白,味咸,今出晋安檀崖者,多土蜜,云最胜。”[386]可知石蜜、木蜜和土蜜都是蜂蜜。入唐以后,巴蜀仍然是全国重要的蜂蜜产区。据《新唐书·地理志》、《通典》、《元和郡县图志》和《太平寰宇记》诸书的记载,通州、集州、璧州、夔州出产“蜜”,文州、翼州、涪州出产“白蜜”,眉州、巴州出产“石蜜”。此外,利州出蜡,开州、松州贡蜡,黔州贡黄蜡,亦当产蜜。从以上诸州的地理位置来看,当时的蜂蜜主要产自四川盆地周缘山区。
巴蜀地区的蜂蜜分为家蜜和野蜜两种。家蜜是出自人工饲养的蜜蜂。据晋人张华《博物志》记载,养蜂之法,“以木为器,或十斛、五斛,开小孔,令才容蜂出入,以蜜蜡涂器内外令遍,安着檐前或庭下。春月,此蜂将作窠生育时,来过人家,围垣者捕得三两头,便内着器中。数宿,出蜂飞去,寻将伴来还,或多或少,经日渐溢,不可复数,遂停住,往来器中,所滋长甚众。至夏,开器取蜜蜡”[387]。通常是割下蜜脾,从中榨取蜂蜜。据王元之《蜂记》说,蜜蜂“酿蜜如脾,谓之蜜脾。凡取其蜜,不可多,多则蜂饥而不蕃;又不可少,少则蜂惰而不作”[388]。取蜜之后的蜜脾,经切碎、煮炼,或加少量醋酒煮炼,还可制成蜂蜡,颜色黄赤,故称黄蜡。如果要制成白蜡,“但取削之,于夏日暴百日许,自然白;卒用之,亦可烊内水中十余遍,亦白”[389]。黄蜡主要用来制作蜡烛,白蜡则多为药用,“疗久泄澼,后重,见白脓,补绝伤,利小儿。久服轻身,不饥”[390]。野蜂蜜是由野生蜂酿造的蜂蜜。由于野生蜂筑巢的地点经常选择在向南的山麓或山腰的树洞、岩洞和土洞中,因而又有木蜜、岩蜜和土蜜之别。岩蜜又称崖蜜、石蜜、石饴,“凡深山崖石上有经数载未割者,其蜜已经自熟,土人以长竿刺取,蜜即流下。或未经年,而板缘可取者,割炼与家蜜同也”[391],“色白如膏者良”[392]。木蜜与土蜜则是采割野生蜂巢,毁巢取蜜,其制蜜的方法与家蜜相同。
蔗糖是用甘蔗汁制成的食糖。由于制作方法不同,又有蔗饧、砂糖、乳糖和糖霜等名称。
甘蔗的原生地不在中国,但是我国种植甘蔗的历史十分悠久。宋玉在《招魂》中说:“胹鳖炮羔有柘浆些”。东汉王逸注称:“柘,蔗也”[393]。这是我国有关甘蔗的最早记载。巴蜀地区最迟在汉代也开始种植甘蔗。扬雄《蜀都赋》说巴蜀出产“诸柘”,左思《蜀都赋》则称其为“甘蔗”。入唐以后,巴蜀地区甘蔗的主要产地有益州、蜀州、资州、梓州、绵州和遂州。此外,巂州的会川一带也出产甘蔗。韦齐休出使云南,南诏“会川都督刘宽使使致甘蔗,蔗节希似竹许,削去后,亦有甜味”[394]。
甘蔗分为一年生和多年生两种,据瓦格勒《中国农书》说:“多年生的甘蔗在北方的界线与华中北纬28度一致;在西方则超过北纬30度。但种植甘蔗,作为一年生的植物,在华中达到北纬30度,在四川达到北纬31度,都有很好的结果。”唐代巴蜀地区甘蔗的主要产区集中在北纬30度至31度之间,基本上只种植一年生的甘蔗。其种植技术,宋人王灼《糖霜谱》有相当详细的记载:
藏种法。择取短者(自注:芽生节间,短则节密而多芽),挖坑,深二尺,阔狭从便。断去尾,倒立坑中,土盖之(自注:不倒,则雨水入;夹叶,久必坏)。凡蔗田十一月后深耕,杷燥土,纵横摩劳令熟。如开渠,阔尺余,深五尺,两旁立土垅。上元后、二月初,区种,行布相儳,灰薄盖之。又,盖土不过二寸。清明及端午前后,两次以猪牛粪细和灰薄盖之,盖土常使露芽。六月半,再使溷粪。余用前法。草不厌数耘,土不厌数添,但常使露芽。候高成丛。使大锄翻垅,上土尽盖。十月收刈。凡蔗最困地力,不可杂他种。而今年为蔗田者,明年改种五谷,以休地力。田有余者,至为改种三年。
唐代巴蜀地区的甘蔗品种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果蔗,称为红蔗,又名昆仑蔗,只能生吃,不能造糖;一类是糖蔗,包括杜蔗、西蔗和艻蔗三个品种,主要用于造糖。艻蔗又名荻蔗,“抽叶如芦,可充果食,可作沙糖”[395]。西蔗可作糖霜,但是“色浅,土人不甚贵。杜蔗紫嫩,味极厚,专用作霜”[396]。用糖蔗制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榨取糖浆。由于蔗浆有消渴解酒之功,所以直到唐代,巴蜀地区仍然生产蔗浆。杜甫《进艇》诗说:“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397]蔗浆经暴晒或者煎熬,就成为浓缩的糖浆,其稠如饧,故称甘蔗饧,又称蔗饧、稀糖,交趾人“谓之石蜜”[398]。如果在煎熬蔗浆时加入少许石灰,使其结晶,就制成沙糖,颜色紫红,因此又称紫沙糖,“蜀地、西戎、江东并有”[399]。蜀地的沙糖主要产于益州、蜀州和梓州,均为土贡之物。
在唐代,巴蜀地区还生产一种精制蔗糖。其制作方法是:把沙糖“用水、牛乳、米粉合煎”[400],制成黄白色的饼糖,称为“石蜜”,又称“乳糖”。据《唐·新修本草》说:“石蜜即乳糖也,与虫部石蜜同名”[401]。这种被称为石蜜的精制蔗糖,实际上是一种印度蔗糖的汉译名称。《唐梵两语双对集》:“石蜜,舍嘌迦啰;沙糖,遇怒”[402]。如果音译,则“舍嘌迦啰”就被译成“煞割令”。在敦煌出土的文书中,就有一张记载“西天五印度”用甘蔗制造沙糖和“煞割令”的残卷[403]。这种用沙糖合牛乳精炼蔗糖的方法,大约是在唐太宗时期才传入中国。《续高僧传》卷4《玄奘传》说,太宗“又敕王玄策等二十余人,随往大夏,并赠绫帛千有余段,王及僧等数各有差。并就菩提寺僧召石蜜匠,乃遣匠二人、僧八人,俱到东夏。寻敕往越州,就甘蔗造之,皆得成就”。制造石蜜的技术不仅传到了越州,同时也传到了益州。高宗显庆四年(659)成书的《新修本草》新附石蜜条说,石蜜“出益州及西戎,煎炼沙糖为之,可作饼块,黄白色。云用水、牛乳、米粉和煎,乃得成块。西戎来者佳。近江左亦有,殆胜蜀者,云用牛乳汁和沙糖煎之,并作饼,坚重”[404]。孟诜《食疗本草》则说:“石蜜自蜀中、波斯来者良,东吴亦有,不及两处者。皆煎蔗汁、牛乳,则易细白耳”[405]。虽然唐人对巴蜀和江南石蜜的品第看法有所不同,最初的制作方法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是巴蜀和江南是石蜜的主要产地却是没有疑问的。
唐代的巴蜀地区,除了生产沙糖、乳糖之外,还制造“蔗霜”。这是在代宗大历年间才传入遂州的一种制糖方法。《太平寰宇记》卷87《遂州·土产》说:
蔗霜。唐大历间,有僧跨一白驴至伞子山下。山民以植蔗凝糖为业。驴食蔗,民咎僧。僧曰:“汝知蔗之为糖,而不知糖之为霜,其利十倍”。因示以法,遂成蔗霜,色如琥珀,称奇品。
据宋人王灼《糖霜谱》说,这位在遂州小溪县传授糖霜制作技术的僧人,“号邹和尚,不知所从来”。明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则说他是西域僧人。以后的《遂宁县志》也沿用这一说法。如果是这样,那么遂宁制造蔗霜的技术也是在唐代才从印度方向传来的。根据宋人王灼《糖霜谱》的记载,邹和尚所传授的糖霜制作方法,是把十月至十一月收割的甘蔗削去茎皮,剉成铜钱大小的圆块,用蔗碾或碓臼碾压之后,反复蒸透、榨汁,“尽取糖水”。然后把糖水倒入锅中煎炼,浓缩至七分熟,暂时装入瓮内收藏。三日之后,“再取所寄收糖水煎,又候九分熟,稠如饧,插竹编瓮中,始正入瓮,簸箕复之。此造糖霜法也”。窖藏的糖浆能否结成蔗霜或糖霜,那就全靠制糖工人煎炼糖浆的技术、经验和判断了。如果正常的话,“糖水入瓮两日后,瓮面如粥文,染指视之,如细沙。上元后,结小块,或缀竹梢如粟穗。渐次增大,如豆、如指节,甚者成座假山。俗谓随果子结实”。通常开瓮的时间是在四五月,“过初伏不沥则化为水。下户急欲前,四月沥”。“开瓮之日,或无铢两之获,或数十斤,或近百斤,有暴富者。村俗以卜家道盛衰。霜全不结,卖糖水与自熬沙糖,犹自善价,于本柄亦未甚损也。其得糖者,水或余半,亦以卖,或自熬沙糖。惟全瓮沙脚者,水耗十之九,春中,先沥瓮曝干,少缓则化为水”。
蔗霜的生产是我国历史上甘蔗制糖的一个重大进步,但是由于窨制蔗霜的技术不易掌握,蔗糖在浓缩过程中是否转化为结晶体也要靠机遇,所以这项技术在唐代并没有得到推广,终唐之世,只有遂州出产蔗霜。
【注释】
[1]《太平御览》卷820引《说文》。
[3]《太平御览》卷820引。
[4]扬雄:《蜀都赋》,《全蜀艺文志》卷1。
[5]《华阳国志》卷3《蜀志》。
[6]《盐铁论》卷1《本议》。
[7]左思:《蜀都赋》注引《风俗通》,《文选》卷6。
[8]《太平御览》卷820《布帛部·布》。
[9]《华阳国志》卷1《巴志》、卷3《蜀志》。
[11]《大唐六典》卷20《太府寺·右藏署令》。
[1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卷13上《系部·》。
[1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卷13上《系部·》。
[15]《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
[16]《通雅·布帛》。
[17]《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
[18]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卷13上《系部·缌》。
[19]《新唐书》卷24《车服志》。
[20]缌是指15升的细麻布,由于织造这种高级细布的麻缕有如蚕丝,因此也被称为丝布,郑玄就说:“谓之缌者,治其缕细如丝也。”另有一种说法是,缌布是用两麻一丝混纺而织成的布。段玉裁曾对这种说法加以驳斥:“郑注丧服曰:‘或曰有丝。’朝服用布,何衰用丝乎?”(《说文解字注》卷13上《系部·缌》)
[21]《全唐诗》卷244。
[22]《新唐书》卷24《车服志》。
[23]《太平广记》卷243《窦乂》。
[24]《太平寰宇记》卷75《剑南西道·邛州》。
[25]《蛮书》卷7《云南管内物产》。
[26]李桁:《竹谱详录》卷5。
[27]桂馥:《滇游续笔》。
[28]李调元:《粤东笔记》卷5。
[29]《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
[30]《王右丞集》卷5。
[31]《太平寰宇记》卷80《剑南西道·嶲州》。
[32]《太平御览》卷820引《南州异物志》。
[33]《急就篇》卷2颜师古注。
[34]《太平寰宇记》卷86引。
[36]《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清理简报》,《文物》1972年第1期。
[37]程大昌:《演繁露》卷5。
[38]高骈:《锦城写望》,《全唐诗》卷598。
[39]《太平寰宇记》卷72引。
[40]《新唐书》卷127《张文规传》。
[41]郑谷:《锦二首》,《全唐诗》卷675。
[43]《全蜀艺文志》卷56。
[44]张何:《蜀江春日文君濯锦赋》,《全蜀艺文志》卷1。
[45]《丝绸之路上新发现的汉唐织物》,《文物》1972年第3期。
[46]《蜀锦史话》五《妙手生花,驰名中外》。
[47]《旧唐书》卷88《苏颋传》。
[48]《唐书》卷174《李德裕传》。
[49]《中华古今注》卷中。
[50]《全唐诗》卷608。
[51]《中华古今注》卷中。
[52]杜牧:《中丞业深韬略志在功名再奉长句一篇兼有咨助》,《全唐诗》卷542。
[53]李商隐:《春雨》,《全唐诗》卷540。
[54]杜牧:《怀钟陵旧游四首》,《全唐诗》卷523。
[55]韩偓:《见花》,《全唐诗》卷683。
[56]武元衡:《送崔判官使太原》,《全唐诗》卷317。
[57]杜牧:《江上雨寄崔碣》,《全唐诗》卷523。
[58]张祐:《走马送使》,《全唐诗》卷610。
[59]王建:《宫词》,《全唐诗》卷302。
[60]李贺:《恼公》,《全唐诗》卷391。
[61]《汉书》卷45《江充传》颜师古注。
[62]《华阳国志》卷3《蜀志》。
[63]《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64]《蛮书》卷4《名类》。
[65]《十国春秋》卷42《王先成传》。
[66]《农政全书》卷36《蚕桑广类·麻》。
[67]《后汉书》卷86《哀牢夷传》注引。
[68]《永乐大典》卷14536引《云南志略》。
[69]《天工开物》卷上《乃服·纬络》。
[70]《农政全书》卷34《桑事图谱·附织纴图谱》。
[71]《元和郡县图志》卷31《剑南道·嘉州》。
[72]《太平寰宇记》卷140《山南西道·集州》。
[73]张祐:《蔷薇花》,《全唐诗》卷511。
[74]王毂:《红蔷薇》,《全唐诗》卷694。
[75]吕大防:《锦官楼记》,《全蜀艺文志》卷34。
[76]费著:《蜀锦谱》,《全蜀艺文志》卷56下。
[77]《说文解字》卷15《毛部·毡》。
[78]吕大防:《锦官楼记》,《全蜀艺文志》卷34。
[79]《唐会要》卷52《忠谏》。
[80]《新唐书》卷34《五行志》。
[81]《旧唐书》卷51《杨贵妃传》。
[82]贺长龄:《皇明经世文编》卷37《户政·农政》。
[83]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乃服·治丝》。
[84]《唐国史补》卷下。
[85]《新唐书》卷51《食货志》。
[86]据《通典》卷16《食货·赋税》统计。
[87]《杜诗详注》卷15《夔州歌十绝句》。
[88]《唐会要》卷40《定赃估》。
[89]《新唐书》卷24《车服志》。
[90]《全唐诗》卷298。
[91]《旧唐书》卷17下《文宗本纪》。
[92]《旧唐书》卷117《崔宁传》。
[93]《旧唐书》卷117《崔宁传》。
[94]《唐语林》卷6。
[95]《太平广记》卷108《玉殷》。
[96]《宣室志》卷2。
[97]《旧唐书》卷173《郑郎传》。
[98]《元氏长庆集》卷24。
[99]《新唐书》卷24《车服志》。
[100]《新唐书》卷222中《南蛮中》。
[101]《全唐文》卷744。
[102]穆宗:《御丹凤楼大赦文》,《全唐文》卷68。
[103]文宗:《即位赦文》,《全唐文》卷85。
[104]《全唐诗》卷675。
[105]懿宗:《南郊赦文》,《全唐文》卷75。
[106]崔致远:《桂苑笔耕集》卷10。
[107]韦处厚:《驳张平叔粜盐法议》,《全唐文》卷715。
[108]《册府元龟》卷616《刑法部·议谳》。
[109]武宗:《加尊号后郊天赦文》,《全唐文》卷78。
[111]《蜀梼杌》卷上。
[112]吕大防:《锦官楼记》,《全蜀艺文志》卷34。
[113]《通典》卷10《食货·盐铁》。
[114]《唐会要》卷88《盐铁》。
[115]据《新唐书》卷40《地理志》记载,夔州奉节县“有永安井盐官”,云安、大昌二县也都有“盐官”;万州南浦县有“盐官二”。其中,永安、大昌二监是在顺宗以前就已经设置,顺宗时期又增云安等三监”(《新唐书》卷54《食货志》)。宪宗元和六年把“峡内煎盐五监”割属度支使(《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总述》,就是指上述五处盐监。由此可知,宪宗时期,夔州的奉节、云安、大昌四县和万州的南浦县均出产井盐。
[116]《新唐书·食货志》的这段记载,并没有注明是什么时候的盐井数目。但是度支使在剑南三川设置分巡院管理盐务,是在德宗贞元八年以后才成为定制。因此,《新唐书》所记载的巴蜀盐井数字应当是德宗以后的情况。又据《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统计,宪宗时期,剑南东、西两川共有盐井206。而合计《新唐书》所记载的剑南东、西两川盐井数目时多达473井,二者相差甚远。由于《元和郡县图志》是宪宗时期宰相李吉甫所撰,他所记载的盐井数目应当是可信的。由此看来,《新唐书》关于盐井数目的记载,应当是宪宗以后巴蜀盐业鼎盛时期的情况。
[117]《文献通考》卷15《征榷考·盐铁》。
[118]《元和郡县图志》卷30《江南道·黔州》。
[119]光绪《盐源县志》卷3《食货·盐法》。
[120]《四川盐法志》卷20《榷征》。
[121]《天工开物》卷上《作咸·井盐》。
[122]《元和郡县图志》卷33《陵州·仁寿县》。
[123]《蛮书》卷7《云南管内物产》。
[124]《旧唐书》卷41《地理志》。
[125]《元和郡县图志》卷33《陵州·仁寿县》。
[126]《梦溪笔谈》卷13《权智》。
[127]《玉壶清话》卷3。
[128]《水经注》卷33《江水》。
[129]《蜀中广记》卷66引《叙州府志》。
[130]《四川盐法志》卷20《征榷》。
[131]《古今图书集成》卷604引。
[132]《舆地纪胜》卷154《潼川府·仙释》。
[133]《太平寰宇记》卷83《梓州·玄武县》。
[134]关于唐代巴蜀盐井大量废弃的情况,可从《太平寰宇记》的有关记载窥见一斑。据该书卷82记载,梓州郪县“有盐井四十三眼,二十二眼见煎,余废”。玄武县有“盐井二,近江水淡,煎盐不成”。涪城县“管盐井五十五所,十眼煎,四十五眼塞”。飞鸟县“管盐井七,三眼煎,四眼塞”。又据同书卷85记载,陵州仁寿县七井,“二井见在”,其中蒲井是“唐武德初开,水淡遂废。国朝太平兴国三年重开”。另外五井皆废。“井研县二十一井,五井在”,三井于“伪蜀已前废塞”,入宋以后重开,另外“十六井废”。始建县七井,其中“罗泉井旧废,至国朝乾德三年重开”,其余六井皆废。
[135]《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55淳熙四年。
[136]《梦溪笔谈》卷13《权智》。
[137]《元和郡县图志》卷33《陵州·仁寿县》。
[138]《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55,淳熙四年。
[139]《四川盐法志》卷5。
[140]《舆地纪胜》卷180《夔州路·大宁监》。
[142]左思:《蜀都赋》李善注,《文选》卷4。
[143]《太平寰宇记》卷78《剑南西道·维州》。
[144]《蛮书》卷7《云南管内物产》。
[145]周开庆:《四川经济志·食盐》,(台北)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146]《太平御览》卷865引。
[147]《四川地理》上编第1章第2节《矿产》。
[148]《舆地纪胜》卷160《荣州·景物》。
[149]《元和郡县图志》卷33《泸州·富义县》。
[150]《太平寰宇记》卷85《剑南东道·陵州》。
[151]《太平寰宇记》卷85《剑南东道·陵州》。
[153]《太平御览》卷865引《晋令》。
[154]《隋书》卷24《食货志》。
[155]郎蔚之:《隋州郡图经》,《汉唐地理书钞》。
[156]《太平寰宇记》卷85《剑南道·陵井监》。
[157]《新唐书》卷125《苏颋传》。
[158]《通典》卷10称刘彤上表在开元元年,《旧唐书》卷185《姜师度传》记为开元六年。据岑仲勉先生考证,当为开元九年(见岑仲勉《隋唐史》下卷第41节《中唐后理财之言论及方法》注①)。
[159]《旧唐书》卷48《食货志》。
[160]《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总叙》。
[161]《新唐书》卷54《食货志》。
[162]《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总叙》。
[163]《旧唐书》卷48《食货志》。
[164]《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总叙》。
[165]《新唐书》卷54《食货志》。
[166]《唐会要》卷59《尚书省诸司·别官判度支》。
[167]《唐会要》卷59《尚书省诸司·别官判度支》。
[168]《唐会要》卷59《尚书省诸司·度支使》。
[169]《新唐书》卷40《地理志》。
[170]《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总叙》。
[171]《唐会要》卷79《诸使·杂录下》。
[172]《蛮书》卷7《云南管内物产》。
[173]《杜诗详注》卷15《夔州歌十绝句》。
[174]《杜诗详注》卷19《柴门》。
[175]《杜诗详注》卷14《客居》。
[176]《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总叙》。
[177]《唐会要》卷88《盐铁》。
[178]《唐会要》卷88《盐铁》。
[179]《旧唐书》卷49《食货志》。
[180]据《华阳国志》记载,广都县“凡有小井十数所”,入唐以后,只有陵州有盐井1所;江阳郡汉安县“有盐井、鱼池以百数,家家有焉”,唐代前期,资州仅有盐井28所。
[181]《杜诗详注》卷8。
[182]《新唐书》卷54《食货志》。
[183]《旧唐书》卷48《食货志》。
[184]宋光葆:《上蜀王表》,《全唐文》卷998。
[186]《尔雅》卷14《释木·苦荼》郭璞注。
[187]《茶经》卷下《七之事》。
[188]《华阳国志》卷3《蜀志》。
[189]《华阳国志》卷1《巴志》。
[190]《太平御览》卷867引。
[191]《唐国史补》卷下《叙诸茶品目》。
[192]《太平寰宇记》卷75引《茶谱》。
[193]岑参:《郡斋平望江山》,《全唐诗》卷200。
[194]《太平寰宇记》卷76《简州·土产》。
[195]吴淑:《事类赋》卷17引《茶谱》。
[196]赵烈:《中国茶业问题》第七章第八节。
[197]《太平寰宇记》卷120《江南道·涪州》。(www.xing528.com)
[198]《茶经》卷下《八之出》。
[199]《广群芳谱》卷18引《茶谱》。
[200]《广群芳谱》卷18引《茶谱》。
[201]《太平寰宇记》卷136引《茶谱》。
[202]《全唐诗》卷386。
[203]《唐国史补》卷下《叙诸茶品目》。
[204]《广群芳谱》卷18引《茶谱》。
[205]《蜀典·诸茶品》引《茶谱》。
[206]《太平寰宇记》卷88引《茶谱》。
[207]《茶经》卷下《八之出》。
[208]《唐国史补》卷下《叙诸茶品目》。
[209]《全唐文》卷705。
[210]《太平御览》卷867引。
[211]《唐·新修本草》卷13《木部·茗、苦荼》。
[212]《茶经》卷上《一之源》。
[213]《茶经》卷上《一之源》。
[214]《唐·新修本草》卷13《木部·苦荼》。
[215]《茶经》卷下《七之事》。
[216]《唐·新修本草》卷13《木部·苦荼》。
[217]《尔雅》卷14《释木·苦荼》郭璞注。
[218]《全唐文》卷705。
[219]《全晋诗》卷4。
[220]《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
[221]《册府元龟》卷493《邦计部·山泽》。
[222]《茶经》卷上《一之源》。
[223]《太平寰宇记》卷88引。
[224]袁高:《茶山》,《全唐诗》卷314。
[225]嘉庆《四川通志》卷40《舆地志·寺观》。
[226]《续谈助》卷5引。
[227]岑参:《郡斋平望江山》,《全唐诗》卷200。
[228]樊宗师:《蜀绵州越王楼诗并序》,《全唐诗》卷369。
[229]《太平寰宇记》卷73引《茶谱》。
[230]《全唐诗》卷380。
[231]《茶经》卷上《一之源》。
[232]韩鄂:《四时纂要》卷3《种茶》。
[233]《大观茶论·地产》。
[234]韩鄂:《四时纂要》卷3《种茶》
[235]孙樵:《书何易于》,《全唐文》卷795。
[236]《容斋随笔》卷3《蜀茶法》。
[237]李商隐:《为京兆公乞留泸州刺史洗宗礼状》,《全唐文》卷772。
[238]《太平寰宇记》卷120《涪州·宾化县》。
[239]张途:《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全唐文》卷802。
[240]吕陶:《净德集》卷1《奏置场买茶施行出卖远方不便事奏》。
[241]杜光庭:《墉城集仙录·阳平治》,《云笈七籤》卷116。
[242]韩鄂:《四时纂要》卷2《种茶》。
[243]韩鄂:《四时纂要》卷2《种茶》。
[244]韩鄂:《四时纂要》卷2《种茶》。
[245]《事类赋》卷17引《茶谱》。
[246]《广群芳谱》卷75引《茶谱》。
[247]《太平寰宇记》卷75引《茶谱》。
[248]《事类赋》卷17引《茶谱》。
[249]《太平寰宇记》卷75引《茶谱》。
[250]《广群芳谱》卷18《茶·谱茶》。
[251]《事类赋》卷17引《茶谱》。
[252]《太平寰宇记》卷136引《茶谱》。
[253]《旧唐书》卷17下《文宗本纪》。
[254]《新唐书》卷8《文宗本纪》。
[255]《旧唐书》卷17下《文宗本纪》。
[256]《茶经》卷上《三之造》。
[257]《大观茶论·采择》。
[258]黄儒:《品茶要录·采造适时》。
[259]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全唐诗》卷356。
[260]《茶经》卷下《七之事》引。
[261]《太平寰宇记》卷73引《茶谱》。
[262]《太平寰宇记》卷74引《茶谱》。
[263]《太平寰宇记》卷75引《茶谱》。
[264]《事类赋》卷17引《茶谱》。
[265]《茶经》卷上《二之具》。
[266]《品茶要录》
[267]张舜民:《画墁录》卷1。
[268]《事类赋》卷17引。
[269]《茶经》卷下《九之略》。
[270]《太平寰宇记》卷75引《茶谱》。
[271]《太平寰宇记》卷74引《茶谱》。
[272]《唐国史补》卷下《叙诸茶品名》。
[273]田艺蘅:《煮泉小品·宜茶》。
[274]《旧唐书》卷17下《文宗本纪》。
[275]《全唐诗》卷437。
[276]《全唐诗》卷494。
[277]《全唐诗》卷494。
[278]《续谈助》卷5引《膳夫经手录》。
[279]《唐会要》卷88《仓及常平仓》。
[280]《唐会要》卷84《杂税》。
[281]《唐会要》卷84《杂税》。
[282]《旧唐书》卷12《德宗本纪》。
[283]《册府元龟》卷493《邦计部·山泽》。
[284]《旧唐书》卷49《食货志》。
[285]《旧唐书》卷49《食货志》。
[286]《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总叙》。
[287]《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总叙》。
[288]《新唐书》卷54《食货志》。
[289]《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总叙》。
[290]《新唐书》卷54《食货志》。
[291]《旧唐书》卷187下《庾敬休传》。
[292]崔致远:《桂苑笔耕集》卷2《请巡幸江淮表》。
[293]僖宗:《平杨师立宣示中外诏》,《全唐文》卷87。
[294]《全唐文》卷90《削夺陈敬瑄官爵制》。
[295]《册府元龟》卷483《邦计部·总序》。
[296]《蜀梼杌》卷上。
[297]《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总叙》。
[298]《旧唐书》卷187下《庾敬休传》。
[299]《旧唐书》卷48《食货志》。
[300]《唐会要》卷89《泉货》。
[301]《旧唐书》卷187下《庾敬休传》。
[302]《旧唐书》卷187下《庾敬休传》。
[303]《新唐书》卷161《庾敬休传》。
[304]《续谈助》卷5引《膳夫经手录》。
[305]《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总叙》。
[306]《全唐文》卷795。
[307]《唐会要》卷84《杂税》。
[308]吕陶:《奏为缴连先知彭州日三次论奏榷买川茶不便并条述今来利害事状》,《净德集》卷3。
[309]吕陶:《奏乞罢榷名山得三处茶以广德泽亦不阙备边之费状》,《净德集》卷3。
[310]《唐国史补》卷下《叙诸州精纸》。
[311]《大唐六典》卷20《太府寺》。
[312]苏易简:《纸谱》,《文房四谱》卷4。
[313]费著:《笺纸谱》,《全蜀艺文志》卷56上。
[314]李肇:《翰林志》。
[315]《大唐六典》卷9《集贤殿书院》。
[316]据《唐会要》卷35记载:大中四年二月,集贤书院奏:“大中三年正月一日以后,至年终,写完贮库及填阙书籍三百六十五卷,计用小麻纸一万一千七百七张。”则平均每卷大约用小麻纸32张。
[317]《新唐书》卷57《艺文志》。
[318]费著:《笺纸谱》,《全蜀艺文志》卷56上。
[319]费著:《笺纸谱》,《全蜀艺文志》卷56上。
[320]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28。
[321]米芾:《书史·十纸说》。
[322]苏易简:《纸谱》,《文房四谱》卷4。
[323]董道:《广川书跋》卷6。
[324]苏易简:《纸谱》,《文房四谱》卷4。
[325]屠隆:《考盘余事》卷2。
[326]苏易简:《纸谱》,《文房四谱》卷4。
[327]苏易简:《纸谱》,《文房四谱》卷4。
[328]费著:《笺纸谱》,《全蜀艺文志》卷56上。
[329]石介:《燕脂板浣花笺寄合州徐文职方》,《全蜀艺文志》卷21。
[330]杨慎:《丹铅总录》。
[331]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3《杂志》。
[332]钱易:《南部新书》卷7。
[333]《太平寰宇记》卷72《成都府·土贡》。
[334]崔道融:《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全唐诗》卷714。
[335]《续博物志》卷10。
[336]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中。
[337]《全唐诗》卷700。
[338]陈师道:《后山丛谈》卷1。
[339]苏易简:《纸谱》,《文房四谱》卷4。
[340]米芾《越州竹纸诗》有“高压巴郡乌丝栏”之语(乾隆《绍兴府志》卷18引)。据《唐国史补》卷下记载,“乌丝栏”为宋、亳二州所产的名纸。由此看来,宋代巴州的乌丝栏纸,很可能始于唐代仿造宋、亳二州的乌丝栏纸。
[341]邵经邦:《弘简录》卷46。
[342]张秀民:《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引《僧园逸录》。
[343]《元氏长庆集》卷51。
[344]范摅:《云溪友议》卷10。
[346]朱翌:《猗觉寮杂记》卷6。
[347]焦竑:《焦氏笔乘续集》卷3引。
[348]《全唐文》卷624。
[349]《资治通鉴》卷291,后周太祖广顺三年,胡三省注。
[350]《隋书》卷29《地理志》。
[351][美]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
[352]宗叡:《请来法门目录》,引自向达《唐代长安文明与西域文明·唐代刊书考》。
[353]《十国春秋》卷35《前蜀·高祖纪》。
[354]《册府元龟》卷608《学校部·刊书》。
[355]《宋史》卷479《毋守素传》。
[35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2,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十月甲午条。
[357]甄鸾:《笑道论》第二十二。
[359]《赤松子章厉》卷1。
[360]王悬河:《清戒品》引《正一法文》卷下,《三洞珠囊》卷6。
[361]《云笈七籤》卷119。
[362]杜光庭:《道教灵验记·葛化丁东水验》,《云笈七籤》卷122。
[363]文同:《丹渊集》卷37《学射山仙祠记》。
[364]杜光庭:《道教灵验记·王道珂诵天蓬咒验》,《云笈七籤》卷122。
[365]《古今旧书考》卷1。
[366]四川省博物馆:《成都百花潭中学10号墓发掘记》,《文物》1976年第3期。
[367]《太平寰宇记》卷102《泉州·风俗》。
[368]《三国志》卷48《吴书·三嗣主传》。
[369]《晋书》卷42《王濬传》。
[370]《隋书》卷48《杨素传》。
[371]《杜诗详注》卷19。
[372]《玉海》卷18。
[373]《唐国史补》卷下《叙舟楫之利》。
[374]《梅溪王先生文集》卷4《再论马纲状》。
[375]元稹:《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全唐诗》卷416。
[376]周去非:《藤船》,《岭外代答》卷6。
[377]陆游:《入蜀记》。
[378]《全唐诗》卷765。
[379]《杜诗详注》卷19。
[380]崔致远:《与萧遘相公书》,《桂苑笔耕集》卷12。
[381]崔致远:《请巡幸江淮表》,《桂苑笔耕集》卷2。
[382]《旧唐书》卷60《河间王孝恭传》。
[383]《唐鉴》卷3。
[384]宋光葆:《上蜀主表》,《全唐文》卷998。
[385]《杜诗详注》卷10。
[386]《唐·新修本草》卷16《虫鱼部·石蜜》。
[387]《太平御览》卷950引。
[388]《本草纲目》卷39引。
[389]《唐·新修本草》卷16《虫鱼部·蜜蜡》。
[390]《唐·新修本草》卷16《虫鱼部·蜜蜡》。
[391]《天工开物》卷上《甘嗜·蜂蜜》。
[392]《唐·新修本草》卷16《虫鱼部·石蜜》。
[393]《楚辞》卷9宋玉《招魂》王逸注。
[394]《太平御览》卷974引韦齐休《云南记》。
[395]乾隆《遂宁县志》卷4《土产》。
[396]王灼:《糖霜谱》第三。
[397]《杜诗详注》卷10。
[398]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甘蔗条。
[399]《唐·新修本草》卷17《果部·沙糖》。
[400]《唐·新修本草》卷17《果部·石蜜》。
[401]《本草纲目》卷33《果部·石蜜》引。
[402]恒多蘖多波罗瞿那弥舍沙:《唐梵两语双对集》,《大正新修大藏经》卷54。
[403]季羡林:《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载《东方研究论文集》。
[404]《唐·新修本草》卷17《果部·石蜜》。
[405]《本草纲目》卷33《果部·石蜜》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