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井盐生产,凿井工艰、固井技术原始

四川井盐生产,凿井工艰、固井技术原始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井盐生产,通常分为两个过程:首先是凿井汲卤,或者从天然盐泉中获取卤水。因此,凿井工作十分艰巨,需要经过成年累月的挖掘,才能获得一口盐井。此外,由于凿井技术落后,固井技术原始,盐井坍塌、淡水浸淫等事故屡有发生。唐代巴蜀地区单口盐井的产量,差别极大。单产最高的泸州富义盐井,“月出盐三千六百六十石”[149],平均日产122石。从北宋初年的情况来看,除了少数高产井之外,多数盐井

四川井盐生产,凿井工艰、固井技术原始

井盐是通过开采地下盐卤,或者利用流经地表的盐泉,从中提炼出来的食盐。井盐生产,通常分为两个过程:首先是凿井汲卤,或者从天然盐泉中获取卤水。然后是煮卤成盐。

凿井汲卤,首先要“相山寻穴,凿石求泉”[120],开凿盐井。直到唐代,巴蜀盐井的开凿和挖水井差不多,完全是由人工用锸、锹、锄之类的工具进行挖掘。地下盐卤大多埋藏较深,“必十丈以外,乃得卤信”[121]。而要找到盐脉,还必须继续深挖下去。因此,凿井工作十分艰巨,需要经过成年累月的挖掘,才能获得一口盐井。这种用人工挖掘出来的盐井,口径都很大。通常把它们称为大口盐井,其中最大的陵州仁寿县陵井,“纵、广各三十丈”[122]。至于盐井的深度,完全取决于地下盐卤的位置。有的浅井和池塘差不多,因此又被称为“大盐池”[123];有的则“井深二百五十尺”[124],最深的陵井,“深八十余丈”[125]。盐井的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的浅井呈坑洼状,只在井口用木石甃砌。一般深井则多为束腰形,“上下甚广,独中间稍狭,谓之杖鼓腰”[126],由于井腔的内壁是“上土下石”,所以要在土壁部分“以梗楠木四面锁叠,用障其土”[127],加固井壁,防止坍塌。在靠近河流或地势低洼的地方,为了防止淡水渗入盐井内,通常要“以木为桶”[128],封隔井壁,因而又称“木桶井”[129]

图7-6 今存自贡盐井遗址

盐井的开凿,不仅工程艰巨,耗资巨大,“每井常费中人数家之产”[130],同时还具有相当大的投资风险。巴蜀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经知道通过天然盐泉的出露来判断地下的盐矿。据《九域志》记载,富义盐井的井主梅泽,“本夷人,见石上有泉,饮之咸,遂凿石百尺,泉上出,煎之成盐。梅死,祀之”[131]。在唐代,甚至能够通过一些地形地貌的特征来确定盐脉的位置。据宋人记载,潼川府富国镇,“旧无盐井,唐时一新罗僧游蜀至此,指其地,凿之,咸泉涌出”[132]。宋代的潼川府,即唐代的梓州。但是总的来看,直到唐代,巴蜀地区尚未总结出一套判断盐脉位置的有效方法,凿井还具有较大的盲目性,耗费大量人力和资金开凿出来的盐井,常常因打不到盐脉,或者由于盐卤含盐量太低,“煎盐不成”[133]而报废。此外,由于凿井技术落后,固井技术原始,盐井坍塌、淡水浸淫等事故屡有发生。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凿成的盐井中,有相当一部分先后封废[134]

如果开凿的盐井打到了盐卤,“幸而果得盐泉”[135],下一步就是从盐井中汲取卤水。巴蜀各地的汲卤方法,不尽相同。在唐代,部分盐井已经采用机械提卤,在“井侧设大车绞之”[136],以人推车汲卤,用“大牛皮囊盛引水出之”[137]。然而多数地区是“以牛皮革为囊,数十人牵大绳以汲取之。自子至午,则泉脉渐竭,乃缒人于绳,令下井以手汲取,投之于囊,然后引绳而上”[138]。这种落后的汲卤方法,直到南宋时期还相当普遍。至于巂州昆明县的盐井,汲卤方法更为简单,始终是用竹竿系木桶,入井汲卤[139]。(www.xing528.com)

除了凿井汲卤之外,在一些地区还广泛利用天然盐泉获取盐卤。例如夔州大昌县,“山岭峭峻之中,有盐泉涌出,土人以竹引入泉,置镬煎盐”[140];通州的宣汉井场,“咸源从大江龙骨石窟中涌出,滩名羊门,两面山岩峭峻,盐源出于山下,遂煎成盐”[141];阆州新井县(治今四川省南部县境),“水出地如涌泉,可煎以为盐”[142];维州盐溪县(治今四川省理县境),“有盐溪,民得采漉”[143];巂州的“东蛮、磨些蛮诸部落共食龙怯河水,中有盐井两所”[144]。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些流经地表的盐溪、盐泉,主要分布在山区。

获取盐卤之后,还要经过提炼才能得到食盐。自晋迄唐,仍然沿用汉代的制盐工艺:在长条形的盐灶上安置若干大锅,这种用于煎盐的锅被称为“牢盆”,用竹筒把盐卤从井场或盐溪、盐泉中引入盐灶上的储卤器,然后把储卤器中的盐卤注入“牢盆”之中,灶下升火,反复煎熬,待水分蒸发完毕,就得到食盐。这种置镬煎盐的方法,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川盐分为雪花盐、锅巴盐两种。雪花盐色白如雪,为结晶形之颗粒,俗称花盐,其锅如普通民家之饭锅。煮锅巴盐之锅甚大,而底坦平,直径约一丈,重约千斤,称千斤锅。每锅盐煮成一大盐饼,须经七八日,盐结如锅形,故曰锅巴盐,通俗称为巴盐。巴盐其坚如石,厚五六寸或尺余不等,击成碎块出售”[145]。除了置镬煎盐之外,巂州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制盐方法。据《益州记》说:“汶山、越巂煮盐法名各异。汶山有咸石,先以水渍,既而煎之。越巂先烧炭,以盐井水沃炭,刮取盐”[146]。汶山郡是从岩盐中提取食盐。越巂郡的制盐方法是:先把柴薪烧成木炭,以卤水泼于炭上,水分随炭热蒸发,盐则附着于木炭表面,然后从炭上刮取食盐。由于刮下来的盐和木炭屑混在一起,呈黑色,故称黑盐。《读史方舆纪要》卷116把这种制盐方法说得很清楚:“土人掘土为坑,深三尺许,纳薪其中,焚之俟成灰,取井中之卤浇灰土,明日皆化为盐,盐色黑白相杂而味苦。”不过这种制盐方法在唐德宗以后,也被“置镬煮盐”法取代。《蛮书》卷7《云南管内物产》就说:“昆明城有大盐池,比陷吐蕃。蕃中不解煮法,以咸池水沃柴上,以火焚柴成炭,即于炭上掠取盐也。贞元十年春,南诏收昆明城,今盐池属南诏,蛮官煮之如汉法。”

由于巴蜀地区在井盐的制取过程中,尚未采取过滤杂质的技术,因此井盐的质量完全取决于盐卤本身所含杂质的多少。根据现代的地质勘察,四川的盐卤有三种:一是产于上三迭统系的黄卤,二是产于下三迭统与中三迭统的黑卤,三是产于三迭统的白卤[147]。因而巴蜀地区的井盐也就有赤盐、黑盐、白盐三种。由于各个盐井所开采的盐卤,所在地层不完全相同,即使在同一地区,井盐的质量也有很大差别。例如在荣州,“荣得之盐微赤,资官之盐纯黑,又非舟楫所载,惟应灵县之盐纯白,而商贾最众”[148]。其他产盐区的情况,基本上也是这样。

唐代巴蜀地区单口盐井的产量,差别极大。单产最高的泸州富义盐井,“月出盐三千六百六十石”[149],平均日产122石。陵州研井的日产则只有8斗[150],二者相差152倍有余。从北宋初年的情况来看,除了少数高产井之外,多数盐井的产量都相当低,例如著名的井盐产区陵州,共有10井,陵井监井日产盐3000斤,贵平县上平井日产170斤,仁寿县营井日产40斤、蒲井38斤,井研县研井日产49斤、陵井30斤10两、棱井53斤8两、律井65斤、田井36斤,始建县罗泉井日产35斤[151]。由此可见,当时大多数盐井的日产量均在100斤以下。宋代盐井的产量,一般比唐代高,因此唐代巴蜀地区多数盐井的日产量,同样不会超过100斤。此外,由于盐脉盈缩不定,卤水中含盐量也有季节性变化,所以同一口盐井的产量也很不稳定。

总之,由于唐代巴蜀井盐生产技术尚未取得大的突破,因而井盐生产投资高、风险大,且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产量既少又不稳定,远不如生产海盐、池盐经济。但是巴蜀地区远离海盐、池盐的产地,食盐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所以井盐生产仍然能够有所发展。除此之外,中唐以后盐政的变化也刺激了巴蜀盐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