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巴蜀井盐产地的发展及格局变化

唐代巴蜀井盐产地的发展及格局变化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北朝时期,巴蜀盐业衰落,井盐产地不断缩小。中唐以后,巴蜀盐业有了很大发展,井盐产地迅速扩大,盐井数目急剧增加。宪宗元和年间,剑南东西川和山南东、西道、黔中道,均已形成各自的井盐产区。由此可知,宪宗时期,巴蜀地区井盐的产地已经远远超过玄宗时期。除了剑南东川之外,山南西道、山南东道的峡内地区、剑南西川和黔中道也都相继形成各自的井盐产区。至此,唐代巴蜀井盐产地的基本格局,大体上确定。

唐代巴蜀井盐产地的发展及格局变化

根据《华阳国志》记载,汉晋时期,巴蜀地区的井盐产地有巴郡临江县(治今重庆市忠县境),巴东郡胊忍县(治今重庆市云阳县境),涪陵郡汉发县(治今重庆市酉阳县境),巴西郡南充县,蜀郡临邛(治今四川省邛崃)、广都2县,广汉什邡、郪2县,犍为郡牛鞞县,江阳郡江阳、汉安、新乐(治今四川省南溪县境)3县,越巂郡定笮县,南广郡南广县(治今四川省珙县境),共计10郡14县。此外,梓潼郡梓潼县则出伞子盐。南北朝时期,巴蜀盐业衰落,井盐产地不断缩小。入隋以后,仍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据《隋书》卷29《地理志》记载,巴蜀的井盐产地有金山郡巴西县(治今四川省绵阳),巴东郡人复县(治今重庆市奉节县境),蜀郡阳安县(治今四川省简阳),隆山郡仁寿县,黔安郡彭水县,共计5郡5县。唐代前期,巴蜀盐业逐渐恢复,到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蜀道陵、绵等十州,盐井九十所”[113],其中:陵州有盐井1所,绵州4所,资州28所,泸州5所,荣州13所,梓、遂、普、阆、果五州共有38所。从这10州的地理位置来看,当时盐井的分布,几乎完全集中在四川盆地的中部丘陵地区,也就是后来的剑南东川境内。

中唐以后,巴蜀盐业有了很大发展,井盐产地迅速扩大,盐井数目急剧增加。宪宗元和年间,剑南东西川和山南东、西道、黔中道,均已形成各自的井盐产区。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宪宗时期,巴蜀盐井的分布地区如下:

剑南西川

邛州:蒲江县有盐井,火井县有盐井。

简州:阳安县5井、平泉县2井。

资州:内江县26井、银山县11井。

巂州:昆明县有盐井。

戎州:义宾县有秋溪盐井。

剑南东川

梓州:郪县26井、通泉县14井、永泰县4井。

遂州:方义县12井、蓬溪县13井。

绵州:盐泉县有阳下盐井。

普州:安岳县10井、安居县4井、普康县3井、普慈县14井。(www.xing528.com)

陵州:仁寿县有陵井,贵平县有平井,井研县有3井。

荣州:应灵县4井、公井县11井、威远县7井、和义县5井。

泸州:江安县有可盛盐井,富义县有3井。

山南道(阙)

黔中道

  黔州:彭水县有左右盐泉。

由于今本《元和郡县图志》所亡佚的卷20和卷23正好是记载山南东道的峡内地区和山南西道的巴南诸州,因此关于这两个地区的盐井分布情况,已不得其详。但是据《唐会要》记载,宪宗时期,山南西道的果、阆二州产盐[114],而峡内地区的夔州奉节、云安、大昌(治今重庆市巫山县境)三县和万州的南浦县(治今重庆市万州区)同样也产盐[115]。由此可知,宪宗时期,巴蜀地区井盐的产地已经远远超过玄宗时期。除了剑南东川之外,山南西道、山南东道的峡内地区、剑南西川和黔中道也都相继形成各自的井盐产区。至此,唐代巴蜀井盐产地的基本格局,大体上确定。再从盐井的数目来看,仅据《元和郡县图志》不完全的记载,宪宗时期,巴蜀的盐井数目至少有209井,同样远远超过了玄宗时期的90井。其中,陵州从1井增加到5井,荣州从13井发展到27井,资州从28井扩大到37井,泸州从5井增至9井。这些变化充分表明中唐以后,巴蜀的盐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唐代后期,巴蜀地区的盐业更加繁荣,盐井的数目继续大幅度增加,分布地区亦有所扩大。据《新唐书》卷54《食货志》记载:

黔州有井四十一。成州、巂州井各一。果、阆、开、通井百二十三,山南西院领之。邛、眉、嘉有井十三,剑南西川院领之。梓、遂、绵、合、昌、渝、泸、资、荣、陵、简有井四百六十,剑南东川院领之。[116]

尽管《新唐书》的这段记载有一些含混不清的地方,同时,像普州、夔州这样重要的井盐产地也没有予以记载,然而它基本上还是能够反映唐代后期巴蜀盐业鼎盛时的情况。根据《新唐书·食货志》的记载,巴蜀地区共有盐井639口,大大超过宪宗时期的盐井数目,与北宋前期益、梓、利、夔四路的盐井数目相差无几[117]。其中剑南东川分巡院所管辖的盐井最多,达到460井,超过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山南西道分巡院,4个产盐之州就有123口盐井。至于中唐以后由山南西道分巡院兼管的峡内盐监,《新唐书·食货志》阙漏,但是据《资治通鉴》卷277记载,前蜀初期,夔州有“十三盐监”,而在宪宗时期,夔州只有三监,可知在唐代后期,峡内地区的盐井数目也有很大增加。此外,黔中道的盐井数目,则从宪宗时期的“左右盐泉”[118]扩大到41井,增长幅度尤其惊人。然而剑南西川的盐业却没有什么大的发展,虽然井盐的产地有所扩大,但是盐井的数目增加不多。

概言之,唐代巴蜀地区井盐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剑南东川、山南西道的巴南诸州和山南东道的峡内诸州,其中地处今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区的剑南东川,始终是巴蜀地区最重要的井盐产地,盐井数目最多,分布也最广。中唐以后,位于嘉陵江以东的巴南诸州和地处长江三峡一带的峡内诸州,盐业发展迅速,盐井的数目和分布地域都有明显增加。然而位于今四川盆地西部的剑南西川,本是巴蜀最早生产井盐的地区,但由于这里的盐卤资源埋藏较深,开采困难,在凿井技术没有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唐代,尽管井盐的产地逐渐扩大,终因生产技术所限,盐井数目一直非常有限,食盐始终不能自给。黔中道则由于盐卤资源有限,尽管盐井数目增加很快,但产地始终只有黔州一地。至于巂州昆明盐井,早在汉代就已经凿成,“所谓定笮县有盐池是也”[119]。但是在唐代,该地区的盐业却没有什么发展,终唐之世,只有盐井一处。大约在宋代,该盐井逐渐废塞,直到元代才又重新开采。

表7-1 唐代巴蜀地区井盐产地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