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蜀地农业技术:水稻与旱作的发展及克服矛盾

巴蜀地农业技术:水稻与旱作的发展及克服矛盾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是指大田的耕作、栽培和育种等技术,这是人类把自然生长的农作物转化为社会需要产品的重要措施。由于这两类作物的种植技术有所不同,因此巴蜀地区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农业生产技术,一是水田稻作技术,二是旱作技术。在唐代,巴蜀地区东部的农业生产水平,已经达到这样的高度。从农业生产技术来看,由于中晚稻品种的栽培,育秧移栽技术的普及,基本上克服了前作收割和后作播种在时间上的矛盾。

巴蜀地农业技术:水稻与旱作的发展及克服矛盾

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是指大田的耕作、栽培和育种等技术,这是人类把自然生长的农作物转化为社会需要产品的重要措施。巴蜀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和麦、粟等旱地作物。由于这两类作物的种植技术有所不同,因此巴蜀地区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农业生产技术,一是水田稻作技术,二是旱作技术。

巴蜀地区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是“有粳有稻”[61]。爰及唐代,仍然以富产稻谷著称。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巴蜀地区逐渐形成许多水稻品种,通常把它们归为两大类,一类是带黏性的稻,称作糯稻,唐代眉州出产的秫米就属于这一类;一类是不带黏性的稻,称为粳稻,这是种植最广的一类水稻,也是蜀人的主食,所以又被称作“饭谷”[62]。如果按照成熟期来划分,则可以把水稻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大类。我国近代把农历六七月成熟的稻称为早稻,八九月成熟的稻称作中稻,十月成熟的稻叫作晚稻。按照这个标准,在唐代以前,巴蜀地区主要是种植早稻。晋人郭义恭在《广志》中说:“青芋稻,六月熟;累子稻、白汉稻,七月熟。此三稻,大而且长,米半寸,出益州。”[63]入唐以后,巴蜀地区仍然有早稻。甚至到了宋代,早稻的种植,还是比较普遍。《龟陵志·风俗门》说,涪州、梁山军(治今重庆市梁平)、重庆府(治今重庆)等地,“五月早稻已熟,便可新食”[64]苏东坡眉山远景楼记》亦称:“七月既望,谷藏而草衰。”[65]七月就已经收割完毕的稻谷,自然属于早稻品种。在唐代,巴蜀地区除了继续种植早稻外,也开始种植中、晚稻。杜甫在《暂往白帝复还东屯》诗中说:“落杵光辉白,除芒子粒红。”[66]这是在吟咏一种被称作“红莲稻”的水稻品种。红莲稻“五月而种,九月而熟”[67],属于中晚稻,“米半有红粒,碓时红粒先白,其味甚香”[68]。直到清代,成都平原仍在种植红莲稻[69]。此外,韦庄《稻田》诗云:“绿波青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䅉肥。”[70]䅉是指䅉稻,“其粒长而色斑,五月而种,九月而熟”[71],也是一种中晚稻。入宋以后,䅉稻的种植相当普遍。红莲稻、䅉稻等中晚稻品种的育成和种植,是唐代巴蜀地区水稻生产技术的一大进步,它为两熟制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巴蜀地区的水稻栽培技术,在唐代也有很大提高,其中以育秧移栽技术的普及最为重要。唐代以前,水稻多为直播。入唐以后,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育秧移栽技术逐渐得到普及。杜甫《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说:“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72]岑参《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利州道中作》亦有“水种新插秧”[73]之语。插秧就是育秧之后的移栽。育秧移栽不仅可以节约用水量,有利于在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同时也能解决水稻播种与大、小麦收获期之间的矛盾,从而为水旱轮作的两熟制创造条件。

在唐代,水旱轮作制已经在巴蜀的水田稻作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普及。主要轮作复种的旱地作物有麦、黍、豆、蔬菜等,其中以蔬菜的轮作复种面积最大,所以中唐以后,剑南西川的青苗税,主要就是针对各种蔬菜的“税科”[74]。此外,粟、麦的轮作复种面积也不小。杜甫在《说雨》一文中说:“今西蜀十月不雨……冬麦枯黄,春种不入。”[75]可知在以种植水稻为主的西蜀地区,冬麦的种植已经较为普遍。事实上,当时西南地区实行稻与麦、粟轮作复种的地方相当多。其中位于巴蜀南面的黔中道牂州(治今贵州省瓮安县境),“土热,多霖雨,稻粟再熟”[76]。地处巴蜀西南的云南,“水田每年一熟,从八月获稻,至十一、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四月即熟。收大麦后还种粳稻”[77]。由此可知,两熟制已经成为唐代西南地区一种较为普遍的耕作制度。

虽然以水旱轮作为基础的两熟制在西南地区渐次普及,但是各地的具体情况却大不相同。云贵高原的气候明显地分为雨季和旱季,因而可以在雨季种稻,旱季种麦,无需农业生产技术的太大改进。四川盆地则不同,冬干春旱的气候特点十分突出,这对冬作后期生长与前作的春播极为不利,要在这里实行两熟制,必须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并且解决前作收割与后作播种在时间上的矛盾,同时还要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才能适应两熟制的需要。这就要求整个农业生产水平有较大提高,方能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推广和普及两熟制。在唐代,巴蜀地区东部的农业生产水平,已经达到这样的高度。以水利灌溉而言,唐代是巴蜀地区水利事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详下)。从农业生产技术来看,由于中晚稻品种的栽培,育秧移栽技术的普及,基本上克服了前作收割和后作播种在时间上的矛盾。从劳动力来看,巴蜀不仅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也具有独自的特点。宋人苏轼在《眉州远景楼》中说:

岁二月,农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壮,耘者毕出,数十百人为农。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罚。量田计功,终事而会之。田多而丁少,则出钱以偿众。七月既望,谷藏而草衰,则仆鼓决漏,取罚金与偿众之钱,买羊豕酒醴以祀田祖。作乐饮乐,醉饱而去,岁以为常。[78]

虽然苏轼记叙的是宋代眉州的情况,但是这种击鼓薅秧的方法,早在汉代就已经在巴蜀地区出现[79]。入唐以后,依然盛行于成都平原。僧可朋的《耘田鼓诗》就记叙了当时成都郊区击鼓耘田的情况:“农舍田头鼓,王孙筵上鼓,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我天翁,降之以雨。令桑麻熟,仓箱富。不饥不寒,上下一般。”[80]这种以互助为原则的劳动组合,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解决了两熟制生产需要投入更多劳动力的问题。(www.xing528.com)

概而言之,在唐代,由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以今成都平原为中心的水田稻作地区,已经逐渐普及以水旱轮作为基础的两熟制。

巴蜀地区的旱作技术,存在着显著的地域性差异。在唐代,成都平原周围的丘陵山区,以及盆中丘陵的部分地区,土地连种已经得到普及,旱作技术也较为成熟,普遍采用深耕,并注意选用良种,所以泸州刺史冼宗礼在向当地少数民族推广种麦技术的时候,就是“给嘉种,喻以深耕”[81]。由于降雨充沛,在这里种植旱地作物,最忌水湿,因此普遍采用垄作法。这种耕作方法就是在耕田整土之后,起土成垄,然后再清理出垄沟,耐旱的粮食作物种在垄台上,故资州刺史羊士谔有“萋萋麦陇杏花香”[82]的吟咏。而在垄沟里则间种各种蔬菜和芋,“春风麦陇连蛮芋”[83],就是指麦、芋间作。同时,桑间种植也较为普遍。高适《同群公题张处士菜园》诗说:“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84]薛曜《登绵州富乐山别李道士策》则说:“云雾含丹景,桑麻复细田。”[85]薛逢《芙蓉溪送前资州裴使君归宁拜户部裴侍郎》亦有“桑柘林枯乔麦干”[86]之语。同时,以旱作为基础的轮作复种制也相当普遍。《太平寰宇记》卷181《车师国·土俗物产》说,车师国与“益州相似,谷麦再熟”。在凤州两当县,有一条尚婆水,“川中有鸟群飞,二月从北向南,八月从南还北,音如箫管,俗云伎儿鸟。春来则种禾,秋去则种麦,人常以为农候”[87]。由此可知,在四川盆地西部及其邻近地区,以粟、麦为主的轮作复种,已经成为普遍采用的农作制度。间作和轮作复种的普及,标志着唐代巴蜀地区的旱作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今四川盆地东部的三巴之地,农作技术本来和西蜀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僚人大规模迁入该地区后,农业生产便倒退至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作阶段。入唐以后,依然是“梁、汉之间,刀耕火种”[88]。此外,长江沿线也是刀耕火种盛行的地方。其中泸州是“每岁畬田,刀耕火种”[89],涪州是“均输问火田”[90],夔州是“烧畬度地偏”[91]。所以宋人说:“峡路在巉岩险峻之中,其俗刀耕火种”[92]。刀耕火种的农作技术非常简陋,基本上只有播种和收获两个生产环节。在播种之前,先选好一块适当的山林,砍倒树木,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晒,待其干燥之后,再选择一个即将下雨的日子,上山焚烧所砍伐的草木,把荒场清理为田土,并利用烧荒后留下的草木灰做肥料,在土质尚温的时候,用畬刀掀开土层,播下粟、麦等种子。由于山林坡度较大,通常不进行耕作,所以元稹说“田仰畬刀少用牛”[93],宋人陈贯也指出:“畬刀是日用之器,川峡山险,全用此刀开山种田,谓之刀耕火种。”[94]播种之后,一般不进行田间管理,“田畴付火罢耘锄”[95]。待到作物成熟时才上山去收获。关于这种刀耕火种的农作过程,唐人刘禹锡在《畬田行》一诗中有相当具体的描述:

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清烁飞入郭。……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蘖。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金。[96]

这种刀耕火种的畬田,通常只种一年,就要撂荒,所以要“每岁畬田,刀耕火种”[97]。撂荒的土地需要经过若干年的时间,待草木复生之后,才能再次砍伐焚烧,成为畬田。因此,刀耕火种实际上还是一种轮歇式的农作方法,畬田也不是连续使用的固定耕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