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在今四川的西南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部落。唐人按其地理位置,把他们分为东、西两部分。位于今雅砻江中下游地区的部落,总称为西蛮;雅砻江中下游以东的部落,称为东蛮。
关于西蛮,《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有一个简要的概括:“泸水从北来,至曲罗,萦回三曲。每曲中间皆有磨些部落,以其负阻深险,承上莫能攻讨。泸水从曲罗经剑山之西,又南至会同川。边水左右,总谓之西蛮。”这条泸水是指东泸水,即今雅砻江。东泸水由今雅江县南流至木里县百碉附近,折向东北,至冕宁县窝堡一带,又折而南流,此即“萦回三曲”的曲罗,为磨些部落所居。东泸水由曲罗南下,流经剑山之西。“剑山当吐蕃大路,属石门、柳强三镇,置戍、守捉。以招讨使领五部落:一曰弥羌,二曰铄羌,三曰胡丛,其余东钦、磨些也。”[164]剑山即今冕宁县境内的牦牛山。剑山以北,为铄羌、弥羌之地;剑山以西,即磨些蛮所居之曲罗;剑山以东,即今冕宁县北部的安宁河上游地区,为东钦蛮之地;剑山以南,有胡丛、显养、东鲁三部,其地在今德昌、米易二县境内。胡丛、显养、东鲁以西,“昆明、双舍至松外以东,边近泸水,并磨些种落所居之地”[165]。昆明城在东泸水以西,即今盐源县卫城,其地仍为磨些蛮所居。昆明城以南有松外城(在今四川省盐边县境),其地有松外蛮,首领为蒙氏。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西洱河大首领杨同外、东洱河大首领杨敛、松外首领蒙羽皆入朝,授官秩”[166]。松外城以南有龙怯河,即今盐边县的鲰鱼河。龙怯河以南,磨些江以北,“其地总谓之双舍”[167],即今盐边县的南部和攀枝花市的北部。其地有寻声部落,首领为杨氏[168]。
西蛮诸部中,磨些蛮最为强大。磨些亦写作“磨沙”、“磨娑”,皆为Mdzo的音译,其义为牦牛。汉代称其为“牦牛夷”,主要分布在汉嘉郡境内。位于汉嘉郡以南的越巂郡,亦有磨些蛮。《华阳国志》卷3《蜀志》称其为“摩沙夷”,居越巂郡定笮县,即今盐源县,酋帅为狼氏[169]。据丽江《木氏宦谱》记载:“摩娑土长在定笮,世为昆明总兵官,传至祖叶古年,凡十七世”,时当唐高祖武德年间。据《资治通鉴》卷190记载,武德六年(625),“巂州人王摩沙举兵,自称元帅,改元进通,遣骠骑将军卫彦讨之”。在唐朝的武力镇压下,王摩沙的反抗以失败告终。定笮的摩沙人,大约就是在这次反叛失败之后,开始向西发展。据《元一统志》卷7《丽江路·建置沿革》记载,通安州“其民本昔濮蛮,后磨些蛮叶古乍·舒匿赤侵夺其地,世袭据有三赕”。叶古乍·舒匿赤就是《木氏宦谱》所记载的叶古年;三赕在今云南丽江。据《木氏宦谱》记载,叶古年续传至秋阳。“秋阳,高宗上元中为三甸总管。”三甸即三赕。由此看来,定笮磨些族的叶古年一支,是在唐高祖后期向西发展,侵入濮蛮之地,至唐高宗上元年间,秋阳已经确立了在今云南丽江地区的统治地位。至于留居定笮的磨些族,唐朝置昆明县以统之。其后,磨些蛮先后被吐蕃、南诏控制。
以磨些蛮为主的西蛮以东,是东蛮诸部,其中勿邓、两林、丰琶最为强大,其余诸部,大多依附于这三个部落。
“勿邓地方千里。有邛部六姓,一姓白蛮也,五姓乌蛮也。又有初裹五姓,皆乌蛮也,居邛部、台登之间,妇人衣黑缯,其长曳地。又有东钦蛮二姓,皆白蛮也,居北谷,妇人衣白缯,长不过膝。又有粟蛮二姓,雷蛮二姓,梦蛮三姓,散处黎、巂、戎数州之鄙。”[170]邛部六姓在邛部川,即今甘洛、越西二县之间的牛日河及其上游地区。初裹五姓在今喜德县境内的孙水一带,其地有初裹驿,位于邛部川西南。东钦蛮所在的北谷,位于台登城以北80里。台登城在今冕宁县泸沽镇,其北80里,即今冕宁县北部的安宁河上游地区。粟蛮二姓,又称栗粟两姓蛮,其地在黎州东南200里,即今甘洛县境内,位于邛部六姓东北。“雷蛮、梦蛮,皆在茫(当为‘邛’之误)部、台登城东西散居”[171]。由此可知,构成勿邓部落的诸蛮,分布在大渡河以南地区,即今甘洛、越西、普雄、喜德、冕宁五县之间,东邻大凉山,西至安宁河上游。
两林部落在勿邓以南70里,“有十低三姓、阿屯三姓、亏望三姓隶焉”[172]。唐懿宗咸通六年(865),巂州刺史喻士珍贪狯,“掠两林蛮以易金。南诏复寇巂州,两林蛮开门纳之。南诏尽杀戍卒,士珍降之”[173]。巂州治所本在越巂县,文宗大和六年(832)徙治台登。懿宗咸通年间,巂州治所仍在台登。由此可知,台登的主要居民应为两林蛮。据此推测,两林所属九姓,大约分布在今冕宁、喜德与昭觉三县之间,北接勿邓诸部。
丰琶蛮在两林蛮以南200里。唐德宗贞元年间,“大鬼主骠旁、阿诺两姓及诸蛮部落,皆为丰琶部落”[174]。从两林蛮聚居的台登县南行200里为西泸县姜磨戍,其地当为丰琶蛮所居。姜磨戍本为隋代可泉县治,唐高祖移县治于姜磨戍东北3里,即今西昌县河西镇。玄宗天宝年间,改名西泸县。肃宗至德元年(756),为吐蕃所陷。德宗贞元年间收复,改置沙野城,为巂州治所,其地在原巂州城以南80里。文宗大和五年(831),南诏攻占其地,置沙野睑,为会同府的五睑之一。其后,又改置建昌城。故宋人云:“建昌城山上又有风琶蛮”[175]。风琶蛮应当就是丰琶蛮。据此,唐代的丰琶蛮当在今西昌县境内。
东蛮以北有三王蛮,“盖笮都夷白马氐之遗种。杨、刘、郝三姓世为长,袭封王,谓之三王部落”。其地“皆去黎州百余里,限以飞越岭”[176]。飞越岭又称飞越山,在黎州汉源县西北100里,“山下有唐时所筑之三碉城,后讹为三交城”[177]。至今仍称飞越岭、三交城,位于汉源县西北,此为三王蛮的北界。三王蛮的南界位于黎州西南,因而被称为黎州南路廓清道部落。德宗贞元十九年(803),“授黎州廓清道蛮酋领、袭恭化郡王刘志宁复试太常卿”[178]。恭化郡王刘志宁即三王蛮首领之一,其余二人为和义郡王郝全信、遂宁郡王杨清远。廓清道有廓清城,德宗贞元年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所建,其地在黎州汉源县以西180里,“其城西临大渡河,河西生羌、蛮界”[179],即今石棉县王大坪一带。概言之,三王蛮位于今泸定、汉源、石棉三县交壤的大渡河与流沙河之间。
东蛮以东有凌蛮、董蛮。凌蛮在黎州和嘉州之间,德宗贞元年间,“嘉州绥山县婆笼川生僚首领甫枳兄弟诱生蛮为乱,剽居人,西川节度使韦皋斩之,招其首领勇于等出降。或请增栅东凌界以守之,皋不从,曰:‘无戎而城,害所生也。’僚亦自是不扰境”[180]。婆笼川即婆笼江,今名马边河,其地为生僚所居。东凌为凌蛮的一支,其地当毗邻婆笼川。宪宗元和年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奏:“当管南界外生蛮、东凌六部落大鬼主苴春等,以所管子弟百姓等二千余户请内属黎州。”[181]由此可知,凌蛮当在嘉州与黎州之间,即今马边河以西的峨边县西溪河流域。《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称凌蛮在“黎、邛二州之东”,实误。凌蛮当在黎州以东,嘉州西南。明清时期,称为“岭夷”,亦称“岭氏”。凌蛮以南有董蛮。其地“皆在马湖江岸”[182],因而又称“马湖蛮”。德宗贞元年间,有大鬼主董嘉庆,因“累世内附,以忠谨称,封归义郡王”[183],管驯、骋、浪三州。驯州管内有天池,“亦曰文池,此马湖蛮王所居也”[184],今名“马湖”,在雷波县境内。如此,驯州当在今雷波县马湖一带。骋州约在驯州以西300里,即今金阳县境内。浪州又在骋州以西300里左右,即今金阳与宁南二县之间。驯、骋二州为董蛮之地,浪州则为狼蛮所居。德宗贞元十三年(797),狼蛮内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奏置浪州,以狼蛮首领浪沙为刺史。然而浪沙“卒不出”,于是韦皋以董嘉庆“兼押狼蛮”[185],领有浪州。故董嘉庆虽然领有驯、骋、浪三州,而浪州实为狼蛮之地。狼蛮为勿邓属部,董蛮则为“西爨昆明之别种也”[186]。
东蛮以南有苴郎蛮、蛮和乌蛮。苴郎蛮在元代德昌路德州,即今西昌、德昌之间。蛮在苴郎蛮以南,分为两部:一部在元代德昌路西北,“夷名玗甸。昔为荒僻之地,蛮世居之”[187];一部在元代德昌路西南,“夷名巴翠部,领小部三,一曰沙娲普宗,二曰乌鸡泥祖,三曰娲诺龙菖蒲,皆蛮种也”[188]。其地在今德昌与米易二县之间。蛮以东即今安宁河中下游与金沙江之间,本为乌蛮和汉人杂居之地。南诏统治时期,又迁入白蛮十二姓。
东蛮是相对西蛮的地理概念。东蛮诸部的族属,并不尽同。勿邓是东爨乌蛮七部之一,为仲蒙由之裔。两林,据《元史》卷61《地理志》记载,泸沽县“昔罗落蛮所居。至蒙氏霸诸部,以乌蛮酋守此城,后渐盛,自号落兰部,或称罗落”。元代的泸沽县就是唐代的台登县,为两林蛮之地。由此可知,在南诏攻占台登以前,其地为罗落蛮所居。如此,两林应当属于罗落蛮。据《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记载,东女国的东邻有“罗女蛮”。罗女蛮就是罗汝蛮,亦即罗落蛮,均为Lo lvo的同音异译。丰琶蛮,“本出巂州百姓”[189],应当是汉晋时期越巂叟的后裔。
勿邓的始祖仲蒙由,属昆明族,居住在罗业,即今云南东川的落雪一带。仲蒙由有六子,彝文典籍称为“六祖”。由六祖衍生成武、乍、糯、恒、布、默等六个氏族,其中次房的糯、恒二子,居住在罗白慕苦(Lo bua mu k′ue)[190],其意为“北方的罗山”。后来,糯、恒二氏又迁至窦地的甸(t′u dr dr ndi),凉山彝族称为“滋祖蒲吾”,汉文史籍称为“窦的甸”,亦称“斗敌甸”,即今云南昭通。“唐时乌蛮仲牟由之裔曰阿统者,始迁于此”[191]。阿统就是《西南彝志》卷6《扯勒世代兴起记》所记载的恒雅妥。凉山彝族的《勒俄特依》则称为阿吐:“仲牟由的后人波阿吐兄弟三人,驱苍牛黄马,并带着猎犬,经过许多地方才到了滋祖蒲吾”。波阿吐三兄弟中,长子阿吐又称古侯(gu xa),汉文称作孤纥,亦称耿恒;次子阿格又叫曲涅(tu′y ruie),三子结米绝嗣。古侯和曲涅由昭通继续北上,在永善县境内北渡金沙江,进入今雷波县。然后西循美姑河上行,到达利美莫姑(Li mi moa gu),即今美姑县的甲谷。由此分道扬镳。凉山彝族的《招魂经》和《指路经》都说:“左边是曲涅路,右边是古侯路,曲涅、古侯走两路”。古侯一支向北发展,占据邛部川,故《元史》卷61《地理志》说,邛部川“昔么些蛮居之,后仲由蒙之裔夺其地”。仲由蒙当为仲蒙由。唐代的勿邓,应当就是凉山彝经所记载的古侯后裔;曲涅支向西发展,进至安宁河流域,西接磨些之地,西北与东女国相邻。据凉山彝族系谱记载,古侯、曲涅的祖先有名“罗罗”者。大约曲涅支曾用祖名罗罗,故唐人称其为“罗女蛮”,元代称为“罗落蛮”。唐代的两林,应当就是凉山彝经所记载的曲涅支的利利家。两林,可能就是指林林,亦即利利,是Li li的不同译名。据近代调查,利利兹莫(Li li dzi mua)的系谱,从尔普普到宜可阿波,共计四十八代,是凉山地区最古老的兹莫。其中心在利美甲谷,即今美姑的甲谷,管辖范围,东到龙头山,与乌蒙部相邻;西至安宁河;北到尔知咢甫家的地方,即今汉源一带;西南到列里可,即今布拖县境内;南到阿和穆地,即今金阳县[192]。基本上相当于唐代的东蛮三部之地。据《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记载,东蛮三部中,“两林地虽狭,而诸部推为长,号都大鬼主”。如此,两林都大鬼主实际上就是东蛮三部的最高统治者,亦即凉山彝族所说的利利兹莫。
东蛮三部是在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遣使入贡”[193]。肃宗至德二年(757),吐蕃、南诏联兵,攻占巂州,于是东蛮三部脱离唐朝的羁縻,“南倚阁罗凤,西结吐蕃,狙势强弱为患”[194]。德宗贞元初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遣使招徕之,以勿邓大鬼主苴嵩兼部落团练使,封长川郡公。苴嵩死后,其子苴骠离年幼,遂以苴梦冲为大鬼主,封怀化郡王;两林大鬼主苴乌星亦因年幼,由叔父苴那时摄领其部,封苴那时为顺政郡王;以丰琶鬼主骠旁为和义郡王。东蛮归附唐朝后,虽于贞元五年(789)助唐大破吐蕃于台登,但是勿邓大鬼主仍与吐蕃暗中勾结,于是韦皋遣三部落总管苏峞率兵至琵琶川。贞元八年(792),擒斩勿邓大鬼主苴梦冲,“披其族为六部,以样弃主之。及苴骠旁长,乃命为大鬼主”[195]。从此,勿邓及其属部,又被称为六姓蛮:一曰蒙蛮,二曰夷蛮,三曰讹蛮,四曰狼蛮,五曰勿邓,六曰白蛮。唐德宗以后,吐蕃势力渐衰,六姓蛮又依违于唐朝和南诏之间,“常持两端,无寇则称效顺,有寇必为先锋”[196]。懿宗咸通八年(867),剑南西川节度使刘潼联合卑笼部,讨伐六姓蛮,焚其部落,斩首5000余级。僖宗以后,唐朝势力退缩到大渡河以北,六姓蛮遂归附南诏。南诏亡国后,六姓蛮又相对独立,奉勿邓首领为六姓蛮都大鬼主。后唐天成元年(926),封六姓蛮都首领、勿邓骠莎为定远将军。
两林蛮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多次协助唐军,击败吐蕃。懿宗咸通年间,因巂州刺史喻士珍贪狯,掠两林蛮以易金,从而导致两林蛮投降南诏。咸通六年(865),南诏发兵进攻台登,两林蛮开门纳之,尽杀戍卒。这次事件,导致东蛮诸部的分裂。“初,南诏围巂州,东蛮浪稽部竭力助之,遂屠其城。卑笼部怨南诏杀其父兄”,遂于咸通七年(866)引唐忠武军“袭浪稽,灭之”[197]。咸通八年(867),卑笼部又在剑南西川节度使刘潼的配合下,讨伐六姓蛮,焚其部落。由于卑笼部“独尽心于唐,与群蛮为仇,朝廷赐姓李,除为刺史”[198],从而在两林诸部中居于支配地位。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山后两林百蛮都鬼主、右武卫大将军李卑晚差大鬼主傅能、阿花等来朝贡,明宗御文明殿引对,百官称贺,拜李卑晚为宁远将军”[199]。卑晚当出自卑笼部,称其为李卑晚,是因为唐朝曾赐姓李。由此可知,直到五代,两林蛮的都大鬼主,仍出自卑笼部。
两林蛮中的落兰部,原分布在台登一带,南诏攻占台登后,挟持落兰部,使其与卑笼部相抗衡,由此使得落兰部逐渐强盛起来。其后,“落兰部小酋阿都之裔”迁移至元代的里州,“因名阿都部”[200]。据近代调查,阿都为曲涅的后裔。与阿都同族的落兰部,亦当属曲涅一支。由此可知,落兰、阿都原本就是属于两林蛮,亦即曲涅的分支。自南诏攻占台登后,以卑笼部为主的两林退缩到利美甲谷一带,而落兰部则在南诏的扶持下,以台登为中心,逐渐发展壮大,宋元时期,成为四川西南地区著名的强部。
图4-3 唐代巴蜀地区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
丰琶本为巂州土著部落,虽然被列为东蛮三部之一,但是从未被称为乌蛮或罗落蛮。丰琶原本和唐朝关系密切。肃宗至德元年(756),吐蕃攻占巂州,被迫臣服于吐蕃。德宗贞元初,又归附唐朝,当时的丰琶大鬼主骠旁,“年少骁勇,数出兵攻吐蕃,吐蕃间道焚其居室、部落,亡所赐印章,(韦)皋为请,复得印”[201]。文宗大和五年(831),南诏攻占巂州,丰琶部落又为南诏所控制。自此以后,基本上与唐朝断绝了联系。
【注释】
[1]《三国志》卷43《蜀书·张嶷传》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传》。
[2]《三国志》卷43《蜀志·李恢传》。
[3]《晋书》卷121《李寿载记》。
[4]《蜀鉴》卷4引李膺《益州记》。
[5]《蜀鉴》卷4引李膺《益州记》。
[6]《元和郡县图志》卷31《剑南道·邛州》。
[7]《太平寰宇记》卷75《剑南西道·邛州》。
[8]《旧唐书》卷41《地理志》。
[9]梁载言:《十道志》,《汉唐地理书钞》。
[10]《元和郡县图志》卷31《剑南道·黎州》。
[11]《李卫公文集》卷12《故循州司马杜元颖二状之第二状》。
[12]《元和郡县图志》卷31《剑南道·嘉州》。
[13]《元和郡县图志》卷31《剑南道·简州》。
[14]《元和郡县图志》卷31《剑南道·资州》。
[15]《隋书》卷63《卫玄传》。
[16]《周书》卷49《异域志·僚》。
[17]《资治通鉴》卷295,世宗显德三年十二月。
[18]《元和郡县图志》卷33《剑南道·荣州》。
[19]《周书》卷28《陆腾传》。
[20]《太平寰宇记》卷85《剑南道·荣州》。
[21]《元和郡县图志》卷33《剑南道·昌州》。
[22]《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
[23]《旧唐书》卷41《地理志》。
[24]《太平寰宇记》卷87《剑南道·遂州》。
[25]《隋书》卷65《周法尚传》。
[26]《旧唐书》卷75《韦云起传》。
[27]《舆地纪胜》卷139《利州路·巴州》。
[28]《晋书》卷84《殷仲堪传》。
[29]《太平寰宇记》卷139《山南西道·巴州》。
[30]《魏书》卷65《邢峦传》。
[31]《魏书》卷101《僚传》。
[32]《太平寰宇记》卷139《山南西道·渠州》。
[33]《舆地纪胜》卷187《巴州·难江县》。
[34]《舆地纪胜》卷187引《元和郡县图志》。
[35]《太平寰宇记》卷79《剑南西道·戎州》。
[36]《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下》。
[37]《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38]《元和郡县图志》卷33《剑南西道·泸州》。
[39]《元一统志》卷5《重庆路·建置沿革》。
[40]《元和郡县图志》卷122《江南西道·南州、溱州》。
[41]《魏书》卷101《僚传》。
[42]《蜀鉴》卷4引李膺《益州记》。
[43]《魏书》卷101《僚传》。
[44]《魏书》卷96《僭伪·司马叡传》。
[45]《周书》卷49《僚传》。
[46]《隋书》卷82《南蛮传》。
[47]《魏书》卷65《邢峦传》。
[48]《隋书》卷29《地理志》。
[49]《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51]《南齐书》卷58《蛮传》。
[52]《南齐书》卷14《州郡志上》。
[53]《宋书》卷97《荆雍州蛮传》。
[54]《南齐书》卷58《蛮传》。
[55]《周书》卷49《异域上·蛮传》。
[56]《周书》卷49《异域上·蛮传》。
[57]《周书》卷49《异域上·蛮传》。
[58]《隋书》卷65《周法尚传》。
[59]《宋书》卷74《沈攸之传》。
[60]《南齐书》卷58《蛮传》。
[61]《周书》卷49《异域上·蛮传》。
[62]《元和郡县图志》卷30《江南道·黔州》。
[63]《隋书》卷50《郭荣传》。
[64]《舆地纪胜》卷176《黔州·景物》。
[65]《元和姓纂》卷7。
[66]《周书》卷49《异域上·蛮传》。
[67]《太平御览》卷785引《唐书》。
[68]《册府元龟》卷973《外臣部·助国讨伐》。
[69]张说:《河州刺史冉府君神道碑》,《全唐文》卷228。
[70]见《宋书》卷97《夷蛮传》、《南齐书》卷58《蛮传》、《魏书》卷101《蛮传》、《周书》卷49《异域上·蛮传》。
[71]见《蛮书》卷10。
[72]《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73]《宋史》卷496《蛮夷传》。
[75]《隋书》卷83《西域·党项传》。
[76]《旧唐书》卷198《西戎·党项传》。
[77]《隋书》卷83《西域·党项传》。
[78]《旧唐书》卷198《西戎·党项传》。
[79]《旧唐书》卷198《西戎·党项传》。
[80]《旧唐书》卷198《西戎·党项传》。
[81]《隋书》卷83《西域·党项传》。
[82]《隋书》卷83《西域·党项传》。
[83]《隋书》卷40《元谐传》。
[84]《隋书》卷83《西域·党项传》。
[85]《旧唐书》卷61《窦轨传》。
[86]《旧唐书》卷198《西戎·党项传》。
[87]《资治通鉴》卷193,太宗贞观五年十二月。
[88]《旧唐书》卷57《刘师立传》。
[89]《旧唐书》卷198《西戎·党项传》。
[90]《旧唐书》卷198《西戎·党项传》。
[91]《资治通鉴》卷195,太宗贞观十二年八月。(www.xing528.com)
[92]《贤者喜宴》第七品。
[93]《旧唐书》卷198《西戎·党项传》。
[94]《旧唐书》卷198《西戎·党项传》。
[95]《旧唐书》卷198《西戎·党项传》。
[96]《新唐书》卷222上《南蛮上》。
[97]《新唐书》卷197《东女国传》。
[98]《资治通鉴》卷250,懿宗咸通三年二月。
[99]《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两爨蛮》。
[100]《隋书》卷83《西域·党项传》。
[101]《华阳国志》卷3《蜀志》。
[102]《华阳国志》卷8《大同志》。
[103]《周书》卷49《异域·白兰传》。
[104]关于rMa grom,见[法]石泰安《汉藏边境的若干古部族》、[匈牙利]乌瑞《Khom——公元七至九世纪吐蕃帝国的行政单位》。
[105]《宋书》卷96《鲜卑吐谷浑传》。
[106]《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松州》。
[107]《隋书》卷83《西域·党项传》。
[108]《隋书》卷60《崔仲方传》。
[109]《资治通鉴》卷190,高祖武德六年十二月庚申条及胡三省注。
[110]《资治通鉴》卷190,高祖武德七年正月。
[111]《新唐书》卷221上《西域·党项传》。
[112]《新唐书》卷221下《西域·多弥传》。
[113]《资治通鉴》卷107,孝武帝太元十五年四月。
[114]《周书》卷5《武帝纪上》。
[115]《隋书》卷60《崔仲方传》。
[116]《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上》。
[117]《册府元龟》卷995《外臣部·交侵》。
[118]《旧唐书》卷198《西戎·党项传》。
[119]《册府元龟》卷977《外臣部·降附》。
[120]杨谭:《兵部奏剑南节度破西山贼露布》,《全唐文》卷377。
[121]《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
[122]《册府元龟》卷965《外臣部·册封》。
[123]颜真卿:《鲜于公神道碑》,《全唐文》卷343。
[124]《旧唐书》卷140《韦皋传》。
[125]见《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编年史》745年条、747年条。
[126]《资治通鉴》卷120,文帝元嘉元年四月。
[127]《旧唐书》卷41《地理志》。
[128]《旧唐书》卷41《地理志》。
[129]《太平寰宇记》卷78《剑南道·维州》。
[130]《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
[131]《唐会要》卷98《白狗》。
[132]《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
[133]《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
[134]《贤者喜宴》第七品。
[135]《全唐文》卷377。
[136]《隋书》卷83《西域·附国传》。
[137]《太平寰宇记》卷77《剑南西道·雅州》。
[138]《隋书》卷80《崔仲方传》。
[139]《剡源文集》卷4《唐画〈西域图〉记》。
[140]《旧唐书》卷41《地理志》。
[141]《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编年史》653年条。
[142]《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143]《大唐西域记》卷4。
[144]《释迦方志》卷上。
[145]《列朝诗集·闰集一》。
[146]《广川画跋》卷2引《王会记》。
[147]《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赞普本纪》。
[148]《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小邦家臣表》。
[149]《贤者喜宴》第七品。
[150]《隋书》卷83《西域·附国传》。
[151]《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
[152]《资治通鉴》卷198,太宗贞观十九年十二月。
[153]颜真卿:《鲜于公神道碑》,《全唐文》卷343。
[154]《大清一统志》卷423《懋功屯·形势》。
[155]《新唐书》卷221上《西域·东女国传》。
[156]《太平寰宇记》卷77《剑南西道·雅州》。
[157]《新唐书》卷221上《西域·东女国传》。
[158]贡却丹巴绕杰:《安多政教史》第3部。
[159]《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
[160]《新唐书》卷221上《西域·东女国传》。
[161]《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
[162]《新唐书》卷222上《南蛮上》。
[163]《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
[164]《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165]《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
[166]《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167]《蛮书》卷6《六诏》。
[168]《新唐书》卷222中《南蛮中》。
[169]《三国志》卷43《蜀书·张嶷传》。
[170]《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171]《蛮书》卷4《名类》。
[172]《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173]《资治通鉴》卷250,懿宗咸通六年五月。
[174]《蛮书》卷6《名类》。
[17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太祖开宝三年六月。
[176]《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177]《读史方舆纪要》卷74《四川·黎州守御千户所》。
[178]《唐会要》卷90《南诏蛮》。
[179]《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黎州》。
[180]《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181]白居易:《与元衡书》,《全唐文》卷664。
[182]《太平寰宇记》卷79《剑南西道·戎州》。
[183]《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下》。
[184]《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20《辛未利店之变》。
[185]《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186]《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20《辛未利店之变》。
[187]《元史》卷61《地理志》。
[188]《元史》卷61《地理志》。
[189]《蛮书》卷4《名类》。
[190]《西南夷志》卷1《六祖的起源》。
[191]《蜀中广记》卷36《边防记·乌蒙军民府》。
[192]《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资料选编》,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1987年版。
[193]《册府元龟》卷971《外臣部·朝贡》。
[194]《新唐书》卷158《韦皋传》。
[195]《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196]《资治通鉴》卷250,懿宗咸通八年二月。
[197]《资治通鉴》卷250,懿宗咸通七年三月。
[198]《资治通鉴》卷250,懿宗咸通八年二月。
[199]《五代会要》卷30《南诏蛮》。
[200]《元史》卷61《地理志》。
[201]《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