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国之名,始见于隋代。其地在“蜀郡西北二千余里,即汉之西南夷也。有嘉良夷,即其东部,所居种姓自相率领,土俗与附国同,言语少殊,不相统一。其人并无姓氏。附国王字宜缯。其国南北八百里,东南千五百里,无城栅,近川谷,傍山险”。嘉良夷境内有水,阔六七十丈,“附国有水,阔百余丈,并南流,用皮为舟而济。附国南有薄缘夷,风俗亦同。西有女国。其东北连山,绵亘数千里,接于党项。往往有羌:大、小左封,昔卫,葛延,白狗,向人,望族,林台,春桑,利豆,迷桑,婢药,大硖,白兰,北利摸徒,那鄂,当迷,渠步,桑悟,千碉,并在深山穷谷,无大君长。其风俗略同于党项,或役属吐谷浑,或附附国”[136]。据此,即可确定附国的地理位置。
附国东部的嘉良夷,于隋炀帝大业五年(609)遣使朝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以其地置嘉良县,属雅州。武德六年(623),县废。其后,改置东、西嘉梁州,属雅州都督府,位于雅州西北。其中东嘉梁州至雅州560里,“西嘉梁州去东嘉州一十五里,至(雅)州五百六十里”[137]。其地当在清代的章谷屯,即今丹巴县境内。大金川由北向南流贯其间,东嘉梁州当在河东,西嘉梁州当在河西。大金川就是嘉良夷境内南流之水。
附国东北诸部的地理位置,基本上都可以确定。大左封在隋代汶山郡左封县,即今黑水县西耳一带。大左封东北是昔卫,大约在清代叠溪营的昔鱼寨。大左封以北是渠步,清代称为七布。小左封在大左封以南,白狗又在小左封以南,即今理县的杂谷脑河地区。大左封以东是向人,唐代置羁縻向州,其地在今茂县石大关以东。向人以南有临涂羌,唐代置羁縻涂州,其地在茂州以南105里,即今汶川县绵虒以西地区。临涂,疑即“林台”。葛延就是清代的葛喇依,其地在今金川县的安宁镇,南接嘉良夷之地。葛延以北是舂桑,亦即春桑,即今金川县的周山。舂桑以西是望族,亦称望方。春桑东北是千碉,其地在今马尔康县境内。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会州总管崔仲方西征,沿途讨平的部落中就有“千碉”[138]。唐人说:“党项之西,千碉国也”[139]。严格地讲,千碉是在隋代党项的西南。千碉以北是白兰,在今大金川上游。迷桑即麦桑,也就是清代的中阿坝,其地在白兰东北。大硖,或许就是唐代党项拓跋氏所控制的麟州,其地有硖川、硖源[140]。如此,大硖当在迷桑以东,即今红原县境内。那鄂,亦称郍鄂,大约是Brang mgo的对音,其地在今炉霍县,位于白兰的西南。当迷是Thong myis[141]的音译,地处犁牛河(hBri chu),即今金沙江上游,中心在今石渠县的邓柯。婢药是Dpal yul的对音,其地在今白玉县,位于那鄂以西,当迷以南。婢药以南是利豆,清代称为立登,今名义敦。北利摸徒应当是Be ri mod的对音,其地在今甘孜、德格二县之间,东邻白兰,南接婢药,北连当迷。桑悟,可能是清代蒙葛结以西的召悟。如此,桑悟应在当迷以北。由上所述,附国东北诸部的地理位置,大体上是在金沙江上游及其以东地区,北邻黄河上游,与唐人所说的黑党项与雪山党项之地相邻;东至岷江上游,与党项八部之地相连。
附国以南的薄缘夷,唐人称为“婆盐”[142],有鬼主十人。据《蛮书》卷6《云南城镇》记载,巂州昆明城西南有小婆城、大婆城,其西又有郎婆川。这些被称为“婆”的地名,显然和婆盐(薄缘)有关。昆明城在今四川盐源县,郎婆在今云南鹤庆,其北为罗婆九赕,即今巨甸。由此看来,婆盐(薄缘)分布在今川、滇之间的金沙江地区。据《元一统志》卷7《丽江路·建置沿革》记载:“其民本昔濮蛮,后磨些蛮叶古乍舒匿赤侵夺其地。”濮应当是唐人所说的婆盐,亦即隋代的薄缘。叶古乍即叶古年,据丽江《木氏宦谱》记载,摩娑(磨些)人居于定笮,其土长世为昆明军总管;传至叶古年,凡十七世,时当唐高祖武德年间;续传至秋阳,“高宗上元中,为三甸(三赕)总管”。由此看来,薄缘夷在唐代前期已经被居住在今盐源县的磨些人征服,所以唐人往往把该地区的部族泛称为磨些人。
附国以西的女国,是指葱岭以南的苏伐剌拏瞿咀罗国(Suvarna gotra),其地“东西长,南北狭,即东女国也。世以女为王,因以女为国”[143]。这个东女国“又即名大羊同国”[144]。据《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记载,穆宗长庆二年(822),唐朝派往吐蕃会盟的使臣刘元鼎返回长安,奏称:“河之上流,由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狭,春可涉,秋夏乃胜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直大羊同国,古所谓昆仑者也。虏曰闷摩黎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洪济梁即洪济桥,其地在廓州西南290里。位于其西南二千里的黄河上游,当在柏海一带。其南三百里的闷摩黎山,亦称“沫必力赤巴山”,明人宗泐《望河源》诗序中说:“河源出自沫必力赤巴山,番人称黄河为沫处(rMa chu),牦牛河为必力处(hBri chu)。赤巴者,分界也。其西南所处之水,则流入牦牛河,东北之水是为河源。”[145]由此看来,大羊同国(东女国)当在沫必力赤巴山西南。如此,附国的西界不超过今木鲁乌苏河。
综上所述,附国的地理位置当在今青海、西藏与四川交壤的地区,金沙江上游就是附国境内南流之水。
附国的“附”是Bod的对音。但是隋人所说的附国,不是唐代的吐蕃[146],而是吐蕃文书中记载的藏蕃(rTsang Bod)。在雅隆王朝的墀伦赞(Khri slong btsan)时期,象雄的琼波·蚌色苏孜(Khyung po Spung sad zutse)“割藏蕃小王玛尔门之首级,以藏蕃二万户来献”[147]。据《隋书·附国传》记载,附国“有二万余家,号令自王出”,这和藏蕃的情况完全一致。其后,墀伦赞把藏蕃的西部,即下部藏(gTsang smad),赐给了蚌色苏孜,其中心在今西藏的丁青;藏蕃的东部,即蕃域(Bod yul),则赐给了宜氏(rNegs),因而又被称为宜域(rNegs yul),其地西接琼波氏的封地下部藏,东南则与嘉良夷相邻,中心在今青海玉树以南的隆布,王为宜王的拉章(rNegs rJehi la brang)[148]。据《隋书·附国传》记载,附国之王为“宜缯”,其弟子为“宜林”,均属宜氏。由此可知,汉文史籍所记载的附国,实际上是指宜氏的封地蕃域(Bod yul)。(www.xing528.com)
宜氏原本就是蕃域的部族,因参与迎接聂墀赞普(Nya khri btsan po),遂为父王六族之一,故墀伦赞灭藏蕃之后,将蕃域赐给宜氏,使其成为附属于雅隆王朝的小邦国。墀伦赞晚年,即隋文帝开皇年间,雅隆王朝内部发生分裂,“父王属民怨望,母后属民叛乱”[149],墀伦赞本人也被毒弑。作为父王六族之一的宜氏,在隋炀帝大业四年(608)“遣使素福等八人入朝。明年,又遣其弟子宜林率嘉良夷六十人朝贡。欲献良马,以路险不通,请开山道以修职贡,炀帝以劳人不许”[150]。这两次朝贡,显然和当时雅隆王朝的内乱有关。墀伦赞被毒弑后,其子松赞干布继立,采取果断措施,族灭进毒者。不久,又相继平定包括宜氏在内的反叛,宜氏之国,遂被罢废。隋唐之际,在原附国的东部地区,出现了一个新兴的东女国。
按照唐人的记载,当时有两个东女国。一个是在葱岭以南的苏伐剌拏瞿咀罗国。另一个是在今川西高原上,其地“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151]。由此可知,这个东女国的中心是在茂州以西的弱水地区。在唐代,位于东女国境内的这条弱水屡见于记载。太宗贞观十九年(645),裴行方讨伐茂州叛羌黄郎弄,“西至乞习山,临弱水而归”[152]。玄宗天宝六年(747),剑南节度使郭虚已“将图弱水西之八国”,以鲜于仲通为剑南行军司马,“收其八国,长驱至故洪州”。天宝八年(749),“改洪州为保宁都护府,堑弱水为蕃汉之界”[153]。前已述及,保宁都护府在今梭磨河上游的壤口一带。作为唐蕃分界的弱水,指的就是大金川上游。据《安多政教史》记载,流经三杂谷(Tsha ba khag gsum)之水,总称为弱曲(Rva chu),下游为大金川(Chu chen)。唐人所说的弱水,应当是指弱曲,即今大金川上游。东女王所在的康延川,就是隋代的葛延,亦即清代的噶喇依。其地素为“金川巢穴,形势险要”[154],大金川由北向南流经其前,这和康延川“岩险四缭,有弱水南流”[155],完全一致。位于东女国和雅州之间的白狼夷,其地在灵关道的南段,与雅州芦山县相邻[156],即今宝兴县境内。罗女蛮即罗汝蛮,其地在白狼夷西南,即今石棉、九龙及其东南地区。东女国之境,东西九日行,大约500里。据此,其西界不超过瞻对和理塘。概言之,位于今川西高原上的这个东女国是以大金川流域为中心,东北与白狗、白兰相邻,东南与白狼、罗汝诸部毗连,西北则与多弥之地相邻。
作为东女国中心的大金川地区,就是近代嘉绒的本部。嘉绒(rGyal rong)亦即嘉莫绒(rGyal mo rong),意为“女王的谷地”。由此可知,嘉绒和唐代川西高原上的东女国有关。
综合藏文资料的有关记载,嘉绒土司的祖先是出自康(Khams)的勃兰氏(sBra),原本臣属于隆若(Klum ro)的雅孙之王难磨之子森蒂(Nap pahi bu gsen ti)。后辗转迁徙,至克罗斯纳波(Klu bsher nag po)时,由于发生饥馑,遂移居杂绒,臣服于杂绒王(Tsha rong rgyal po)。勃兰氏是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部族,所以克罗斯纳波也被称为克罗斯夹莫(Klu bsher Icags mo)。当其臣服于杂绒王之后,便被称为勃兰冈(Bra rgan),因其居住在弱曲(Rye chu)地区,又被称为弱冈(Rvo rgan),汉文史籍则称之为弱水部落。这个弱水部落始见于隋文帝时期。从《隋书》卷60《崔仲方传》可以得知,当时占据着杂绒地区的是白男(兰)王。据此,克罗斯投靠的杂绒王就是汉文史籍所记载的白男(兰)王。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会州总管崔仲方讨平白男(兰)王。这次战争的结果,使得以勃兰氏为首领的弱水部落摆脱了董氏白兰的控制,并且向南发展,最终占据今金川、小金、丹巴等地。由于勃兰氏是以女性为中心,所以唐人称其为“女国”,亦称“东女国”。
东女国的王族是属于象雄地区的部族,所以《安多政教史》称其为“象雄勃兰之王”(Zhang zhung sBra rgyal la)。这一族和早期吐蕃王室的关系极为密切,当吐蕃征服白兰、白狗等部之后,东女国的势力便急剧膨胀,从而成为“户四万余众,胜兵万余人”[157]的强部。据《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记载,东女国“女王号为‘宾就’。有女官,曰‘高霸’,平议国事。在外官僚,并男夫为之”。作为东女国女官的“高霸”,应当是Gog Pa的对音,也就是指Gog yul的部族。如前所述,这个Gog yul就是汉文史籍所记载的哥邻。在藏文典籍中,哥邻所在的杂瓦绒就被称为“女王的杂瓦绒”(rGyal mo Tsha ba ron)”[158]。由此可知,东女国的“高霸”,实际上是出自臣服于东女国的哥邻。前已述及,哥邻是指董氏部族的“哥咱”。也就是说,哥邻是由父族董氏与母族哥氏组成的部落。从哥邻之地与白兰之地相重合来看,作为哥邻父族的董氏应当就是汉文史籍所记载的白兰。而哥邻的母族,显然就是世袭东女国女官“高霸”的贵族。高霸的地位,相当于唐朝的宰相。概言之,白兰为吐蕃征服之后,实际上成了东女国的属部。由于东女国是以女性为中心,“俗重妇人而轻丈夫”[159],因而白兰的母族便世袭为东女国的宰相。在外官僚,则以男子为之。“凡号令,女官自内传,男官受而行”[160],故哥邻国在降附唐朝时,皆以父族董氏接受唐廷的官爵。由于东女国是由女性居支配地位,所以藏文史料都是从母族的承继关系进行记载。其后,唐人亦采用其称谓。据此可知,东女国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出自象雄的女王以康延川为中心,直接控制着今大金川地区。以弱水为中心的西山八国,则由臣服于东女王的哥邻所控制。
位于今川西高原的东女国,与中原王朝的接触,始于隋代。“隋大业中,蜀王秀遣使招之,拒而不受。武德中,女王汤滂氏始遣使贡方物,高祖厚资而遣之。还至陇右,会突厥入寇,被掠于虏庭。及颉利平,其使复来入朝。太宗送令返国,并降玺书慰抚之。垂拱二年,其王敛臂遣大臣汤剑左来朝,仍请官号。则天册拜敛臂为左玉钤卫员外将军,仍以瑞锦制蕃服以赐之。天授三年,其王俄琰儿来朝。万岁通天元年,遣使来朝。开元二十九年十二月,其王赵曳夫遣子献方物。天宝元年,命有司宴于曲江,令宰臣已下同宴。又封曳夫为归昌王,授左金吾卫大将军,赐其子帛八十匹,放还。后复以男子为王”[161]。东女国以男子为王,可能是在唐德宗时期。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南诏王异牟寻遣使致书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其中就提到“西山女王,见夺其位”[162]。同年,东女国王汤立悉与西山八国投附唐廷[163],这显然和女王失位有关。根据《安多政教史》的记载,嘉莫杂瓦绒有三个不同的部族,一是rGyal nag族,二是属于象甲(Zhang rgyal)系统的象雄勃兰之王,三是称为杂绒王的哥彭(Kho hphun)。最初的强部是象波(Zhang po),其后为拉色哥(Iha rigs sgo)。rGyal nag应当是汉文史籍所记载的“嘉良”,这是分布在大金川地区的土著部族;杂绒王就是隋代所称的白男(兰)王,亦即唐人所说的哥邻王;勃兰王则是汉文史籍所记载的东女王,这是来自象雄地区的部族。最初的强部象波,应当是指出自象雄的勃兰氏,也就是唐人所说的东女王一族。后期的强部拉色哥则是属于朗氏的一支。据《朗氏族谱》记载,囊年柯勒勃(sNang gnyan khong sleb)的次子是哥拉哥谷(sGo la sgo sho)。sGo la就是“哥王”。由此看来,大约在8世纪末,朗氏已经控制了哥邻,并且取代象雄的勃兰氏,成为近代嘉莫杂瓦绒的支配部族。这样,曾经在历史上一度活跃过的东女国便消失了,但是其以女性为中心的遗俗,至今还可以在嘉绒藏族中见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