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前期,在缘边的黎、雅、邛、翼、茂五州,设有镇防团结兵[258]。其中位于西山地区的翼、茂二州,镇防团结兵是由当地的部落兵组成,通常称为羌兵。安史之乱爆发后,西山地区的羌兵大量增加。据杜甫《东西两川说》记载,“堪战子弟,向二万人”[259]。自宪宗以后,西山地区的唐蕃之战,逐渐趋于平息,加之西山地区的驻军曾先后两次发动大规模叛乱,一次是代宗永泰元年(765)西山都知兵马使崔旰率兵攻杀剑南西川节度使郭英乂,一次是德宗建中四年(783)剑南西山兵马使张朏率部驱逐剑南西川节度使张延赏,因而唐廷大幅度削减驻防西山地区的蜀军,由此使得该地区的驻军主要由当地的部落兵组成。武宗以后,吐蕃政权崩溃,西山地区驻军的主要任务转为维持社会治安,因此改由州刺史押领,称为州兵。僖宗光启二年(888),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就是“发维、茂羌军击(高)仁厚,杀之”[260]。西山地区的羌军,无论是称镇防团结兵,或者是改称州兵,实质上都是属于部落兵。由于当地部落是计户出兵,平时从事农耕或畜牧,战时为兵出征,因而具有民兵的性质。
邛州的镇防团结兵,在代宗宝应元年(762)设置镇南军时,被改编为镇兵。黎、雅二州的镇防团结兵,在文宗大和三年(829)的南诏入侵中,伤亡惨重。据李德裕说,南诏俘虏的8900余人,“皆是黎、雅百姓,半杂葛僚”[261]。太和四年(830),李德裕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遂对黎、雅二州的镇防团结兵进行大规模调整。他认为,要抵御南诏入侵,“惟重兵镇守,可保无虞。但黎、雅以来得万人,成都得二万人,精加训练,则蛮不敢动矣”[262]。其中黎、雅二州的1万人,是“料择伏瘴旧僚与州兵之任战者”[263]。州兵就是由州刺史押领的镇防团结兵,伏瘴旧僚当出自黎、雅二州所领的羁縻部落。这支新组建的部队被称为雄边子弟兵,“使习战,贷勿事,缓则农,急则战,谓之雄边子弟”[264],实际上就是民兵。懿宗咸通十年(871),南诏再次大规模入侵成都,黎、雅二州皆遭蹂躏,雄边子弟兵亦遭到重创。咸通十一年(870),南诏撤离该地区。咸通十二年(871),路岩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再次重建黎、雅二州的民兵,“米点坛丁子弟,教之斫刺刀,补义军将,主管教练士兵”[265]。坛丁是“蜀中边郡民兵也”[266],义军则是由豪强控制的乡兵,义军将则是节度使授予乡兵头目的军职。由此可知,路岩的做法,实际上是把坛丁兵纳入镇兵的体制中。僖宗乾符二年(875),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又在雅州置金汤军、静寇军,雅州的民兵基本上被纳入方镇兵的系统。
唐代前期的镇防团结兵,肃、代时期的子弟兵,文宗以后的雄边子弟、坛丁,都是唐朝设置在缘边地区的民兵,用以抵抗吐蕃、南诏的入侵。僖宗以后,剑南三川大乱,各节度使为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遂在内地诸州广置民兵。僖宗中和四年(884),剑南东川节度使杨师立兴兵讨伐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集本道将士、八州坛丁,共十五万人,长驱问罪”[267]。据《九国志》记载,石处温曾补万州管内诸坛点指挥使,故胡三省说:“见得蜀中诸郡皆有坛丁”[268]。入宋以后,四川地区仍然有雄边子弟和坛丁。
除了官方组建的民兵之外,在唐末的动乱中,巴蜀各地的土豪纷纷组织乡兵,“凭高立寨,刑讼生杀,得以自专”[269]。这些以镇、寨为据点的乡兵,通常称为义军。阡能叛乱之时,响应阡能的数十寨,就是土豪掌握的乡兵。高仁厚在平定阡能之乱的过程中,“每下县镇,辄补镇遏使,使安集户口”[270],实际上就是把降附的乡兵纳入镇兵系统。关于唐末巴蜀地区义军的组织结构,以韦君靖的部队最为典型。
僖宗乾符年间,天下骚乱,兵戈四起,民不聊生,于是韦君靖在渝州“合集义军,招安户口,抑强抚弱,务织劝农,足食足兵,以杀去杀”[271]。僖宗中和二年(882),涪州刺史韩秀昇反叛,攻围渝州城。韦君靖统帅义军,前去征讨,大败韩秀昇,渝州刺史田某备录奏闻,以功授普州刺史。中和四年(884),剑南东川节度使杨师立率兵攻打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韦君靖乘东、西两川混战的机会,攻占合州。光启二年(886),东、西两川战事再起。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发维、茂羌军,攻杀剑南东川节度使高仁厚。光启三年(887)正月,唐廷任命顾彦朗为剑南东川节度使,“至剑门,陈敬瑄使吏夺其节,彦朗不得入,保利州”[272]。于是顾彦朗频召韦君靖起兵。此时,剑南西川大将山行章正攻围昌州,威胁到合州的安全,韦君靖遂率精锐2万余人,救援昌州,大破山行章,拔二十七寨,杀万余人。顾彦朗奏闻,诏以韦君靖为使持节,都督昌州诸军事,守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使。昭宗景福元年(892),韦君靖在昌州大足县西北的龙岗山建永昌寨。乾宁二年(895),前静南县令胡密撰文记其事,镌之贞石。其碑今存,上半部分是正文,下半部分是韦君靖麾下的将校题名,共101行,分为四类:应管诸镇寨节级、当州军府官节级、军曹孔目院、县官。从这份将校题名,可以大致了解韦君靖的军政组织结构。
应管诸镇寨节级。这是分布在昌、普、渝、合四州的各镇寨义军将题名。其中最大的镇寨是进云寨,主将为四州指挥都虞侯、进云寨都团练义勇镇遏使韦君迁,副贰为进云镇副兵马使韦君意,部属有进云镇判官毋从政和赵乾涚、进云寨镇义军都虞侯罗从顺和韦义迁。其次是安溪镇,主将为四州都指挥兵马副使、安溪镇遏使贾文洁,部属为安溪镇副将王公进、安溪义军将袁公会。其余各镇寨将领,大的为义军镇遏使,其次为义军镇遏将、义军将。(www.xing528.com)
当州军府官节级。这是昌州军府的将校题名。昌州的治所本来在静南县[273],静南军亦在静南县,州治和军府同在一处。大约在僖宗光启元年(885),州治移至獭波溪以南,而以昌元县为倚郭,于是州治和静南军遂各在一地。昭宗景福元年(892),韦君靖在大足县西北的龙岗山筑永昌寨。同年,昌州治所又“移就大足县”[274]。因此,碑文中的“当州军府”,是指设在大足县的昌州军府,而不是静南军府。正因为如此,在“当州军府官节级”中,没有静南军的将校。相反,在“应管诸镇寨节级”中,却有节度押衙、充静南军先锋都知兵马使、兼三州捕盗使韦君政。昌州军府统领的军队是韦君靖的主力,从题名中可以看出,这支部队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义军将、义勇军将、龙水镇将等率领的土豪武装,由义军使韦君□、王彦芝统领。二是韦君靖的牙兵,包括左右两厢、左右后院、左右内院、左右元随,以及主兵十将、牢城使、壕寨使等率领的部队。
军曹孔目院。这是昌州军府的文职人员。孔目院的长官是厅头开拆书状孔目官,副贰为书状孔目官、开拆孔目官,僚属有军事押衙专知迥易务、驱使官。
县官。有前守静南县令胡密,前守录事参军裴镇、文廓,试左武卫兵曹参军赵处谦,基本上就是唐代后期一个县的主要官员。由此看来,这部分县级官员,很可能是景福元年(892)昌州治所移至大足县后,从静南县调到大足县的官员。由于他们还没有被正式任命为大足县的官员,因而题名中仍用静南县的官衔,只是加上一个“前”字,以示差别。原大足县则为“当州军府官节级”中的龙水镇将王伯章所控制。据《元丰九域志》卷7《梓州路·昌州》记载,龙水镇在大足县。从韦君靖碑的题名中可以看出,只有龙水镇属“当州军府官节级”,其余诸镇,无一例外地在“应管诸镇寨节级”。由此可知,原大足县实际上已经镇寨化,因此韦君靖要从静南县调来官员,重新组建大足县。唐末,由于巴蜀地区的土豪武装大量出现,县的镇寨化十分明显。《元丰九域志》所记载的宋代四川各县的镇,相当一部分就是在唐末形成的。
韦君靖以纠集义军起家,逐渐发展,最后被朝廷任命为使持节,都督昌州诸军事,守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使,实际上就是节度使,从而成为割据昌、普、渝、合四州的方镇。在唐代后期,特别是僖宗以后,剑南三川有不少这样的小方镇,《新唐书·方镇表》中就有许多记载。这些方镇的军事制度,应当同韦君靖的军事系统,大同小异。因此,韦君靖碑中的将校题名,不仅反映出当时义军的组织结构及义军的方镇化倾向,同时也较为具体地反映出当时方镇的军事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