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边防军与方镇兵演变

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边防军与方镇兵演变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唐玄宗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在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情况下,由剑南节度使统一指挥巴蜀地区边防军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剑南道被分为东、西两道,各置节度使,山南西道亦置节度使,于是剑南三川分别设置节度使以掌兵权,边防军遂演变成节度使之兵,即方镇兵。

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边防军与方镇兵演变

西魏、北周时期,巴蜀地区除了府兵、乡兵之外,还有州兵。北周明帝时,利州总管赵刚请发兵讨伐信州,“诏刚率利、沙等十四州兵,兼督仪同十人,马步一万,往经略焉”[233]。北周武帝保定二年(562),“资州磐石民反,杀郡守,据险自守,州军不能制”[234]。这些州兵最初是由都督诸州军事的州刺史统领,周明帝武成元年(559),“改都督诸州军事为总管”[235],于是州兵便由总管统领。在巴蜀地区,先后设有梁州总管、益州总管、隆州总管、潼州总管、利州总管、扶州总管、信州总管和宕州总管。其中梁州总管,通常督梁、兴等19州军事;益州总管,通常督益、潼等18州军事。此外,在一般情况下,总管还兼任州刺史,只有益州较为特殊。北周明帝武成初年,曾任命宇文宪为“益州总管、益宁巴泸等二十四州诸军事、益州刺史”[236],也是由一人同时兼任益州总管和益州刺史。但是在宇文宪之后,益州总管通常不再兼任益州刺史。北周武帝天和五年(570),以谯王宇文俭为益州总管,又以汉王宇文赞为益州刺史。建德六年(577),以王谦为益州总管,另以达奚惎为益州刺史。

隋代沿袭北周制度,置总管府以统领地方军。总管府分为上、中、下三等,总管兼刺史,加使持节。据《隋书》卷29《地理志》记载,隋文帝时期,在巴蜀地区先后设有益州、利州、宕州、信州、会州、叠州、遂州、泸州等8总管府。隋炀帝大业元年(605),“罢诸总管”[237],巴蜀地区的总管府也随之全部被裁撤。

唐高祖李渊起兵之后,复置总管府。武德元年(618),诸州总管皆加号使持节。武德七年(624),改总管府为都督府,改总管为都督。太宗时期,逐渐裁撤设在内地的都督府,只在沿边地区和襟带之地设置都督府。其后,在沿边地区设立都督府以统领边防军,成为唐王朝的基本防务政策,其中巴蜀地区都督府的设置情况见表3-15。

表3-15 唐代巴蜀地区的都督府

①据《旧唐书》卷39《地理志》记载:“至德元年,于云安置七州防御使。乾元元年,复为夔州。二年,刺史唐论请升为都督府,寻罢之。”

续表

唐代前期,都督府统率的边防军,按照军、守捉、城、镇的序列进行编组。“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238]其中剑南道的军、守捉、城、镇的设置,前后变化甚大。据《新唐书》卷50《兵志》记载,自高祖武德年间至玄宗天宝以前,剑南道有“威戎、安夷、昆明宁远、洪源、通化、松当、平戎、天保、威远军十,羊灌田等守捉十五,新安等城三十二,犍为等镇三十八”。其中:威戎军在茂州;安夷军在资州;昆明军在巂州昆明县(治今四川省盐源县境),玄宗开元十七年(729)置;宁远军在巂州昆明县以西,玄宗开元年间置;洪源军,玄宗开元三年(715)置,初属雅州,后属黎州;通化军在维州;松当军在松州,初名通轨军,武周改置松当军;平戎军在恭州以南,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置;天保军在平戎军以东,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置;威远军在荣州威远县。除了上述十军,扶州还曾设置同昌军,武周圣历元年(698)废;彭州九陇县(治今四川省彭州)有镇静军,玄宗开元年间置;汉州有威胜军,遂州有静戎军,兴废不详。至于守捉、城、镇之数,据《新唐书》卷42《地理志》的记载统计,剑南道总计有24守捉、36城、47镇,多于《新唐书·兵志》之数。(www.xing528.com)

唐代边防军的领兵将领,早期的军、守捉和城、镇是不一样的。军、守捉分别由差遣的军使、守捉使统领;城、镇原本是沿袭隋代制度而置[239],故领兵将领依旧为戍主、镇将。其后,军、守捉、城、镇皆置使。其中军设军使1人,5000人以上置副使1人,万人以上置营田副使1人;镇亦设镇使1人,副使1人。“凡诸军镇使、副使以上,皆四年一替。”[240]由于诸使皆为差遣而非官职,故无品秩。军使、守捉使的本官多为都督或州刺史,镇使、城使的本官则为镇将、戍主。

唐玄宗时期,为了加强边境地区的防务,又在剑南道设置节度使,统一指挥该地区的边防军。玄宗开元二年(714),以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领剑南道支度营田、松当姚巂州防御处置兵马经略使。开元七年(719),升剑南支度营田处置兵马经略使为节度使,兼昆明军使,于是剑南道的边防军,统一由剑南节度使掌管。然而剑南节度使仍为差遣性质的职务,其本官则是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开元末年,剑南节度使统领昆明军使、松州当州防御使、邛崃守捉使、姚巂州经略使。玄宗天宝年间,剑南节度使“统团结营及松、维、蓬(当为‘柘’之误)、恭、雅、黎、姚、悉等八州兵马,天宝、平戎、昆明、宁远、澄川、南江等六军镇”[241]。这些军队集中分布在三个地区:团结营在成都,管兵14000人、马1800匹,大约为边军总数的一半,是剑南地区边防军的主力,这支部队是由从蜀人中招募而来的健儿组成,玄宗幸蜀时,先后发动兵变的贾秀、郭千仞等人,都是团结营的健儿;松、维、柘、恭、悉等州兵马及天宝、平戎二军,分布在西山地区,管兵7500人左右,由都知兵马使统领,其本官为茂州刺史,副贰为都知西山子弟兵马副使,本官为翼州刺史,西山地区的边防军由汉兵和羌兵组成,最初的汉兵也是从蜀人中招募而来,以后皆以“关辅山东劲卒”[242]戍守西山,羌兵出自西山诸部落,通常称为子弟兵,由世袭的州刺史押领,玄宗天宝年间,西山八国内附,又置八国招讨使,统领八国子弟兵;雅、黎、姚等州兵马及昆明、宁远、澄州、南江诸军,分布在今四川西南及云南境内,管兵9300人、马200匹,其中:姚州兵马及诸军,由戍守的蜀兵及当地的部落兵组成;雅、黎二州兵马又称镇防团结兵,由当地部落兵组成,州刺史押领,总属邛崃守捉使。

自唐玄宗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在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情况下,由剑南节度使统一指挥巴蜀地区边防军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剑南道被分为东、西两道,各置节度使,山南西道亦置节度使,于是剑南三川分别设置节度使以掌兵权,边防军遂演变成节度使之兵,即方镇兵。

图3-4 李德裕

剑南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府尹。自德宗以后,其使号有三:剑南西川节度使、云南安抚使、统押西山八国及近界羌蛮等使。剑南西川节度使一职由亲王遥领,以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唐制:“持节为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者,正节度也。诸王拜节度大使者,皆留京师。”[243]剑南西川节度使基本上接管了原剑南道的边防军,而其建置则屡有变化。驻在成都的团结营,因多次发生兵变,肃宗乾元二年(759)改置天威军,宪宗元和三年(808)更名为天征军。西山地区的驻军,原来是由都知西山兵马使统领,代宗大历元年(766)改“置剑南西山防御使,治茂州,未几废”[244],依旧置都知西山兵马使。邛、雅、黎三州的镇防团结兵,原来由邛崃守捉使统领,代宗宝应元年(762),于邛州置镇南军。大历元年(766),“置邛南防御使,治邛州,寻升为节度使,未几废”[245],依旧置镇南军。雅、黎二州则以州刺史充本州经略使,统领州兵及子弟兵。德宗贞元年间收复巂州,亦置巂州经略使。此外,嘉州刺史亦充本州经略使。自宪宗平定剑南西川节度使刘辟之乱以后,采取削弱蜀军的政策,“边兵又不宜多,须力可临制。崔旰之杀郭英乂,张朏之逐张延赏,皆镇兵也”[246]。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虽然有效地遏制了蜀军的反叛,但也导致蜀军战斗力的急剧下降。自文宗以后,面对南诏多次大规模入侵剑南西川,蜀兵皆望风披靡,无力抵抗,由此导致对剑南西川军队的改革,重点是组建能够有效抵御南诏入侵的精锐部队。文宗大和四年(830),李德裕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此时,剑南西川刚遭受南诏的大规模入侵,为增强蜀兵的战斗力,李德裕首先“料择伏瘴旧僚与州兵之任战者,废遣狞耄什三四”。接着,“又请甲人于安定,弓人河中,弩人浙西。由是蜀之器械皆犀锐”。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一支精锐部队,“其精兵曰南燕保义、保惠,两河慕义,左右连弩;骑士曰飞星、鸷击、奇锋、流电、霆声、突骑。总十一军”[247]。这十一军是在原天征军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的部队。前已述及,玄宗天宝年间,驻在成都的团结营有14000人。肃宗改团结营为天威军,宪宗又更名为天征军。由于“蜀兵羸疾老弱者,从来终身不简”,团结营改为军以后,兵额没有变化,李德裕简汰其中的老弱4400余人,“复简募少壮者千余人以慰其心。所募北兵已得千五百人,与土兵参居,转相训习,日益精练”[248]。这样,以北兵和蜀兵混合编成的精锐部队共有12000人左右,编成十一军,平均每军1000余人。其中南燕保义、保惠二军,是由陈许之兵和蜀兵混合编成的步兵,土客各半;两河募义,是由五百名郑滑之兵和蜀兵混编的步兵;左右连弩,是由河中弓人和浙西弩人分别训练出来的两支弓弩军;飞星等六支骑兵军,是在原有的骑兵部队基础上组建而成,完全是蜀兵。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固言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再次加强骑兵部队。“始置骡军千匹,又募锐士三千,武备雄完。”[249]宣宗大中六年(852),白敏中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以后,又增强骑兵部队[250]。据卢求《成都记·序》记载,在白敏中任职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时候,有“兵士五万”[251],其中以骑兵部队为主的精锐之师,大约占总兵力的三分之二。然而,尽管蜀军的数额在不断增加,装备也有所改善,但是军队的待遇却很差,“西川将士多虚职名,亦无廪给”[252],因此兵无斗志,战斗力不断下降。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南诏入侵成都,“至是,揭榜募骁勇之士,补以实职,厚给粮赐,应募者云集”,其中大多数为军中子弟。经简汰,“得选兵三千人,号曰突将”[253],编为左、右二厢。每厢设有虞侯,诘火督盗贼;有兵马虞侯,主调发。于是剑南西川又有了一支精锐部队。然而在僖宗乾符二年(875),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却收缴突将职牒,停其廪给,由此导致突将作乱。高骈依靠从交州(治今越南河内)带来的天平等军,大杀突将,死者数千人,于是蜀军的这支精锐部队,基本上被消灭。乾符五年(878),崔安潜替代高骈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以蜀兵怯弱,奏遣大将赍牒诣陈、许募壮士,与蜀人相杂,训练用之,得三千人,分为三军,亦戴黄帽,号黄头军。又奏乞洪州弩手,教蜀人用弩走丸而射之,选得千人,号神机弩营,蜀兵由是浸强”[254]。黄头军分为左、右二军,由左、右黄头军使各领一军,神机弩营则由神机营使统领。僖宗中和元年(881),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奏遣左黄头军使李铤将兵击黄巢[255]。接着,又遣神机营使高仁厚将兵2000增援李铤。留在成都的右黄头军使郭琪,因不满权阉田令孜薄待蜀军,为田令孜所毒,遂率部作乱。陈敬瑄派遣都押牙安金山将兵攻之,郭琪部队溃散。其后,李铤所统领的部队被编入神策军,而神机营使高仁厚则为陈敬瑄所杀,蜀军中的精锐部队黄头军和神机营也就不复存在。在唐末的混战中,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的军队,主要是由蜀人组成的州兵和边军。

剑南东川节度使兼梓州刺史、静戎军使,仍然由亲王遥领节度使,以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剑南东川节度使所统领的军队,除了设在遂州的静戎军之外,其余皆为州兵。其军事建置,大体上和僖宗时期的昌州刺史兼静南军使韦君靖的军事建置(详下)相同。

山南西道于肃宗至德元年(756)始置防御守捉使。乾元二年(759),又设置兴州、凤州都团练守捉使,治凤州,于是山南西道便有二守捉使。代宗广德元年(763),升山南西道防御守捉使为节度使,随即又降为观察使。德宗建中元年(780),升山南西道观察使为节度使。兴元元年(784),以梁州为兴元府,山南西道节度使便兼任兴元府尹,领兴、凤二州都团练守捉使。此后,直至僖宗光启元年(885),均无变化。山南西道所领十三州,地瘠民贫,军府穷困。僖宗时,“中官用事,急于贿赂。属徐方用兵,两中尉讽诸藩贡献助军”,山南西道节度使牛蔚,“尽索军府之有三万端匹,随表进纳”[256]。中官怒其进纳甚少,立即以吴行鲁取代牛蔚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由于军府财力有限,山南西道的方镇兵不多,有事则临时招募新军,事毕即遣散。文宗大和四年(830)的兴元兵变,起因就是遣散新募诸军。僖宗光启元年(885),在山南西道的洋州置武定军节度使。光启二年(886),又在凤州置感义军节度使,昭宗景福四年(897)改名昭武军节度使。光化三年(903)置利州节度使,天佑三年(906)改称利阆节度使,同年还设置兴文节度使[257]。山南西道节度使所统领的十三州,就这样逐渐被肢解,从而形成多个节度使并存的局面。各个节度使所拥有的军队,基本上是由州兵和民兵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