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蜀王杨秀在隋文帝时期镇蜀20余年

蜀王杨秀在隋文帝时期镇蜀20余年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皇十二年,隋文帝一度将蜀王杨秀调回京师,但是时间很短,寻复出镇于蜀。隋文帝时期,蜀王杨秀前后镇蜀长达20余年。杨秀镇蜀之初,隋文帝以其年少,管束甚严,“纲纪所选,咸属正人”[6]。因此,在杨秀镇守巴蜀地区的后期,只是在名义上总管西南地区诸军事,实际上已经被架空。杨秀犹豫未发,朝廷恐其生变,以独孤楷为益州刺史,赶赴成都,勒兵为备。

蜀王杨秀在隋文帝时期镇蜀20余年

581年,杨坚强迫北周恭帝禅位,从而建立起隋朝。为了统一全国,隋文帝杨坚借鉴西晋平定东吴的历史经验,利用巴蜀地区占据长江上游的有利位置,将该地区作为征讨长江中下游地区陈朝的重要作战基地。开皇五年(585),上柱国杨素因数次献平陈之计,被隋文帝任命为信州总管。“素居永安,造大舰,名曰五牙,上起楼五层,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旗帜加于上。次曰黄龙,置兵百人。自余平乘、舴艋等各有差”[1],由此逐步建立起伐陈的水军。开皇八年(588)十月,隋文帝决定大举伐陈,“命晋王广、秦王俊、清河公杨素并为行军元帅,以伐陈。于是晋王广出六合,秦王俊出襄阳,清河公杨素出信州,荆州刺史刘仁恩出江陵宜阳公王世积出蕲春,新义公韩擒虎出庐江,襄邑公贺若弼出吴州,落丛公燕荣出东海,合总管九十,兵五十一万八千,皆受晋王节度。东接沧海,西拒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2]。其中由信州沿长江东下的杨素,“引舟师趣三峡。军至流头滩,陈将戚欣,以青龙百余艘、屯兵数千人守狼尾滩,以遏军路。其地险峭,诸将患之。素曰:‘胜负大计,在此一举。若昼日下船,彼则见我,滩流迅急,制不由人,则吾失其便。’乃以夜掩之。素亲率黄龙数千艘,衔枚而下,遣开府王长袭引步卒从南岸击欣别栅,令大将军刘仁恩率甲骑趣白沙北岸,迟明而至,击之,欣败走。悉虏其众,劳而遣之,秋毫不犯,陈人大悦。素率水军东下,舟舻被江,旌甲曜日。素坐平乘大船,容貌雄伟,陈人望而惧曰:‘清河公即江神也。’陈南康内史吕仲肃屯岐亭,正据江峡,于北岸凿岩,缀铁锁三条,横截上流,以遏战船。素与仁恩登陆俱发,先攻其栅。仲肃军夜溃,素除去其锁。仲肃复据荆门之延洲。素遣巴蜑卒千人,乘五牙四艘,以柏樯碎贼十余舰,遂大破之,俘甲士二千余人。仲肃仅以身免。陈主遣其信州刺史顾觉,镇安蜀城,荆州刺史陈纪镇公安,皆惧而退走。巴陵以东,无敢守者。湘州刺史、岳阳王陈叔慎遣使请降。”[3]接着,杨素继续率兵顺流而下,与秦王杨俊会师于汉口(今湖北省武汉)。与此同时,晋王杨广统领的主力部队,则在陈朝都城建康附近成功渡过长江,进逼建康。开皇九年(589)正月,隋军攻入建康,陈后主被俘,陈朝覆灭。在平定陈朝的战争中,巴蜀军队不仅平定荆湘地区,而且牵制了较多的陈军,使得隋军主力能够较为顺利地攻克陈朝都城建康,完成全国统一的大业。

图2-1 隋文帝像

隋文帝不仅充分利用巴蜀地区的有利地理位置,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同时也非常注意加强对巴蜀地区的控制。早在北周益州总管王谦之乱尚未完全平定的时候,他就以“巴蜀险阻,人好为乱”[4]为理由,下令毁剑阁道,另开平路,以便去蜀之险。梁睿平定王谦之乱以后,他又因梁睿威震西川,声望逾重,担心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是在利州、潼州、汶州(治今四川省茂县)、信州等地设置总管府,以掣其肘。开皇元年(581),隋文帝终于将梁睿调离益州,征还京师,闲居家中。接着,他又派遣于宣敏以抚慰巴蜀为名,前去了解该地区的政治形势。同年九月,于宣敏返回京师,奏称:“蜀土沃饶,人物殷阜,西通邛僰,南属荆巫。周德之衰,兹土遂成戎首。炎政失御,此物便为祸先。”基于这种认识,他建议,要防止巴蜀地区发生政治动乱,应当树建藩屏,封植子孙。“若使利建合宜,封树得所,巨猾息其非望,奸臣杜其邪谋。盛业洪基,同天地之长久;英声茂实,齐日月之照临。”[5]于宣敏对巴蜀地区政治形势的分析,符合隋文帝“巴蜀阻险,人好为乱”的看法,因此他采纳了于宣敏的建议,以第四子杨秀出任益州刺史、总管,改封蜀王,掌管西南24州诸军事

蜀王杨秀在开皇元年(581)出任益州刺史后,于开皇二年(582)又担任新设置的西南道行台尚书尚书令。开皇十二年(592),隋文帝一度将蜀王杨秀调回京师,但是时间很短,寻复出镇于蜀。此后,直到隋文帝仁寿二年(602),杨秀始终镇守在成都。隋文帝时期,蜀王杨秀前后镇蜀长达20余年。(www.xing528.com)

杨秀容貌瓌伟,美须髯,是一个英俊的男子,但是性好奢侈,才识亦在中人以下,只因是亲王,故得以专制方面。杨秀镇蜀之初,隋文帝以其年少,管束甚严,“纲纪所选,咸属正人[6]。杨异为人刚直,“拜益州总管长史,赐钱二十万、缣三百匹、马五十匹而遣之”[7]。设置西南道行台尚书省的时候,更是“盛选贞良有重望者为之僚佐”[8]。兵部尚书元岩以骨鲠知名,才能亦不亚于宰相高颎,由此拜为益州总管府长史。杨异则被任命为西南道行台兵部尚书。元岩临行之时,隋文帝还对他说:“公宰相大器,今屈辅我儿,如曹参相齐之意也。”[9]杨坚择人以辅其子,可谓用尽心机。元岩到官之后,亦不辜负隋文帝的重托,法令明肃,管束甚严。“蜀王性好奢侈,尝欲取僚口以为阉人,又欲生剖死囚,取胆为药。岩皆不奉教,排阁切谏,王辄谢而止。惮岩为人,每循法度。蜀中狱讼,岩所裁断,莫不悦服。”[10]在元岩的严格管束下,蜀王杨秀每事必咨而后行,不敢违犯法纪。开皇十三年(593),元岩卒于成都,“益州父老莫不殒涕,于今思之”[11]。而杨异担任西南道行台兵部尚书的时间也不长,“数载,复为宗正少卿。未几,擢拜刑部尚书。岁余,出除吴州总管”[12]。几年之后亦去世。

元岩死后,继任的蜀王僚佐皆不称职,杨秀有如解开了捆绑的绳索,“竟行其志,渐至非法。造浑天仪、司南车、记里鼓,凡所被服,拟于天子。又共妃出猎,以弹弹人,多捕山僚,以充宦者,僚佐无能谏止”[13]。杨秀的胡作非为,使得隋文帝大起猜疑之心,经常对独孤皇后说:“秀必以恶终,我在当无虑,至兄弟必反。”[14]为了防患于未然,隋文帝逐渐削弱蜀王杨秀的兵权。同时,凡在西南地区的军事行动,均由朝廷直接派遣将领指挥,不让杨秀染指。因此,在杨秀镇守巴蜀地区的后期,只是在名义上总管西南地区诸军事,实际上已经被架空。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太子杨勇被废,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杨秀对此颇为不平,杨广担心杨秀“终为后患,阴令杨素求其罪而谮之”[15]。杨秀因此获罪。仁寿二年(602),隋文帝下诏,将杨秀征还京师。杨秀犹豫未发,朝廷恐其生变,以独孤楷为益州刺史,赶赴成都,勒兵为备。杨秀果然有异志,行至兴乐,“去益州四十余里,将反袭楷,密令左右觇其所为,知楷不可犯而止”[16]。一场动乱,就此消弭于无形之中。杨秀返回京师后,被废为庶人,幽禁于内侍省。接着,隋文帝又派司农卿赵仲卿前往益州进行清洗,“穷按秀事。秀之宾客经过之处,仲卿必深文致法,州县长吏坐者太半”[17]。因牵连到杨秀一案而受到贬斥的地方官员,多达百余人。隋文帝对赵仲卿的这种做法非常满意,“赏奴婢五十口,黄金二百两,米粟五千石,奇宝杂物称是”[18],以资奖励。

在隋朝对巴蜀地区的36年统治期间,最重要的政治举措就是派遣蜀王杨秀镇守成都。然而派遣亲王镇守巴蜀地区的做法,并非始于隋代,早在南北朝时期的南齐高帝建元二年(480),裴叔业就上疏说:“成都沃野,四塞为固,古称一人守隘,万夫趑趄。雍、齐乱于汉世,谯、李寇于晋代,成败之迹,事载前史。顷世以来,绥驭乖术,地惟形势,居之者异姓,国实武用,镇之者无兵,致寇掠充斥,赕税不断。宜遣帝子之尊,临抚巴蜀,总益、梁、南秦为三州刺史。率文武万人,先启岷汉,分遣郡戍,皆配精力,搜荡山源,纠虔奸蠹。威令既行,民夷必服。”[19]裴叔业的奏议为南齐武帝所采纳,永明二年(484),以始兴王萧鉴为益州刺史。自此以后,南齐和萧梁均曾多次派遣亲王镇守梁、益二州,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梁武帝时期出任益州刺史长达17年的武陵王萧纪。北周占有巴蜀地区之后,仍然沿袭南朝的做法,任命谯王宇文俭为益州总管,汉王宇文赞为益州刺史,并以柳带韦为益州总管府长史,“领益州别驾,辅弼二王,总知军民事”[20]。由此可知,隋文帝采纳于宣敏的建议而以蜀王杨秀镇守成都,不过是沿袭南北朝时期的做法而已。然而亲王长期镇蜀,虽然有助于皇权控制地势险要的巴蜀地区,减少异姓割据的可能性,但是据有形胜之地的亲王同样会产生政治野心,觊觎帝位,并由此引发动乱。南北朝时期镇守成都的武陵王萧纪就是利用侯景之乱,为争夺皇位而起兵征讨湘东王萧绎,而萧绎则勾引西魏入侵巴蜀地区,以此牵制武陵王萧纪,由此造成巴蜀地区的政治大动乱。隋文帝时期镇守巴蜀地区的蜀王杨秀,亦介入皇位之争,并阴谋作乱,只是由于新任益州刺史独孤楷预有准备,才没有酿成大乱。同时,从总体上来看,隋文帝派遣杨秀镇蜀,对巴蜀地区政局的稳定,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相反,在元岩死后,蜀王杨秀的所作所为,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巴蜀地区的不稳定。因此,隋文帝最终决定将杨秀征还京师,并对蜀王杨秀的党羽进行清洗,实际上消除了可能造成巴蜀地区政治动乱的最大隐患。

在隋文帝末年,巴蜀地区因清查蜀王杨秀的党羽,多数州县长官均遭清洗。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后,又“颇惜名位,群臣当进职者,多令兼假而已;虽有阙员,留而不补”[21]。大业元年(605),隋炀帝又废诸州总管府,地方军权,统归中央。因此,在隋炀帝统治时期,巴蜀各地的郡县长官,位卑权小,又无兵权,难以有所作为。同时,隋炀帝的暴政对巴蜀地区影响不大,社会相对稳定,因此在隋末的大动乱中,巴蜀地区既没有形成割据政权,也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是当时全国最安定的地方。流寓之民,往往入蜀避乱。而巴蜀地区的郡县长官则勾结地方豪强和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保境自守,坐观时局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