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封建宗法制基础之上的,历代均实行君主世袭制和表现形态不同的勋亲分封制。因而,历代对于王朝皇族(先秦时期是王族)的世系支派、亲疏远近均特别重视,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并陆续建立了系统完备的宗室世系簿籍,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相沿不辍的皇室家谱,即玉牒系列。这是一类最为高贵,也是最为特殊的家谱。
皇室家谱古已有之,而用玉牒命名则晚了许多。“玉牒”一词最早出于何时,已不可考,但不会晚于唐文宗太和二年(828)。据《唐会要》卷65“宗正寺”条记载,太和二年,修玉牒官李衢等人奏称:“窃以圣唐玉牒,与史册并驱,立号建名,期于不朽。乞付宰臣商量,于玉牒之上,特创嘉名,以光帝籍。”最后,皇帝赐名为“皇唐玉牒”。这是唐代,也是我国历史上皇族谱牒称为“玉牒”的最早和最明确的记载。实际上,玉牒名称的使用,应该还要早于太和二年,从行文中“圣唐玉牒”“于玉牒之上”即可看出,只不过这一年是正式把玉牒赐名为“皇唐玉牒”。
唐朝之前,除了可能用玉牒之名外,皇室家谱的名称大致有“世谱”“帝谱”“宗簿”“皇帝宗族谱”“宗谱”“辨宗录”“皇室谱”等。文宗太和二年之后,玉牒方才成为皇室家谱的主要名称,但不是唯一名称。根据收录内容的不同,还有诸如“天潢源派谱”“偕日谱”“皇孙郡王谱”“县主谱”“宗系谱”“宗藩庆绪录”“仙源积庆图”“仙源类谱”“宗支”“宗属亲疏服图”“主婿”“景源积庆”等名称。
玉牒的收录范围,在不同的时代是不完全一样的。除了通常记录皇室所有成员之外,还有专记皇帝的,如前文所提的“于玉牒之上,特创嘉名,以光帝籍”,大约是只记皇帝,不及宗室;有专记皇后的;有记帝系的;有记皇子皇女的;有专记皇帝女婿的;也有记录整个宗室的……
关于皇室家谱最早出现于何时,也有不同的说法。根据司马迁的记载,上古时期已有谍记、谱谍、谱牒一类典籍,他在撰写其不朽著作《史记》时,就曾使用过这些文献。类似文字,《史记》中多有出现,只不过这些谱牒太过简略,仅记载帝王世系与谥号,导致太史公一再慨叹“谱牒经略”,“谱牒独记世谥,其辞略,欲一观诸要难”。
商代甲骨谱牒的出现,也为皇室家谱起源很早提供了佐证。虽然前面说到的武丁时期的兽骨刻辞由吹到十一代的世系还不能证明为这就是商王朝的王室家谱,但由于存在于商代王室的档案库中,其中的某些关联性还是可以理解的。从理论上说,早在奴隶制时代,王室就有了系统记载家族世系的谱牒,后人曾根据这些王室家谱编成了一部先秦时期王室、诸侯世系总谱——《世本》,此书也曾被司马迁引用过。
皇室家谱,无论在奴隶制时代,还是在封建时代,都是最受重视的,历代均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编修和管理,远在周代,即由小史掌管王族世系,也就是王族谱牒。《周礼》称:小史“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这就是说,小史负责定立王族的世系,区分族人的长幼辈分和亲疏远近,遇有祭祀等事,则告诉君王先祖的死日和名字。小史记下的各代世系,也就形成了周王族的谱牒。周代的谱牒,如今也偶有传世,这就是刻在周代钟鼎上的金文谱牒,其简略类于甲骨谱牒。
战国时期,诸国也都设有专官负责管理王族谱牒,如屈原曾担任的楚国三闾大夫之职,据后人王逸《离骚经》解释:“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屈、昭、景。屈原叙其谱属。”也就是说,是掌管王族谱牒之官。
秦王朝建立,首次设立宗正一职,专事负责管理皇族事务和掌修皇族谱牒。汉朝代秦后,于高祖七年(公元前200 年)始“置宗正官以叙九族”。平帝元始四年(4),改宗正为宗伯,王莽时又将宗伯合并于秩宗。后汉恢复宗正的设置,设宗正卿一人。两汉宗正官员,皆用皇族中人担任而不用外姓人。《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宗正,秦官,掌亲属。”所谓“掌亲属”,具体地说,就是如《后汉书·百官志》所说的,“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郡国岁因计上宗室名籍”。“又岁一治诸王世谱,差序秩第。”由此可知,汉代的同姓诸侯王每年要随岁计上报宗室名册给宗正,宗正则根据这些名册而每年一修皇族谱牒,以序列宗室与皇帝的嫡庶之分和远近之别。大约在汉初百余年间,郡国上报的宗室名籍可能不太详细,从而导致皇族谱牒记载不明,以致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感叹说:“汉兴以来,至于太初百年,诸侯废立分削,谱纪不明,有司靡踵强弱之原。”汉代宗正纂修的皇族谱牒,很少流传外间。《汉书·艺文志》仅著录了《帝王诸侯世谱》一种,二十卷。
汉代的宗室子弟,一般都可载入皇族谱牒,此谓为有“属籍”。
如果犯了一定的罪过,就要绝其属籍,开除出皇族谱牒。但若遇到皇帝开恩,还可再复其属籍,重新载入皇族谱牒。有属籍者,可以享受一定的特权,特别是授官封爵,往往根据皇族谱牒上所记载的亲疏关系来进行。《后汉书·卢植传》中所说的“同宗相后,披图案牒,以次建之”,大概就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概括。
三国时,魏国设有宗正卿一人,“掌叙亲属及宗室犯法”。宗正卿偶尔也由皇族以外人士担当。吴国也有宗正卿的设置。蜀国缺乏记载,但蜀以汉室正统自居,其制度当如汉朝,宗正之设断不会缺。西晋时设有宗正,“统皇族宗人图牒”。宗正除置卿外,还置丞、功曹、主簿、五官等员,也兼以庶姓担任。南渡后,从桓温所奏而省去宗正,并入太常。由于历史久远,魏晋间宗正所掌的皇族图牒,并未见于史籍著录。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两代沿用东晋制度,不设宗正,而以太常管理属籍。梁武帝天监七年(508)恢复宗正卿,“主皇室外戚之籍,以宗室为之”,并设丞、主簿等属官。陈代因之,但可以由庶姓担任。《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通志·艺文略》等目录著录的《宋谱》四卷、《齐梁谱属》十卷、《齐梁帝谱》四卷、《齐梁宗簿》三卷、《梁帝谱》十三卷等书,都是南朝的皇族谱牒。北朝时期,后魏、北齐都设有宗正卿、少卿、丞等官。后魏宗正卿“用懿清和识参教典者”担任,“先尽皇室,无则用庶姓”。后周则设宗师大夫“掌皇族、定世系、辨昭穆”。后魏的皇族谱牒见于各书著录的有《后魏谱》三卷、《后魏皇帝宗族谱》四卷,都可能出自宗正的纂修。另外,后魏宗室元晖业还撰修了《后魏辨宗录》二卷,记述北魏藩王的家世。北齐的皇族谱牒有《齐高氏谱》六卷、《后齐宗谱》一卷。后周太祖时,曾令丞相府右长史宇文测“详定宗室昭穆远近,附于属籍”。这实际上是重修了一次皇族族谱。武帝时,又敕令鲍宏修撰《皇室谱》一部,全书分帝绪、疏属、赐姓三篇。此外,周代还有《周宇文氏谱》一卷见于后世著录。
隋代也有宗正卿之设,并同样设有少卿、丞、主簿等官,但未见有隋代的皇族谱牒著录。
唐代一直设有宗正寺(中间一度改为司宗寺、司属寺),设卿一人、少卿二人、丞二人、主簿二人、录事一人。宗正卿“掌皇九族六亲之属籍,以别昭穆之序,纪亲疏之列”。宗正寺大小官员,皆从宗室中选择有才行者担任。唐后期,在宗正寺还专门置立图谱院,设知图谱官一人、修玉牒官一人。
早在唐朝初年,宗正寺便建立了皇族谱牒,并保存得相当齐全。唐代宗正谱牒的完整,是与实行“凡五等亲有升降,皆立簿籍,三年一遣”的制度分不开的。只是到了唐代晚期,宗正报送簿籍的制度才逐渐废弛,从而使宗正谱牒出现紊乱。宣宗大中六年(852),宗正寺报称宗正谱牒“近日修撰,率多紊乱,遂使冠履僭仪,元黄失位,数从之内,昭序便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重整皇族谱牒,宗正寺请求自后“宗子自常参官并诸州府及县官等,各具始封建诸王,及五代祖,及见在子孙,录一家状,送图谱院”。这一建议的批准实行,在一定程度上继续维持了唐代宗正谱牒的绵延不辍。
唐代的皇族谱牒,不仅比较完整,而且类型较为丰富,大致有如前所述专记帝籍的“玉牒”,专记皇后的“皇后谱牒”,专记帝系的“天潢源派谱”,专记皇子、皇女、皇孙的“偕日谱”、“皇孙郡王谱”和“县主谱”之类,还有记录整个皇族的“宗室谱”。五代时,各朝也有宗正寺之设,其官也以宗室为之。这一期间,宗正寺也曾修撰了一批皇族谱牒。如后梁开平五年(911),宗正卿朱逊、图谱官朱损之曾撰述《天潢源派》二轴上进。晋太祖时,宗正卿石光赞也曾纂成玉牒,其中还曾追及皇族之先祖。
宋朝建立,依照前代制度,设立宗正寺,掌管“宗室赐名、立名、生亡、婚娶注籍,纂修三祖下藩庆系文字”。宗正寺的属官,均由宗室担任。后因大宗正司设立,方才可以由外人担任。宋朝对玉牒的纂修非常重视,一度还曾专门设立玉牒所,专门掌管纂修和收藏玉牒。
宋代宗正寺纂修的皇族谱牒共有五种:一种是玉牒,“以编年之体叙帝系而记其历数。凡政令赏罚、封域户口、丰凶祥瑞之事载焉”;一种是属籍,“序同姓之亲而第其服纪之戚疏远近”;一种是宗藩庆系录,“辨谱系之所自出,序其子孙而列其名位品秩”;一种是仙源积庆图,“考定世次枝分派别而系以本宗”;一种是仙源类谱,“序男女宗妇族姓婚姻及官爵迁叙而著其功罪生死”。宋代曾经规定,宗藩庆系录每年修纂上进,送交皇帝审查,仙源积庆图三年一进,其余三种十年修纂一进。但实际上并未严格实行。
宋朝玉牒始修于太宗时代,一般每朝一牒。北宋年间后朝所修玉牒,东京陷落时全部落入金人之手,遭到毁灭。于是,南宋建立后,又重修历朝玉牒。宋朝制度,宗室无论男女,其出生、赐名、授官、婚姻、生子、死亡等事,都要报送宗正寺或玉牒所,载入祖籍,以备纂修谱牒时用。宋代的玉牒,除记载皇帝世系之外,更大量地记载本朝的大事,其体例相当于正史的帝纪,但稍详,后面还不时有皇后事迹,这在历代玉牒中是非常特殊的。正因为如此,宋代纂修玉牒时,除使用报送的资料之外,还要参考一部分史书。
宋代玉牒的书写装帧材料都比较讲究,真宗咸平四年(1001)曾规定“书以销金花白罗纸,金轴,销金红罗带腹,黑漆金饰匣,红锦裹,金锁钥”,为卷轴装。神宗时,又因轴大难于披阅,诏改以黄金梵夹装。南宋也仍然如此。宋代玉牒的进呈本,一般建有专馆收藏。
辽代早于太祖神册二年(917),即仿唐代的宗正寺,置大惕隐司,以“掌皇族之政教”,官员也以皇族为之。及得燕云之地后,又设南面三省六部。其中宗正寺职在大惕隐司,设卿、少卿等员。以历代制度推之,大惕隐寺当也掌皇族谱牒。可惜辽代皇族谱牒从未见于记载。(www.xing528.com)
金代初置为大宗正府,章宗泰和六年(1206),因避睿宗讳,改为大睦亲府,其官员皆以“皇族中属亲者充”。《元史新编·艺文志》著录的《金重修玉牒》,就是章宗承安五年(1200)由大睦亲府修成上进的。金代皇族谱牒在宣宗贞祐二年(1214)元兵攻占中都时,损失严重。故《金史·宗室表》称:“贞祐以后,谱牒散失,大概仅存,不可殚悉。”
元代于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开始设立大宗正府。但“元之宗系藏之金匮石室者甚秘,外延莫能知也”。正由于元代宗系秘不示人,故元代的皇族谱牒也不见录于我国史籍。值得提及的是,元朝的西北三藩国之一的伊利汗合赞曾于伊斯兰历700 年,即1300 年至1301 年下诏,让他的宰相拉施特编纂一部详细的蒙古史。此书后于1310 年至1311 年全部编成。这部波斯文著作的主要部分都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后被转译成汉文,以《史集》为书名出版。此书对成吉思汗的先祖、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的世系、事迹,记载得非常详细包括了整个蒙元皇族的谱牒。
明初始设大宗正院,不久改为宗人府,掌管皇室九族属籍和修纂玉牒。按照规定,每年八月要将各王府新生子女的“生年月日并分嫡庶及生母姓氏”,奏报宗人府。另外,凡有“亲王、郡王、将军、中尉请名封、袭封及出阁封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并薨故等项”,也要奏报宗人府,宗人府分别注入“宗支簿籍”。宗支簿籍,男女分册记载,相当于清代的男女红名册。根据宗支簿籍,宗人府定期增修玉牒,开始时规定十年一次,但并没有得到坚持。
明代玉牒具载“宗室子女嫡庶、名封、嗣袭、生卒、婚嫁、谥葬之事”。其纂修体例,以嘉靖二十四年(1545)为界,前后颇有不同。这一年,根据礼部上疏,玉牒内第一册中总图(即世系图)改为表格,且以帝系为宗统,宗族中虽有系长出而在藩封及国初追封为王的,具在帝系后。这次体例的改变,一是适应皇族世系增多、人口增加、单张纸幅难以容纳的现实,改过去的总图为总表;二是适应加强皇权的需要,尊君而不尊长,改过去长子为统、以长幼为序的排列方法为以皇帝为统、以尊卑为序排列,突出了皇帝在皇族中的地位。
历代皇室家谱,均属国家高度机密,极少流传民间。因此,各代编纂玉牒的确数,如今已无法统计,散见于后代文献记载的除前文所列举的之外,南宋尤袤曾在他的《遂初堂书目》中著录过《秦陵玉牒》《仙源积庆图》《本朝宗室图谱》等皇族谱牒。明代皇族谱牒见于当时及后人著录的有:《天潢玉牒》一卷,“不著撰人名氏,载明太祖历代世系及其自微时以至即位后事,略以编年为次。凡皇后太子诸王谥号封爵,皆详列之。书中称成祖为今上,则永乐时编也”。此书颇类宋代玉牒,书一代大事,与独记宗支世系的其他皇族谱牒有所不同。
此外,还有《玉牒》一部二册,明永乐十九年(1421)以前修;《明宗支》二卷,明初辑,男女各一册;《明主婿》一卷,“洪武中编仁祖及太祖亲王主婿谱牒”;《大明宗谱》一部一册、一部二册、一部三册,为记载诸王之玉牒;《大明谱系》一部一册;《宗属亲疏服图》一部一册。
非常遗憾的是,唐代以前的所有玉牒均已亡佚,流传至今的宋代皇族谱牒有:刘克庄纂《玉牒初草》二卷,为宋宁宗嘉定十一、十二两年(1218、1219)的玉牒,分别收于《后村先生大全集》和《藕香零拾丛书》中,传布较多;嘉定间史浩领修的《仙源类谱》宋抄本残四十卷、清抄本一百四十卷,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佚名纂修的《宗藩庆系录》宋抄本残二十二卷,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明代的流传到今天的仅有《天潢玉牒》一卷,佚名纂,或题作明解缙撰,该书除幸存有明抄本外,并被收入《金声玉振集》《纪录汇编》《胜朝遗事初编》《丛书集成初编》《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等丛书中,因而流传较广。
在历朝皇室家谱中,清代皇室的玉牒是唯一保存得最为完整和最为系统的。据统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清代各类玉牒达2600 余册,辽宁省档案馆也保存有内容大体相同的一份。
清代玉牒是入关以后方才开始编修的。世祖顺治十二年(1655)规定,作为皇家家谱的玉牒每十年纂修一次。六年后,也就是顺治十八年(1661)正式开始纂修。纂修的组织工作由专门负责皇族事务的宗人府承担,每次纂修均先由宗人府提请“钦命”,允准后由专门开设的玉牒馆具体实施。玉牒馆是与方略馆相类似的非常设性临时机构,通常修谱开馆,谱成即撤,由于清代规定玉牒十年一修,玉牒馆也就十年一开。玉牒馆的正、副总裁由皇帝从宗人府宗令、宗正和满汉大学士、礼部尚书、侍郎、内阁学士中挑选,另委任大学士一人任领催,负责玉牒馆与皇帝间的联系。以宗人府府丞担任管校官、提调官,纂修官则由宗人府中理事官和满汉主事、内阁侍读、翰林学士及礼部司官担任,有时人数多达五六十人。玉牒修成之后,进呈皇帝,皇帝阅后认可,抄出副本,分送各处,同时,议叙、封赏与事人员,玉牒方告修成,玉牒馆撤销。十年续修时再援前例,修完即撤,每次纂修均兴师动众,耗资巨大。
与民间家谱纂修不同,民间家谱的续修是在原本基础之上,增加新的资料,重新增删,修成一部新谱。新谱、旧谱,详略不一,同时并存。而玉牒的续修,旧本不动,另作新谱,每次续修,均将前谱再抄一份,然后用红笔在末尾添上新生者,用墨笔将上次修谱后死亡者改为黑色。新谱完全包括了旧谱的内容,可以取代旧谱。
清代玉牒,在内容上,有宗室玉牒和觉罗玉牒之别。顺治年间规定,清代皇族从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算起,其直系子孙后代为大宗,称为“宗室”;显祖的兄弟及叔伯兄弟的子孙后代即兴祖、景祖的后代为小宗,称为“觉罗”。宗室、觉罗平时就有区别,宗室腰束黄带子,俗称黄带子宗室,觉罗腰系红带子,俗称红带子觉罗。反映在玉牒上,宗室玉牒为黄色封面,觉罗玉牒为红色封面,以示区别。无论是宗室还是觉罗,男女均不同册,分别载于不同名称的玉牒之中。
从编排方式上,清代玉牒有横格玉牒和直格玉牒两类,横格表示支系,直格表示辈分,二者在内容上详略不一,编排上各有所长,互相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玉牒体系。
横格玉牒不录女子,分为宗室子孙横格玉牒(亦称列祖子孙宗室横格玉牒)和觉罗子孙横格玉牒两种。其基本形式为每页13 行横格,每格代表一个辈分,辈分最高者写于卷首第一横格,其子孙后代依辈分递降,内容极为简单,只有入谱人姓名、宗支、房次、职衔、封爵、有无子嗣、生卒年月日时。宗室横格玉牒不记载皇帝本人情况,皇帝及其直系子女,单独编成帝系玉牒,按照辈分,每代皇帝及其皇子为一页。此外,在宗室横格玉牒中,还有一种单用汉字写成的被称作“星源集庆”,专门记载乾隆以后各代皇帝的子女后裔的情况,男女各分一份。“星源集庆”初修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皇帝亲自题签,自此之后,成为一种定制。
直格玉牒也称竖格玉牒,每页16 行竖格,原则上每辈修一册,男女分开,也有几代合订成为一册的特厚玉牒。直格玉牒分为四种:宗室子孙直格玉牒(亦称列祖子孙宗室竖格玉牒),觉罗子孙直格玉牒,宗室女孙直格玉牒(亦称列祖女孙宗室竖格玉牒),觉罗女孙直格玉牒。格式大同小异,一般一至二格记载一人。男子玉牒内容包括姓名、封爵、授职、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妻妾姓氏及岳父姓名、职衔、子女、所授奖惩等,皇子还有封谥等情况。
有关皇帝的记载尤为详细,除上述各项之外,还包括被立为皇太子的年月、即位年月日、谥号、庙号、生母姓氏及徽号以及后妃的晋封情况。由于皇帝后妃很多,不可能全部列入,因而,道光十七年(1837)以前,后妃生有子女,方准载入玉牒。道光十七年以后,改为皇后无论有无子女,均载入玉牒,皇贵妃以下生有子女载入,无子女者概不收录。皇帝的名字是要避讳的,玉牒中凡是出现皇帝名字之处,均用小黄绫盖住,以示敬重。多数情况是只写皇帝的年号或庙号,一般不直书皇帝名字。女子玉牒的内容比男子玉牒简单,只写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外祖父姓名、职衔、成婚年月及夫婿姓名、职衔,不书名字,只写某某第几女,有封号的则将封号署于下面。清代前期重要文书都是用满文书写,玉牒也不例外。
有关皇帝的家系和生辰八字,属于最高机密,不能让汉人知道,参与纂修者只能是满人,故清初顺治、康熙两朝所修玉牒只有满文一种。雍正元年(1723),方才准许汉官参与。因此,雍正以后纂修的玉牒,由满、汉两种文字写成,格式、内容完全一样。此外,嘉庆以后纂修的横格玉牒“星源集庆”,却是只用汉文,没有满文。
清代玉牒资料来源于日常积累和撰写时的收集。平时,宗室和觉罗成员定期要向宗人府报告其家庭状况,包括本人名字、父祖世系、子女嫡庶、生卒、婚嫁、官爵、谥号、承袭次序、时间、秩俸、差遣等。清代初年规定,宗室、觉罗新生子女,由各旗首领等查询清楚后,每年正月初十前造册报宗人府,一年一次,内容包括出生年月日时、嫡庶次第、名字、母某氏等,宗人府分别载入宗室黄册和觉罗红册,以备纂修玉牒时使用。后因皇族人口剧增,一年一次已不能适应,乾隆二十九年(1764)改为三个月报告一次,一年四次。为了保持皇族血统的纯正,又规定:凡生子不报,以有作无,或本无子嗣,抱养而来以无作有者,一经查出,除本人要被治罪,连负责官员也要一并处罚。嘉庆中叶迁回盛京(今辽宁沈阳)的皇族,每十年须向北京宗人府造报一次宗室、觉罗辈分支派清册。居住盛京的皇族载入玉牒时,均在人名旁注上“盛京居住”字样。
清代玉牒,规定十年续修一次,可在康熙、雍正两朝,不是过十年再修,而是到第十年就要续修完毕,实际只隔九年。乾隆朝才改成过十年续修一次,可是,乾隆七年(1742)重修完毕后,理应乾隆十七年(1752)再修,但事隔五年,于乾隆十二年(1747)又提前重修。清朝灭亡后,溥仪小朝廷又于1921 年修了最后一次。因而,自顺治十八年第一次纂修玉牒始,清代的玉牒,一共修了28 次。
玉牒修成之后,早期是抄写三份,一份“进呈御览”,皇帝览毕,藏之宫内皇史宬,另两份则分送宗人府和礼部恭贮。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为抄写两份,一份仍存皇史宬,另一份原送礼部的改为送回盛京故宫内敬典阁恭贮,每份均是满、汉两种文字,宗人府仅存稿本。整个送贮过程,是非常隆重的,在钦天监选定的吉日,玉牒馆官员在总裁带领下,穿上朝服,对着玉牒行三跪九叩首礼,然后由宗人府和礼部组成的仪仗队吹吹打打送至皇宫,由皇帝审阅,文武百官于午门外跪迎,皇帝审阅完毕后,由太监捧出,再由王公大臣护送至皇史宬。送至盛京的玉牒,除出京时仍有上述这一套礼仪外,玉牒经过之处,各地方官员均要搭新棚迎送。出山海关后,由盛京将军派员专程迎接,玉牒到达盛京,官员均须穿朝服,出城跪迎,然后送至盛京故宫崇政殿陈设,再移到敬典阁恭贮。
清代皇族谱牒一直被视为神圣而严密珍藏,平时“除宗人府衙门,外人不得私看,虽有公事应看者,应具奏前往,敬捧阅看”。官员若有私藏,便要被严格追查究治。雍正时,大臣隆科多因将玉牒底本收藏在家而被群臣议以大不敬罪,遭到惩办。
皇室家谱规格也与民间家谱不同,十分宽大,纸张厚实,长度通常为90 厘米,宽为45 厘米,一本玉牒的厚度,有50—80 厘米,最厚者竟达140 厘米,400 公斤,要四个大汉方能抬起,外面再用黄绫严密包好,放入龙柜收贮,龙柜有红、黄两色。由于玉牒正本太大、太笨,难以利用,现在只能作为文物保存。玉牒的稿本俗称小玉牒,规格为54 厘米×31 厘米,厚度一般为10 厘米,便于利用。同时,小玉牒因系稿本,册内夹签、涂改、加注之处很多,研究价值不低于正式玉牒。原来保存于皇史宬的一部玉牒和宗人府的稿本玉牒现在归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存放在沈阳敬典阁的一部,现藏于辽宁省档案馆。稿本玉牒已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完毕,编有详细目录,可供社会各界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