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生态美学:挑战与机遇

环境生态美学:挑战与机遇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全球面临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环境与生态的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诸多危机的根源和催化剂。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在向生态文明过渡。工业文明史无前例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但进入20世纪发生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重状况,人类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已成问题。

环境生态美学:挑战与机遇

(一)生态与生态文明

1866年德国的海克尔在《自然创造史》一书中最先提出“生态学”(ecology)一词。1895年丹麦的瓦尔明以德文发表《植物生态地理学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1909年译成英文,更名为《植物生态学》,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划时代的生态学著作。在世界上广为传播,至今已一个多世纪。

生态系统”一词是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莱于1935年首先完整提出的。但是其理念则来源于植物学,又不同于植物学。其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既包括植物,又包括动物,还包括河流、湖泊湿地冰川、森林、草原、土地、沙漠和冻土等,使人类对其所依赖的自然生态有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新的认识。

据考证,距今大约9000年前,一颗大彗星在北美撞击地球,地球也度过了最后一个冰期,自那时以后地球再未经过巨大的冲击。因此,地球的陆地、海洋、山河与湖泊都没有质的大变化,地球的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没有质的大变化,动植物的物种也没有大变化。因此,可以认为9000年来自然生态系统没有发生质变,9000年前的自然生态可称为标准的“原生态”,可以作为我们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的依据。

当然,今天地球上已经居住了72亿人,相当于陆地上平均每平方千米住了48人。如果除去沙漠、冻土和极地等不适于人类居住的地区,每平方千米已经住了近百人。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致改变,所以恢复到“原生态”已经不可能,但是科学考证(不是主观臆想)9000年前的原生态应该是我们保护与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参照之一。

中文的“文明”的含义主要指文化,而“文化”则包括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对于人来讲,“文明”的通俗解释是运用文字和有关知识的能力。

英文的文明“Civilization”也是对人而言的,指脱离“蒙昧”的开化,受到教育而“文雅”“礼貌”“明事理”。其词根是“Civil”,即“公民的”。

法文的文明“Civilisation”同样是对人而言的,指的也是脱离“蒙昧”的开化,受到“教化”,且能传播文化。

从三种语言来看,文明都是指公民应有文化知识,明事理并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生态文明已是全世界共同的话题。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全球面临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环境与生态的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诸多危机的根源和催化剂。自20世纪中叶,人类开始对自身和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认识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目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显得从未如此迫切过,现实生态与新文明的矛盾也从未这样尖锐过。

1.农业文明

尽管在几千年中,科学技术有所发展,生产工具不断改进,但是直至工业革命之前,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区,农业中使用的仍然是几千年前就有的犁、锄和镰刀,手工业中用的仍然是几千年前就有的刀和斧,交通运输业中用的仍然是几千年前就有的马车和木船。因此,这些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体力。据统计,在低机械程度的条件下劳动力的体力支出与智力支出的比例约为9∶1。

在农业文明阶段,广大人民生活十分贫困,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危机,就到了缺衣少食的地步。在这一阶段,教育未能普及,文盲占大多数,文化只属于少数人,而这少数人才也难以流动。

2.工业文明

18世纪人类经过工业革命进入了工业文明。

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在向生态文明过渡。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农业生产的“牧场”和“工场”变成了工业生产的“工厂”,其推动力是科学和技术革命,了解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电学、道尔顿化学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本理论,以及瓦特蒸汽机、珍妮纺织机、哈格里夫斯车床和雅可比电机的基本知识,才可能办工厂。固守原来的农业思想,而不接受科学新思想的牧场主和工场主不会想,即使想也办不好工厂。英国的工厂始于18世纪末,大约到1825年初具规模,代替了“工场”,其特点是:①在一片具有基本条件的土地上,以前所未有的强度集中资金、资源和劳动力,从事相对专一的生产。②以机器代替人力。③使用以煤为主的新能源、以钢为主的新材料和机动车辆、船只等新运输方式。④千万农牧民离开自己的家园,成为工厂的雇用劳动者,即农民工进城。⑤资本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大。⑥工厂使城市形成和扩展,工人聚居。

与工厂化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对于农业文明来说,工业文明是一种发展的新文明,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非文明”问题。工业大生产在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非文明的影响:①工厂的建立开辟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平台,发挥了更广大人群的创造性。但是,资本的作用过大及工厂的机械的组织形式,限制了人的深层次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工厂是以利润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②自工厂建立以后,机械化的生产模式和严格的分工使科学研究与经济生产日渐分离,延长了从科学创新到技术创新的周期,更大大延长了产业创新的周期。③工厂建立了与自然循环相违背的生产模式,即从自然界无尽地提取原料—粗放的大生产—向自然界无尽地排出废物。经过两个世纪,这种生产模式使得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严重到了难以可持续发展的地步。④由于空气、水和噪声污染严重,工厂甚至成为比“工场”更为恶劣的劳动环境,当然更无法与农场和牧场相比。⑤由于农民急剧向城市集中,造成了严重的城市问题。⑥由于分配不公造成严重的贫富悬殊,形成了“金领”“白领”和“蓝领”的不同阶层。

应该说,这些工业非文明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弊端。在20世纪初,工业文明的上述弊端愈演愈烈,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以“园区”等形式来解决工厂的问题,力图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

3.生态文明

21世纪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进入生态文明。

工业文明史无前例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但进入20世纪发生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重状况,人类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已成问题。

工业文明在创造了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非文明的成分,因此我们要走向新文明——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阶段,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由于对智力资源的掠夺已经难以通过战争来实现,随着智力经济的发展,避免世界性战争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和平、发展和环境”将是世界上的头等大事,“可持续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

科学技术—智力在经济发展中日益重要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为什么要使用“智力经济”这种新的提法呢?

这是因为从经济生产的生产力、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分配和市场等各个方面来看,在智力经济的发展中都出现了与资源经济阶段本质性不同的东西。因此,这是一种新型经济。

从生产力的要素来看,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都逐步退居次要地位,科学技术(包括管理科学技术)成为第一要素。

从技术结构来看,以前“科学”和“技术”分离的概念已经不适用了,科学和技术已经彼此相连、密不可分,以前说“高新科学技术产业”是一个概念的错误,而现在已经在科学工业园中成为现实。

从分配来看,在世界范围内,按占有生产资料和自然资源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开始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从占有很少资料和自然资源却创造了最高产值和收入的高新技术产业中看出。

从市场来看,传统的市场观念开始变化。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宏观导向作用必须加强,否则不仅是阻碍智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还可能出现像资源经济时期的战争一样的情况,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此外,静态的市场观念、占有市场份额的观念、仅从数量上扩展市场的概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一件高新技术产品的价值可能千万倍于同样物质消耗的传统经济产品。

经济生产发生的这些巨大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文明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人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人才层出不穷,流动的自由度大大增加,在文学艺术大发展的同时,科学前所未有地发展,新学科不断出现,复合型人才大量涌出。例如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看法,两者的结合又使人们有了与自然相和谐的手段。

(二)环境生态美学应用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生态文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引入

人类的经济发展阶段取决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知识。在农业经济阶段,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有限,对自然的认识基本上是“天命论”的,即人类开垦土地,进行耕作,主要取决于所在地区土地面积、肥沃程度、天气的好坏和人数的多寡,再加上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来有限地发展生产,主要“靠天吃饭”。(www.xing528.com)

从整体上来看,农业文明时期,尽管有植被被破坏,但比例较小;尽管进行耕作,但用的是有机肥,没有打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作用尚未达到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程度,人类仍能与自然界和平共处。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首先从思想意识上,人摒弃了古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由培根笛卡儿提出的“驾驭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的机械论开始统治全球,人类开始对大自然大肆开发、掠夺,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严重干扰以致破坏。在工业经济阶段,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大大增加,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认为人类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向自然掠夺,可以用尽自然资源,取得最大利润,而不顾及自然资源枯竭、生态蜕变和环境污染的后果,要“征服自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破坏生态系统平衡提供了条件。直到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问题不断地在全球显现,这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于是在20世纪下半叶展开了对人类发展方向的讨论。

1968年4月,正当世界冷战达到顶峰,越南战争如火如荼,超级大国正醉心于人类发展利益分配的时候,世界上一批有识之士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人类的发展有极限吗?”来自10个国家的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企业家、政府和国际组织官员约30人,聚集在罗马山猫科学院,在意大利经济学家、企业经理奥莱里欧·佩切依博士的召集下举行了一次国际会议,产生了后来世界著名的“罗马俱乐部”这个非正式的国际组织。

人类的任何一种重大知识体系的产生和应用,都会对经济形式产生重大的影响。正像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新认识,推动了机械制造,开创了新能源——煤与石油的利用,从而产生了工业经济一样,人类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生态与环境的新认识所产生的新知识也必将导致一种新的经济——知识经济的诞生。

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思想从“无穷扩张、线性增长”到“增长的极限”再到“可持续发展”直至知识经济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阶段。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1972年罗马俱乐部以《增长的极限》提出了20世纪下半叶最重大的问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以《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设想;知识经济是在20世纪最后1/4时间内,在世界范围内萌芽并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迄今为止对“增长为什么没有极限”“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全面、系统的回答,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发展途径。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所以“可持续发展”从一开始就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概念,随着这一概念的深入人心并成为世界人民的行动准则,要不断波及、渗透,使之成为一个社会、科学和文化的全方位的概念。

2.现有“人工生态系统”的运行

从理论上讲,自持生态系统是不能人造的,但在人不断干预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形成人造生态系统的持续运行。美国的赌城拉斯维加斯就是个例子,这座荒漠上的赌城就是人造的一个新生态系统,但要靠胡佛大坝水库的水不断地输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正在进行更大的人工生态系统的营造,该系统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在从首都阿布扎比到沙迦的长达130千米、宽为10千米的沿海地带,酋长国正在进行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千米的、庞大的半荒漠变绿洲的人造生态系统工程

从阿联酋首都也就是阿布扎比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岛,经迪拜酋长国首都迪拜市,到沙迦酋长国首都沙迦市全长180千米的公路,绝大部分的路段两旁全是高耸的棕榈,除个别地段仍是荒漠外,绿地纵深在5~15千米,绿草和耐旱灌木构成了广阔的人造绿洲。其中阿布扎比市人口约为100万,迪拜市人口为90万,沙迦市人口为15万,再加上公路沿线的居民,海岸绿洲人口占阿联酋人口的2/3。这里居民的生活环境的确从半荒漠带变成了半湿润带,绿茵遍地,空气比较湿润。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波斯湾沿岸的人类改造自然、持续投巨资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也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是有条件的:波斯湾南岸沿海,年降水量近200毫米,这是改造生态系统的基础。新生态系统形成后,目前降水量仍不到250毫米,无法维系草原植被,所有树和草都必须灌溉。由此可见,如果原来的降水量低于100毫米,这种改造就几乎是不可能的,如巨额的投入、靠近海岸、厉行节水灌溉,引入耐旱物种等。

由此可见,一个100平方千米以上面积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建设是如此艰难,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做到的。即使不计巨额投入,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花四五代人即80~100年的时间。

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不仅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理念,而且将指导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梦”的主要目标,当然应以这些理念为指导。

(1)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身就是对18世纪以来延续至今的传统工业经济的创新,以生态科学为指导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生存的地球存在着的重大生态危机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几大危机之一,应认识、重视并力求改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现状。生态文明是一大理念创新,也是理论创新。生态概念早已有之,文明概念古已有之,但生态与文明相结合产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又是一大理论创新。我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理论把人类的文明、经济和生态三大理念联系起来,融合构成系统应用于发展,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提升。“可持续发展”是个很好的目标,但如何实现呢?这个问题在国际上尚未解决。只有“文明发展”是不够的,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只有“生态保护与发展”也是不够的,必须使三者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这就是“生态文明建设”。

(2)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国的总体战略,也是世界的发展前途,因此要从全球化的观点来看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包含有文明、经济和生态三大要素,分别构成了三大子系统,按系统论的观点这三个子系统内部都存在不断协调(或者说动平衡)问题。三大子系统之间存在的不断持续的、动态的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协调问题。

文明子系统的协调。人类历史形成了不同文明,其主要可以归纳为东、西方两大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要比较这两大文明的优劣,而是要使这两大文明求同存异、交融、互利,最终达到协调。

在西方文明中又可以分为日耳曼文明、拉丁文明和斯拉夫文明等,也同样存在求同存异、交融、互利最终达到协调的问题,而不是以冲突和战争解决分歧和矛盾。经过战乱频仍的千年历史,屡经战乱的欧洲建立了欧洲联盟,就说明了协调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在东方文明中又可以分为儒学文明、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印度教文明等,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也完全具备通过协调来解决问题的条件。

生态系统的协调。生态系统同样存在通过调节和再组织来实现协调的问题,中国自古就有“风调雨顺”“草肥水美”的认识,说的就是协调。自然界为生态系统提供了水、空气和阳光三大要素。水不能太多,多了就是洪灾;也不能太少,少了就是旱灾。这些天灾都在地球上存在,但都是肆虐一时,最终达到协调——动平衡,使生命和人类可以持续存在。

自然又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系统,其中陆地又分为淡水、森林、草原、荒漠、沙漠和冻土等各大系统。由于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这些系统也发生矛盾而且互相转化,这些转化都是动平衡的体现,而最终达到协调。森林不可能无限发展,沙漠也不可能无穷扩张。

经济发展的协调。如投资、消费和出口之间的协调,要达成和谐的比例,哪个要素过高了都是不协调。再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协调,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同时,也不能削弱农业,同时要保持第二产业的一定比例。

(3)绿色。“青山绿水”是自古以来的中国梦。在农业经济时代河湖附近的植被很好,落叶使水变成浅绿色。由于水土保持好,土壤也吸融落叶,使之不会过多而使水过绿。由于河水流量很大,自净能力很强,因此那时水不会富营养化,从而不会过绿。所以今天富营养化的、过绿的水并不是好水。

“绿”并不是生态系统好的唯一标志,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还包括昆虫、鱼类、走兽和鸟类等其他动物,而且也要考虑水资源的支撑能力,不是越绿越好。同时,如果只是单一树种的人工密植造林,没有乔灌草的森林系统,没有林中动物,绿是暂时绿了,但不是好的生态系统,而且难以持续。

近20万年以来地球就是一个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草原、荒漠、沙漠、冻土、冰川和冰原,如果盲目地要地球都变绿,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就是在温带平原,森林覆盖率在25%~35%(从北到南逐渐增加)就已经能满足生态的需要了。

(4)开放。地球在宇宙中是个相对孤立和封闭的系统,但也从太阳获得生命存在所必要的能量,不是绝对封闭的。

地球中的各个自然子系统之间,更是相互开放的系统。土壤、森林、草原、河湖、湿地、荒漠、沙漠、冻土、冰川和冰原等各系统之间都相互开放,进行信息、能量和水量的交换,以致范围的转化,使这些系统可以自我调节,达到自身的动平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当降雨过多,水就渗入地下水层,在旱年供植物吸收和人类抽取,构成了土壤、森林、河湖、湿地和人类社会系统各开放系统之间的水交换,从而达到了各系统之间的水平衡,或者叫“水协调”。

生态学近年发现的一个重要的现象,被称为“蝴蝶效应”,即南美亚马孙热带雨林中一群蝴蝶的异动可能在大洋彼岸引起生态变化,说明了生态系统广泛的开放性和强烈的互相影响,这是人们必须深刻认识,而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高度注意的。

(5)共享。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食物链,所谓食物链就是在链上的生物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共享。

从生态文明建设来看,共享至少有三方面的含义:①在一个子系统内,自然生态和商品财富都应该共享,即某个人不能占有过多的资源,也不应拥有过多的商品财富。例如在法国,原则上规定不管在公务系列还是私营企业,最高薪的实际收入一般不能超过最低薪实际收入的6倍,靠纳税来调节,这样才能“文明”共享。②地域的含义,即国与国之间也不应贫富悬殊。在地球这个大系统中人类应该共享文明果实,高收入国家有义务帮助低收入国家;应对温室效应应该遵循“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的原则,在2020年以前,高收入国家应向低收入国家提供1000亿元温室气体减排的援助。同时,减排的生态维系成果又是全球各国包括高低收入国家共享的。③代际共享。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就是“当代人要给后代留下不少于自己的可利用资源”,即“代际共享”的原则,这也是“生态文明”的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