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学科的基础教育是一种“宽平台、厚基础”的课程结构,基础教学的完善度与合理度对之后的专业深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重要意义主要在于对设计意识、设计方法、设计语言三方面的引导培养。
首先是设计意识的建立。环境设计是对整个人居环境空间的整体设计,因此不是对单一环境问题的表象研究,而是将各门艺术收纳在一个共享空间中的统筹协调。其设计对象是多变的空间场所形态,具有时间的流动性和空间的相对性。所以,整体环境观意识的确立和统筹型设计思维的培养在基础课中显得至关重要。设计作为创造性的劳动,设计意识、设计思考直接作用于设计行为的表达。环境设计专业在基础教学阶段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整体设计意识,了解环境设计的规律。
其次是设计方法的形成。环境设计专业包含的设计方向较多,因此在基础阶段就要让学生形成观察、分析、理解、再思考等一系列的设计方法。而人文地理是存在差异性的,没有万能型的设计方法可以解决一切设计问题。所以,环境设计的基础教学中的设计方法,其实就是培养学生从理性认知到感性表达的过程。理性的认知需要通过物象观察、市场调研、分析比较等,最终整理确定设计的需求和实践可行性,为下一步深化设计做准备;而感性的表达则是在了解设计对象后,结合创意的设计意识对其进行符合共性需求的个性创造。在基础训练课程中,市场实践型的课程以及方法论课程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市场、方法、创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懂得如何看待设计问题,并知道怎样参与到设计活动中去,做到有的放矢。(www.xing528.com)
再者是设计语言的表达。有了设计意识,学会了设计方法,那就要通过技巧展现设计的语言。这里说的语言主要是形象构思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由于美术专业的学科背景,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已具备一定基础的绘画表达能力。但这些传统的绘画表达是感性的、主观的,环境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形象构思能力是在感性基础上对设计构思更加理性化的、概括化的呈现,这就需要眼手脑能力的综合运用,最有效的训练就是设计素描和速写。由于环境设计有工程特征,与自由的绘画方式相比,还需要更加严谨和规范的科学表达方法。以建筑制图课程为例,建筑制图是一门要求精准的设计语言,它是设计师与业主、施工方以及同行间交流的工具。这种语言就是训练学生掌握规范、准确的建筑绘图方法,学会运用投影法去理解、表现建筑。可见,环境设计专业的设计表达方法是有其独特的特点的,若能掌握形象表达与科学表达,做到得心应手,那在之后的设计中处理构思、应用问题都会顺利很多。也只有在基础阶段就进行这样的表达方法训练,才能提升设计表现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