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设计的原则-构成关系与黄金分割率

环境设计的原则-构成关系与黄金分割率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统一意味着部分与部分及整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所运用的造型的形状、色彩、肌理等具有协调的构成关系。黄金分割比:黄金比又称黄金分割率,即分割线段为长短两部分,使长的部分与短的部分之比等于整长度与较长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0.618。其两边之比为黄金比的矩形称为黄金比矩形,它被认为是自

环境设计的原则-构成关系与黄金分割率

环境艺术设计涉及领域较为广泛,不同类型项目的设计手法也有所区别,但就环境艺术的特点和本质而言,其设计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环境的主体,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必须首先满足人对环境的物质功能需求、心理行为需求和精神审美需求。在物质功能层面,环境艺术设计应为人们提供一个可居住、停留、休憩、观赏的场所,处理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处理好功能布局、流线组织、功能与空间的匹配等内部机能的关系;在心理行为层面上,环境艺术设计必须从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出发,合理限定空间领域,满足不同规模人群活动的需要;在精神审美层面上,环境艺术设计应充分研究地域自然环境特征,注重挖掘地域历史文化内涵,把握设计潮流和公众审美倾向。

(二)整体设计原则

整体设计首先是对项目的整合设计,项目无论大小都应从整体出发,从大环境入手处理各环境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注意环境的整体协调性和统一性。其次是学科之间的交叉整合,综合运用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园艺学、结构学、材料学、经济学施工工艺以及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民俗等多学科知识,同时借鉴绘画、雕塑音乐等门类的艺术语言。最后是设计团队的合作,建筑师、规划师、艺术家、园艺师、工程师、心理学家等与环境艺术设计师一起完成对环境的改善与创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代环境艺术的审美价值已从“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主义转向情理兼容的新人文主义;审美经验也从设计师的“自我意识”转向社会公众的“群众意识”,使用者也成为设计团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设计应重视大众的文化品位对设计方向的引导作用,设计过程中亦应积极引入“公众参与”的机制。

(三)形式美的原则

环境是我们工作、生活、休息、游玩的活动场地,并以其自身的艺术美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音节和韵律是音乐的表现形式,绘画则通过线条表现形象,环境艺术的形象则蕴含在材料和空间之中,有其自身形式美的规律,如:比例与模数、尺度感与空间感、对称与不对称、色彩与质感、统一与对比等,这些美学原则成为指导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形式美的重要法则。

1.统一与变化

统一与变化是形式美的主要关系。统一意味着部分与部分及整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所运用的造型的形状、色彩、肌理等具有协调的构成关系。变化则表明其间的差异,指环境艺术设计中造型元素的差异性,如同一种线型在长短、粗细、直曲、疏密、色彩等方面的变化。统一与变化是辩证的关系,它们相互对立而又互相依存。过于统一易使整体空间显得单调乏味、缺乏表情,变化过多则易使整体杂乱无章、无法把握。统一应该是整体的统一,变化应该是在统一的前提下的有秩序的变化,变化是局部的。

2.对比和相似

对比是指互为衬托的造型要素组合时由于视觉强弱的结果所产生的差异因素,对比会给人视觉上较强的冲击力,过分强调对比则可能失去相互间的协调,造成彼此孤立的后果。相似则是由造型要素组合之间具有的同类因素。相似会给人以视觉上的统一,但如果没有对比会使人感到单调。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形体、色彩、质感等构成要素之间的差异是设计个性表达的基础,能产生强烈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量(多少、大小、长短、宽窄、厚薄)、方向(纵横、高低、左右)、形(曲直、钝锐、线面体)、材料(光滑与粗糙、软硬、轻重、疏密)、色彩(黑白、明暗、冷暖)等方面。相同的造型要素成分多,则空间的相似关系占主导;不同的造型要素成分多,则对比关系占主导。相似关系占主导时,形体、色彩、质感等方面产生的微小差异称为微差。当微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相似关系便转化为对比关系。

环境设计领域,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单体还是群体、内部空间还是外部空间,要想达到形式的完美统一,都不能脱离对比与相似手法的运用。

3.均衡与稳定

远古时期,人们就对重力产生了崇拜,并且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与重力相关的审美观念,这就是所谓的均衡与稳定。在自然现象中,人们发现一切事物要保持均衡与稳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犹如树一般:树根粗,树梢细,呈现一种下粗上细的状态;或如人的形象,左右对称等。实践证明,凡是符合这一原则的造型,不仅在构造上是坚固的,而且从视觉的角度来看也是比较舒适的。

均衡是部分与部分或整体之间所取得的视觉上的平衡,有对称和不对称两种形式。前者是简单的、静态的,后者则随着构成因素的增多而变得复杂。具有动态感对称的均衡是最规整的构成形式,对称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秩序性,通过对称达到统一是常用的手法。对称具有规整、庄严、宁静、单纯等特点。但过分强调对称会产生呆板、压抑、牵强、造作的感觉。对称有三种常见的构成形式:①以一根轴为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的称为轴对称,多用于形体的立面处理上;②以多根轴及其交点为对称的称为中心轴对称;③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对称称为旋转对称,其中旋转180°的对称为反对称。这些对称形式都是平面构图和设计中常用的基本形式,古今中外有很多的著名建筑都是通过对称的形式来获得其均衡与稳定的审美追求及严谨工整的环境氛围的。不对称的均衡没有明显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但具有相对稳定的构图重心。不对称平衡形式自由、多样,构图活泼,富于变化,具有动态感。对称平衡较工整,不对称平衡较自然。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建筑、山体和植物的布置大多都采用不对称的均衡方式布置的设计方法。而今,随着环境艺术空间功能日趋综合化和复杂化,不对称的均衡法则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也更加普遍起来。

4.比例与尺度

比例含有“比较”“比率”的意思。在构成中,比例是使得构图中的部分与部分或整体之间产生联系的手段。而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是指构成整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具有的尺度、体量的数量关系。在自然界或人工环境中,大凡具有良好功能的物体都具有良好的比例关系,如人体、动物树木机械和建筑物等。另外,不同比例的形体也能产生不同的形态情感

黄金分割比:黄金比又称黄金分割率,即分割线段为长短两部分,使长的部分与短的部分之比等于整长度与较长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0.618。在古希腊,就有人发现了黄金比,他们认为这是最佳的比例关系。其两边之比为黄金比的矩形称为黄金比矩形,它被认为是自古以来最均衡优美的矩形。如果把这种比例关系应用于设计中去,就能产生出一种美的形式。

整数比:线段之间的比例为2∶3、3∶4、5∶8等整数比例之比称为整数比。由整数比2∶3、3∶4和5∶8等构成的矩形具有匀称感、静态感,而由数列组成的复比例2∶3∶5∶8∶13等构成的平面具有秩序感、动态感。现代设计注重明快、单纯,因而整数比的应用较广泛。

平方根矩形:平方根矩形自古希腊以来一直是设计中重要的比例构成因素。

勒·柯布西埃模数体系:勒·柯布西埃的模数体系是以人体基本尺度为标准建立起来的,它由整数比、黄金比和斐波纳契级数组成。柯布西埃进行这一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体尺度,为建立有秩序的、舒适的设计环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这对建筑及环境艺术的设计都很有参考价值。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所设计的形象,其占面积的大小、空间分割的关系、色彩面积比例等都需要我们用这种理性的思维去进行合理的安排。

尺度是指人与他物之间所形成的大小关系,由此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及设计中的尺度原理也与比例有关系。比例与尺度都是用于处理物件的相对尺寸。如果说有所不同,那么比例是指一个组合构图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而尺度则指相对于某些已知标准或公认的常量对物体的大小。(www.xing528.com)

任何一个空间都应根据它的使用功能及相应的环境氛围来确立自己的尺度。而环境艺术尺度感的建立,则离不开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单位,那就是人体尺度——环境艺术的真正尺度。通过人体尺度来设计整体尺寸,使人获得对环境艺术整体尺度的感受,或高大雄伟,或亲切宜人。

5.质感和肌理

质感可被理解为人对不同材料质地的感受。材料手感的软硬糙细,光感的阴暗鲜晦,加工的坚松难易,持力的强弱紧弛等这些特点能调动人们在感知中视觉、触觉等知觉活动以及其他诸如运动、体力等感受的综合过程。这种感知过程直接引起人们对物质材料的雄健、纤弱、坚韧、温柔、光明、灰涩等形态上的心理反应。正确认识和选择各种物质材料的物理特征、加工特征以及形态特征,是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环境艺术中的肌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材料本身的自然纹理和人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工艺肌理,它使质感增加了装饰美的效果。我们可以把“肌”理解为原始材料的质地,把“理”理解为纹理起伏的编排。比如,一张白纸可折出不同的起伏状态,花岗石的表面可磨制为镜面或粗面效果,虽然材质并无变化,但肌理形态却有了较大的改观。可见,在设计中对“肌”主要是选择问题,而对“理”却有更多的设计可能。因此,在环境设计中我们应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纹理的设计或选择上。另一方面,肌理是指构成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所呈现出的一种富于韵律、协调统一的图案效果,如老北京四合院群在城市街区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大范围的肌理效果。这种肌理的形成,可以是一种材料,也可以是植物等自然要素,甚至是建筑物本身。

6.韵律与节奏

韵律与节奏是由构图中某些要素有规律地连续重复产生的,源于音乐中的术语,后被引申到造型设计中来,用以表达条理性、重复性等美的形式。韵律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主要体现在空间与时间关系中环境艺术构成要素的重复。如园林中的廊柱、粉墙上的连续漏窗、道路边等距栽植的树木都具有韵律节奏感。重复是获得节奏的重要手段,简单的重复显得单纯、平稳;复杂的、多层面的重复中各种节奏交织在一起,能使构图丰富产生起伏、动感的效果,但应注意使各种节奏统一于整体节奏之中。

简单韵律。简单韵律是由一种要素按一种或几种方式重复而产生的连续构图。简单韵律使用过多易使整个气氛单调乏味,有时可在简单重复基础上寻找一些变化。例如,我国古典园林中墙面的开窗就是将形状不同、大小相似的空花窗等距排列,或将不同形式的花格拼成形状和大小均相同的漏花窗按等距排列。

渐变韵律。渐变韵律是由连续重复的因素按一定规律有秩序地变化形成的,如长度或宽度逐次增减,或角度有规律地变化。

交错韵律。交错韵律是一种或几种要素的相互交织、穿插所形成的表现形式。

在环境艺术中,韵律不仅可以通过元素重复、渐变等表现形式体现在立面构图、装饰和室内细部处理等方面,还可以通过空间的大小、宽窄、纵横、高低等变化体现在空间序列中。例如,中国古典园林中将观赏景物的空间,设置于亭、廊等构图制高点的中心地带,形成优美的静观景物画面,使得此处往往成为游人最多、逗留最久之处;在动态观赏的空间组织中,则从构图的边界和景色的更替入手,使游人步移景异,给过往的人群,通过对暗含其中的韵律美的设计,不仅能形成一种愉快和连续的趣味感受,而且也使人们对于结尾要出现的意外收获充满期待。

韵律美在建筑环境中的体现极为广泛,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现代,我们都能找到富有韵律美和节奏感的建筑。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仅不可违背生态要求,还要提倡绿色设计来改善生态环境。另外,将生态观念应用到设计中,掌握好各种材料特性及技术特点,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尽可能做到就地取材,节能环保,充分利用环保技术使环境成为一个可以进行“新陈代谢”的有机体。此外,环境艺术设计还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将来留下可更改和发展的余地。

(五)创新性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除了要遵循上述设计原则以外,还应当努力创新,打破大江南北千篇一律的局面;深入挖掘不同环境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尝试新的设计语言和表现形式,充分展现出艺术的地域性形成的个性化的艺术特征。

置身于任何一个建筑环境中,人们都会很自然地注意到环境的各种构成要素,如空间、形态、材质等。在建筑环境中,正是通过这些要素不同的表现形态和构成方式使人们获得了丰富多彩的生存环境。这些环境要素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使人们能够感知它、认识它,并透过其表现形式,掌握环境的内涵,发现环境的特征和规律,使人更舒适惬意地在环境中生活。然而,单纯的要素集合并不足以形成舒适的环境,只有当它们之间以一定的规律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时,环境才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而面对诸多的环境要素,设计人员不能因此而迷失方向,需掌握每一要素自身具备的特征,并熟悉其构成的规律,才能在各类环境的艺术设计中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

1.空间

所谓空间,可以理解为人们生存的范围。大到整个宇宙,小至一间居室,都是人们可以通过感知和推测得到的。环境的空间分为建筑室外空间和建筑室内空间。作为环境质量和景观特色再现的空间环境,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和始终处于不断地新旧交替之中;并且,随着技术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的发展及价值观念的变化,还在不断产生出新的具有环境整体美、群体精神价值美和文化艺术内涵美的空间环境。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材料和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们对环境空间的多样化需求成为可能,表现在对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概念的界定方面在有些情况下变得相当模糊。例如,现代建筑中大量采用大面积的幕墙玻璃或点阵玻璃作为室内空间一个面或几个面的立面围合,虽然从物理的角度而言,这种空间的围合仍然完整,但因为玻璃的通透性质,使人们对这种围合空间的心理感受游离于“有”与“无”之间,从而使室内与室外变得更为融通。再如,中厅或共享空间的透光顶棚,将蓝天和阳光引入室内,也能大大满足人们在室内感受自然的心理需求。更有一些现代主义设计者强调运用构成的形式,从而形成多种不确定的界面围合,介于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之间的中介空间。这种多元化空间变化的出现满足了多层次人群的使用需求。

2.材质

材质指材料本身表面的物理属性,即色彩、光泽、结构、纹理和质地,是色和光呈现的基体,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元素。不同质感的材料给人以不同的触感、联想和审美情趣。材料美与材料本身的结构、表面状态有关。例如,金属、玻璃、材料,它们质地紧密、表面光滑,有寒冷的感觉;木材、织物则明显是纤维结构,质地较疏松,导热性能低,有温暖的感觉;水磨石按石子、水泥的颜色和石子大小的配比不同,可形成各种花纹、色彩;粗糙的材料如砖、毛石、卵石等具有天然而淳朴的表现力。总之,不同种类与性质的材料呈现不同的材质美。设计者往往将材料的材质特点与设计理念相结合,来表达一定的主题。例如,清水砖、木材等可以传达自然、古朴的设计意向;玻璃、钢材、铝材可以体现高科技的时代特征;裸露的混凝土以及未经修饰的石材给人粗犷、质朴的感受,追求自然淳朴的材质美也是现代设计美学特点之一。可以说每种材质都具有与众不同的表情,而且同样的材质由于施工工艺的不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都不一样。熟练地掌握材料的性能、加工技术,合理有效地使用材料的特点,充分发挥材料的材质特色,便可创造出理想的视觉和艺术效果。

3.形态

形态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环境中的形态具有具体外形与内在结构共同显示出来的综合特性。环境设计的创意首先体现在形态上,大致可分为自然形态和几何形态两种形式。自然界中经过时间检验、岁月洗刷呈现于我们眼前的万物,是设计师们取之不尽的设计源泉。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的仿生设计对现代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建筑师曾模拟贝壳结构、蜂窝形态设计出了大量优秀而新奇的作品。例如,建筑大师高迪的设计思想就是源于对大自然和有机世界的认识和借鉴,他的作品形态新颖、生动多变,并且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公共环境中采用自然形态造型的设计随处可见。几何形态如方体、球体、锥体等都有着简洁的美学特征,基本几何体经过加减、叠加、组合,可以创造出形式丰富的几何形态。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设计流派的许多优秀作品便是几何形态的生动演绎。此外,还有很多颇有意趣的环境设计形态取材于社会生活中的事物或事件,它们通常运用夸张、联想、借喻等手法的处理,更多地表现了地域文化及习俗,其多元化、注重装饰以及娱乐性的特征,颇有后现代主义的风格。环境设计通过其形态特征可以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使人们产生诸如愉悦、惬意、含蓄、夸张、轻松等不同的心理情绪。正因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环境形态设计的成败即在于能否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使人参与到空间环境中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