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测量的操作方法分为指标数据采集、数据统计、结果反馈三个工作过程。
(一)绩效指标数据采集
为营造良好的绩效测评氛围,保障测量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绩效指标数据的采集需要以文件形式固化指标内容及其数据来源的范围、数量、采集对象、采集频率,并提前告知测量对象。
1.报表。
结果类的绩效指标数据常常通过编制成报表的形式分发给相应范围的部门和人员,在发布报表公告时应确定数据统计的时间范围与报表回收时间期限,对容易产生歧义的指标应对其内涵进行必要说明。通过报表所采集的指标数据因目标明确、格式统一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但不排除填报数据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的数据偏差。因此,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有时也会对报表数据进行现场审核。
2.测试。
绩效是人的工作数量、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与工作质量的集合,其中,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属结果类指标,也是绩效的“硬性”指标,以报表形式进行采集;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呈现的,属于过程类的“软性”指标,需要用测试的方法采集数据。
能力的测试可以结合知识、技能、素养三个方面进行。对于特殊岗位的人员,能力的测试还涉及准入性资格测试和工作岗位能力测试。如教师的职业准入以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为标志。持有职业资格证意味着持证人员具有该职业岗位的执业能力。职业资格证的考试也是典型的能力测试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组织内部,个人的工作能力对组织的贡献还与工作态度密切相关(见图7-3)。因此,把人员置于实际工作中进行测试,不仅有助于协调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也能为组织人力资源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依据。
图7-3 工作态度与工作能力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3.测评。
测评既有测的含义,也有评的特点。对于难以量化的结果类绩效指标,或者结果有过程依赖特性的工作适宜采用测评的方式采集数据,如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指标、部门工作质量指标等。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测试还是测评,最终的结果难免都有测量主体的主观意识。为避免测量主体主观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客观性和公平性风险,常常对测试和测评实施的主体的资格予以界定,同时通过相对广泛的数据采集范围或者根据测量主体的能力对采集数据赋予不同的权重以降低或消除这种风险。例如,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进行测评时,根据测评主体的能力要求建立由专家、主管领导、同行同事、学生代表组成的测评组,将不同主体的评分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形成最终的指标测量数据。
(二)绩效指标数据统计
1.求和法。
简单求和的前提条件是数量单位的一致性,即
不同单位的数量在绩效数据统计时可以按统一标准进行转换。在绩效测量中,为体现指标的地位,常常对重要的指标数据赋予一定的权重,则为加权求和,即(www.xing528.com)
2.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主要用于对同一指标不同来源的测量数据的处理,即
当对不同数据赋予了一定的权重时,则转化为加权平均值,即
3.图表法。
图表法常用于比较性数据和连续性变化数据的统计,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能够较好地用于分析对比数据及其变化的趋势。通过对因变量数据的分析,能够更加精准地判断相关因素及其相关程度,为选择制定改进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4.定性数据的处理。
定性数据常常以正负两种判断性信息呈现,如某人是否持有教师资格证,是否制定了个人的近、中、远期发展规划等。也可能以等级形式呈现,如项目验收测评结果为优、良、中、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六个等级。由于计量的单位不同,故不同的绩效测量数据无法加和对比。为方便对具有平行关系的人或部门进行绩效对比,可以采用固定分值的形式转化数量单位,如判断为“正”的赋予60分,优、良、中、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六个等级分别赋予90分、80分、70分、60分、50分、40分。由于定性测量数据和等级测量数据的单位都是“分”,故同一对象的得分可以加和并用于不同人的得分对比。
(三)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信度与效度是事物的两个特征指标,因此它们描述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在此信度与效度所描述的对象是绩效指标数据。
1.信度。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信度系数越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越一致、稳定与可靠。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因为系统误差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值的,不会造成不一致性。随机误差可能导致不一致性,从而降低信度。因此,信度可以视为测试结果受随机误差影响的程度。随机误差R越大,则信度越差,如果R=0,就认为测量是完全可信的,信度最高。
2.效度。
效度即有效性,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效度是科学的测量工具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在社会测量中,对作为测量工具的问卷或量表的效度要求较高。鉴别效度须明确测量的目的与范围,考虑所要测量的内容并分析其性质与特征,检查测量的内容是否与测量的目的相符,进而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反映了所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
3.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有如下几种类型:一是可信且有效,这种问卷能准确地反映被调查人员的真实态度,问卷中的题目是和调查目标紧密关联的。若调查结果能真实地反映所调查的对象,测量的误差较小,则说明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可信而且有效的。二是可信但无效,这种问卷调查结果虽然能准确地反映被调查人员的真实态度,但问卷中题目与真实的调查目的关联程度较弱,与调查的目标不相一致。这种情况表明,虽然调查中所得的结果是可信的,但可能在某些环节上出了差错,例如,问卷中题目的设计使所有被调查人员都出现了理解的偏差,从而出现了系统性的偏差。三是不可信亦无效,在这种情况下,统计调查的结果分布较为分散,是难以从调查问卷中得出有效结果的,这是测量中应避免的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