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企合作的概念与内涵
校企合作首先应该是一种教育模式。一般认为校企合作是一种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关注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生产实践的融合,关注学校与企业在教育教学资源和信息上的共享。
经典的校企合作理念认为,校企合作包括学校和企业两大基础要素,学校是基础理论教学一方,企业是实践操作训练一方,双方互有联系又各有不同。经典的校企合作理念下学生的人才培养因为校企合作的存在而被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即学校理论知识的培养和企业实践操作的训练,两者是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也具有明显的边界。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校企合作实践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经典的校企合作理念更接近于普通学校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对校企合作的简单理解,与职业教育需求的校企合作模式有较大差距,于是学校和企业在新时代加强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赋予了校企合作新的内涵。这时候的校企合作理念认为,学校和企业应该围绕产教融合这个核心,以实现“八个共同”途径开展校企合作,即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同完善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材讲义、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和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校企合作新的内涵意味着学校和企业不再是之前割裂的关系,而是围绕人才培养这个共同目标,从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全程开展合作,这无疑更能贴近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对校企合作的本质需求。
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数字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以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标志,校企合作的内涵又在之前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元素,提出了学校和企业要建成命运共同体的总体要求;重新梳理了职业学校教授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这个传统的校企合作内容,将其重新定义为校企“二元制”合作模式,同时将“八个共同”的要求与“二元制”模式融合,提出了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的要求;在产教融合上,提出了要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校企要共同建设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校企要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办学上,支持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支持企业加入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以上新要求的提出反映了国家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的目的和决心,同时也对新时代校企合作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二)目前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
1.职业学校办学经费不足影响校企合作项目开展。
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相比,长期存在着不受重视的情况,其办学实力和经费拨款与普通学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职业学校对实训教学仪器设备和师资队伍的高要求也导致办学成本较高,较高的办学成本和较低的办学经费让职业学校无力承担太多校企合作项目的成本支出。在落实校企合作项目的时候往往变成职业学校单方面向企业要资金和设备支持的情况,影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2.职业学校办学理念和师资水平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时间段上远远落后于普通教育,职业学校在成立之初由于普遍缺乏了解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往往照搬普通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甚至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领导、管理层、教职工也几乎都是普通高校毕业,对职业教育没有很深的理解。因此,在办学理念和办学体制上,职业学校往往是用普通学校的理念和体制在办职业教育,用普通学校学生的培养方式培养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要求理解得不够深入,很多职业学校到现在还是只按照传统的校企合作理念,将企业视为学生实习的一个单位,而不是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的合作伙伴,这样校企合作的执行力必然大打折扣。
职业学校在师资水平方面,无论是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还是根据“八个共同”开展的校企合作,都需要大量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熟悉学校和企业运作方式,同时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但是近年来国家才刚刚开始规范“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评定的时间太短,导致目前各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数量奇缺,中级职称以上的“双师型”教师更是稀有,无法承担与企业开展“八个共同”的校企合作项目。
以上原因的存在导致虽然目前几乎所有的职业学校都在规划上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但是真正进行实践并收到良好效果的校企合作案例非常少见。
3.企业缺乏激励,主动性不足。
职业学校是非营利机构,其投入的人力物力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培养人才服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可以极大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这方面看职业学校不存在主动性不足的问题。但是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进行生产并赚取利润,并不是协助职业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学校和企业运营的不同要求必须给予企业足够的激励,以提升企业对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里,企业愿意接收职业学校的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本质上还是基于利益考虑。实习学生经过了系统的专业培训,人数众多且实习时间相对固定,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的优质员工同时又省去了招聘员工的高额成本。因此长期以来,学生到企业实习就成了维持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重要因素,部分学校甚至变成了唯一因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被简单地理解成职业学校派出学生到企业实习然后换回企业的设备或者资金支持。这就极大地违背了校企合作开展的初衷以及目的。(www.xing528.com)
但是企业也不得不考虑成本和收入是否匹配的问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必然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资源成本,这些成本的支出在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内容与方式
1.校企“双元制”育人。
双元制起源于德国,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同开展的职业培训模式。双元的内涵包括了学校和企业,其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另一元是指企业作为技术技能培训基地,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展技术技能相关的培训。“双元制”本质上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虽然在国内已经实施了较长时间,但是到目前为止“双元制”育人依旧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
2.校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育人。
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育人是2014年由教育部提出的,目的在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共同合作育人的新模式和新方法。现代学徒制是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教师和专家师傅共同传授,对学生开展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的。相比传统校企合作的订单班和冠名班,现代学徒制培养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一是培养过程完全体现了校企合作育人“八个共同”的要求,即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同完善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材讲义、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和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二是凸显学徒这个人才培养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不是将学生的培养割裂成理论和技能分别放在学校和企业培养,而是将企业的员工培养功能引入学校,形成“校中企”,参加现代学徒制学习的学生同时具有两种身份,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为其授课的老师也具有两种身份,教师和企业师傅。因此现代学徒制真正融合了校企合作“八个共同”的全部要求,实现了企业与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全过程对接,更实现了学生从在校生到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毕业证与职业技能资格证对接等,既提高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又让企业获得了高适应性的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
3.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系部)和专业。
对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说,传统的订单班和冠名班合作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关于产教融合“八个共同”的要求。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要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其中就有鼓励企业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企业可以投入资金、人力和设备与职业学校共同建立二级学院(系部),机构管理、师资力量由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学生根据“八个共同”的要求进行培养,二级学院(系部)内的专业由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设立,共同建设。真正达成“校中企”和“企中校”的校企深度融合。目前,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系部)和共建专业已经在部分职业学校实行,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学校得到了企业的资金、设备和师资的支持,确保了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企业虽然付出了资金、设备和人力资源,但是得到了长期的用工资源,节省了招聘和员工培训的大量成本,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4.校企合作开展员工和教师的双向培养。
职业学校的教师培养与企业员工的培养一样都是时间长、投入大、见效慢的投资,双方共同开展教师和员工双向培养有利于节约培养成本,提高培养效率。校企合作开展员工和教师的双向培养主要是指职业学校选派教师到企业开展企业实践学习,企业选派员工到职业学校开展系统的技术技能学习。对学校来说,目前师资队伍最为紧缺的是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熟悉学校和企业运作方式,同时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双师型”教师必须通过到企业开展生产实践活动来培养。对企业来说,企业员工系统的技术技能学习培训是提升员工素质,提高员工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率的重要举措,而有大量专业的技术技能教育教学设备、专业的应用型师资队伍的职业学校是企业员工培训的绝佳选择。新时期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企业面临产业升级、技术升级的压力,这必然对员工技术技能培训产生更大的需求,这也间接性地要求职业学校加快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产业和企业的需求。因此实行校企合作开展员工和教师的双向培养不仅是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国家在新时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5.校企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对于企业来说,获取利润的方式一是通过增加销售收入,二是通过减少生产成本。就成本而言,企业技术研发和员工培训占据企业支出相当一部分份额,能够与职业学校共建研发中心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可以极大地减少这个领域的支出,同时又可以获得职业学校专业科研人员的支持,企业有能力也有意愿开展这方面的合作。对职业学校来说,共建研发中心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可以节省学校单独建立的成本,同时也可以得到企业关于产品研发技术以及研发人员的支持,加强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为学校学生获取技术技能资格证提供支撑。因此,这种合作对校企双方都具有很大的好处,这也是近年来校企合作重点发展的领域。
(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双向沟通
双向沟通是沟通的一种类型,指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可以双向传递信息。相对于单向沟通而言双向沟通是一种更适合双方需要的互相交流信息的沟通方式。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双向沟通一是要提高校企沟通质量,双向沟通是提高职业学校和企业合作效率与合作效益的重要手段,职业学校和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双向沟通制度,有效化解校企合作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二是要重视信息沟通的质量,信息质量决定了校企沟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高质量的信息沟通可以有效减少误会,提高校企的信任程度。三是重视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校企合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而言校企合作越深入,信息共享的作用就越大,因此学校和企业可以考虑在双向沟通机制上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让信息能够快速流通,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有利于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四是学校和企业要广泛开展各种级别的沟通,校企人员的沟通级别会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而不断上升,校企人员的沟通不应当仅限于领导层或者一线执行层等部分级别,而应该是保持各种级别的广泛沟通,确保各层级出现的问题都能通过沟通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