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卓越绩效模式下职业学校学生需求及满足分析

卓越绩效模式下职业学校学生需求及满足分析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语言智能和社会交往智能水平因为客观原因往往并不突出,其社交需求比起普通学校学生来说更不容易得到满足。(二)职业学校学生的不同需求与满足职业学校学生除了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指出的五个共通需求外,根据学生分类的情况还存在着各自不同的需求。职业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和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育教学资源供给,满足学生各种不同类型的需求。

卓越绩效模式下职业学校学生需求及满足分析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共通需求与满足

职业学校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其需求具有共通性,也就是都具有人的一般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根据层次来划分,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实现这些需求恰恰要求人的多智能发展。

1.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也称为生存需求,是指为了维持生存而必需的各种物质或者非物质条件,如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求等。生理需求是人的需求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需求,其余需求的满足都要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基础上才能达成。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学习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获得社会生存的手段,最直接的表述就是为了毕业后能找到获取更多生存资源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实现大部分是通过找到一份好工作,也可以通过自己创业,但前提必须是学到谋生的本领。因此,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满足学生生存的需求,本质上就要求学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获取生存资料的能力,为学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2.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主要指人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里的安全不仅仅是指身体的安全,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安全以及人的内心感到安全。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安全需求不仅局限于人身安全,更需要构建一个能够安全发展的环境,如有能力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购买各种社会保险,购置房产,有稳定发展环境,这些都属于安全需求的范围。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满足学生安全需求,除了加强学校安全保卫,防止出现校园安全事件外,更重要的就是培育学生获取安全环境的能力,包括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培养、社会风险的识别与规避能力的培养、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等。

3.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就是需要进行社会交往,一般是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朋友、同事的关系,也可以是恋人、爱人的关系。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语言智能和社会交往智能水平因为客观原因往往并不突出,其社交需求比起普通学校学生来说更不容易得到满足。社会交往能力的欠缺也是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职业学校要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和开展交际活动,充分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使学生社交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

4.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是指对自己自信,保持自尊以及渴望自己或自己的学习工作得到承认和尊重的需求。职业学校学生由于长期素质能力欠缺,自信心和自尊心都受到很大打击,因此就特别需要别人的承认和尊重。职业学校老师应该充分理解学生的客观能力缺陷,了解学生对尊重和承认的需求,在教育教学中以表扬激励为主,尽量减少否定与批评。在管理上推行人性化和质量管理,在管理目的、管理过程和管理人员上都要体现尊重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学校感觉到自己获得了尊重,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别人的承认。同时,职业学校也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和承认别人,要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5.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是指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自我实现需求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最高层次,代表人在某一领域的最高目的与最终需求。职业学校学生追求自我实现与自我认识智能有直接关系,要达到自我实现首先要求认识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在校期间意识到自己自我实现是什么是比较困难的。职业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明白认识自我实现的需求要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联系起来,要主动地在国家民族的框架下寻找自我实现的途径。

(二)职业学校学生的不同需求与满足(www.xing528.com)

职业学校学生除了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指出的五个共通需求外,根据学生分类的情况还存在着各自不同的需求。职业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和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育教学资源供给,满足学生各种不同类型的需求。

1.根据学校级别和性质划分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工学校学生和高等职业学校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学校;技工学校是为适应工业发展需要而培养合格中级技术工人的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学校。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是结合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而制定的,职业学校要继续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听取学生意见,满足学生对更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

2.根据学生来源划分为经过中考高考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中高职衔接学生、单独招生的学生,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工人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四类人员”以及社会学生。

经过中考和高考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以及单独招生的学生属于经过考试入学的学生,在数量上是职业学校学生的主要来源,占在校生数量的大部分。经过考试入学的学生经过了较为系统的学习和统一标准的考试,其素质能力有可参考的指标,其对教育教学的需求也比较正常,一般没有特殊的需求,职业学校只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中高职衔接的学生一般没有经过统一标准的考试,而是由中等职业学校直接升入高等职业学校。虽然没有经过统一标准的考试,但是也经过了职业学校的系统学习,所以其对新环境适应能力比其他类型的学生更强,能很快地融入新学校环境。由于是直接升入高等职业学校,这类学生容易把中等职业学校的不良习惯也带入高等职业学校,同时因为没有经过考核的考验,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性进一步降低,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较差。职业学校要理解中高职衔接学生的特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高等职业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工人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四类人员”中,退役军人年龄相对较小,工作和家庭负担不重,少部分学生可以做到全日制上课,大部分还是以线上学习、集中培训考试的方式为主。退役军人绝大部分都有固定的工作,对自我需求有清晰的认识,但是他们缺少系统的学习和专业的技术技能培养,因此在职业生涯发展上会遇到瓶颈。因此,职业学校应考虑退役军人的现实需要,灵活地安排上课时间,探索网络直播等线上教育渠道,利用集中培训考试系统性地强化他们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身需求,同时这也是响应国家扩招号召,促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这三种类型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大,绝大部分不能全日制在校上课,需要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授课。这类学生社会成分复杂、社会经历丰富、家庭压力较大,因此对技术技能型课程以及技术技能资格证需求更为强烈,对文化知识教育兴趣不是很高。职业学校要针对这类学生的特点制定更人性化、更合理的教育教学时间安排,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让他们提升技术技能水平,找到更好的工作。

3.根据学生智能组合类型来划分的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偏重的逻辑理论型学生,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偏重的沟通协调型学生,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偏重的技术技能型学生。

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偏重的逻辑理论型学生更能接受文化课理论学习的传统教育方式,他们头脑逻辑清晰,接受能力强,理论方面的课程成绩往往名列前茅,但是对于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的技术技能实践能力较弱,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不够强,从特点上看这种类型的学生更接近于普通学校的要求。对这种学生,职业学校要尽量引导他们,满足他们对专业的需求,可以建议他们选择理论知识比例更高,对技术技能要求没有那么严格的专业。更接近其智能特点的专业可以使他们的优势进一步发挥,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专业扬长避短一样也可以让这种类型的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这种类型的学生还可以选择通过“专升本”等渠道继续到本科层次的学校深造,由技术技能型转到普通学校的知识研究型,充分发挥他们智能的特点,取得更好的成绩。

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偏重的沟通协调型学生无论是在学校的适应性还是在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性都很优秀。自我认知保证了他们有清晰的自身定位和准确的能力判断力,人际交往和语言智能使他们可以胜任各种管理和组织职位。这类学生的短板是在理论学习和技术技能学习上表现得都不够突出,在成绩上可能没有太大亮点,但是在职位上班团干都是他们可以胜任的职位。职业学校对这类学生的培养在专业上可以建议选择技术管理类的专业,如工程管理、施工管理、信息管理等,既含有技术技能类课程也含有管理类课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管理沟通协调的优势。这类学生在学科上以管理学和工学为主,在校期间可以担任班团干锻炼自己的工作适应力,毕业后可以尝试从事管理、传媒等岗位。这种类型的学生同样可以通过“专升本”到更高一级的本科院校深造,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类或传媒专业。

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偏重的技术技能型学生是符合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最佳对象。他们的智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技术技能学习的要求,同时也可以具备不错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技能比赛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也非常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同时本人可以明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保证能够持续、稳定、深入地参与技术技能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这类学生如果能够持续地进行技术技能学习和培训,可以很轻松地在毕业的时候找到专业对口的好工作,同时在技能比赛和职业资格证书上获证的概率更高。职业学校对这类学生的培养一是要帮助他们选好自己的专业,要努力让他们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使他们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给他们实现自我的机会,如选拔他们参加技能竞赛培训和比赛,组织他们参加相关技能证书的考试等;三是可以考虑给他们留校学习或者“专升本”等更高层次的学习进修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