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纯电动车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近几十年来,我国电动车的研发工作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到了90年代,我国掀起了一股电动车开发热潮,万向、比亚迪、春兰等集团公司先后自行投资,加入到电动车研发、示范和产业化的行列中,为我国电动车产业自主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0年,在环境保护和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推动下,建设电动车社会被提到日程上来,我国进入了电动车社会初期发展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电动车关键技术研发,着重进行了电动车关键技术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测试环境建设、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技术标准体系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活动。
“十五”期间,以攻克电动车科技问题为切入点,在充分考虑到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科研实力不强、企业投入有限等现状,科技部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纵三横”电动车研发战略规划布局,全面部署电动车关键技术攻关,从而完成了我国电动车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
经过连续两个“五年计划”的支持,我国基本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开发了以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目前,累计开发了300余款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产品核心技术竞争力显著提高,建立了若干个新能源汽车测试中心,颁布了若干条电动车国家标准,初步形成了电动车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配套技术体系,初步显现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西南为代表的产业集群,产业环境明显改善。
从2003年起,我国就在北京、天津、武汉、深圳、杭州等7个城市先后开展了电动车小规模示范运行考核,累计投入运营车辆超过500辆,运营里程超过1500万km。2009年1月,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起动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北京、上海等25个试点城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已超过1万辆。
2010年4月,北京国际车展上共有95辆新能源汽车亮相,其中中国首发35辆。涉及的企业有比亚迪、奇瑞、一汽、上汽、东风、广汽等大型汽车集团。
截至2010年,纯电动车应用效果良好,已示范推广应用纯电动公交车629辆、纯电动乘用车(含Plug-in)1304辆、环卫等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的纯电动特种车1307辆。
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8368辆和8159辆。(www.xing528.com)
另外,为保障新能源汽车的运行,截至2011年,国家电网累计建成243座充换电站、13283个充电桩。南方电网全网也累计建成了14座充电站、2901个充电桩。我国已成为全球充换电站及充电桩数量最多的国家。
目前,我国主要汽车生产厂商包括一汽、上汽、北汽、长安、奇瑞、吉利、力帆、众泰、青年莲花等都在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制生产。上海通用汽车生产的混合动力君越轿车销量达到每月200~300台。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企业方面来看,自2011年开始,上海汽车就已明确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瞄准汽车驱动电力化趋势,重点加快推进混合动力和电动车产业化,并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升级和示范运行。
“十二五”期间,上海汽车在已投入20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计划再投入60亿元用于研发新能源汽车。到“十二五”末期,上海汽车产销的新能源汽车,将占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20%左右的市场份额。
2015年北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目标产量定位在15万辆;广汽集团将“十二五”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放大到20万辆;长安汽车则计划2014年实现产销15万辆。
电动车其他相关的技术,近年都有巨大的进步。例如交流感应电动机及其控制,稀土永磁无刷电动机及其控制,电池和整车能量管理系统,智能及快速充电技术,低阻力轮胎,轻量和低风阻车身,制动能量回收等,这些技术的进步使电动车日见完善和走向实用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