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民族地区制枪原因深度剖析

西部民族地区制枪原因深度剖析

更新时间:2025-01-15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西部民族地区非法制贩枪支问题之所以比较突出,有其独特的原因。有关专家认为,化隆、松桃、合浦等地的枪患主要因贫穷而起,为了发家致富而铤而走险是形成这三个黑枪基地共同的、重要的原因。(三) 境外流入西部民族地区国境线长,口岸多,还有大量便道通往境外,跨境而居的多民族出入境频繁。近年来,境内外不法分子为了谋得巨大利益,频频从越南和缅甸等地走私枪支。

西部民族地区非法制贩枪支问题之所以比较突出,有其独特的原因。

(一) 因贫造枪

青海化隆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20 世纪90 年代初,个别不法分子开始利用简陋工具造枪。在当时,仿制一支军用手枪的成本在200 元左右,而利润在100 元左右。由于暴利的诱惑,亲朋邻里之中一些法律意识淡薄者开始纷纷效仿并以此作为致富门路。当前,由于外省区制式枪管、半成品以及造枪工具和技术资料的流入,制贩枪支不法分子与外省军工企业人员的相互勾结越来越紧密,致使非法制造的枪支精密度越来越高,杀伤力越来越强,数量越来越多,流散的范围越来越广。贵州松桃县(贵州唯一的单一苗族自治县) 也是贵州省最穷的地区之一。在当地,一些群众卖枪挣钱的情况较为普遍,“松桃枪患,根源在于贫穷”甚至是当地干部的共识。广西的合浦县是中国南方典型的沿海农业大县,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百姓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捕鱼和种田),导致贫困面较大。有关专家认为,化隆、松桃、合浦等地的枪患主要因贫穷而起,为了发家致富而铤而走险是形成这三个黑枪基地共同的、重要的原因。

(二) 历史渊源

一是西部民族地区尤其是西南民族地区中的一些地方历史上曾经匪患猖獗,导致一些自制火药枪支弹药流散到民间。二是在广西、云南等地,边民持枪时间较长、战争中遗失的军用枪支散落民间的也较多。三是一些少数民族长期以来有使用、收藏、喜爱枪支的传统(如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山民要用枪对付吃土豆的野猪,牧民要用来保卫他们的畜群,猎户则要防止熊狼等野兽的进攻。一些地方鸣枪甚至意味着喜庆吉祥,在个别少数民族的婚礼庆典上,放枪如同汉族的放鞭炮一样)。四是青海解放前夕,军阀马步芳的军队就垮在化隆、循化地区,其中有的军械修理人员通过制卖枪支为生,而其手艺同时被流传了下来。(www.xing528.com)

(三) 境外流入

西部民族地区国境线长(如广西就有2600 多公里的边防线),口岸多,还有大量便道通往境外,跨境而居的多民族出入境频繁。近年来,境内外不法分子为了谋得巨大利益,频频从越南和缅甸等地走私枪支。由于越南等东南亚一些国家对枪支管理较松,加之美越、中越战争中有大量军用枪支遗失民间,使得越南国内枪源丰富,并源源不断走私到我国。同时,俄罗斯解体后,中亚各国通过内陆走私军火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四) 民用枪支的生产、销售管理存在漏洞

近年来,一些商业企业单位置国家有关枪支管理法规于不顾,未经公安部门注册,擅自经销民用枪支,顾客不需出示购枪证便能购买,致使非法枪支流入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