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这天晚上,妈妈照旧看电视剧,玲玲没事翻翻爸爸的旧书,谁知道,她竟然发现了爸爸有个宝贝——《世界地理未解之谜》,翻着翻着,她看到了从未听过的一个名字——“撒哈拉之眼”,她拿着书出去问妈妈:“妈,‘撒哈拉之眼’是哪里啊?怎么没有听过?”
“我也不知道,你把书拿来给我瞧瞧。”
撒哈拉之眼又被称为“理查特结构”,位于北纬20°07′、西经11°24′,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的毛里塔尼亚境内。它呈巨大同心圆,海拔高度约400米,直径达到48公里,从太空上看也清晰可见。
起初该地形被认为是由于陨石碰撞而形成的,目前地质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地质结构上升或侵蚀造成的,这种环型外型的形成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这个沙漠地形结构位于撒哈拉沙漠西南部,是地球十大地质奇观之一。由于侵蚀形成的理查特结构,略椭圆圆顶直径超过40公里。由暴露的沉积岩构成的圆顶的形成时间最晚在原生代。在圆顶的中心,奥陶系砂岩绕着它的边缘。由沉积岩组成的这种结构向外倾斜在10°~20°。耐侵蚀层石英岩创造了高浮雕循环单面山。它由一个中心占地至少30公里直径硅质角砾岩构成。
暴露在理查特结构内部的是多种不同的侵入岩和喷出岩。它们包括流纹岩、辉长岩、碳酸盐岩和金伯利岩。流纹岩由熔岩流和凝灰岩组成,根据现场绘制和航拍数据,岩石形成两个同心环堤坝。内圈堤大约是20米宽,距离结构的中心约3千米。外环堤宽约50米,距离结构的中心约7~8千米。堤坝一般长约300米,通常1~4米宽。它们由大量的缺乏囊泡碳酸盐岩构成。碳酸盐岩岩石的冷却时间在9400万至1.04亿年前。金伯利岩的形成时间则可以一直追溯到大约9900万年前。这些侵入火成岩的形成表明存在大量碱性火成岩侵入,创造了覆岩层。
壮观的水热特性是理查特结构的一部分。它们包括广泛的热液蚀变流纹岩和热液溶蚀变辉长岩。角砾岩由白到黑灰色的碎片石英质材构成,叠层岩的石灰石强烈硅化。(www.xing528.com)
最初理查特结构被认为是个陨石坑,但构造的中心地势平坦,没有发现曾有高温与撞击的地质证据;没有发现火山岩堆积的圆顶,因此排除了火山的可能。如今普遍认为,理查特结构是地形抬升与侵蚀作用同时进行的结果;理查特结构的同心圆状痕迹是硬度较高、不易受侵蚀的古生代石英岩;至于理查特结构为什么会这么大、这么圆,尚未得到公认的解释。
地理知识小链接
撒哈拉沙漠很大,面积约2113906万平方千米,几乎占满整个非洲北部,在撒哈拉沙漠中分布着多个国家。
撒哈拉沙漠包括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等国及属于西班牙的西撒哈拉地区。
另外,马里、尼日尔、乍得、苏丹等国的北部也在撒哈拉沙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