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名:窃衣
伞形科窃衣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70厘米。花白色。果实长圆形,有内弯或呈钩状的皮刺。花果期4—11月。
“九思”出自《论语》:“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王逸的《九思》不一样,继承的是屈原的《离骚》精神,写的是君王亲小人远贤臣,瓦砾明珠不分,香臭美丑不辨,以致高洁之士郁郁寡欢,鸿鹄被困,香草见弃。
身为楚辞作者群中的一员,开口怎能不谈香草?“蘮蒘兮青葱,藁本兮萎落。”藁本是伞形科植物,见于本书前面篇章。蘮蒘也是伞形科草本植物。
蘮蒘难写又难念,但很常见,随便什么地方都有。它还有个特别可爱又好记的名字,叫窃衣。这个名字出现得很早,《尔雅》里就有了:“蘮蒘,窃衣。”至于为什么叫窃衣,郭璞的解释也简单:“子大如麦,两两相合,有毛,著人衣。”窃衣的意思是趁人不备偷偷粘上人的衣服。三国孙炎《尔雅音义》云:“其花着人衣,故曰‘窃衣’。”我猜孙炎没有见过窃衣,着衣的是果实,而非花。窃衣的果实成熟后可食,叫鬼麦,这个名字大约也是从粘衣而来,说它悄悄粘在人身上,鬼鬼祟祟的。
窃衣的果实比苍耳还要小,毛比苍耳还要密,苍耳有多么粘衣,窃衣可以再加十倍。春末至夏秋季节到山间去玩,不小心碰到一丛窃衣,那衣角裤管上会密密麻麻满是窃衣,回来摘半天都摘不干净,过了许久,还能在卷边折缝里发现几粒。只要被粘过一次,就永远不会忘记,它确确实实太能“窃衣”了。
王逸一定是被窃衣粘过,才会用它入诗:“蘮蒘兮青葱,藁本兮萎落。”他把窃衣比作小人,朋党勾结,狼狈为奸,是很准确的。它真的比苍耳还要讨厌,果实上的粗毛委实太多太密太能粘衣了。而藁本是和蘼芜一样的香草,芬芳高洁。窃衣和藁本都属伞形科,生长初期的形态十分相似,藁本的植株稍稍高大粗壮一些,窃衣茎干要柔弱一点。二者在春初出苗长叶期间不太好区别,等开了花就好辨识了,结果之后更是一目了然。窃衣的果实在没成熟的时候是紫红色,毛茸茸的;藁本的果实则要大许多,未成熟时为绿色,光滑无毛。(www.xing528.com)
伞形科窃衣属下有两种,一是窃衣,一是小窃衣。小窃衣和窃衣的区别,一是分布区域,窃衣产长江以南和陕西甘肃,小窃衣除了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以外遍布全国各省区;另一个不同之处是果实的大小,小窃衣的果实比窃衣小一半,所以名小窃衣。
窃衣分布在长江以南,在南方有个土名,叫“夫娘子”。明朝田艺蘅《留青日札》中说:“草子甚细,如刺,其气臭恶,善惹人衣者,名曰夫娘子……按南方苗人谓妻曰夫娘,又谓妇人之无行者亦曰夫娘,盖言其臭秽善惹人耳。”
周作人在《野草的俗名》一文中也写到窃衣,说当地称为“臭婆娘”。
对于一种草的厌恶,可以到这种地步。王逸笔下还是简单的正邪之分、君子小人之别,到了后期,君子小人不存在了,变成对女性的污名化。
其实窃衣的“臭”,不过是气味浓烈。伞形科植物的气味都比较浓郁,蘼芜气味之浓,还要胜过窃衣十倍不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