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希腊始,西方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就有了对人的关注。古希腊神话传说斯芬克司之谜中讲到,人面狮身的怪兽斯芬克司蹲在特拜城附近的山崖上,向每一个过往行人提出同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傍晚三条腿走路?”这个谜语难倒了许多人,猜不出谜语的人都要被斯芬克司吃掉或杀害。后来,聪明的俄狄浦斯猜中了这个谜语。他回答说,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人。因为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天,那么,人的婴幼期相当于整个人生的“早晨”,这时人软弱无助,要用四肢匍匐而行;成年时期相当于整个人生的“中午”,这时的人身强力壮,用两条腿走路;老年时期相当于整个人生的“傍晚”,这时的人体衰力弱,只能借助拐杖而行。斯芬克司听后,跳崖而死,俄狄浦斯因此被人们推举为国王。斯芬克司之谜的意义在于,它借助神话的形式表达了人类最初对自己生命历程的追问,警告了人如果不能认识自身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赞扬了人具有战胜一切神怪的伟大智慧和力量,标志着人类文明从此开始启动了“认识人自己”这个具有最高价值的课题。
自古以来,中西传统文化都非常注重对人的研究。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文化非常关注人本身,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前就有“认识你自己”的石刻。伯利克里明确提出“人是第一重要的”的命题。苏格拉底也提出“认识你自己”,他为什么会提出与神庙门前石刻完全相同的话?这是因为在这之前古希腊哲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自然哲学,自然哲学在希腊城邦大约诞生在公元前6世纪初,他们探索世界的本原,把自然作为客观的存在来进行把握,根据自然法则来理解万物的生成、运动和变化。苏格拉底早期也是研究自然哲学的,“希望知道事物的原因,知道一件东西为什么存在,为什么产生,为什么消灭”[3]。自然哲学家坚持万物有灵论,阿拉克萨戈拉认为植物是土地中的生物,枯荣是其苦乐的表现。他们只是把人当作自然界的一种自然存在物,从自然存在中去理解人,看不到人之为人区别于其他自然物的独特性,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后来的智者们顺应社会历史的变化,从对自然的研究转向对人类自身的关注,苏格拉底、普罗泰戈拉等就是其中的代表。(www.xing528.com)
在古希腊哲学对人的研究中,理性处于突出的位置。柏拉图认为,人是两条腿而无羽毛的动物,人是由灵魂和肉体组成的,灵魂由欲望、激情和理性三个部分构成,其中,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决定性的因素,智慧的品德是因为理性在灵魂中占统率地位,勇敢的品德是因为激情坚定不移地执行理性的指示,帮助理性控制欲望,节制主要用于对快乐和欲望的控制,当这三种品德都实现了,就可获得灵魂的最高德性——正义,“一个正义的人必须让理性统治灵魂、借助于激情抑制欲望”[4]。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理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根本差别,他把专属于人的理性活动称为实践的生命活动,把人的营养的和感觉的生命活动看作是自然界的馈赠,并存在于人的潜能之中,供人运用。理性是人通过运用才能获得,实践的生命活动就是通过运用理性而获得理性力量的活动,“人‘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于他的实现活动,即他在其实践的生命的活动中所实现的东西。所谓实现活动,其意义就是‘积极地’通过运用来获得人的理性力量的活动。”[5]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已经触及人的社会性,把人性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三个论断:“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社会动物”,这可以说是古希腊对人的认识的高峰。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认为他是,“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字几乎贯穿了马克思的整个哲学思考生涯:我们在他最初的写作中就能找到这个名字,也就是从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异》(1841)到他《资本论》第一卷(1867)。”[6]而马克思实际上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接触到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了,在他19岁的时候写给父亲的信中,就论及自己翻译了《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一部分。恩格斯也曾经称亚里士多德是“古代的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在对施蒂纳等人学术观点的批判中,更是多次提及亚里士多德。由此可以见到,亚里士多德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理论的创立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