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命的希望:海洋的奇观

生命的希望:海洋的奇观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辽阔的海洋是生命的海洋。高潮时被水淹没,退潮后又暴露出来的宽大地带称作“潮间带”。整个潮间带的地貌条件并不统一,其上部接近陆地的条件,下部则接近海洋的条件。穿过潮间带就进入了真正的海洋。若我们跟踪退潮的海水走进潮间带,仔细搜寻和观察,就会发现各种有趣的生物。潮间带的类型不一,有的地方是沙滩,有的地方是泥滩,有的地方是岩岸,有的地方是混合滩。

生命的希望:海洋的奇观

人们总是把我们这个行星看作是一个有着山川平原的世界,一个布满茂密丛林、矮小灌木和生长五谷青草的绿色世界。其实,从太空望去,我们这个行星大部分区域是蓝色的。有一部分是大气层在地球表面反射的蓝色,而大部分则是海洋的蓝色。海洋覆盖着地球表面7/10的地方。实际上,能够任由我们漫步其上的陆地是一个极小的区域!

在海洋占总面积70%多的地球上,各洲大陆俨然是一个个四面临海的大小不等的“岛屿”。辽阔的海洋,其面积有3.6亿平方千米。它是一个水的王国,平均深度4000米,最深的地方超过10000米。如果我们把地球按比例缩小为直径2米的模型,我们就可以用平均仅1毫米厚的一薄层水代表海水。海洋的容量是无比巨大的。海洋里全部水的总容积,比海拔以上陆地的总体积大15倍还多。假如我们把所有陆地铲掉填到海里,并把它铺平,整个地球表面就都成了海洋,平均有3000米深。实际上,海洋的平均深度为陆地平均高度的5倍。最深的海沟深度远比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大得多。这就是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巨大而复杂的环境

同样,人们一提起生物,总是先想到陆生生物,如马、牛、羊,鸡、犬、兔,稻、麦、粟等等。当然,这些都很重要,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生物。但这仅仅是一些和人类朝夕相处的栖于地球陆地上的特殊类群,而栖于那神秘的海洋世界的大大小小、种类繁多的生物又是怎样的呢?

辽阔的海洋是生命的海洋。无论是潮起潮落的滨海,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洋;无论是波涛滚滚的表层,还是万籁俱寂的万丈深渊之中,也无论是碧蓝清澈的赤道水域,还是冰山逶迤的两极海区,到处都充满着生命。海洋里的生物量比所有的陆地生物的总和还多得多。但海洋生物多隐于那蓝色的帷幕之下,不像陆地生物那样随处可以看到。沿着沙质海滨走上几个小时,或许也见不到一棵植物或一只动物。若扬帆出海,尤其是在热带海域航行数天,也可能只遇见几条逃命的飞鱼和几只孤零零的海鸟。但实际上,海洋里却有着千千万万的生物。

人们要发现和了解海洋里的生物,就必须走到海滨,潜入那寒冷又陌生的海洋世界。对陆生的人类来说,那是一个既不熟悉又不舒适的水的世界。在那里,人们不能像在陆地上那样正常地看到、听到或感觉到外界物体,而且,若没有空气,人就不能呼吸,身上不带上重物,就无法稳定地待下去。不过,这里却是海洋生物的世界,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初到海边的人无不被海所吸引,或观海听涛,或海滨拾贝,或依岸垂钓,或水中沐浴,神秘的海洋能令人们兴致盎然,流连忘返。多数到过海边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正在尽兴之际,发现海水就像汛期暴涨的河水一样突然涨高,淹没了礁石,覆盖了海滩,转眼工夫,海浪撞击着海岸,激起层层浪花,过几个小时之后,如果旧地重游,就会发现海水已远远离去,海滩上又满是熙攘的人群和欢腾的海鸟。人们对此往往有些迷惑不解。

其实,这是海洋的潮汐现象。一般每天有两次水位升高和降低,升高时为涨潮或高潮,降低时为落潮或低潮。这些现象是由于地球、月球太阳间引力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www.xing528.com)

美丽的海湾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大小成正比,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当然也存在着这种引力。地球表面覆盖着的海水,势必会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月球虽然比太阳小,但距地球近,所以,在潮汐的形成上作用很大。地球各地的海水所受月球的引力大小是不同的,距月球较近处的海水受到的引力大,距月球较远处的海水受到的引力小。由于月球绕地球转,地球又不停地自转,当地球转到面对月球时,与月球对应面的海水受引力最大,会被吸引而凸起来,这就形成了涨潮。而地球上与此相反的一面,离月球最远,受引力最小,但受地球的离心力最大,海水也会凸起来,也会形成涨潮。地球的其他区域所受引力与离心力相等,相互抵消,海水就形成低潮。地球上的某一点每24小时50分就会经历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月球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是27.5天,当新月和满月时,地球、月球和太阳正好处在同一条线上,面对月球的海水所受的引力最大,所以,涨潮水位最高,退潮水位最低,我们称之为大潮。当上弦月与下弦月,即从地球上看月球和太阳成直角时,月球和太阳对地球潮汐作用在局部相互抵消了,所以,潮最小,我们称之为小潮。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称“月满则海水西盛”,“至甚月廓空则海水东盛”;汉代王充在《论衡》一书中也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这些都阐明了潮汐涨落与月球运行的关系。

涨潮时的水位线称“高潮线”,退潮时的水位线称“低潮线”。高潮时被水淹没,退潮后又暴露出来的宽大地带称作“潮间带”。这里是最为复杂的地带,一般每昼夜有两次暴露在空气之中,两次淹没于海水之下。浸于水下时,温度较稳定,退潮后,由于会受到夏季骄阳的曝晒,冬季冰雪的覆盖,还常有风和雨的袭击,所以,温度变化大。整个潮间带的地貌条件并不统一,其上部接近陆地的条件,下部则接近海洋的条件。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生存着各种不同的生物。

穿过潮间带就进入了真正的海洋。沿大陆边缘的区域,海水较浅,称“沿岸带”。水深200米或更浅的海区称为“大陆架”或“大陆棚”,也是生物最为丰富的海区,再向外就属于外海或大洋了。

若我们跟踪退潮的海水走进潮间带,仔细搜寻和观察,就会发现各种有趣的生物。潮间带的类型不一,有的地方是沙滩,有的地方是泥滩,有的地方是岩岸,有的地方是混合滩。类型不同,生物往往也不同。在泥滩,常覆盖有薄薄的一层海水。透过海水,在一个个小小的区域内,往往有数以百计的小海螺;一堆堆小丘似的蠕虫粪,表明那下面藏着蠕虫;小小的水坑里,有小虾在跳动;往下挖沙时,会看到一个个紧闭双壳的贝类或一片片破碎的贝壳;再往前去,会看到长刺的海胆,有条纹图案的海葵,形形色色的小海蟹海星和奇形怪状的滩涂小鱼;在凸起的岩石处,会看到颜色和形状不同的丛生的海藻,掀起海藻,会发现那下面是一个昏暗的世界,那里除了躲藏着小鱼、小虾,还有逃窜着的蟹,带刺的海螺,黄色的海绵,奇怪的珊瑚状生物,甚至有刺蛄、藤壶等,令人目不暇接。回头望去,成群的海鸟,像海鸥、滨鹃等,在海滩上忙忙碌碌,搜寻着各种美味的食物。这里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生命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