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户外活动爱好者,这周末亮亮全家又要去露营了。
周五晚上,妈妈和亮亮一起收拾东西,比如帐篷、水壶、干粮等。这天晚上,爸爸检查了下这些东西,然后说:“怎么没有准备棉服?”
“现在中午都二十几度呢?穿棉服要笑死人了。”亮亮说。
“这是中午的温度,你不知道我们北方昼夜温差大啊,到夜里,还会下霜,你在户外,岂不冻死你?”爸爸一本正经地说,这下子说得亮亮有点害怕了。
“你爸爸说得对,你这要是在外面冻着了,回来还不得生病,不仅棉服,还有热水壶,手套都得带着。”
被爸爸妈妈这么一说,亮亮觉得确实需要多备点东西。
我们发现,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
翻翻日历,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www.xing528.com)
那么,我国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
在我国四季分明的中纬度地区,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正是冬季开始前和结束后的时间,夜间的气温一般能降至0℃以下。在晴朗的夜间,因为无云,地面热量散发很快,在前半夜由于地面白天储存热量较多,气温一般不易降到0℃以下。到了后半夜和黎明前,地面散发的热量已很多,而获得大气辐射补偿的热量很少,气温下降很快,当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附着在地面的土块、石块、树叶、草木、低房的瓦片等物体上,就凝结成了冰晶。因此我国有“霜冻见晴天”的农谚。如果气温降到了0℃以下,而近地面缺少水汽,就凝结不成白霜了,但农作物仍受到了冻害,农民称此为“黑霜”。如果夜间阴天多云,云的逆辐射作用能较多地补偿地面热量的损失,气温则不易降到0℃以下,因此就不会出现霜冻。所以霜冻一般都出现在晴朗的夜里。
地理知识小链接
霜是水汽(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度很低时产生的一种凝华现象。严寒的冬天清晨,户外植物上通常会结霜,这是因为夜间植物散热慢、地表的温度又特别低,水汽散发不快,还聚集在植物表面时就结冻了,因此形成霜。
科学上,霜是由冰晶组成的,和露的出现过程是相似的,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露点(水汽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而霜点(水汽凝华成霜的温度)低于冰点,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温度低于0℃时,才会结霜。
其实,霜本身对植物既没有害处,也没有益处。人们通常所说的“霜害”,实际上是在形成霜的过程中产生的“冻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