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忠毅,男,生于1948年11月。1969年青岛师范学校毕业后,响应号召到黄河入海口的盐碱滩上做了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先后担任过乡镇中学校长、乡镇教育组组长、垦利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垦利县实验小学校长等职务。1989年受命组建东营市实验小学,并担任校长至今。在黄河三角洲这块曾经荒凉的土地上,邵忠毅已辛勤耕耘了30多年,先后被评为东营市优秀党员、东营市模范校长、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
在一个炎炎夏日,我造访了这位在东营市闻名遐迩的校长。邵校长一副清瘦的面庞,炯炯有神的目光,让人感觉到一种儒雅之气。言谈之中,邵校长以自己颇有见地的治校方略、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深深地打动了笔者。
笔者:邵校长,东营市实验小学是所“规范+特色”的学校。您能否谈一下“规范+特色”所体现的内容?
邵校长:我们东营市实验小学建校于1989年。建校之初,我们就明确提出了“德育首位、教学中心、五育并举”的办学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我们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即使是在应试教育气氛比较浓厚的情况下,我们也坚持“德育首位、教学中心、五育并举”的方针。通过我们的努力,东营市实验小学的办学很快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的认可,被东营市教育局命名为“东营市十佳学校”。1996年初,建校仅7年,我们顺利地通过了“省级规范化学校”的验收,成为东营市第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实验小学的办学特色,就是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改实验为突破口,多学科、多年级开展教改实验。从1992年起,我们积极实施“科研兴校、实验立校”战略,先后引进和开展了“汉语拼音换韵直读法”“小学生语文整体能力发展实验”“数学启发式教学”“电脑作文”“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乐器进课堂”“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研究”等8个教改项目。
笔者:创新是任何一项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请您谈一下在教育科研中学校是如何创新的?取得了哪些成绩?
邵校长:我校开展的实验项目,有的是移植引进的,有的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问题,还有的是主动承担的上级科研部门的研究题目。不管是什么项目,都有一个如何和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不断开拓创新,有继承,有发展,发展就是创新。
比如在“汉语拼音换韵直读法”实验中,我校教师根据东营地区的语言环境,把直读“三步法”发展为“四步法”,被该项实验的主持人潘自由称为“山东方案”。我校先后在全国直读法培训班和全国小语研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四步法”方案也被全国的几个省区市采用。我们推广“张思忠英语教学法”,在学习字母、语音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同时吸取北京“三位一体”英语教学法的优点,使二者相得益彰。在“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研究”课题中,我们根据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计了“层次性作业”,成为实现教学“轻负担,高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我们站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度,又提出了“小学学科实践活动”的课题。2001年11月,东营市教研室在市实验小学召开全市“小学学科实践活动”现场会,向全市推广。“小学学科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引起了教育界和新闻界的关注,《东营日报》《山东教育》《现代教育导报》和东营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都曾经报道过我们开展“小学学科实践活动”的情况。
笔者:从社会的反响和我个人的了解来看,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我想进一步了解学校在培养学生特长方面的一些做法。
邵校长:不管是从时代的要求还是从个人发展的需求来看,一个人必须有专长或者特长。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兴趣养成的关键阶段,我主张小学生应该围绕着一种或者几种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这既是素质教育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www.xing528.com)
我们从建校起,就把培养学生特长当作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来抓。培养学生的特长,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我们坚持以第二课堂、周六艺校为主渠道,课堂教学为辅助的方式,在舞蹈、声乐、器乐、书法、乒乓球、足球、航模、计算机等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特长。我们考虑到本校的师资力量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就从一些文艺团体和相关的单位聘请了部分知名人士到校任教,像书法界的刘宝麟、音乐界的朱世全、文艺界的任建军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开拓办学路子,我认为这是发展学生特长的一条成功经验。
经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校在艺术教育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00年,我校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笔者: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您在实验小学已经奋斗了13年,很多老师都说您是一位治校严谨、可敬可亲的校长。请问您的治校之道是什么?
邵校长:谈不上什么治校之道。我是一个很注重“小节”的人,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我常常一个人到教师办公室、教学班、备课室等地方转转。墙壁上的一点划痕,微机上的灰尘,学生的执笔姿势,这些小事都是我要“管一管”的内容。我认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固然重要,但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更重要。培养“合格+特长”的人才,这个“合格”的内涵很大,也很不容易做到,所以教育教学要从小事抓起。比如说,在我的脚下有一点垃圾,我会立即俯身捡起;发现学生或者教师的细小问题——对有些人来讲可能感觉是微不足道的,我也会委婉地给他们指出来,让他们自觉改正。可能是受我的影响吧,很多教工也很自然地这样做。校长影响老师,老师影响学生,言传身教,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形成了。
治理学校,除了细心,还要有爱心。对教工、对学生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这样才会形成一股向上的合力,这就是一所学校永远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工作中,即使遇上教职工有过失的时候,我也很少批评人。特别是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经验不足,热情有余,难免出些差错。如果一棍子打死,就会影响到一个人今后的工作。我们学校有一批工作上的拼命三郎,他们是业务骨干。我就注重引导他们发挥长处,提醒他们注意克服缺点。我在学校班子中讲得最多的就是“大度容人”。
当然,依法治校是个大原则,不能搞感情至上。对一些靠思想教育难以有起色的工作,就要辅助以校规校纪。举个例子说,体罚是每一个学校都曾遇到过的难题。怎么解决呢?我们针对这种现象进行过教育,开展过批评。但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当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我们出台了对体罚学生现象进行处罚的规章制度,在教代会上通过后施行。思想教育加上规章制度很有效果,我们已经有两年没有发生过体罚学生的现象了。有一次,我在市教委组织的校长例会上提到了我校要创建无体罚现象的学校。当时的市教委主任就问我:“老邵,你能做到吗?”我说:“我可能做不到,但我会做到积极减少体罚现象,直至最后消灭这种现象。”这不,我们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有好几个剪报本,剪下来的都是有关教育法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方面的文章,其中就有不少因为教师处理师生关系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我不但要剪下来,而且经常翻看,这样既告诫了自己又提醒了同事。我觉着,细心加爱心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个校长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夕阳西下,我和邵校长站在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望着这绿树成荫、环境优雅的校园,我们自然都有一番感慨。从1座教学楼到4座教学楼,从150名学生到新学期的1500名学生,从24名教职工到87名教职工……东营市实验小学向着齐鲁名校的目标稳步前进着。扳着指头数一数,东营市实验小学建校13年,获得的市级以上荣誉有20余项。可有谁知,荣誉的背后包含着校长和老师们几多的辛劳!邵校长年华已度54载,他的面目依旧是清瘦的,风度依旧是文雅的,脚下的教育之路也依旧很长很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