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规模、素质教育与超越

学校规模、素质教育与超越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社会和家庭对素质教育认同,但更关注学科成绩,这对校长的办学思路是个高要求,我想这是一个引领学生发展和超越的不可突破的底线。说到学生的发展和校长引领超越的关系,不能不说到学校规模的问题。这样还谈什么引领学生的发展与超越,恐怕连基本的教育都谈不上了。只有沉浸在学生之中,才能把握学生的需求,才能引领学生超越自我。校长关注教师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引导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显得格外重要。

学校规模、素质教育与超越

我曾经做过8年副校长、6年校长。从我自身的成长经历看,校长对于一名教师的重要性等同于一名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学校是研究学问之地,不是娱乐场,不是衙门机关,是传承人类文明学习客观文化和间接经验的场所,需要安静和平静。学生要在人生之初的10年左右的时间,汲取人类文明几千年的精华,间或有一些深入探究,而教师和校长都是公共知识分子,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领者。不管专家与学者如何严密地充满逻辑地给校长下定义,校长不过是个其中的组织者、领导者。这就是当初我对教育、学校和校长的理解。

我们应该看到,校长和校长不同,如同人的性格不同一样。差异的本质在其倡行的学校文化不同,而学校文化的不同,缘于校长的操守、信念、学识和对社会文化认可的容度不同。在世界现代教育史上,我们推崇那些校风几百年风雨不动的名校,因为学校发展的背后有一批以文明传承为己任的校长;我们推崇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校长,因为他们的操守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潜移默化给了未来的国家公民。学校成就了校长,校长发展了学校,校长就是学生和学校之间有思想的媒介。名校长和现代校长是一个交集,共性的部分是有名气的现代化的校长,一方面是卓有成效,一方面是与时俱进。我羡慕名校长,但我不刻意追求。我心目中最佳的境界是按照现代教育理念发展一个学校,形成自己学校文化的特色,名校长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如果刨除功利的成分,不谈什么功名,现代化的校长需要引领学校中的自我、教师、学生来不断地超越。

校长要想引领超越,首先要善于自我超越。校长往往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正是这丰富的教学经验,会成为一个校长角色突破局限的障碍,成为超越自我的障碍。以语言、客观文化为中介的教育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从教师到校长,有着不尽相同的视角、态度、格局、人格要求等精神主体特征和文化审美水平,在一段时间内难以逾越,但角色的转移和改变却是瞬间的。因此,校长的自我超越要从角色转移、心智模式和行为做起。

我个人认为,一个学校的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核心问题有三个: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成长、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发展是核心;教师专业成长是关键;校园文化建设是基础。抓住这三件事情,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矛盾,由此校长的行为指向就比较明确了。

学生的发展决不仅是学习意义上的发展,校长要善于创造条件,使学生存在于学校的生活状态为超越式的。太阳每天是新的,学生的生活也是新的,校长应该把主要思考放在学生身上。我以为,校长要创设一种环境,把民主的办学思想凝练成校风,让学生天天浸润在这种环境中。校长要教给学生一种思想,把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变成信念,使学生的人格魅力得到张扬;校长要培养学生一种习惯,把创造和创新外化为行动,使学生的人生发展能力从学校就开始逐渐养成。我曾经给学生多次提出要求:安全第一、健康第二、学习第三,由此衍生发展的目标是:(1)要有健康的体质和活泼好动的性格;(2)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初步的交际礼仪;(3)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文学艺术审美能力;(4)要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5)要有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如果学校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他具有上述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他就是发展了自己,超越了自己,就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了。

在这里,我们给学生预设的发展目标是基于培养现代化的并与国际化接轨的人才设想,是培养有素质的新公民目标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具体体现。我当然深知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求,至少在现阶段对学科成绩的关注还是很多的,所以也强调了“扎实的学科知识”。虽然社会和家庭对素质教育认同,但更关注学科成绩,这对校长的办学思路是个高要求,我想这是一个引领学生发展和超越的不可突破的底线。

说到学生的发展和校长引领超越的关系,不能不说到学校规模的问题。很多人素来好大喜功,希望把事情做得大而强。强强联合、打造行业“航母”的观念无不影响着企业界和教育界。我在学校的时候,全校有2500名在校生,我能直呼其名者不过200余人,能混个脸熟者不过400余人,尚有近2000名孩子如果不穿校服,如果不主动和我打招呼,就无法认定他是本校的学生。多么悲哀的现实!这样还谈什么引领学生的发展与超越,恐怕连基本的教育都谈不上了。我多次探讨过办学规模的问题。我们的共识是,一所学校维持在七八百人最好不过,衡量的标准就是校长能够认识每一名学生,能够叫出任何一名学生的名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不能高高在上做校长。只有沉浸在学生之中,才能把握学生的需求,才能引领学生超越自我。

从学校内部看,在以客观文化为中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师生关系,对少年儿童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际遇。教师与学生在这种关系中交流,既有才能和能力的展示与影响,又有情感、观念等精神活动的交流与暗示,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www.xing528.com)

教师队伍的现状总是相对滞后于教育形势的需要。教师有自身的学历工作经验、工作流程和社交圈,这些因素限制和阻碍着教师自身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工作能力。教师需要专业化成长,这既是一种现实状态,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校长关注教师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引导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学校教师来源有两类,一部分是招考上来的有县区或农村中学工作经验的教师,一部分是新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这两部分人要想从事好城市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校长做大量的工作。幸好目前教职工队伍的优势是工作态度积极,工作干劲足,这是做好培训和引领工作的基础。

观念决定着行动。素质教育也好,优质教育也好,都需要教师有一个发展的教育观。教学过程是师生的生命相互创造与提升的活动,是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活动。这个观念的形成,需要教师在否定中超越自己旧的传统知识本位,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体验到知识增长、智慧开显、人格提升的喜悦和快乐。教师应该感到课堂是其生命价值发挥的场所和重要的生命经历的活动,从而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热爱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说,营造一种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资源环境显得非常重要。业务学习、外出进修、读书看报、合作交流,都需要校长来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提供支持。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现状,我初步为每一位教师设定了一个成长线路图,那就是“读书—教学—反思—整理—交流”,循环往复,坚持不懈。读书要做到精读专业书和博览群书相结合;教学要做到落实新理念和讲求实效相结合;反思要做到反刍读书所得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整理要做到工作思路和工作新行为相结合;交流要做到团队内日常交流和传媒中的文字图像交流相结合。这种成长模式是易行而有效的,是最需要校长提供的资源环境。

我关注到网络在教师专业化成长当中的作用,准备把博客当作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博客及时发布自己的教学信息,逐渐形成资源库,对今后使用是非常方便、可靠和有效的。教师将自己的一些教学反思、课题研究成果等通过博客这个平台发布之前,必然深思熟虑;一旦发布出去,就会收到各种评价,这又可以继续修正使之日臻完善,无形之中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个校长若把教育想象为某种样子,他就有可能把该校的教育做成什么样子。当校长真正理解了教育的本质以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才会对教育有一定的理解。我很赞同“教育是助长的别名,也即为了帮助下一代的成长和成熟,成年人所给予年轻人的一种扶持”这一种说法。教育是一种文化启蒙和精神启蒙,可以帮助人们完成从经验领域到自我发现和自我超越意义的开发。在一次“头脑风暴”活动中,我们总结出了教育是引人向善的活动,教育是有价值导向的活动,教育是一种教导和学习的活动,教育是一种获得成就的活动。

由此看来,教育不仅要保存文化、传递文化,而且要引导人们超越已有的文化,不断地创造出新质文化,使学生不断地在文化驱使下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因此,不论是从人本身的需要还是从社会的需要,校长的责任在于引领超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