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语文”课题又产生了新的内涵。语文教学可以走出课堂,读书识字的色彩渐渐地淡了,学生却不知不觉地在祖国语言文字的长河中徜徉着。这,难道不是语文学习的形式吗?2001年的春天,天气乍暖还寒,实验小学的语文课堂上却是春意融融。学校把学科实践活动放在了和课堂教学并驾齐驱的位置上,怎不令学生们高兴。他们可以说中学语文,可以听中学语文,可以做中学语文,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纵横驰骋。
镜头之一:
每周的星期三和星期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悠扬的乐曲准时回响在校园里,“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新闻一分钟”“文学欣赏”和各种动画片的主题歌都由同学们自编自播,老师仅是个“监制”的角色而已。
镜头之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五(4)班第三次课堂辩论会现在开始。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五(4)一队,坐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五(4)二队。今天我们的辩题是:人才的第一要素是思想品质还是知识和能力。双方的观点是由赛前抽签决定的。现在,首先请正方一辩发言表明观点,时间2分钟。”一个小学生语言干脆、声音响亮,俨然一位老练的主持人。又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开始了,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
镜头之三:(www.xing528.com)
在三年级(1)班的讲台旁边出现了个“小问号”信箱。如果哪个同学在阅读当中遇到了疑难问题,需要解答,就写在小纸条上,将纸条放到班级的“小问号”信箱里。老师或班干部定期公布信箱中的问题。每个同学都可以挑选自己愿意解答的问题,带着问题选读课外书,找材料,准备答案。在“小问号答疑”活动课上,每个问题由一名同学主答,其他同学可以纠正或补充。学期末由“小博士评委会”评出“双十佳”——十佳问题、十佳答案。你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们把先哲的思想运用得多好!
镜头之四:
2001年6月1日早晨,东营宾馆2号楼前的广场上,市领导正与参加东营市第四次少代会的代表们合影留念。一群身着马甲、胸挎相机的实验小学的小学生,颇有艺术家的模样,穿梭于人群之中,落落大方。合影完毕,小记者们直奔早已瞄准的目标。市领导、少先队员代表、辅导员代表被分割包围,不停地接受小记者们的提问、拍照。别看他们年岁小,其磨、泡之功,丝毫不亚于专业记者。
学以致用是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更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广播、辩论、采访、课外阅读等无不是运用语文知识的活动。这些活动就像语文教学的须根,丝丝缕缕,不断地从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才使得语文教学枝繁叶茂,孩子们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