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第八组语文园地安排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根据编者的意图,第八组语文园地设计了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项,内容比较丰富,体现出内容的可供选择性和学习活动学生主体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突出三个特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学要求适当,不能随意拔高。
【教学目标】
(1)以“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为题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2)进行场景描写片段练习或故事(文章)梗概写作练习。
(3)回顾、总结、交流本学期的学习收获。
(4)学习毛泽东所作《卜算子·咏梅》和成语故事《大公无私》,进行语文知识积累。
【课时安排】
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交流平台”2课时,“日积月累”“成语故事”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
这次口语交际是围绕本组专题安排的,让学生从看过的有关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剧中,选一部印象最深的推荐给大家。若没有看过这类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也可以讲一个自己听过或读过的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故事。进行这一话题的训练,不仅在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同时是对本组课文学习的拓展和延伸,可加深学生对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课前布置学生观看有关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剧,并告知本次口语交际的相关要求。讲故事类的口语交际要求一般是:①讲述者要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发生了什么样的一件事、事情的结果等交代清楚,在精彩之处还要把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生动地表现出来。②故事不能太长,当堂讲述应控制在三分钟左右。③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并要做出评价,教师要告诉学生应经常用掌声鼓励别人。④其他同学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交流,也可以补充或者纠正不正确的地方。
学生简要汇报所观看影视的名称或准备讲的革命故事的题目。
按照学生汇报的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命名。
各组按照口语交际的要求,讲清楚作品名称、主要人物、故事梗概、精彩情节、观(读、听)后感想;其他组员要认真听,抓住要点,有不清楚的地方可直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或谈自己的感想。
各小组推荐出优秀者,参加“革命故事演讲会”。演讲内容不再是介绍影视,只讲影视人物的精彩片段和其他的革命故事。有时间限制,有表情、语言、动作的要求。
第二、三课时 场景描写片断练习或故事(文章)梗概写作练习
本次习作安排了两个内容供学生选作:一是学习《开国大典》场景描写的方法,按时间顺序描写一个场景;二是从最近读过的文章或看过的影视作品中,选择其一写梗概。
一、指 导
1.写场景
(1)播放电影《开国大典》阅兵式片断,并出示《开国大典》一文有关场景描写的片断。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德总司令和聂荣臻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受检阅的部队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师生共同分析场景描写的流程特点:阅兵式开始⇒受检部队入场⇒海军排⇒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空军飞过)⇒骑兵师⇒群众欢呼雀跃。
这样的描写场景,既具体有序,又清晰明白。再加上环境衬托,显得生动丰满。
(2)师生共同交流,从中体会到场景描写的基本方法:场面描写常常出现人多、事多、物多、景多的情况,先写什么,怎样写才能使人感到层次清楚,就成为值得注意的问题。常见的写法有总分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一个场面的安排究竟采取怎样的顺序,要根据特定场面的具体需要确定。此外,还应注意把握场景,写出气氛。众多人物活动的场面,无疑会营造出种种不同的气氛,有热闹的,有冷清的,有欢乐的,有悲哀的。真实地再现某一特定场合下的特定气氛,有助于表现所描绘场面的特点。
2.写梗概
(1)找学生熟悉的故事,利用小人书或者儿童读本的“内容提要”部分为例,让学生初步认识写梗概的概念。
例如,同学们熟悉的《小兵张嘎》,原本是一部中篇小说,拍成电影后播放长度达一个多小时。用简短的话可以概述为:抗日战争时期,生长在白洋淀附近的张嘎,目睹了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日寇杀害和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被敌人抓走,决心报仇,想找到游击队跟他们一起生活。可他没有枪。为缴获一支枪,他把游击队长罗金保误当作汉奸,闹了笑话。在一次战斗中,嘎子真的缴获了一支“真家伙”。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去,他竟违反纪律,将枪藏进树上的老鸹窝里。攻打敌人岗楼时,他偷偷从养伤的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料在进城侦察时被捕。在敌人审问时,嘎子刚强不屈,并在战斗中设法逃出,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救出钟亮。战斗后,嘎子把枪主动取回交公。区队长正式宣布接收他为八路军小侦察员,并把这支枪交给他使用。
讨论:故事梗概和故事原文有什么关系?(提示:故事梗概和故事原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故事原文详细、有一定长度、是作者的原创;故事梗概则是故事原文的缩写,主题和内容不能改变,字数较少。)
(2)写梗概一般要经历如下过程:①熟悉文本(作品);②厘清脉络,抓住重点;③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
(3)再利用学生熟悉的课文为例,写出梗概,给学生示范。
二、习 作
1.学生可以从联欢会、运动会或者看过的影视中,选择自己认为比较精彩的场面中的一个场景,先口述,打腹稿,然后写作。注意要求学生场景描写要清楚、具体。
2.学生也可以选择写作故事或者文章梗概。由于是初次写作,要求不必过高。
第四、五课时 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安排的交流任务比较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眼中的毛泽东是什么样的;②有关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运用;③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收获。其中前两方面的内容是针对本组而言的,第三个方面是针对全学期而言的。
这个栏目是低、中年级“我的发现”的进一步发展,引导学生在一组教材学习之后,交流收获、体会,特别是侧重阅读、习作、习惯养成的某一方面,进行交流小结,以渐渐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毛泽东印象”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关于毛泽东的资料,从课文中也了解了毛泽东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对毛泽东有了一些认识。但因为毛泽东是历史人物,和小学生有一定的距离,谈毛泽东难免会生搬硬套,用别人的印象代替自己的印象,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可以先布置学生与家长进行一次关于毛泽东的对话或上网搜索阅读关于毛泽东的故事。(www.xing528.com)
教学时,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认识多少就谈多少,认识到什么程度就谈到什么程度。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也要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纳,特别是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偏颇认识要积极引导,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无论是学生发表意见,还是教师梳理、归纳,都要特别注意紧密联系课文实际,既要有观点或想法,也要有丰富的事实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关于人物及场景的写作方法
1.回顾本组课文和《语文园地》的习作部分,让学生谈谈收获。
(1)人物描写不能仅仅写外貌和事件,更应该在事件中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甚至心理活动。例如,本组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如语言描写: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又如动作描写:“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再如神态描写:“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些传神的细节描写,朴实无华而又生动形象,表现了毛泽东既有着跟普通人一样的丧子之痛,又有着伟大人物的胸怀。教师要提醒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予以运用,但不可强用。
(2)场景描写在习作中有具体指导,在此不做具体说明,但要求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本组课文特别是《开国大典》的会场、阅兵、游行等场景中体会场景的描写方法,并且通过口头交流的方式说出来。
2.学生以自己的习作为例交流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进行此环节教学时,可以挑选习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展示同学们熟悉的场景描写或人物描写,注意让其他同学在倾听后总结其写人写场景的方法,并与上面的指导环节相对应。同时,这对习作中落实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方法不到位的同学又是一次教学过程。
三、本学期的学习收获
1.教师提前布置学生收集本学期的语文作业、考试试卷、习作本、读书笔记、资料卡片、登录过的学习网站名称以及所读过的课外书。
2.让学生在教室里布置一个展览,挑选自己最得意的部分进行交流。同学们可以互相参观。
3.每人可以根据下列选题进行总结交流:
(1)你在本学期学到了哪些好词好句?
(2)你认为你的口头交际能力有哪些进步?
(3)你认为在语文学习方面有哪些好的习惯?
(4)你最得意的习作是哪一篇?好在哪里?
(5)你读过多少本课外书?背诵过多少名篇?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
第六课时 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一、《卜算子·咏梅》
1.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读熟背诵《卜算子·咏梅》。
2.教师简单介绍毛泽东写作《卜算子·咏梅》的历史背景。
3.学生自己疏通大意,同学之间交流。教师备咨询。
这首词写于1962年冬,当时正是帝国主义联合起来反华闹得正凶的时候,也是我国遭受三年困难的时候。毛泽东写此词,首先在干部中传阅,用意在鼓励大家敢于蔑视困难,战胜困难。词的大意是:
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走,
漫天飞雪又迎春天来到。
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坚冰,
凌寒霜却盛开花枝艳俏。
虽艳俏却不同桃李争春,
只把那春消息向人间预报。
等鲜花光灿灿开遍山野,
那梅花在花丛摇曳含笑。
4.补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让学生熟读成诵。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成语故事《大公无私》
学生查阅辞典,解释“大公无私”的意思。
学习成语故事《大公无私》,看看祁黄羊如何举贤,孔子又是如何评价他的。
用“祁黄羊举贤”的事例来印证辞典对“大公无私”的解释,并举例说明周围生活中大公无私的事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