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揭秘真相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揭秘真相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个铁球真的同时着地吗[7]《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语文第八册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内容是:17世纪的欧洲研究科学的人们都信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接下来同学们的回答就比较有针对性,并且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主要内容结合起来,什么“阻力”“空气”“力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揭秘真相

两个铁球真的同时着地吗[7]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语文第八册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内容是:17世纪的欧洲研究科学的人们都信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人们对此深信不疑。而当时的科学家伽利略却产生了怀疑,从比萨城的斜塔上公开做了现场实验,以确凿的事实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这篇课文包含着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也不是全都对的”。这是由事实引发的正确认识,也是人们应该有的科学态度。这个思想是伽利略带给我们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这个思想为线索,以感悟重点词句为手段,以伽利略的怀疑精神为动力,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同时强调,课前一定要收集关于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资料。

上课伊始,我没有急于引题入课,而是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大力士,不管走到哪里,总喜欢和人较劲儿。有一天,一位老爷爷找上门来,要求和这位大力士较劲儿。老爷爷随便从地上捡起一根鸡毛,交到大力士手里,自己又捡起一块石子儿,笑眯眯地问大力士:“谁的东西重?”大力士说:“你的石子重。”老爷爷说:“这位壮士,咱们把手中的东西扔过房子的那一边吧。”说着就把石子扔了出去,石子越过房顶,落到了那一边。大力士紧接着也把鸡毛扔了出去,可是那鸡毛刚到房檐那儿,就悠悠地落到大力士的脚下。大力士连续扔了好几次,结果都一样。老爷爷说:“我年纪大,扔了个重东西;你年轻力壮却连根鸡毛也扔不过房去,还吹嘘什么力气大!”

故事讲完了,我就布置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己解决生字词,扫清阅读的障碍。再读课文,动笔画出自己认为重要和不懂的词句,与学习伙伴交流后沉淀出疑难问题:(1)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2)伽利略在思考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时有一个推论: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是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3)为什么文章最后说:“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要求学生利用收集到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知道了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在医学、哲学、物理学方面都有过杰出的贡献,难怪人们那么信奉他。我让学生理解“信奉”的含义,并让学生把“信奉”和“相信”做了对比理解,使学生联系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敬畏同下文中对伽利略的质疑,从而更进一步理解了伽利略的怀疑精神。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让学生根据文本表述列了两个不等式。尽管学生对不等式的理解还存在着困难,但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点拨,学生合作学习,最终较成功地列出了不等式: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10+1<10;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是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10+1>10。我通过板书,把两个不等式并列在一起,看到10+1<10和10+1>10,“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学生的疑问便迎刃而解了。

在第二个问题理解的基础上,对第三个问题的理解是水到渠成的。让学生谈了一些佩服伽利略的怀疑精神的感受后,我话锋一转,问道:“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才留下了这历代传颂的佳话。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在进步,文章里说:‘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原来像伽利略这样的大科学家,做的实验也不一定是对的?’”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面面相觑,一副十分不理解的样子。我说:“两个铁球真的同时落地吗?我能证明伽利略的试验是错误的!”

我随手拿起一支粉笔,又撕下一块儿纸片,分别放在两只手中,高高举起,同时松手,只见粉笔瞬间跌落到地面上,摔得粉碎;而纸片像翩翩飞舞的蝴蝶,轻飘飘地着地了。同学们是一头雾水。正当同学们纳闷的时候,下课铃响了。

我说:“请同学们回去自己也做这样的试验,看刘老师正确还是伽利略正确,并找出其中的原因。下课!”

第二天才有语文课,可是当天晚上就有学生给我打电话,有的说:“刘老师,我做的试验和你的一样,但伽利略真的错了吗?”有的说:“刘老师,你骗我们,还是两个东西同时落地。”说我骗他们,这当然是玩笑话,学生和我是很亲近的。我告诉他们,先不要着急,要深思熟虑,把问题搞清楚了,等到第二天语文课上和同学们交流。又上语文课了,教室里叽叽喳喳,同学们早就议论得热火朝天。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才得知,有的同学回去以后,很认真地反复做起了实验,用不同的物体同时往楼下扔,结果发现了两种不同的现象:一种现象类似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和老师做的实验一样,重的物体先落地,轻的物体后落地,这不就是推翻了伽利略的结论了吗?可是,如果用一只拖鞋和一只皮鞋,重量不一样,却是两个物体同时着地。真是令人费解,至今也弄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有的同学没有再做实验,而是向家长请教或者查阅资料,发现问题的关键是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会受到空气的阻力,而且物体越大,受到的阻力就越大。再就是有时候和物体的轻重真的有关系。其实孩子们说的并不完全正确,但我也非常高兴学生们自己尝试着探究。我说:“伽利略的实验没有错,是比萨城的人们亲眼所见;刘老师的实验也没有错,还有同学回家做的相同实验也没错,是同学们亲眼所见,是事实。但我们学习这一课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习伽利略的怀疑精神,一定要探究一下现象背后的原因。同学们回去做实验也好,查资料也好,是因为大家对问题产生了兴趣,已经学会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动脑、动手、交流。那么,现在我请大家回忆一下昨天上课以前我给大家讲的故事,谁能说出其中的缘故?”

接下来同学们的回答就比较有针对性,并且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主要内容结合起来,什么“阻力”“空气”“力量”等名词反复出现在同学们的口中。更可喜的是一个同学说:“是老者用智慧打败了大力士。”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思维和语言的不断生成,我觉得这一节课非常成功,也暗自得意自己的巧妙设计。下课的时候,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同学们,《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发生了很多的故事。请按以下三个小标题写出我们学习这节课的收获:‘听来的故事’‘学来的故事’‘亲身经历的故事’。”

课,就这样结束了。

附:学生作文例文

关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听来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大力士,还经常凭借着力气大欺负别人。人们惹不起,只好躲着他。有一天,一位老爷爷倒找上门来,要求和这位大力士较劲。条件是如果大力士输了,就不能再欺负人了。大力士自然是满口答应。

老爷爷随便从地上捡起一根鸡毛,交到大力士手里,自己又捡起一块石子儿,笑眯眯地说:“这位壮士,咱们把手中的东西扔过房子的那一边吧。我年纪大,我先扔。”说着就把石子扔了出去,石子在空中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越过房顶,落到了那一边。(www.xing528.com)

大力士紧接着也把鸡毛扔了出去,可是那鸡毛刚到房檐那儿,就悠悠地落到大力士的脚下。大力士连续扔了好几次,结果都一样。老爷爷说:“你年轻力壮却连根鸡毛也扔不过房去,还吹嘘什么力气大,以后可不许再欺负人!”说完扬长而去。大力士一时没有回过神来,愣愣地站在那里没动。

学来的故事

四年级的时候,语文刘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讲,在古代,所有的人和亚里士多德一样,都认为如果从高处落下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肯定是大铁球先着地,因为大铁球更重一些。而且亚里士多德认定的事儿,就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却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并且在比萨斜塔上当众做了实验。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了,不禁发出一阵欢呼。

当我们学到这里的时候,刘老师问大家:“既然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而且用事实证明古代的大哲学家错了,你们对伽利略有怀疑吗?”听到老师的提问,大家互相看了看,都摇了摇头。

只见刘老师从讲桌上拿起一块粉笔头和一片小纸,双手举过头顶:“伽利略不是说物体不分大小都会同时落地吗?我现在让它们同时下落,同学们看结果如何。”说着,只见刘老师两手一松,粉笔头“啪”的一声掉到地上,而小纸片忽忽悠悠,慢慢地飘落下来。这会儿,同学们是目瞪口呆。刘老师显出很得意的样子说:“请同学们回去自己也做这样的实验,看刘老师正确还是伽利略正确,并找出其中的原因。下课!”

刘老师给大家出了个难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先是议论纷纷,后来有的同学干脆在教室内做起了实验。不过实验的结果都和刘老师的一样,难道伽利略真的错了?

亲身经历的故事

回到家里,我挖空心思地寻找刘老师实验的破绽,可是刘老师的实验是我们亲眼所见啊!难道伽利略真的错了?也不对,比萨城的人也目睹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肯定被刘老师“陷害”了。可是他们的实验区别在哪儿呢?

我一头扎到了书堆里,凡是把可能与科学有关的书都找出来,查一查里面有没有关于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经过一番艰苦的搜查,结果在两本书中找到了关于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内容。一本是《儿童百科全书》,另一本是《科学家的小故事》。书中告诉我们,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双重作用。如果物体体积不大又很重,空气的阻力和重力相比显得太小了,可以忽略不计,就像伽利略的两个铁球一样会同时落地。如果物体重量很轻,受到的阻力又很大,当然下落得慢了,就像粉笔头和纸片一样,不能同时落地。还有一点,就是做实验时,最好是用两个相同的物体,这样容易比较。

啊,我们差点让刘老师给蒙住了。伽利略没错,还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不过也得谢谢刘老师,没有他的一番苦心,我也得不到这些知识。看到这儿,那个听来的故事里大力士失败的原因我们也明白了。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整体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语文课堂教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矛盾结”统领全文,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通过质疑,提出问题,再读文探究,并以个人探究、小组合作、集体讨论为形式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中以两个突出的“矛盾结”作为突破口。第一个“矛盾结”含有三个问题:(1)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就是要违背人类的真理。(2)伽利略在思考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时,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3)为什么文章最后说:“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第二个“矛盾结”是教师制造的悬念,文章里说:“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原来像伽利略这样的大科学家,做的实验也不一定是对的”,并用粉笔和纸片做个试验。

在解决“矛盾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读书、讨论、收集资料、交流资料和实际动手试验为主要学习手段,让伽利略的伟大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教师依据“聚疑—释疑—设疑—释疑”的教学路子,引导学生自己读书、思考、论辩,这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新的课程标准里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材中常常有一些看似合理其实矛盾的地方,这正是探究切入的点之一。我个人认为,本课的教学过程有一个巧拨妙引,就是教师故意激将学生说:“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原来像伽利略这样的大科学家,做的实验也不一定是对的”,并用粉笔和纸片做个试验,以实际的行为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怀疑精神”。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才有了学生们课后的资料查找、动手做实验,来体验伽利略的怀疑精神。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一个大的变化,而且是兴趣使然。如果没有这一个教学环节,这一课留给学生的恐怕只有语言文字知识和对伽利略对科学追求的粗浅理解。我想这节课,体验了学习过程的同学会有深刻印象的。

建立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学生学习的范围,也是这节课的特点之一。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我让学生根据文本表述,通过学习互助、合作学习列了两个不等式,10+1<10和10+1>10。我通过板书,把两个不等式并列在一起,看到10+1<10和10+1>10,学生的疑问便迎刃而解了。这涉及数学知识和简单的逻辑推理。另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由落体、空气阻力等物理学知识也有了一个粗浅的学习。这些知识原来并不是语文课上需要解决的,但是新的课程理念需要我们建立起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尽管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但当他们在今后再学习到这些知识的时候,会觉得那么亲切,也会想起语文的相关知识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