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其间经历的教学常规改革不少,但奏效者并不多。说起现实的备课更是有难言之隐,就像摆在那里的一个插着假花的花瓶,人们只是赞美它的美丽,很少有人说它是假的、无实用价值的摆设。可能有人会问,备课不就是在教学工作中一项极其普通的工作吗?有教材,有教参,根据学生学情和教学进度写出教案不就结了吗?有何难哉?在我看来,现实的备课现在存在着两大问题:我们写教案,但真的是在备课吗?上课仅仅是为了执行教案吗?
那时我们不懂备课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不光老教师教导我,就是书本上也说,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按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等环节写在教案本上。上课的时候,很有学问似的夹着备课本和教材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至于是否按教案讲下来,也是一个不太好说的话题。记得那时候,寻一本特级教师的教案,依样画葫芦般地抄下来,说参考一下那是冠冕堂皇的说法,其实大大超出了参考的概念。这样做的老师不在少数,为的就是完成教导处布置的这个教学常规环节。备课的优劣,大都区别在谁的书写更认真一些或写得更详细一些。那时候对教参和特级教师的教案是很尊重的。教参是方向,是航标,是结论,特级教师是榜样,唯独我们自己缺少了自信。等到上课的时候,课堂教学秩序需要组织和维持,突发事件需要处理,进入教学环节的时候,用自己的口念别人的经,该是何等的别扭。不过别扭归别扭,别扭总比寻找自信和自主容易得多。所以前些年的备课,大多是吃着别人嚼过的馍过来的,显得营养不良。除了学生的考试分数还可以外,学生的学科素养并没有多少提高,好在大家也习惯了。
课改让备课更加难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开始了。报纸、广播、电视、专家讲座、领导发言、专著诠释等一股脑儿地轰炸我们,好像他们是蓄谋已久的先知一样。印象很深的就是要把握好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备课要有预设和生成的空间;上课要创设学习情景;要分组学习,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要少讲,多讨论,要形成生生、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所有这些设计要体现在备课过程中。难啊!你想想看,广大的一线教师接受课改专家指导的有几人?仅凭几个讲座、几篇文章和校长主任的灌输解决不了新课堂的问题。好在老师们会对付,凭着越来越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网络上无穷尽的教案,要么继续抄袭,要么下载,怎么省事儿怎么办。山东省小语教研员李家栋老师曾经讲过他的一次经历。他到省内某地询问一线教师怎么备课,老师答道:“先浏览几遍课文,再找点教参看看,最后抄抄教参。”李老师这次问的是一个老师,倘若他要询问一遍山东省的所有小学老师,照实回答得有80%的老师的备课状态是这样的。如此,新课改怎么推?真的是这样,不光新课改没有深入人心,而且备课依旧是老样子。
现实的备课是如此艰辛
尽管有相当多的教师备课遵循着参考(抄袭)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常规的任务,是为了应付检查,但也有一小部分教师经历了真正的备课,那就是真心研究教学的人或者是承担了出公开课的任务的人。我们很真实地感受到,学校内某一同事接受了出课的任务,他一定会认真研读教材,一定会翻阅大量的资料,一定会三番五次地试讲,一定会虚心请教,一定会分析学生上课时的心理状态,一定会自制或者请人制作精美的课件。可以这样说,一次较大规模或者较高级别的公开课,一定会使出课的老师经历一次心与火的磨难,一种脱胎换骨的考验,一种紧张得神经兮兮的感觉。所在教研组或者学校也一定是全民皆兵,“一切为了前线”的气氛要笼罩一阵子。每当这种工作结束的时候,当事者如释重负,他会深有感触地说,真正的备课竟是如此艰难。但那些极少数的教学敬业者不用扬鞭自奋蹄,在备课时会认真地分析教材、学情,思考学生易于接受的感兴趣的教法。时间长了,他会渐入佳境,不会认为备课是一种负担。可这毕竟是少数,代表不了一线教师的大多数。
教师备课空间面临窘境
按照目前人事部门给小学核定的编制,是远远不能满足小学教学的需要的。小学的状况是这样的:开设课程越来越多,需要的专任教师也越来越多;城镇小学的班额越来越大,迫于编制紧缺而无法扩班;小学教师的周工作量一般在15课时到30课时(农村包班)不等。小学教师每上1课时课,至少需要3课时的备课时间,2课时的作业改评和辅导时间。如此一算,小学教师一周得工作90课时的工作量(合计15天),这还不包括业务会议、各种名堂的培训、课外活动辅导和其他应急性的任务。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不可能小学教师的生命时长是可以膨胀的。作业批改是硬任务,绝不可以减少,只好要么在备课这个环节上缩水,要么回家废寝忘食,反正多数教师最终应付个结果,也算是对教导处有个交代了。
备课状态的改善关键在于心境(www.xing528.com)
由此观之,多数学校、多数教师的备课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应付、肤浅是目前备课状态的基本特征。备课不认真,上课自然不会执行教案,信马由缰,当然不会有好的教学质量。所谓的高分,大部分是通过高课业负担实现的。减负为什么不能有好的改观,关键是没有抓住提高教师素质、认真备课这个根本。可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就是某学校加大改革力度解决备课难题的经验经常见诸报端,这些文章认真读来,不过是“皇帝的新装”而已。作为一种声音,备课改革甚至要革备课之命的呼声也在媒体上发布。从一线教师的埋怨声中也可窥豹一斑,备课成了一个应该打碎的花瓶。
但是,有个观点我是要坚持的,那就是同样面临着工作量大、时间少的问题,手头也不乏教学参考资料,有些教师却能够艰难地站立起来,在困境中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备课,认认真真上课,成为一所学校乃至一个地区深受学生欢迎的、被广大教师认可的名师,那就是因为他们敢于驱走压在自己身上的倦怠,用不畏艰难的心态来正视自己的教学工作。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备课的真实面目应该是这样
我们从现实走出来,翻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氏说,我认识几十位这样的教育能手,他们的教育素养从备课中就能看出来。他们仔细地思索过教学大纲以后,就把教科书里有关章节读一读。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地位,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他们的课时计划里并不写叙述(讲解)的内容,而只写一些为了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所必要的关于课堂教学过程的细节的简短的纪事。他们对于课堂上所学的自己那门学科的起码知识了解得如此透彻,以至于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处在他的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所学的内容本身,而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所遇到的困难。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中可以看出,教学大纲(我们姑且理解为课程标准)要认真研读,从学生的学情来分析教材、设计教学。但对于教学内容来说,教师一定要有一桶水的容量,才能达到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执行教法,那一滴水才会不浪费地滴进学生的心田,甚至还会产生辐射性的正作用。所以说,备课不是形式,是过程;不是写在备课本上或者敲进电脑里,而是准备在教师头脑里;不是一课时或者几课时的时间问题,而是一种专业钻研的敬业精神;检查备课不应该放在教师这个环节,而应该放在课堂和教师所教育的学生身上。
后缀语
我的文章在“教育在线”网站的论坛一发,立刻有网友跟帖。“木旦”说:“备课等于抄教案,这是现状。”“东桥玉米”说:“时间和精力是小学老师最大的问题,每周的课时量很大,作业批改的任务也很重,往往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备课比在白纸上写下几页漂亮的钢笔字所耗费的时间要多得多,所以备课有时候只是用来展示老师们的书法,老师们都深知这个道理,但是又有着许多无奈!”颇有资历的“快乐行者”并不快乐,也在抱怨说:“备课应该是为上好课而做好较为全面的准备,但是,现实中它已经变味了,演化成了机械地抄教案,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助长了教师颈椎病的发病率。最重要的是很多教师抄教案只是一味地抄下来,至于抄的什么,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如果把时间节省下来,我们可以到网上去查点相关的资料,去好好琢磨琢磨我们如何教学生。但是,领导又不放心了:看不到物质的东西,怎么知道你的精神上有没有行动。一言难尽!无奈!”还是网友“晴朗的夜空”一语中的:“只有心中懂得教育的真谛,才能知道备课要做的是什么!”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和学校的管理者要积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要把教师控制在课堂上,控制在各种杂务上,而是要营造和谐的环境。可以是独立备课,也可以是集体备课,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引导教师改变工作心态,鼓励他们在专业上成长,只有这样做,备课的问题才有望得到解决,学生才能获得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