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评价设计训练纲要实践案例

教学评价设计训练纲要实践案例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元、期中(末)学习的操作类评价任务设计(总结性)。为了避免档案袋仅仅成为学生作品的存放袋,在决定采用作品类评价法时,应对档案袋的建设进行长期性规划。档案袋在学习过程中是开放式的,成人和学习者可随时对档案袋中的作品进行评析或反思,因此,教师、学生、家长均是收集和评价档案袋作品的主体。

教学评价设计训练纲要实践案例

(一)训练目标

树立整体性评价的意识,能根据学习结果的类型,选择适宜的评价类型、设计出匹配的评价方式,以有效地检测学习效果。

(二)训练要求

1.分类要求,体现层次性

评价任务设计必须精心考虑,因人而异,分层设计,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

2.力戒重复,体现趣味性

评价任务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枯燥乏味、无思维价值的联系和烦琐的死记硬背。

3.联系实际,体现实践性

在评价任务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所学是有价值的。

4.挖掘潜力,体现创造

创造性问题的设计和适当的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会做出不同的描述和赋予不同的意义。

(三)训练内容(www.xing528.com)

1.书面类评价任务设计

书面类评价任务适用范围主要是认知领域(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学习,具有快捷、易于控制的特点。

(1)平时作业设计。平时作业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是:以当次学习活动的认知目标为核心,根据学生当次课堂的学习情况,在教材的课后练习中精选习题或自编习题;选定题目后,再为其预设不同认知层次(参见“教学目标设计”章节中“认知目标分类表”的认知过程梯度)的答案。从低到高即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2)单元、期中(末)试题设计。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应用与该单元相关的概念和方法;到了学期中段和结束阶段,对学习者的知识体系同样有检测的必要,以确保每个学段的学习效果。这里介绍运用“双向细目表”的方法进行单元、期中(末)命题。

2.操作类评价任务设计

操作类评价任务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动作技能领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具有快捷、可控但检测条件要求高的特点,被广泛地运用于包含了大量技能学习的课程之中,如体育音乐美术舞蹈和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等。与书面类评价任务相似,操作类也可用于单次学习和阶段性学习结果的测评。

(1)单次学习的操作评价。发挥的主要是诊断性和形成性功能,即检测学习者是否掌握了本次课中关键动作技能的要领和流程。具体的设计步骤是:一是设置任务。需要思考操作时的条件(如物质材料、空间、时间等),还有指导语的设计应十分谨慎,如同书面类的试题表述一样,指导语应清晰、准确,不会引起理解上的歧义。二是制定任务的评价标准(或评分规则)。三是管理与修改任务。

(2)单元、期中(末)学习的操作类评价任务设计(总结性)。单元、期中(末)阶段性学习的评价任务,在设计原理上与单次活动的评价任务设计相同,只是在完成的数量方面比单次要多,基本步骤与单次活动评价任务相同。

3.作品类评价任务设计

作品类评价任务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涵盖几乎所有的发展领域,具有真实、全面、周期长的特点,主要方式是为每位学生建立的“学习(成长)档案袋”,作品类评价亦有形成性、诊断性、终结性三种评价功能。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档案袋”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树立评价长期性的意识,即档案袋中的作品包括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为了避免档案袋仅仅成为学生作品的存放袋,在决定采用作品类评价法时,应对档案袋的建设进行长期性规划。第二,拥有代表性意识,即挑选学生每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收入档案袋。第三,多元主体参与意识。档案袋在学习过程中是开放式的,成人和学习者可随时对档案袋中的作品进行评析或反思,因此,教师、学生、家长均是收集和评价档案袋作品的主体。由于档案袋评价法要一直伴随着学生某个学段的整个过程,为了提高作品类评价的效果,可以将作品分析法运用于对单次或某个概念、子主题下的连续几次学习作品的评价,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档案袋的功能,同时强化学生对档案袋的自我管理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