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课程模块研究:有效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

实践课程模块研究:有效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

更新时间:2025-01-15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观摩、研读模拟授课课例,可让学生分析模拟授课的特点。在小组长的协调下,安排小组成员搜集资料、制作PPT,编制教案,并确定试讲成员。上台演练时间一般限定为10分钟。在点评的过程中,指导教师需抓住共性问题提请未能参加演练的其他成员注意。在此基础之上,即可增加模拟授课时间,依次增加为20分钟、30分钟到最后的45分钟。

(一)模拟授课的含义

一般认为,模拟授课就是在没有学生的环境下,教师模拟着实际教学背景,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过程。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微型授课,也叫模拟授课,是指授课人面对有关领导、专家或其他行内人士,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假设的学生进行的模拟授课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授课者的‘自说自话’。‘微型授课’一般用于新教师招聘或一些竞赛活动。我们认为,‘微型授课’就是正式课堂省略学生具体活动的缩微版。”本文认为,模拟授课是在没有学生的环境下,教师按照教学设计完成某个教学任务的过程。

(二)模拟授课的特点

一般认为,模拟授课具有以下特点:与日常授课相比,模拟授课并没有在场的教学对象;其二,模拟授课时间比较灵活,不像日常授课一般为40~45分钟,模拟授课时间可长可短;其三,与以上两点相适应,一般而言,模拟授课的教学内容不及日常授课完整,往往以教学片断的形式展现出来。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模拟授课成为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方式。《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指出:“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要采取观摩见习、模拟教学、专项技能训练、集中实习等多种形式,丰富师范生的教育实践体验,提升教育实践效果。”

(三)模拟授课的训练方式

1.理论学习,精研课例

在进行模拟授课训练之前,学生需进行理论的研修,没有理论指导的技能相当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理论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能变“暗中摸索”为“明里探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中学教师需掌握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及通识性知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之上,才可能设计出一份优秀的模拟授课教学设计。有了一定的知识理论作为指导,便可安排师范生观摩、研读模拟授课课例。通过观摩、研读模拟授课课例,可让学生分析模拟授课的特点。分析模拟授课课堂导入、展开、课堂收束等教学流程有何特点、模拟授课内容选择有何诀窍、模拟授课方法如何选取等,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这种“庖丁解牛”式的深入剖析,师范生一般能比较精准地掌握模拟授课的特点,对未来的模拟授课教学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2.课堂训练,教师点评(www.xing528.com)

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观摩了一定模拟授课实例的基础上,就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授课实践训练了。一般来说,小组训练的方式效果比较好。在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切实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前的准备过程中。在小组长的协调下,安排小组成员搜集资料、制作PPT,编制教案,并确定试讲成员。虽然模拟授课课堂训练中,只是一个同学在台上演练,但是由于课前是全员参与,学生熟知授课的每个环节,因此也会感同身受。上台演练时间一般限定为10分钟。模拟授课结束后,试讲者可以谈一谈小组准备情况、试讲体验(相当于教学反思)、自行分析演练过程及准备过程中的不足和做得比较好的地方,然后本组及其他小组成员针对演练的情况进行讨论,最后指导教师从模拟授课内容选取、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课件制作等方面进行全面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指导教师需抓住共性问题提请未能参加演练的其他成员注意。这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加上课堂老师的精彩点评,一般会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3.课外训练,网络点评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太可能全员参与演练,因此课后可以布置相关训练任务,要求学生课外进行个人训练,力争全员过关。这种训练方式可以较好地弥补课堂教学实践不足所造成的缺憾,能够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训练中来。进行课外训练时,指导老师可利用互联网数字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在进行模拟授课过程中,若有一些问题相互之间有争议,便可将有争议的模拟授课视频传到数字平台上,由教师在平台上对学生的模拟授课进行点评。这样便可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训练内容上来看,循序渐进。模拟授课因为时间安排灵活,可以从一个个教学点开始训练,首先安排学生在一个规定的时间之内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这个规定的时间我们可以设置为10分钟。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会对在一个规定的教学时间能够完成多少教学任务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即可增加模拟授课时间,依次增加为20分钟、30分钟到最后的45分钟。

从训练形式上来看,课内训练与课外训练相结合。课内训练是教师在教与教学技能相关的课程时利用上课时间进行训练。由于有专业老师或课程专家的指导,这种课内训练的效果一般会比较好,对其他没有进行模拟授课的学生也会很有启发意义。美中不足的是参与面比较小,因此课内训练需与课外训练相结合。由于在课外,学生可以灵活安排,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课外自由进行训练,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课内指导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对自己进行有效检视。

小组训练和个人训练相结合。与教学技能相关的课程安排学生进行个人训练,也可以在进行教学时将学生分组,通过小组训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模拟授课训练,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式。而在微格教室进行模拟授课训练效果更佳,通过一次次地回放模拟授课内容,学生可以从教态、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诊断,有利于日后的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