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后创作爆发期:《海派文化新论》揭示成果

战后创作爆发期:《海派文化新论》揭示成果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多揭露社会腐败、寻找新方向的影片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事实表明,改变现状、建设新生活成为战后上海市民乃至全国观众的共同企盼。

战后创作爆发期:《海派文化新论》揭示成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国民党指派特派员由重庆抵达上海,开始接收新闻、广播、出版、电影等产业。从这一时期到上海解放,上海成立了国泰、文华、昆仑等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制片公司,整个上海共拍摄故事片126部(12),以社会问题片和爱情伦理片为主。

1946年7月,国泰影业公司成立,柳中浩任总经理,柳中亮任董事长,先后聘请应云卫、吴天、周伯勋等参加制片工作,田汉、于伶、洪深等为特约编剧;8月,文华影业公司成立,吴性栽任经理,陆洁任厂长,柯灵、桑弧、黄佐临等任编导;同一月,阳翰笙、蔡楚生、史东山、孟君谋、郑君里等人以战前“联华公司同人”的名义,组成联华影艺社,租借原联华公司徐家汇厂址作为摄影场。1947年2月1日,联华影艺社摄制的第一部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在沪光大戏院举行首映式,该片有着鲜明的纪实性画面和政论风格,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对当时社会腐败的不满与思考,受到热烈欢迎。1947年5月,联华影艺社改组为昆仑影业公司,摄影场和“文华”合用,夏云瑚任总经理兼厂长,阳翰笙、陈白尘先后担任编导委员会主任。1947年10月,昆仑公司摄制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上下两集先后上映,连映3个月,观众达70余万人次,创下国产片最高票房纪录;影片由蔡楚生和郑君里联合编剧和执导,将抗战前后将近十年间的社会动乱,浓缩到一个家庭的遭遇之中,被报纸评论为“概括了两世界,两种人的生活”“标示了国产电影的前进道路”。

这一时期,在经历了帝国主义入侵、汪伪政权的投降政策及对革命人士的迫害、战争中的颠沛流离及亲眼见证反动政权的腐败之后,上海电影人创作热情高涨,对抗战期间及战后的种种社会现象进行尖锐揭示,形成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一个高峰。当时表现各种社会问题与腐败的影片主要有:表现战前战后官场腐败、弄虚作假、民不聊生的黑暗生活的《天堂春梦》(1947)、《乘龙快婿》(1947)、《幸福狂想曲》(1947)、《无名氏》(1947)、《青青河边草》(1947)、《万家灯火》(1948)、《鸡鸣早看天》(1948)、《艳阳天》(1948)、《丽人行》(1949)、《失去的爱情》(1949)、《三毛流浪记》(1949)、《乌鸦麻雀》(1949)等;根据高尔基小说《在底层》改编的话剧再度创作、讲述底层人民悲惨命运的《夜店》(1947);表现小资产阶级软弱性与劣根性的《忆江南》(1947)等。(www.xing528.com)

这一时期同样创作了诸多反映女性问题的影片,如表现个体自由与婚姻及社会伦理冲突的《不了情》(1947)、《太太万岁》(1947)、《小城之春》(1948)、《哀乐中年》(1949)等;表现女性试图兼顾家庭与事业而导致困境的《新闺怨》(1948),在上海地区连映两个月,引起观众热烈反响,舆论界围绕此片展开了一场关于妇女问题的大讨论;此外还有一些在题材上具有开拓性的影片,如表现知识分子的革命与反抗精神的《希望在人间》(1949)、《喜迎春》(1949),塑造爱国艺人光辉形象的《梨园英烈》(又名《二百五小传》,1949)等。

众多揭露社会腐败、寻找新方向的影片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事实表明,改变现状、建设新生活成为战后上海市民乃至全国观众的共同企盼。海派电影以其贴近生活、反映时代思潮的丰富创作,在思想上与情感上为迎接新政权与新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这是海派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值得被铭记的重大贡献与突出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