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浪淘沙:海派文化新论

大浪淘沙:海派文化新论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黑籍冤魂》《阎瑞生》等影片所获评论褒贬不一的情况下,真正为“社会问题片”奠定范式基础的是1923年12月28日在上海公映、由明星公司的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该片被认为是我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国产片,其声誉和影响超过了同期在上海上映的外国影片。扮演女主角的王汉伦,成为中国第一位悲剧女明星。这一时期的上海电影主要可分为四大类型:一是社会问题片。

大浪淘沙:海派文化新论

虽然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拍摄的京剧片段《定军山》,但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电影的放映、投资与生产一直主要集中在上海,由上海电影人或电影公司拍摄的影片领风气之先,堪称是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这一局面的形成与上海作为“中国都市现代化进程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所形成的旺盛消费市场与趋势求新的文化特性有关。(1)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揭开了营业性电影在中国放映的序幕。1909年,美国电影商人宾杰门·布拉斯基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制片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因其语言不通,张石川、郑正秋、杜俊初、经营三等人于1913年组建新民公司,专事承包亚细亚公司的编导演业务,为其拍摄了《难夫难妻》《新茶花》《活无常》《五福临门》《一夜不安》等近20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片长40分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故事片。1914年,新民公司随亚细亚影戏公司歇业而终结,尝到拍电影甜头的张石川于1916年邀人在徐家汇集资创办了幻仙影片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在经济上摆脱外国商人的影片公司,他们租借意大利人劳罗的摄影机和摄影场,以同名文明戏为蓝本,拍摄了抨击鸦片流毒的影片《黑籍冤魂》。1917年,上海的商务印书馆盘下南京一家美国制片公司的摄影器材,在原有印刷所照相部下试办电影制片业务,并于1918年成立活动影戏部,将所拍短片分为风景、时事、教育、新剧、古剧五大类;1920年,商务印书馆在自购摄影器材、修建玻璃摄影棚的基础上,开始对外提供器材场地出租与摄制服务业务。商务印书馆的拍摄场地与拍摄服务,催生了一批制片公司在上海成立及电影创作的繁荣,当年轰动一时的时事题材片《阎瑞生》(1921年7月上映)和侦探片《红粉骷髅》(1922年5月上映),就是由商务影片部代中国影戏研究社和新亚公司两家摄制的。

在上海作为“冒险家的乐园”的开创意识及都市消费环境的激发下,这里诞生了中国几大主要电影类型的鼻祖,如社会问题片、爱情片、侦探片、武打片等,并且引发模仿浪潮。将当年轰动上海的妓女谋杀案搬上银幕的《阎瑞生》(杨小仲编剧、任彭年执导,1921),长达100分钟,是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也被视为是社会问题影片的鼻祖;由上海影戏公司摄制的《海誓》(但杜宇执导,1922),片长60分钟,讲述一个富家女爱上穷画家的自由恋爱故事,是中国第一部爱情片,也是中国第一部不根据真人真事和文艺作品编写而独立创作的长故事片;长达140分钟的《红粉骷髅》(管海峰执导,1922),是中国侦破片的鼻祖,讲述由十姐妹组成的恶党以色相惑人、敲诈钱财、最终被侦破归案的故事;1925年由天一公司拍摄的《女侠李飞飞》(邵醉翁执导,1925),片尾有一个“侠女救人”的情节,虽然该片有侠而无武,但被公认为是中国武侠片的开山之作。

在《黑籍冤魂》《阎瑞生》等影片所获评论褒贬不一的情况下,真正为“社会问题片”奠定范式基础的是1923年12月28日在上海公映、由明星公司的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该片被认为是我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在商业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国产片,其声誉和影响超过了同期在上海上映的外国影片。影片通过描写家庭亲情和骨肉分离的悲剧,揭露封建遗产继承制的危害,公映后,“未二日,声誉已传遍海上,莫不以一睹为快”,之后在南京、汉口天津等地连映六七个月。扮演女主角的王汉伦,成为中国第一位悲剧女明星。该片的成功不仅改变了明星公司当时在经营上的窘境,并且让大家看到了讲述本土故事的影片的巨大市场潜力,在上海引发了又一波创办电影公司的热潮。1925年前后,上海有电影公司141家,占全国80%以上(2)

这一时期的上海电影主要可分为四大类型:

一是社会问题片。受《孤儿救祖记》的成功所激发,明星公司接连拍摄了《苦儿弱女》、《盲孤女》等类似题材的影片;长城画片公司以侯曜为首,也拍摄了《弃妇》《摘星之女》《一串珍珠》等反映妇女问题、虚荣之害的影片,在片中出现了与女权和民主政治相关的新式人物和新思想;神州影片公司摄制的《难为了妹妹》(1926),通过一对兄妹的不幸遭遇,表现当时冷酷的社会人情,逼得一个愿意改过自新的青年重新去犯罪,被当时评论认为是“对得起影界,对得起社会观众的出品”。在对社会问题的表现中,与女性相关的问题占据很大比例,显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男女平等”思想在当时的影响。(www.xing528.com)

二是爱情伦理片。这一题材受当时深受读者欢迎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影响,具有情节曲折动人的特点。1923年上海影戏公司摄制的《古井重波记》(但杜宇执导)比《海誓》更受观众欢迎,被称为“中国现代影片中最高尚之爱情片”。明星公司则拍摄了《玉梨魂》(1924)、《空谷兰》(1925)、《爱情与黄金》(1926)等以妇女守节、爱情与财产阴谋、始乱终弃等为主题的影片。《空谷兰》(1925)根据包天笑的译本小说《野之花》改编,创造了13万元的当时默片的最高卖座纪录。民新影片公司摄制的《玉洁冰清》(卜万苍,1926),是欧阳予倩创作的第一个电影剧本,指出社会不平等和贫富阶级的对立是造成片中三个青年婚姻爱情不幸的真实原因,塑造了坚强独立、成他人之美的现代女性的理想形象。

三是古装片。海派电影善于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汲取创作源泉,如文明戏、鸳鸯蝴蝶派小说等,而中国古典文学则催生了古装片的诞生。1927年上映的古装片《美人计》,由大中华百合公司取材于《三国志》,投资15万元,摄制时间长达1年,在艺术和商业上都取得了成功;上海影戏公司取材于《西游记》的《盘丝洞》(1927),以神怪气氛和色情场面吸引了众多观众,是同时期“古装片”中市场效果最佳的一部;1926年从香港迁到上海的民新公司拍摄的《西厢记》(1927),是最早在西方公开放映的中国影片,1928年夏在巴黎上映,1929年在伦敦上映,伦敦《泰晤士报》的评论认为:“全剧描写有一种严肃静穆的态度,片中无恐吓和剧烈的刺激,乃一很文雅很清新,而有礼貌的作品。”

四是武打片。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1927年摄制的《王氏四侠》,讲述王氏四侠为民除害的故事,是史东山早期编导的“浪漫派武侠古装片”,在影片造型设计方面进行了探索;受《王氏四侠》启发,明星影片公司于1928年摄制《火烧红莲寺》,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同样讲述武林高手救民众于水火之中的故事,上映后轰动一时,突破了国产片的最高卖座纪录。此后张石川自编自导,从1928年至1931年,共拍了18集《火烧红莲寺》系列影片,掀起各大电影公司竞拍武侠片的浪潮:大中华百合公司拍摄了《王氏四侠续集》等片;天一公司拍摄了《乾隆江南》一至四集;友联公司拍摄了《儿女英雄》系列和《红侠》;民新公司拍摄了《风流剑客》等片;上海影戏公司拍摄了《飞行大盗》等片;华剧公司拍摄了《白玫瑰》等片;月明公司拍摄了系列片《关东大侠》等。在受到社会舆论抨击、政府当局颁布了禁拍和禁映令之后,这股浪潮才退去。

上海的电影公司在经过最初的探索之后,迅速走上大浪淘沙、竞争激烈的阶段。1926年上海开展拍片活动的影业公司有30家,出品电影93部,产量居前列的为大中国12部、明星11部、开心10部、天一9部、大中华百合9部、神州5部、国光4部、长城4部、民新3部(3)。为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公司努力根据成员特点创立自己的风格,譬如明星公司的家庭伦理戏、武侠片,大中华百合的欧化影片,天一的古装片,民新的激进色彩,长城的社会问题影片,神州的人性电影等,中国电影的各种主要类型与创作传统此时大都已初露端倪或奠定基础。根据《上海电影志》记载,1913—1931年间,上海各制片公司共摄制了722部影片(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