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派文学的传承与突破:学术史考察

海派文学的传承与突破:学术史考察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派文学肇始于开埠后的上海,诞生于华洋杂处、中西交汇之地,其包容、开拓与创新精神与各类文艺形态的演进交织并行,形成一种吐故纳新、博采众长的文学样态,丰富了清末以来的中国文化图景。作为现代文学的重要构成,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对西方文明的正面回应,文人在传统与现代两极间的进退取舍离不开上海深厚的商业氛围。目前学界趋向于将“海派”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精神,而非某种特定的艺术流派。

海派文学的传承与突破:学术史考察

海派文学肇始于开埠后的上海,诞生于华洋杂处、中西交汇之地,其包容、开拓与创新精神与各类文艺形态的演进交织并行,形成一种吐故纳新、博采众长的文学样态,丰富了清末以来的中国文化图景。作为现代文学的重要构成,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对西方文明的正面回应,文人在传统与现代两极间的进退取舍离不开上海深厚的商业氛围。在这种氛围初步形成的历史语境中,隐含着与传统乡土“人情”社会差异甚大的契约观念,在畸形膨胀繁荣的租界中提前预演了现代性的“衰败”。这也一度使海派文学饱受诟病——它被视为一种带有西方“异质性”特征的“杂糅文化”。尽管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新感觉派之外,海派文学也和左翼文学有所重合,但人们似乎更加倾向于将“十里洋场”中的“纸醉金迷”视为海派文学的典型表征。事实上,包括海派文学在内的海派文化从诞生起就伴随着争议,从异地同行对“海上画派”的讥诮,到20世纪30年代现代文坛的“京海之争”,后者如果没有战事的介入,鲁迅的“商的帮忙”之论可能还不会一锤定音。上海沦陷时期以“孤岛文学”延续海派文化的余脉,建国之后争议又起,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海派文化逐渐恢复活力,海派文学的创作也重新开始焕发生机。如今的海派文化经过几次上海城市精神的讨论和重塑,已经成为上海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呼唤着把握新时代脉搏、书写新时代人文精神的海派文学。

目前学界趋向于将“海派”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精神,而非某种特定的艺术流派。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海派文学的定义一直没有明确的边界,与其相互交叠的关键概念还有上海文学、都市文学等。虽然我们依然可以借助地域、风格、主题等力争厘清这些概念,但是这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本身就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海派”相对模糊的概念边界,正是其生命力和活力的一种体现,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海派”极强的“延展性”和“适用性”,可以追溯到其诞生时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这是一个不断吸收、借鉴、创新的动态过程,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直都在变化之中。更重要的是海派文学并非是对西方文学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力图在新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其中蕴含着国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演进过程中顽强的生命力和韧劲。这种文化发展模式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与近代以来上海城市形象的变迁和城市精神的嬗变互为表里,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第二,“适用性”和“延展性”也带来了问题,就是会导致文艺生产和文化传播过程中缺少真正有质量的“标杆”式的作品或品牌。创作在踏准诸如“网络文学”“科幻文学”之类的文坛新浪潮时,也要防止在“逐波踏浪”中产生“疲态”。全球化带来多元文化的同时,也和地方性发生一定的冲突。海派文学只有找到自己坚实牢固的精神“核心”,才不会被多元文化“反噬”,进而能够提升区域性的文化格局,在促进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更加宏大的人文气象。(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