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北汉画像石墓揭示民族融合状况

陕北汉画像石墓揭示民族融合状况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陕北的汉画像石墓主要存在于东汉初期到晚期,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主要是中原人民和内附的各少数民族,在陕北地区形成了一种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北方草原文化的独特个性,这在汉画像石墓中是有所反映的。从墓葬来看,陕北的画像石墓在墓葬形制,随葬品和葬俗上总体呈现出汉族的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少数民族的特色。狩猎在陕北的画像石中有大量的反映,画面十分精美、生动、壮观,体现了这些活动在陕北的盛行。

陕北汉画像石墓揭示民族融合状况

陕北的汉画像石墓主要存在于东汉初期到晚期,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主要是中原人民和内附的各少数民族,在陕北地区形成了一种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北方草原文化的独特个性,这在汉画像石墓中是有所反映的。

从墓葬来看,陕北的画像石墓在墓葬形制,随葬品和葬俗上总体呈现出汉族的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少数民族的特色。神木大保当的汉墓群是目前陕北唯一经过全面的、科学考古发掘的,它在墓葬形制上基本与同时期的“汉式墓葬”一致,多数有封土、长斜坡墓道,为砖室墓,以双室为主,单室较少,有葬具,盛行多人合葬,葬式多为仰身直肢,墓地多以族葬的形式出现。随葬器物组合总体上逐步汉化,如有大量模型明器的出现,随葬生产工具等,葬俗上普遍实行厚葬,与当时的社会风气相一致。但这些墓葬发现出土的人骨在体质上与匈奴人接近,随葬品有典型的匈奴陶器和有民族特色的铜、铁、玉石、骨器,并均有殉牲的葬俗。因此,总体上看这些墓葬的汉化程度很高,但又有匈奴文化的特征,也有学者就认为这些墓葬是南匈奴墓。口明绥德黄家塔东汉画像石墓群先后发掘了9座墓葬,墓葬排列有序,为王氏家族墓地。这些墓各有斜坡墓道和仿砖石室墓组成,随葬遗物有匈奴文化的陶罐,还有铜弩机、铜箍、玉含、玉塞、玉眼罩、玉遂以及骨器等。这些墓的墓葬形制都已汉化,但同时又出土少数民族的随葬品。

从画像石所反映的题材内容来看,形成了以华风为基础同时习染胡风的独特风格。在社会生产生活方面,农耕畜牧是陕北画像石中常见的题材,农耕是中原文化的象征,秦以前,陕北主要为少数民族占领,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秦汉时移民实边政策不仅带来了农业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加上铁质农具的使用,“代田法”和牛耕的推广,施肥及耕种方法的进步,促进陕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繁荣。陕北画像石中“牛耕图”“拾粪囹”“收割图”真实而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农民从播种到收割的过程。畜牧是游牧民族的主要经济生活。《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宸、驴、觖醍、驹赊、脾鼷”[11]。陕北出土了一些的“放牧图”,动物最多的就是马、牛、羊,也有一些“相马图”,估计相的就是觖醍、驹赊之类的良马,也有漠北所特有的“野骆驼图”和“胡人牵驼图”。陕北这种饶谷、多畜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人们的饮食结构,画像石中有蒸煮,挤牛奶羊奶,杀牛、羊、猪,挂晾腊肉以及具有民族风味的烤肉串等画面,以及迎宾宴饮中人们礼仪好客,狂饮豪放的民风,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狩猎在陕北的画像石中有大量的反映,画面十分精美、生动、壮观,体现了这些活动在陕北的盛行。这一方面是出于军事的需要,陕北地区“迫近戎狄,修习成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12]。另一方面是受匈奴人的影响,陕北地接匈奴,在匈奴人的经济生活中,狩猎占很重要的地位。《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人在儿童时即能骑马,就开始引弓射鸟、鼠,稍稍长大则射狐、兔,把猎获物充作食品。陕北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呈现出五彩缤纷、繁荣兴盛的局面,有长袖舞、建鼓舞、踏盘舞、投壶、倒立、柔术、蹴鞠、技击、棋类、手博、抛丸等,这是汉代社会经济兴旺发达的体现,也是受少数民族的影响,内附的龟兹人民一定会将其能歌善舞的民俗和歌舞技艺带到陕北的。

在宗教信仰方面,陕北画像石中有大量对日、月的自然崇拜,这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中都广泛存在,还有对伏羲和女娲、西王母和东王公、羽人和各种灵物的信仰,这些信仰在汉代的中原地区都很盛行,但牛首西王母和鸡首东王公为陕北地区所独有,这很可能是受了游牧民族的影响,限于资料有限很难证明,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有的,比如中原地区广泛信仰的龙王爷是龙头,到了陕北的神木地区就转变成了羊头。还有灵物信仰中的嘉禾信仰明显的是一种农耕文化的信仰,羊、鹿有可能和草原游牧民族的图腾信仰有关,绥德刘家湾、张家砭、裴家峁等墓中都把羊放在了墓门横额的正中,反映了墓主人对羊的高度崇拜,很有可能是受羌族文化的影响。在画像石中还出现了两幅驯象图,其中一幅在神木大保当出土,大象面左引背垂尾静立,长鼻下垂,身涂白彩。一象奴,面涂褐彩,头戴胡帽、着左衽袍,手持长钩,分腿坦然站立于大象前。一般认为白象佛教有关。陕北的佛教有可能是通过内附的龟兹人传过来的,龟兹是西域佛教的重要中心地之一。陕北的画像石中的历史故事较少,主要是宣扬忠义、英勇无畏伦理道德,没有鼓吹“节孝”的内容,这一方面是因为陕北地区战事频繁,另一方面也是受少数民族的影响,整个社会是一种尚武的风气。

陕北地区的汉画像石墓体现了汉族和内附各少数民族的融合过程,汉族拥有先进的经济文化制度,少数民族自然而然地融合到了先进的汉族文化中,而且各少数民族汉化速度较快,程度较深,当然这种民族融合绝不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消失,而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并一直影响到了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汉代陕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都已不存在,但你会发现陕北汉代画像石中我们祖先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生产方式并没有大的根本性的改变,陕北现在最基本的仍然是宜农宜牧的生产方式,陕北画像石中体现出来的人们朴实、豪放、忠义、尚武的精种和性格也被我们所延续,饮食文化中我们还钟爱着吃牛羊肉,烤羊肉串,陕北画像石中流行的建鼓舞是和车骑狩猎队伍刻在一起的,有着鼓舞士气的作用,现在陕北秧歌活动中的鼓舞就有很多,腰鼓就是龟兹文化的遗留。(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汉朝陕北地区民族构成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使陕北成了当时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区,而且这种融合发展较快,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做出了贡献,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在血缘上的最终融合。

注 释:

①如王娟在《画像石艺术考据——陕北、晋西北地区画像石艺术的传播及区域特色》(《社会科学家》2010第12期)中指出了陕北画像石的区域特色;吕静在《陕北汉画像石的文化考释》(《榆林学院学报》2004第4期)中指出了陕北画像石的独特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