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边区水利工程兴修取得显著成效

边区水利工程兴修取得显著成效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边区政府对兴修水利事业极为重视,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工作。水漫地和修埝地分别是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和关中分区特有的一种增产粮食的农业改良方式。水漫地是利用雨水冲刷下来的泥土聚集并沉淀而形成的田地。关中分区向所属各县推广了这种方式,共计修成8610.6亩,可增产细粮1291.59石。抗战时期边区各地修建很多水利工程,对增加粮食产量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边区水利工程兴修取得显著成效

边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雨量稀少,寒期较长,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自古以来,农民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边区政府对兴修水利事业极为重视,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1.水漫地和修埝地。水漫地和修埝地分别是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和关中分区特有的一种增产粮食的农业改良方式。水漫地是利用雨水冲刷下来的泥土聚集并沉淀而形成的田地。1943年高干会后,三边分区大力提倡修水漫地,在靖边的镇靖区、镇罗区及杨桥畔一带将原来的山地改修成水漫地,可增产粮食3000石;定边城南地带由原来的瘠地修成的水漫地增产粮食4500石,总计可以增产粮食7500石,可以满足5000人食用(每人按1.5石计算),也即每个三边人民年平均多收0.55石细粮。修埝地是为了防止已耕地中的泥土与肥料被山洪冲走,而将山洪泥土阻止在可耕地的较低处,从而形成埝地。关中分区向所属各县推广了这种方式,共计修成8610.6亩,可增产细粮1291.59石。一般来说,埝地产量是原耕地产量的一倍。[13]715—717(www.xing528.com)

2.流水灌溉边区。三边分区流水灌溉主要是靖边县杨桥畔水利,可灌溉水地10080亩;绥德分区清涧县折家坪镇水渠可灌溉水地200亩;关中分区水地共计398.1亩;延属分区有裴庄渠、子长渠等,水地共计2969.5亩。据1943年中共中央西北局调查研究室统计,边区水地合计为13647.6亩,可增收细粮13647.6石,可供9098人一年食用(每人按1.5石计算)。[13]719—721随着流水灌溉工程的修建,水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也逐渐上升。抗战时期边区各地修建很多水利工程,对增加粮食产量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