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后两个事件皆与张献忠相关,由而再度兴起对张献忠研究的热潮。经笔者查阅张献忠的相关研究论著,涉及张献忠起义军所经路线和战斗等方面研究可谓详备,然关于张献忠起义军内组织形式等系统化研究相对薄弱,故此专以起义军内部组织形式做一探讨。张献忠起义军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几乎转战大半中国,所经之处以军营为其存在的标志。以下沿循张献忠军队的转战轨迹来探讨营制。
上官红伟 乔文章
(上官红伟,男,河南渑池人,延安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
明末著名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自1646年牺牲后,距今有370载整,为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人物,张献忠诞生地陕西省定边县于2016年10月举行盛大纪念活动。随着2017年3月成都江口沉银发掘工作的展开,流传三百余年的江口沉银传说终于得到证实。(www.xing528.com)
前后两个事件皆与张献忠相关,由而再度兴起对张献忠研究的热潮。经笔者查阅张献忠的相关研究论著,涉及张献忠起义军所经路线和战斗等方面研究可谓详备,然关于张献忠起义军内组织形式等系统化研究相对薄弱,故此专以起义军内部组织形式做一探讨。
作为农民起义军,其军队的主要成分为农民和小手工生产者,由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将缺乏组织力的农民转变为富有组织性和战斗力的军队,其间的变化不啻于使水中之鱼变为空中之鸟。这也是农民起义领袖必须面对的问题。参照明朝官军的组织形式,张献忠等创造性地集军事、政治、经济等各种特征于一体的一套军政合一的制度,尤其体现于军营制度。张献忠起义军通常下分若干营,凡入营者即为起义军成员之一,在政治上属抗明阵营,每营内为一相对独立的经济、生活单位,所虏获财产在各营内分配,每逢战斗亦是以营为基本编制单位。这套军营制度不仅有效吸纳了抗明力量,而且在作战过程中屡显功效,且军营制度对大西军后期在云南施行的营庄制度有重大影响。张献忠起义军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几乎转战大半中国,所经之处以军营为其存在的标志。以下沿循张献忠军队的转战轨迹来探讨营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