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以来,陕北地区民族成分复杂,既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北方草原民族如稽胡、鲜卑、突厥等族,又有东迁而来的羌族分支党项族、鲜卑分支吐谷浑族等;另外还有一些来自北方草原的铁勒、回纥人,西域来的胡人如吐火罗人等。当然,还有一定数量的汉族人口。
稽胡是北朝以来以匈奴屠各部为主形成的一种杂胡。匈奴族是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它活跃于秦汉之际的北方草原地区,包括今天陕北北部在内的“河南地”,不仅在很长时间内是匈奴人的牧场,很有可能这里就是匈奴人兴起的地方。但自公元91年以来,匈奴人势力衰弱,部分西迁,部分内迁。自西晋以来,内迁匈奴不断分化,并且形成多个分支,如屠各胡、贺赖胡、赤沙胡等;在屠各胡基础上,北朝时又形成了一种融合了西域胡和山居土著的胡人即稽胡。稽胡在北朝时期的聚居地,“白离石以西,安定以东,方七八百里,居山谷间,种落繁炽”⑰。从历史文献记载看,唐代时期,陕北地区是稽胡聚居的重要地区之一,从富平、宜君往北到鄜州、延州再到丹州、绥州、银州,一直存在稽胡的踪迹。宋人引《隋图经杂记》谓:“丹州(今陕西宜川)白窒,胡头汉舌,即言其状似胡而语习中夏。白窒即白翟(狄),语伪耳,近代渭之部落稽胡,白言白翟后也。”⑱可见,“胡头汉舌”的稽胡,在宋代时期已经融合当地汉人中间了,只在体貌上仍然留有胡人踪迹。
鲜卑也是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其起源地在东北大兴安岭深处,它的前身是与匈奴同时的东胡族。自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逐渐西迁并占据了蒙古高原。鲜卑人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许多匈奴族,形成了一些杂胡,如宇文鲜卑、拓跋鲜卑以及铁弗匈奴等。其中,拓跋鲜卑西迁后居住于代北、云中一带,其势力范围可能初入陕北北部,就如府州折氏的前身代北折倔部以及折娄部等,折倔部号称“世居云中”,折娄氏称祖居“北海阴山”。而与鲜卑的另一分支铁弗匈奴与陕北的关系非常紧密,十六国时期建立大夏国的赫连勃勃,就是铁弗匈奴。至今在陕北的靖边县,有赫连勃勃修筑的统万城,而在延川县、延长县,还有赫连勃勃的衣冠冢等遗迹。陕北的鲜卑人在隋唐时期融合党项族中,在宋夏关系紧张对峙时期,就有部分拓跋姓“蕃部”,一直亲附北宋而与西夏对抗。至今,陕北人姓氏中拓跋、拓、元这些姓氏还很常见,延川县还有拓家塬等地名。
突厥人是继匈奴和鲜卑之后蒙古高原上的又一强大游牧民族。突厥源于阿尔泰山,原为柔然役属,在公元6世纪中期,突厥迅速强大起来并一举灭掉了柔然,从而建立政权,并活动于隋唐王朝的北部边疆,其中就包括陕北的一些地方。为了有效地防御和分化突厥人,隋文帝采用了“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策略,并于开皇十九年(599)封启民可汗,许其进入河南夏、胜二州之地游牧。夏是夏州,治今陕西靖边白城则;胜州治所虽然在内蒙古准格尔旗,但属于其所辖的银城、连谷二县,均在今陕西神木窟野河上下。这当是突厥人进入陕北之始。突厥人大批进入陕北,是在唐代贞观四年(630)灭亡东突厥以后。其时,唐太宗派大将李靖出定襄、白登道,唐军大破东突厥,并俘获其颉利可汗,另有十余万众突厥归附唐朝。李世民最终将突厥降户安置在河南之地,并设羁縻庸州管理。其中,在今陕北境内的有定襄——高宗时又分置桑乾、云州共三个都督府,下设十三个羁縻州。“羁縻府州”是唐代的一项民族政策,设置的府州虽多,但其领地有极大差异,大者几百里,小者仅领几十户,官职大小也依实力大小而定,“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这个政策在五代至北宋时期也得到传承。在宋夏沿边地区,存在大量诸如府州折氏的世袭蕃官家族。突厥人在开元九年(721)还曾在陕北发动起义,“攻银城、连谷,以据粮仓”。北宋时期,麟州、府州境内的蕃族中有名为“突厥罗”“折突厥移”的首领名称,周伟洲先生认为这些名字“透露出突厥融入党项蕃部的信息”。
突厥人与西域各族关系密切,其部属中就有来自西域的、包括粟特人等在内的昭武九姓胡人。唐朝在安置突厥部族时,一部分西域胡人也一起迁徙到了陕北各地,其中就有后来的康待宾等部。⑲
在突厥人时代,草原上先后出现的政权还有铁勒、回纥等汗国。铁勒,是南北朝时期敕勒或高车的讹称,东突厥衰亡后,铁勒分支薛延陀强大起来,最后与唐朝矛盾加深,终为唐太宗所灭,铁勒所部纷纷降唐;而在之后的发展中,铁勒诸部也不断南迁,唐朝将他们安置在凉州、灵州、夏州、丰州、并州等地。而在永隆二年(681)以来,唐朝又在夏州都督府下设立了达浑、安化州、宁朔州、仆固州共五个羁縻都督府专门安置铁勒部众。如唐代镇压安史之乱的名将浑瑊,“本铁勒九姓之浑部也,世为皋兰都督”,浑瑊后来因功受封咸宁郡王,封地就在今延安宜川县东南部,时称咸宁县,死后也葬在该地。作为铁勒人,浑瑊在大历十四年(779)曾任单于大都护,充振武军、东受降城、镇北大都护府绥、银、麟、胜等州节度使,管内营田度支等使;而他的次子浑镐,在元和四年至六年(809—811)间,曾任延州刺史,主管延州境内的蕃汉各族事务。至于回纥汗国,原本与唐朝关系密切,但是在会昌时期,回纥汗国突然崩溃,其部众四散,有西迁者,有南下者,其中就有迁往陕北等地者。如唐末时期府谷镇的设置,就是为了防御回纥部众犯边而增设的,而直到五代时期府州折氏崛起后,折氏与回纥的关系还是较好的,折从阮曾经招回纥归国,因而受封府州副使。
根据文献记载和后些年出土的考古资料可知,就在铁勒人浑瑊、浑镐父子主政陕北前后,还有部分西域人迁居陕北,诸如吐谷浑人、吐火罗人等。1993年,延安南郊虎头峁曾出土唐代《李良僅墓志》一方。⑳根据墓志可知,李良僅家族本为青海一带的吐谷浑人,其祖李义,因军功为玄宗赐姓为李。安史之乱后,吐蕃势力逐渐强大,并蚕食河西、陇右的吐谷浑和党项诸部。吐蕃的逼迫,使得部分吐谷浑和党项部落率部内迁。李良僅的父亲李如暹当时是吐谷浑一部落首领,他振臂一呼“而同归我朝者万余蹄,屈膝请事者千余帐”。唐代宗将李如暹所部吐谷浑安置在延州的浑州川,并授其延州刺史的官职;而在德宗贞元十年(794)又以其“所部蕃落赐名曰安塞军,以如暹为军使”。李如暹之后,其子李良僅在守孝期满后的元和六年(811)袭职为延州刺史,兼领所部,直到大和元年(827)。其后裔就是北宋时期延州有名的金明李氏,仍有十几万人马的力量。(www.xing528.com)
就在吐谷浑人李氏家族迁居延州时期,也有部分吐火罗人迁居到了陕北。2010年,延安南郊虎头峁出土一方《罗何含墓志》。㉑根据墓志,罗何含先祖是西域古国吐火罗的王族,其祖祁斯约在乾元元年(758)人唐。罗何含有可能曾作为浑瑊部属而随其征战,从贞元十五年(799)到会昌元年(841),罗何含一直在延州生活,曾短暂任延州刺史兼安塞军使,官至延州防御安塞军都虞侯兼教练使。
另外,据元和时期的宰相李绛、马浑等人记载,就在吐谷浑人李氏、吐火罗人罗氏主政延安时期,延安蕃部中还有沙陀族的成分在内。《新唐书》载:“元和中,延州沙陀部苦边吏贪,震扰不安。李绛建言,宜选才职相称者为刺史。乃入镐延州。”㉒
唐末以来,陕北最负盛名的当属党项族。党项人初迁时期,还只是一支“小蕃”势力;但随着党项民族逐渐发展和形成,陕北地区历史上其他民族如稽胡、鲜卑、突厥、铁勒、回纥、粟特、吐谷浑、吐火罗、羌族等族或者汉化,与当地汉人融为一体;或者党项化,成为党项人的重要组成力量。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新、旧唐书中看到党项族有八大姓,而到新五代史中只留下五大姓并且有了折氏一姓。这个变化,充分反映了党项族在发展和形成中,不同民族成分、新旧部藩、姓氏力量此消彼长的历史过程。而五代以来的汉文文献,又将西北各族笼统称为蕃族,称多数党项姓氏为“河西大姓”。宋代的河西,不仅仅指历史上和今天我们认为的祁连山下河西地区,也泛指整个河东路以西地区,如府州、麟州、绥州、延州,在宋代也属于河西地区,府州知州折御卿被冠以“河西折御卿”的称呼,绥州大姓高氏,被冠以“河西大姓”的定位。
当然,在延安南部靠近关中一带地区,还分布着大量羌族人群。
综上,隋唐时期,陕北地区分布着大量少数民族,诸如稽胡、鲜卑、突厥、铁勒、回纥、粟特、吐谷浑、吐火罗、党项、羌族等。当时的陕北,是汉族与北方民族杂居的区域,唐代在陕北地区既设正府州县管辖,又设立了大量的羁縻府州笼络各族。在唐末五代以来,随着党项族势力的崛起,历史上陕北地区的其他民族或者早已融合汉民族中,或者被纳入党项族内,成为党项族的重要组成力量;而中原王朝的史书记载,又加强了人们对河西党项族铁板一块的简单印象。因此,族源不一的各支折氏力量诸如折兰氏、折倔氏、折娄氏、折豆浑氏、莫折氏,也就成了党项族,成为该族五大姓氏之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