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方设立“御用监”仿制古器。明末陈仁锡的《浅确居类书》卷九五记载:“风磨、俞后,黄铜似金者。我明皇极殿顶名是风磨铜,更贵于金,一云即俞后也。”明宣德年间所仿铸古鼎彝器,用料为风磨铜,指代的是铜锌合金的黄铜。而民间作坊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这时的仿制特点是器件多分铸,再整体焊接而成,即组装法。仿器多以宋《宣和博古图》和《考古图》为蓝本,做工相对粗糙。由于商业利润和市场贸易的需求,青铜器仿制业得到发展,如宣德年间内府大量仿铸古铜器。除京城以外,山东、河南、陕西及苏州等地都是民间仿造古铜器的主要地区。明末,仿古作伪业达到鼎盛,潞王朱常淓亦仿古器,器类多为鼎、彝、壶、觚、尊和瓶。《宣炉棠释》提及,明万历年间仿制古铜器主要分为南、北两派,金陵人甘文堂以炉著名,与苏州蔡家并称南铸;北方的施家与学道并称北铸。明代青铜器仿制的特点是仿器种类繁多,大小皆有,无铸痕和垫片,器型、铭文失真,器足多为实足。
清代礼制的复兴推动了仿造古彝器的浪潮,“太庙,春用牺尊、夏象尊、秋著尊、冬壶尊、岁暮、六袷用山尊;均为范铜为之。”祭器都采用古代的礼仪制度,以突出仪式的隆重。清初注重考据的“乾嘉学派”促使金石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研究范围从青铜器和金石碑刻扩展到各种门类的古器物,金石学逐渐向古器物学的性质靠拢。清乾隆年间,梁诗正、王杰等先后奉敕编订《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西清续鉴甲编》和《西清续鉴乙编》,合称“西清四鉴”,共收录清宫所藏铜器四千余件。古器物作伪业又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几乎所有古代文物都有仿制,同时出现了一大批专业仿古高手,如北京的范寿轩、赵允中、王尽臣、李玉彬、李坟堂、胡迁贞、潘承霖、王海,济南的胡麻子、胡世昌,并逐渐形成了全国青铜器修复与复制的几大派别,以北京派、苏州派和潍坊派为主。清代青铜器仿制的特点是无垫片,有补痕,多用分铸焊接法,因此无铸痕,有焊痕;仿器铜质泛黄,分量过重。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术应该是从清乾隆年间开始的。官营手工业方面,内务府造办处专门为皇室制作和修复各种宫廷珍藏的古物、古器,以满足上层统治阶级的各种需要;民营手工业领域,全国各地区逐渐形成了规模不一的青铜器仿制修复作坊,各个作坊有其自身技艺的发展与传承,不同作坊之间也有交流与借鉴。青铜器修复行业培养了大批专门工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加工操作链。工匠们不仅从事整器作伪或伪铭、伪花、改锹、拼凑等工作,还承担青铜器的修补工作,更与铸造加工、经营销售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工艺技术体系。生产加工的产品不仅流通于全国各地,还远销海外。高濂的《遵生八笺·论新铸伪造》记载:“近日山东、陕西、河南、金陵等处伪造鼎、彝、壶、觚、尊、瓶之类,式皆法古,分寸不遗,而花纹款式悉从古器上翻砂,亦不甚差,但以古器相形,则迥然别矣。”(www.xing528.com)
纵观古今历史,近现代青铜器的修复与复制技艺是从古代仿制工艺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铜器修复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