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为《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第一篇,提出了全书最主要的论点,讨论了最核心的问题。所谓“计”,杰出的军事学家曹操的解释是:“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作为全书总纲的第一篇,作者开宗明义,开篇就提出了统摄全书的主要观点:“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本篇为《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第一篇,提出了全书最主要的论点,讨论了最核心的问题。所谓“计”,杰出的军事学家曹操的解释是:“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也就是说,“计”就是关于选择将领、估量敌方力量、考察地形地势、计算我方士兵力量、弄清距离远近、考虑危险和容易等因素的问题,也就是战前的战略筹划,属于最高军事指挥官考虑的问题,即所谓“庙算”(居于庙堂之上者的战略统筹、谋划)。
作为全书总纲的第一篇,作者开宗明义,开篇就提出了统摄全书的主要观点:“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指出了军事、战争对于国家存亡、百姓生死的重大意义。接着,作者具体提出了“庙算”者需要考虑的“五事”和“七计”,即决定战争胜败的五个基本因素和七个方面的情况,是战前对敌我双方力量和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条件的综合考虑和权衡对比。作者由此提出,这些方面的因素都充分考虑和估计好了,战争胜利就会有把握,否则就会失败(“多算胜,少算不胜”)。
除此之外,本篇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贯穿《孙子兵法》全书的重要命题:“兵者,诡道也。”战争不仅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抗,更是双方指挥者智慧的较量。任何战争,都需要指挥官有睿智的头脑、敏捷的思维和灵活多变的手段,这样才能出奇制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曹操说:“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曹操一生带兵打仗,其实就是在践行这“诡诈”二字,以他为主要人物、带有军事百科全书性质的一部《三国演义》,也都在演绎这“诡诈”二字。(www.xing528.com)
孙子①曰:兵②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③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