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五动教育:洋葱头和风信子的故事

幼儿园五动教育:洋葱头和风信子的故事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旁边的小朋友听到两人的争吵,围了过来,有说是洋葱,也有说是风信子。图7-7幼儿发现了两者的异同并关注到了影响生长变化的因素“洋葱宝宝身上的衣服有一丝一丝的花纹,风信子的衣服没有花纹。”

幼儿园五动教育:洋葱头和风信子的故事

第一阶段:来自自然角里的争论

今天我在自然角里新增加了洋葱风信子。思思说:“这两个洋葱只有一点点芽。” 泽泽说:“不对不对,一个是洋葱,一个是风信子。”“它们长得是一样的,两个都是洋葱呀!”“就是风信子。”泽泽很坚持。旁边的小朋友听到两人的争吵,围了过来,有说是洋葱,也有说是风信子。“问问老师,老师肯定知道。”奕奕说。于是大家都来问我:“老师,你来说说,谁说得对?”

我先让思思说说理由。思思说:“你看,它们的脑袋形状是一样的,外面都是紫颜色的。”泽泽说:“我家里养了风信子,就是这个样子的,以后就会看出来是不一样的了。”“嗯,两人说得都有理。这样吧,我们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看看它们现在和以后到底会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于是,我设计了两张表格放在了自然角里,随时等待幼儿的记录和发现(图7-6)。

图7-6 幼儿产生争议后等待进一步做观察记录

解 读

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发现

洋葱和风信子的出现,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同伴间的争论是幼儿积极主动探究的表现。幼儿对两者有外形的观察比较,也能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但由于个体经验的不同,所以对两者的认识也只能依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进行判断。依据《指南》,本年龄段的幼儿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与不同,并能用简单的图画或符号进行记录,所以,答案肯定是要让幼儿来揭晓。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尝试对两者进行比较观察和连续观察,来发现它们的异同,并能用数字、图画、符号等进行记录。记录,是幼儿探索历程与认知发展真实客观的呈现,是幼儿表达个人发现与意见的依据。

第二阶段:我们的发现

自从种植了风信子和洋葱后,大家会经常围在自然角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然后来告诉老师自己的发现(图7-7)。

图7-7 幼儿发现了两者的异同并关注到了影响生长变化的因素

“洋葱宝宝身上的衣服有一丝一丝的花纹,风信子的衣服没有花纹。”

“它们都发芽了,风信子只有一个芽,洋葱的芽有6个了。”

“它们下面的根都是细细的,越长越长了。”

“为什么风信子的芽只长了一点点,洋葱的芽长得很长了?能不能让风信子也长得快一点呀?”

“要给风信子加点肥料。”泽泽说。

“要让它晒晒太阳,也可以长得快一点。”阳阳说。

“可是冬天在太阳下也是很冷的。”馨馨说。

“那我们可以想什么办法呢?”有几个孩子着急地问我。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小脑袋蹦出来的问题和迫切需要揭晓答案的着急模样,我说:“你们可以多观察小区、公园,或者可以到书本里去找找答案,就能找到冬天让植物快速生长的好办法。”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幼儿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并分享了新办法:可以为植物宝宝建造“阳光房”,这样温度高,植物就可以长得更快了。

解 读

关注幼儿的经验,适时适度地推进

幼儿经过几天的观察,确实发现了两者很多的异同,从外形的特征到内在的变化。中班年龄段的幼儿能感知发现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基本条件,我肯定了大家的发现,顺势和幼儿开始“抛接球”在来来回回的对话中,启发、引导和推进幼儿的探索与发现。

因为幼儿生活范围比较局限,对阳光房、暖棚了解得比较少,缺乏相关的知识经验,所以我给了幼儿一点小提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冬天让植物快速生长的好办法。幼儿具有收集信息的意识很重要,要能够根据问题和任务有意识地收集有助于问题解决和完成探究任务的信息。(www.xing528.com)

第三阶段:建造阳光房

幼儿了解了暖棚、阳光房后,有了发现。

馨馨:“造阳光房需要纸盒,先用四个小棍子固定好,然后再罩上塑料纸。”

阳阳:“我们的阳光房不要像帐篷那么大的,因为风信子的花瓶比较小。”

我说:“大家都带来了纸盒、塑料纸,还缺点棍子,怎么办?”

皓皓:“能不能借一点炭烧积木里的长条?”

小陶:“我们玩滑板车时用的塑料棍也能造房子。”

我说:“大家办法还真不一样,我们都可以试一试,看看哪种材料适合我们造阳光房。”

行动前,老师请幼儿自由组合,尝试一起建造阳光房,并将搜集到的纸盒、塑料纸等材料一起搬到操场上。

工地一:

泽泽找来了一个比较大的盒子、四根塑料棍子,皓皓扶住棍子,叫奕奕剪透明胶粘在四个角上,孩子们找来的塑料袋有点小,最后只能罩住最上面部分。

工地二:

馨馨找了一个皮鞋盒和一根泡沫棍子。她来找我,说:“老师,棍子太长了,能不能帮忙剪得短一点?”我将长棍剪成四个短棍给她。她让思涵扶住棍子,用剪短的透明胶粘在皮鞋盒的各个角上,又找来一个有点大的塑料袋罩在上面,说:“这个多余的塑料袋部分正好做阳光房的门口吧。”

工地三:

小冯找来两块有点矮有点宽的炭烧积木,竖在一个比较窄长的鞋盒两头。函函说:“你扶好,我来粘住。”于是,函函剪了两段透明胶将纸盒和积木一块粘上。宸宸找来一个塑料袋,往上一套,说:“有点小,风信子怎么放进去呀?”

大家沉默了几秒钟,函函说:“那就开一扇门。阳光房就是要有门的。”她用剪刀将塑料纸剪开,掀起一角,说:“你看,现在是不是可以了。”宸宸说:“是的。”

事后,我让幼儿互相欣赏了各自建造的阳光房,并分享了过程中是如何和同伴一起合作,遇到困难想什么办法来解决的。

对没有建造成功的小组,我们一起分析了不成功的原因,有什么改进办法,在以后的自主游戏中再做尝试。

解 读

关注个体差异,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观察,幼儿对阳光房的整体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能想办法寻找替代物,解决材料的缺失问题。

活动中,我们尝试分组进行合作建造(图7-8)。这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有点挑战,所以过程中老师要关注到每一位幼儿的表现,观察幼儿在建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能否解决,如果不能解决的,应当做何引导。在幼儿自由寻找合作伙伴的基础上,老师还需要关注幼儿的能力差异,进行适当地调整。从整个活动过程中不难发现,能力强的幼儿起着主导作用,行为主动,会根据选择的材料进行组合建构,遇到问题也乐意尝试解决。能力弱的幼儿基本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针对此现象,老师还是需要适时适度地介入,引导这部分幼儿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参与整个活动,体验共同合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图7-8 幼儿自主寻找材料建造阳光房

(吴惠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