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瑞吉欧的教育理念,我们倡导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成长需求改变自己,改变教学方式,改变课堂。我们首先从以前费力最多的教学预设入手进行改变,倡导教学要主动适应孩子,注重孩子的基本经验,关注教学生成,从孩子们的活动与生活游戏中发现适合孩子、孩子喜欢的活动内容。
按照瑞吉欧的生成性课程理念,我们注意从孩子的发现和兴趣出发,通过活动生成鲜活的主题,利用孩子的生活经验开展学习活动,使教育充满活力。一次“西瓜虫卷卷” 的活动,使我们感受到了“活”教育的魅力。
案例
西瓜虫卷卷
“西瓜虫卷卷”的主题探究来源于一次谷雨种植活动,孩子们偶然发现了埋藏于泥土之下的一窝西瓜虫,伴随着惊讶与好奇,孩子们决定把这窝西瓜虫带回教室饲养,从而开始了我们对西瓜虫的探秘之旅。
一、无意间的惊喜——发现西瓜虫
一次谷雨节气的种植体验活动中,涵涵在挖泥土种种子的时候,无意间挖到了一窝西瓜虫。
涵涵:“啊!这是什么呀?”大家听到了涵涵惊讶的声音,纷纷围过去看。
涵涵继续说:“我挖着挖着……就挖出来这么一大坨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虫子。”这些虫在一个大土块上爬着,有的掉落到地上。孩子们都凑过去看,议论纷纷。
楠楠看了一会儿说:“我知道这是什么虫,这是西瓜虫!我看到过的。”
可欣:“我也觉得是西瓜虫,我在路上看到过的,你一碰它就会卷起来!”
几个孩子开始跃跃欲试,拿手指轻轻地戳西瓜虫。果然,一碰它,西瓜虫马上卷成了一个球。
“太好玩了!”“我也想玩,让我也试一试吧。”“我也想,我也想!”
基于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对西瓜虫强烈的兴趣,我说:“那我们把这些西瓜虫带回教室吧!”
“太棒啦!我们有好多西瓜虫了!”“我要每天都去给它们喂吃的。”“下一个轮到我喂,好吗?”
于是,孩子们高兴地将这一窝意外挖到的西瓜虫装到了小水桶里,带回了教室。
解 读
(1)从行为中捕捉幼儿的兴趣。一窝西瓜虫引发了幼儿们的热烈关注与讨论,他们全都围过来欣喜地看着这些虫子,有的还想要伸手去触碰它,全然忘记了我们来的初衷。从幼儿的这些行为当中,我发现他们对西瓜虫是充满兴趣和好奇的。
(2)从兴趣中思考探索的价值。考虑到幼儿的兴趣,以及《指南》[3]中对大班幼儿“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目标,我们决定让孩子们把西瓜虫带回教室饲养,并鼓励他们在体验过程中积累科学探索经验。幼儿直接体验式的活动,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获得经验。
二、给它一个合适的家
我们把西瓜虫带回教室后,问题也随之而来,西瓜虫应该住在哪里呢?有孩子提出把西瓜虫放在盒子里时,立马遭到了其他孩子的反对。
我:“为什么不能把西瓜虫放在盒子里养呀?”
小六:“我们是从泥里面挖到西瓜虫的,它应该住在泥土里面的。”
可欣:“可是我在路上也看到过呀,路上又没有泥土。”
我:“那我们应该给它怎样的一个家呢?”
楠楠:“西瓜虫是虫呀,虫都是喜欢泥的,我们要给它做一个有泥土的家。”
石头:“我以前在草地上也看到过西瓜虫,它有可能喜欢草,给它一个草做的家吧!”
我:“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西瓜虫到底住在哪里呢?让我们再去找一找西瓜虫,寻找答案吧!”
解 读
用问题推动幼儿的探索
原本西瓜虫是孩子们在无意间挖到的,却引出了一系列问题:“西瓜虫住在哪里?”“给西瓜虫做一个怎样的家?”“西瓜虫是生活在泥土里吗?”教师倾听孩子的交流后适时的提问推动了幼儿对西瓜虫的深入探究。
1.再次寻找西瓜虫
这一次,结合我们的行走课程,我们来到了百草园的小森林里,以合作的方式自主选择西瓜虫可能出现的地方,展开探索,寻找西瓜虫的足迹。
A组(泥土里):
悠悠:“唉,挖了这么久,怎么还没找到西瓜虫呀。”
雯雯:“继续挖!西瓜虫在很深的地方,挖!”
B组(石板路上):
可欣:“你要仔细地找,西瓜虫很小的,黑黑的,我上次就在路上好不容易才发现的。”
静怡:“这个是吗?”
可欣:“是的,是的!太好了!我们找到西瓜虫了!”B组仔细地在路上搜寻,最终静怡在围墙边、道路的交接处找到了一只西瓜虫。
C组(泥土里——叶子下面):
哲楠和石头这里挖一挖,那里翻一翻,找了很久西瓜虫也没有出现。
哲楠:“怎么还没有挖到西瓜虫呀?”
石头:“我也不知道,有可能西瓜虫爬到上面来了,你不要挖了,找找上面有没有。”他边说边到处翻翻看看,翻到一片油菜花根部的叶子。“咦?有发现,有发现!”他惊喜地叫了起来,西瓜虫就在这片叶子底下!“好大一只西瓜虫!”石头又开心又激动,小心地用镊子把西瓜虫夹起来放入昆虫盒中。
“你们要在叶子底下找!地上的叶子下面!”石头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其他组的小伙伴。
“我也找到啦!”“我这儿也有!”“哈哈,天气好了西瓜虫都出来晒太阳啦。”“对的,上次下雨它们就躲在下面不出来。”听了石头的建议,很多小朋友也都找到了西瓜虫。
挖西瓜虫
解 读
从实践中获得问题的答案
“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是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科学活动更是要求让每个幼儿直接参与活动。孩子们通过实地考察,找到了“西瓜虫喜欢住在哪里”的答案。于是,孩子们自己动手给西瓜虫造了一个装着泥土和一些蔬菜、叶子的家。
2.从绘本中拓展经验
一天,一个孩子从家里带来了一本《动物百科》,引发了孩子们的关注。
“里面有讲西瓜虫的吗?我想看西瓜虫的。”“我也想看。”“我也想!”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百科全书上有关西瓜虫的内容。
“原来西瓜虫还有个名字叫鼠妇。”
“西瓜虫果然是生活在泥土里的!”
“对,而且它喜欢吃叶子和植物。”
“书里面还说了,西瓜虫喜欢潮湿的地方呢。”
“那我要去给西瓜虫浇浇水了!它要干死了。”
通过阅读科学绘本,孩子们知道了原来西瓜虫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我们给它造的家虽然适合它,但是并不潮湿。于是,马上就有孩子提出,每天要有一个值日生去给西瓜虫住的泥土浇浇水,让泥土保持湿润,其他孩子也欣然同意了。
解 读
从3D到2D的学习自然发生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眼睛看不见的地方,文字可以让你看到;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书籍可以将你送达。”世界无涯,而人的所见、所闻、所知却有限。阅读书籍就是借助成千上万“别人的眼睛”和文字到达未知的世界。
当幼儿已经对事物积累了一定的认识,通过体验进行观察、猜想和验证之后,再重新回到绘本,更有助于儿童将绘本中抽象的信息其真实、具体的环境连接,把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自我认知结构的一个部分,并从绘本中进一步体会:“原来西瓜虫是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的。”
三、在饲养中深入观察
在这次主题式微探活动中,西瓜虫这一资源是孩子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可以支持孩子进行真实的探究。因此我们鼓励孩子在饲养西瓜虫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地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做出自己的自然笔记。(www.xing528.com)
1.自由观察
刚开始的几天,孩子们与西瓜虫还处于“磨合期”,只是凑近用眼睛仔细观察,观察到的内容相对静态一些。
“西瓜虫的身体是椭圆形的。”“西瓜虫的壳是一节一节的。”“它有很多只脚,看上去又细又软。”“有时候它会卷起来,变成一只球。”“我发现西瓜虫爬的时候很快很快,它有好多的脚,都在动。”“还有他们的颜色和泥土很像,但是又有些不一样,有两只小的西瓜虫颜色很淡,可能是小宝宝。”
2.工具支持
渐渐地,孩子们不满足于用眼睛看了。“老师我可以用镊子吗?”“我想用尺量一量它的身体有多长?”“我想用放大镜观察它。”
我们从小班就开始尝试用工具支持孩子们的观察。他们通过前几天的自由观察,对西瓜虫的外形特征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就开始有了使用工具进一步观察的需求。于是,我们在区角中投放了镊子、放大镜、尺子等便于孩子们使用的工具。
在投放各种观察工具后,幼儿的观察变得更加细致和系统了。
片段一:
一霖和楚楚正在合作观察一只西瓜虫。楚楚将它放在盘子上,一霖为了防止它逃跑,用尺轻轻地将它盖住,西瓜虫果然就不动了。
一霖开始测量西瓜虫的长度,“这只西瓜虫是……1厘米加上1毫米长。”他用尺测量出来西瓜虫是1.1厘米长。
测量西瓜虫
片段二:
石头在用放大镜观察一只西瓜虫。只见他盯着这只西瓜虫看了好久好久,嘴里念念有词,终于他说:“我数出来了,西瓜虫有十四条腿!”睿睿不相信,“我也来数一数。”说着,他也拿着一把放大镜开始数西瓜虫的腿,“真的是14条腿!”
睿睿数完,用手轻轻地摸了摸西瓜虫的肚子,“哇!它的肚子摸上去刺刺的,跟它的壳不一样!”石头也想去摸,可是当他一碰到西瓜虫,西瓜虫就马上缩成一团了,“啊,它怎么又变成球了!”
观察西瓜虫
片段三:
楠楠手里拿着放大镜在观察西瓜虫,他仔细看了一会儿,喊道:“我发现西瓜虫是有眼睛的!”听了他的话,孩子们马上围过去看。“没有啊,我没看到西瓜虫的眼睛啊。”悠悠看了一会儿有些疑惑。“在它的触角和壳连接的地方,它的眼睛很小的。”楠楠用放大镜更贴近西瓜虫,给朋友们看。“我发现了!西瓜虫真的有眼睛。”子希看了一会儿说道。“我也看到了,是真的,很小的眼睛。”歆然也发现了。
思维导图
每一天,孩子们都会有新的发现。
“我用放大镜看到西瓜虫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头上有两条触角,还有很多条细细的腿,它走路的时候触角一直在上下动。”
“我摸了摸西瓜虫的肚子,是刺刺的,很粗糙。”
“西瓜虫是有眼睛的,但是很小很小,长在他们第一节壳上,离触角很近。”
“我一碰西瓜虫,他们就卷起来了,把自己的肚子和脚全都包在里面。”
“西瓜虫是一节一节地爬的。”
“西瓜虫的身体一共有十节。”
我们将孩子的发现和平时做的自然笔记整理起来,一起做成了一个思维导图,从而帮助孩子梳理对西瓜虫的认识。孩子们也时常会过去看一看、指一指、说一说。
解 读
从观察与记录中提高幼儿的科探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活动中记录的相关内容必须是真实发生的,并且是经过仔细观察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记录。在“西瓜虫卷卷”的主题探究中,我们的孩子细致观察,并用自己的表征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3.做一做泥巴西瓜虫
在孩子们系统观察西瓜虫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开展了一个“做一做泥巴西瓜虫”的活动,鼓励孩子在玩泥巴、捏泥巴的过程中再现自己认知中的西瓜虫形象。
片段一:
益行将泥巴团成一个球形,又去捡了两根树枝想插在泥球上。只见他使劲地想将树枝折成两段,可是树枝的韧性很强,怎么折都折不断。他果断地把这两根长树枝往地上一扔,重新找了两根短的树枝插在泥球上。
“为什么刚刚的两根树枝你不要了呀?”我问他。
“因为西瓜虫的触角是短短的,那两根太长了。我完成啦,西瓜虫。”益行说。
“你的西瓜虫是一个球形对吗?它的脚呢?”
“它的脚在它的肚子里呀,它卷起来了,你看不见的。”
泥巴西瓜虫
片段二:
景茹与歆然正在合作完成一个泥巴西瓜虫。时间快要来不及啦,两个人有点急了。歆然嘴里数着:“1、2、3、4……” 景茹急着问她:“还差几条腿啊?西瓜虫的腿也太多了吧,要来不及啦。”歆然说:“你快点把树枝插进去呀,一共要14根呢,早着呢。”
幼儿作品
片段三:
雯雯的西瓜虫快完成啦,她用泥土捏成了椭圆形当作西瓜虫的身体,正在用铲子的边在西瓜虫的身体上划出一条条横线,就像西瓜虫一节一节的身体。接着她再请悠悠帮忙,撕了两片小叶子,作为西瓜虫的眼睛。
“悠悠,你要贴在它第一节的壳上。”雯雯说。
“我知道的啦。”悠悠回道。
幼儿制作的西瓜虫
解 读
在领域联动中丰富幼儿经验
从观察西瓜虫到制作泥巴西瓜虫,再到制作“西瓜虫卷卷”思维导图,孩子们在不同领域的活动中不断建构对于西瓜虫的经验,实现了2D的平面阅读与3D的立体阅读之间的灵活转换。
四、投放绘本,产生新问题
在我们观察西瓜虫一段时间以后,偶然发现了《树林里的魔法师》这本书,并将这本书介绍给了孩子。孩子们都对这本书感兴趣,在自主阅读时间总想着争着去看。
通过阅读绘本,孩子们了解了西瓜虫。
蓁蓁:“西瓜虫的确是喜欢潮湿的地方,它的呼吸系统类似于小虾和小鱼,所以它不怕水。”
石头:“西瓜虫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将自己团成球,把柔软的肚子包在里面。”
小六:“西瓜虫的大便对于植物来说,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很好的肥料。”
益行:“西瓜虫身上的颜色是它的保护色,花纹可以保护自己不轻易被发现。”
但是随着绘本的投放,孩子们对于绘本中的内容也产生了疑问。
“书上说西瓜虫能在水里生活,这是真的吗?”
“为什么西瓜虫喜欢晚上出来?”
解 读
从“疑”中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问题比结果更重要。”这是来自《指南》中的一句话。对学龄前幼儿来说,此时,置疑和存疑的思维品质更显其价值。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支持,让其根据有限的经验进行大胆猜测,甚至是天马行空的猜想,一点一点地攒下自己的“大疑”“小疑”。幼儿因“疑”而产生的兴趣还在推动他们继续探究西瓜虫,相信孩子们还会收获来自自主探究的惊喜。
“西瓜虫卷卷”这个活动的生成来自孩子,是孩子喜欢和感兴趣的一个活动。在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中,教师改变了以往“老师教幼儿学”的方式,始终把主动权交给孩子,鼓励他们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当孩子逐步具备了基本的探究未知、寻求答案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从活动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而他们每一次都会有许多思考和经验的累积。
作为一名教师,在活动中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每一次活动的开展和调整看似简单,但却处处彰显教师追随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需求的教育智慧。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对孩子们生成的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活动中有效调整目标、材料和策略,逐步引导和推荐有价值的点,从而帮助孩子能够更好地体会和发现探究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